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條路,就是你選擇的那條路—二本考研進985,憑什麼可以?

2020-08-22 海邊的卡卡Arlene

「我知道出發時的不自量力,就是要走到力所能及。」 ——導語

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同時喜歡上一個男生,這個男生不知情,他也沒有表示喜歡誰。你的朋友比你漂亮還比你優秀,而且明確表示要開始追他。但是你也真的很喜歡那個男生。這個時候,你會放棄,另選他人?還是堅持自己的喜歡,大膽去追求?

我在考研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我本科的大學是家鄉省會濟南的一所普通二本學校,本人從小成績一直不錯,但是高中由於一些個人原因荒廢了學業,上大學後才幡然醒悟,決心靠考研實現名牌大學的夢想。在擇校方面,我內心早有歸屬,定了心儀的目標高校,後來得知我們班的學霸同學選擇的目標高校和專業,和我都是一樣的。我們班的學霸同學畢業於濟南數一數二的實驗高中,可能因為高考失利吧,進入我們大學。我們都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平時的課程中也能看出來,別的不說,學霸同學的口語是真的好。我雖然是從小城市的縣城考過來的,一直口語也不差,不過跟學霸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

當時我的好朋友們都勸我換個目標學校,班裡的其他同學也以為我著想的口語表示過質疑。但是我當時沒有太多糾結,畢竟是早就定下的目標,既然選擇了,不管遇到什麼挑戰,還是想堅持自己的選擇。

後來我看了一部電影,給了我更堅定的決心。

那部電影叫《岡仁波齊」》,裡面有一段描寫,令我非常震撼,至今印象深刻。

朝聖的那些人,車子在中途壞了,需要大家拉著往前走,到下一站才能修車。那些拉車的人,把車子拉一段距離之後,再跑回出發的地方,一路長頭磕過來,到車子那,繼續拉車,再跑回來,磕頭磕過去…一點路程都不落下。

在這一段中,我真切且深刻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我想,通俗一點說,信仰就是你無論如何都要去做的事,就像那些朝聖的人,不管是羸弱的老人還是還不太會走路的小孩,不管是在平坦的柏油大馬路上還是在鋪滿石子的小路上,還是在有水坑的泥濘的路上,還是在下過雪的冰冷的路上,都一路磕長頭磕過去,不改變方向,堅定地前行。

當你真正想要實現一個目標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你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路上會遇到的障礙,你會無所畏懼。因為你內心始終有一個聲音:我一定要去到那裡,一定要。

我的目標學校,就是我心裡的岡仁波齊,不管是不是經受質疑,或者遇到挑戰,我一定要去那裡。

後來的結果也證明,當時的選擇是對的,我最終成功實現逆襲,從一所二本學校考入心儀的學府。回顧那段路程,其中承受的種種壓力歷歷在目,而為什麼後來能衝破樊籬、披荊斬棘,我想是因為以下幾點。

追求你真正喜歡的東西和真正想要去的地方

只有這樣,你的內驅動力才夠足。而當你目標明確且實現的欲望很強烈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通常有一個目標不難,難的是堅持一個目標不放棄。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你要真正意識到自己選擇這個目標的動機。動機明確,就不會輕易更改目標。有很多人在選擇考研的時候很盲目,最終就覺得自己也不是非考不可,所以在複習過程中遇到點困難就很容易放棄。輕易定下的目標,自然就不會很珍惜,也不會想到要對人家負責到底。

所以,決定考研的時候,首先要不斷地追問自己——你為什麼考研?找到自己的內在動機,並且在整個複習過程中,不斷強化這個內在動機,弱化放棄的理由。其實,並不是意志力讓我們堅持下來的,是你的動機讓你堅持到最後。

當你動機強烈的時候,打瞌睡不是問題,因為你知道「此刻睡覺,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懈怠了不是問題,因為「即使是此刻,對手也在一刻不停地翻著書本」的緊迫感會讓你立刻跳起來;學習狀態不好、暫時效率低下,也不是問題,因為你知道即使在糟糕的時候,也要做正確的事。

只要有必達目的的決心,就會衝破艱難險阻,到達心中之地。

擺正心態,向對手學習。

前文提到,當時我的學霸同學和我報考同一所學校。其他同學都把我們看作是競爭對手,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其實,好的對手和好的戀人一樣難得。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能讓你保持一種前進的緊迫感;而一個比你優秀的對手,更是你學習的榜樣。

記得當時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我們總是不能如願的原因是,我們認為反正努力沒用了,於是我們就真的不再努力了」,當時我就想到了我的學霸「對手」——學霸總是學霸的原因是,即使她認為努力沒用了,也不停止努力。因為她總是跟我說「沒希望了」、「沒動力」等等的話,但是依然在按照計劃複習。我向她學習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讓情緒影響你的複習進度、學習計劃。抱怨歸抱怨,該做的還是要做。

永遠都要相信自己,總會有人成功的,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你呢?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對於二本的同學,如果想要更上一層樓,通過考研進入九八五高校的大門,就更需要這種信心。其實不用擔心選擇的目標高校太難考,因為不管你選擇哪個學校,都很難考。不存在一條所謂更容易的路。不管選什麼學校,都需要查資料、定複習計劃、在執行計劃時無數次打折扣、重新制定計劃等等,都需要經歷其中的心情起伏、自我懷疑、徘徊反覆。這是一條必經之路,不管你要去往哪個目的地。所以,何不選擇一個更喜歡的呢?

有了對自己的信任,有了明確的目標,現在,你就可以昂首闊步地走在考研的這條康莊大道上了。但你要有心理準備,這一路走來,依然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但是不要怕,因為我們目標堅定,且有自信,所以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去尋找解決辦法。

以下幾點方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如何保證複習效果?

要保證複習效果,就要不斷跳出自我,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不斷的重複,機械的記憶,只是天真的複習,無法帶來進步。為了避免陷入自我感動式的努力的圈套,你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去獲得反饋,以驗證自己是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所以真題是關鍵,不要只是把它放在複習計劃的開頭,也不要留到最後再訓練,而是要貫穿在整個複習過程當中。

有意識的提高訓練難度。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積極性,汲取新知識,盤活大腦中已有的經驗,避免無用的努力。

2. 如何拒絕惰性的誘惑,坐得住冷板凳?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考研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無數次面臨舒適的誘惑。所謂「自製」,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呢?

要掌控自己的大腦,第一步永遠是覺察——先試著去覺察它,再嘗試去理解它,最後才是影響和控制它。比如,你在複習了一天之後,大腦會本能地想要休息,「晚上就不去自習室了吧,回宿舍躺著放鬆放鬆,休息好明天才能繼續努力呀。」大腦想要休息,它選擇的自然是它最喜歡的休息方式。這個時候,如果你聽從了大腦的指令,就會陷入惰性誘惑的循環之中。所以,這個時候,你的意識要覺醒起來。要告訴自己:休息可以,但躺著不是唯一一種休息的方式;散散步,打打球,找朋友聊聊天,或者換個腦子學點其他科目,都是休息的方式。而且決定休息之前,就要給自己限定好時間,並且告訴自己:時間一到,立刻停止,投入到複習中去,否則惰性會引導我們無限延長休息的狀態,根本停不下來。

威林克退役後仍每天早晨4:45起床。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早起能讓我在心理上獲得一種戰勝了的感覺。他每天早上一睡醒,就問自己「我現在做什麼,才能為那個勝利的時刻做好準備?」想到這,他就不由自主地爬起來了。你也可以經常問問自己「我現在做什麼,才能為考研成功那個時刻做好準備?」,不要做與實現目標無關的事。

3. 要相信日復一日積累的力量,意識到複利效應。

成長的天然缺陷就是先慢後快,考研複習也是一樣的。最初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平滑期,很多人在付出這麼長時間的努力之後,發現看不到成長就放棄了。其實很可惜。這就像挖井挖到離水1米遠的地方放棄了一樣。但是現實中,我們永遠無法驗證,這一個一米之後是否有水。所以一旦有目標之後,就需要耐心,堅持去做正確的事。

1.01和0.99分別指數365,得到的結果天壤之別——勤學如初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惰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4. 扛不住了,怎麼辦?

推薦你去看《少有人走的路》、《挺住,意味著一切》,這兩本書陪伴我走過那個冬天。人生其實沒有所謂「容易」二字,尤其是對於我們二本的卻想要進名牌大學的學生來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最困難的時候更要迎風而上,不要因一時的安逸而屈從,因為一時的安逸只會帶來更長久的苦難。

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就死扛!如果半路想放棄,那你也一定要一再提醒自己——你做出的所有改變,一定是要出於想要成長的欲望,而不是想要逃避的欲望。問清楚:現在放棄,是不是因為想要逃避?如果發現自己還在猶豫,那麼要堅定地告訴自己:你已無路可退,只能勇往直前。

安心去走你腳下的路吧,腳踏實地。有一天,當你抬頭,會發現自己已經置身山頂,而這裡,風光一片大好。

相關焦點

  • 二本學生拼命考研,為何985學生卻很少選擇考研?答案很現實
    每年都可以看到考研大軍,而且報名人數在逐年增長,從2017年的201萬到2020年的341萬。由此看來,考研已經成為本科大學生的一個大趨勢,隨著人數的逐年遞增,考研的壓力與艱辛也就隨之而來。正是因為就業的巨大壓力,與行業間的激烈競爭,導致越來越多的本科大學生選擇考研這條路。通過考研可以上到更高層次的大學,畢業找工作優勢也就越大。
  • 二本考研985,就是地獄級難度
    他們在知乎上忐忑地問,「二本想考985,有希望嗎?」 備考的時候,985考生有什麼不懂可以去問老師,可普通學校考生連問誰都摸不準,只好自己在考研論壇求助,等了十多天卻只有兩個人回覆:「同求」。 刷題的時候沒人陪伴,985、211考生,考研複習還能組團,自己周圍別說找到一個靠譜研友,室友不天天通宵遊戲就已經謝天謝地。
  • 二本畢業的出路在哪裡?
    有能力考上二本院校的人,本身也不是特別差勁的那種,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有名校夢,考研是實現未完成夢想的一個方式。所以,越是二本院校,考研情況越火爆。但是這條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1、成功的人考上名校,重寫自己的歷史,站在更高的平臺,以後不會太差,他們確實少一些。
  •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近幾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關於研究生和讀研的話題時常霸佔熱搜榜。對於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數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為了讀取名校就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雙非名校的考生想通過考研這條路來改變現狀,也想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未來。然而不久之前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導師的師德問題擺在大眾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訴考研名校在研究生錄取時存在性別歧視,更有某些研究生學術造假使得更多的大眾對考研產生了懷疑。
  • 二本學校的學生想考研到985、211學校現實嗎?
    你不試一試,怎麼能夠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夠成功呢?每一年,我們都會在網絡上看見很多逆襲的考生。他們本科僅僅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二本院校,他們仍舊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跨越了學校層次,考上了很多985、211院校,更有甚者,圓了自己的清北夢。所以說,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趁現在,你還僅僅是一名大二學生,好好努力學習,準備好考研,還是有可能的。
  • 二本學校的學生想考研到985、211學校現實嗎?
    然而卻有一個疑問阻擋在眼前,從二本考研到985院校現實嗎?其中內容主要是:我們專業想考什麼985、211的研究生是很困難的。他還給我們舉了好些個學長、學姐考研失敗的案例,說他們都是分數上線了,面試被刷了,說一般老師不願意要一個二本學校的本科生。就算有機會能夠考上,那也只能夠是一些冷門專業。
  • 考研:二本、三本同學考985、211大學,難度大嗎?碩士學姐告訴你
    網友一:作為一個剛剛經歷過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難度的,但是這也限於你選什麼專業,一些冷門一點的專業自然會比熱門專業報的人少,競爭力也會小一些。在我看來,如果已經堅定要走考研這條路就要堅持,因為這條路很長,很難,要堅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點,在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麼辦,只需要埋頭學習就足夠了。
  • 學生高考成績只能上「二本」?將來選擇這5條路,可實現「逆襲」
    很多學生的高考成績位於一本線和二本線之間,只能報考二本院校。由於企業對於二本院校的認可程度普遍不如一本,所以很多學生都會為將來的出路感到焦慮。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二本學生在大學中可以選擇的5條路。學生只要走好其中一條就可以實現「逆襲」。
  • 二本大學生出來都做什麼工作?二本畢業生有前途嗎
    第一,考研。這是在小編個人看來,最好的一條路。其實,有能力考上二本院校的人,本身也不是特別差勁的那種,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有名校夢,考研是實現未完成夢想的一個方式。所以,越是二本院校,考研情況越火爆,就像小編家鄉的那個曲阜師範大學一樣。 第二,考事業編。事業編分為三類:綜合類、教育類、醫療類。
  • 本科考上985與考研上985之間有三點不同,作為考生,你知道嗎?
    區別一:就業不同,一本直接考入985會更具含金量考生們高考的全力以赴,往往是為了今後能有更好的就業前景,就業面試之前,首先考察的就是學歷,如果學歷不過硬,很多企事業單位連基本面試機會都不會給你,因此,本科就讀和二本考研是有本質區別的。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困難嗎?有機會保研嗎?
    已經錯過高考的我們,想要再次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來提升自己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在歷年的考研中,二本、三本是考研的主力軍,其報考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從而考研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那二三本的學生想要考入名校的話,成功的機率大嗎?先說一個偽命題——面對困難,總有人勸你省點力氣。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困難嗎?有機會保研嗎?
    已經錯過高考的我們,想要再次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來提升自己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在歷年的考研中,二本、三本是考研的主力軍,其報考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從而考研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那二三本的學生想要考入名校的話,成功的機率大嗎?
  • 二本院校的學生,想考研考985高校現實嗎?你怎麼看?
    我的本科就是二本,而且是很弱的二本。我們班36個學生,差不多十五個考研的。最後好像考上了七個,考上985的有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還有一個不弱於985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百分以上兩個,370以上兩個。複習時間差不多半年,那半年的學習強度非常大,所有一切的目的都是為考研服務。
  • 「復讀」VS「先上二本再考研」,哪個更划算?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所以,他開始與家人商量,要不要復讀一年,來年考一個好好大學,這個時候,他們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小王的姑姑認為,就算上二本也不復讀。因為,上了大學還可以考研,再考個985或者211大學也可以,沒有必要再浪費一年時間去復讀。而小王的父母很快就與姑姑統一了「戰線」,都不建議小王去上二本。
  • 二本學生考研逆襲985,為何高考卻不能呢?可能因為你太貧窮
    哎,你都不知道什麼是985大學,又憑什麼能夠進入這樣的名校呢?我在心裡默默地嘆息了一聲。我不知道還有多少的高中生和我弟弟一樣,連985、211都不知道。這真夠「貧窮」的。但也不怪他。弟弟來自農村家庭,靠努力考上省內一所公辦二本,考研又到了一所985高校。
  • 考研如何選擇學校,聽聽一個二本學生考取985院校的擇校經驗
    考研選擇院校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是一個二本本科生,在考試的時候能夠考上一本的研究生,但是成績不會太理想,只能選擇一個不太出名或者成績相對較低的一本院校,那麼這個時候他是選擇二本的相對比較出名的研究院,還是選擇一本的不太出名的研究院?
  • 二本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學,都努力到什麼程度?
    總有同學問我,本科二本,考985高校的研究生有希望嗎?我不想空口無憑地說「有希望」,也不想隨隨便便地說「沒希望」。因為正如魯迅所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不去做,永遠沒有希望。我想請大家看看,曾經走過這條路的人,曾經二本上岸985的同學,他們都努力到什麼程度。
  • 限制二本及以下學生考研,到底憑什麼
    最近小管君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中是這麼寫的:「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限制二本及以下學生考研!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回頭想想,小可愛們最關心的還是怕自己的本科出身不好,想考985/211名校,即使考研初試成績還可以,但是複試的時候難免會遭受歧視而被刷。關於這個問題,導師們是怎麼看的呢?
  • 農村二本大學生,這四條路可以翻身,第四個是「捷徑」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流大學裡農村學子比例正在降低,2017年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就曾說道:「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講,就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那麼,在「211」、「985」、「雙一流」愈發重要的今天,農村二本學子們的出路在哪裡呢?事實上,有這麼四種選擇,它們最有可能讓學子們翻身。考研前不久,有媒體報導2019考研人數接近290萬,不得不說, 提高學歷依舊是很多人翻身的唯一方式。
  • 二本畢業的農村大學生,出路到底在哪裡?這三條是最普遍的
    很多城鎮或者城市的同學,在畢業之前就已經早早的找到了出路,好些的出國留學,進自己家的公司或者企業,一般的也能在家裡管理的照拂下提前找到工作,而農村大學生卻發現自己的前路一片迷茫。雖然自己上的算是一個上不上下不下還算可以的二本,但是那張畢業證書在出了大學進入社會之後,似乎沒有那麼大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