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2000年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新型低維納米結構新能源材料和電介質材料的製備、性能表徵及物理機制研究。
曾榮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2017)和教育部高等學校科研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二等獎(2019)。先後承擔香港研究資助局GRF項目、教育部和香港聯合博士點基金項目、深港創新圈項目、香港創新科技署ITF項目和工業界全額資助項目二十餘項。至今發表包括Nature、Nat Photonics、Nat Commun、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Joule、Chem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論文200多篇,被引10000餘次,H因子59。與「集成鐵電之父」 James Scott 教授聯合編著《Ferroelectric Material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一書。
曾任英國皇家化學會刊J Mater Chem C的顧問委員,現任國際學術期刊Sci Rep、Compos Commun和Mater Rep Energy的國際編委,2019年當選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IAOEES)理事。
課題組主頁:
http://ap.polyu.edu.hk/apahthua/
上海大學理學院/可持續能源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2007年獲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新型電極材料和電催化劑的開發設計,分別用於高性能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以及燃料電池等。
主持河北省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大學高水平人才啟動經費、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以及企業合作項目等科技項目。入選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獲秦皇島市第九屆青年科技獎、Nano Research新銳青年科學家獎。迄今在Energy Enviorn Sci、Nat Commun、Angew Chem、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已經授權9項。
任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IAOEES)理事、第八屆稀有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新一代智能運載裝備動力電源創新團隊骨幹、Arab J Basic Appl Sci、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期刊編輯、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客座編輯、Rare Metals編委。
課題組主頁:
http://www.polymer.cn/ss/yufengzhao/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