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讀:10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語錄,每一句都是人生!

2020-12-22 騰訊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

因為過了這個年齡,

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

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

日復一日,更機械,

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

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一個理智的人應該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

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

才會想去改變環境適應自己。

但歷史是後一種人創造的。

——喬治·蕭伯納

@喬治·蕭伯納,英國戲劇家,1925年作品《聖女貞德》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於他那些充滿理想主義及人情味的作品——它們那種激動性諷刺,常涵蘊著一種高度的詩意美」。

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

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伯特蘭·羅素

@伯特蘭·羅素,20世紀英國哲學家,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表彰其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的重大作品」。

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多做一點什麼,

那麼明天還有什麼意義。

——溫斯頓·邱吉爾

@溫斯頓·邱吉爾,英國政治家,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1953年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諾貝爾文學獎。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

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大多數時候,

我們說得越多,

彼此的距離卻越遠,

矛盾也越多。

——歐內斯特·海明威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

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

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

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

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

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阿爾貝·加繆

@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加繆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家之一。

當我擁有你,

無論是在百貨公司買領帶,

還是在廚房收拾一尾魚,

我都覺得幸福。

愛像一股暖流滋潤著我。

當我失去你,

即便面對鳥語花香我也興味索然。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過去都是假的,

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

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

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

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

唯有孤獨永恆。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百年孤獨》。

世界上的事情,

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

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

樹上的果子,

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

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莫言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相關焦點

  • 9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經典名言,哪一位打動你的心?
    在世界範圍內來說,諾貝爾文學獎對任何一個作家都是莫大的殊榮,無數作家對它「心嚮往之」。一百多年來,一百多位傑出的作家獲此殊榮,今天我們不能品讀他們的全文,但通過他們的短小精悍的文摘,依然可以窺測他們的內心世界。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匯總
    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前不久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音樂人。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鮑勃迪倫經典歌曲。  4、《Like A Rolling Stone》  《Like A RollingStone》是「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最經典500首單曲排名首位的作品。實際上,這首歌最後也超越了歌曲的意義,無論對於現代搖滾樂的發展,還是西方整整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總有一句可以用在孩子的作文裡
    諾貝爾文學獎是諾貝爾獎的其中一個獎項,從1901年舉辦至今,是當今世界含金量高的文學獎之一。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被認為是當時最為出色的作家之一,我們所熟悉的羅曼·羅蘭、泰戈爾、莫言等都曾榮獲這一獎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這些獲獎作者的知名語錄吧!
  • 諾貝爾文學獎是必讀標籤嗎?
    凡事都有意外。沒想到在喜人的氛圍中,一個後生向我問了個古怪的問題:諾貝爾文學獎是不是意味著給作品貼上了必讀標籤?他之所以有疑問,緣由是先前閱讀某位新晉諾貝爾獎著作的體驗不是太好,自己感覺有點浪費時間。這樣的問題應該有點老生常談了。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看歷屆獲獎者經典語錄100句
    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此前,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因故未能按時頒發,所以今年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被戲稱為「雙黃蛋」。 此前有新聞報導,根據歐美博彩公司開出的賠率顯示,張一一、閻連科、餘華、北島、蘇童、王安憶、劉震雲、阿來、吉狄馬加、格非、何建明、曹乃謙等12位中國作家賠率最低,他們也被認為是莫言之後「離諾獎最近的中國作家」。
  • 那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孩子們寫的兒童文學作品
    本版選取多部由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為讀者一一介紹。這些大家寫的童書,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沉澱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為無數讀者的成長插上了翅膀。這些故事,無論古老還是新鮮,無論憂傷還是歡樂,無論平實還是瑰麗,都散發出令讀者怦然心動的力量。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童書」是一個恰到好處的話題。這個話題既富有瑰麗的想像,也不乏現實的思索。
  • 歷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是誰你知道嗎?
    10月10日瑞典當地時間下午一點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名單即會正式揭曉,而今年公布的也會是「雙黃蛋」,意思就是說今年將會產生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家是不是已經非常期待了呢?諾貝爾文學獎是1901年創設的,已經頒發了好多年,那麼大家知道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是誰嗎?
  • 【盤點】那些有記者經歷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編者按】諾貝爾獎官網於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晚上7點)公布,白俄羅斯女記者、紀實作家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摘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雖然諾獎稱她為作家,但美聯社稱這是諾獎首次頒給記者。人民網通過梳理發現,創始於190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一個多世紀以來至少16次頒給有記者經歷的作家。梳理如下:
  •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諾貝爾文學獎向來是文學界較高檔次的獎項,然而,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是專業作家,卻破天荒地獲得了該獎項。他們或作曲家,或一國之主……我們一起看下吧。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
  • 「英國巴爾扎克」,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1936),英國小說家、詩人,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至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出生於印度孟買,6歲回到英國接受教育,印度風情成為他永恆的創作主題,讓他在英國文壇嶄露頭角。
  • 看完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我想起了這10個「奇葩」得主
    盤點歷史上10位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獨特」的奇葩得主。有些得主的名字,會讓你驚嘆他竟然獲過文學獎;有些得主的寫作和獲獎經歷,似乎是一出幽默的反諷劇;還有些得主,他們獲獎後十分「狂妄」…… 剛剛,矚目已久的諾貝爾文學獎誕下「雙黃蛋」,2018年的獲獎者是波蘭女作家奧爾加 · 託卡爾丘克,2019年的獲獎作家是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彼得 · 漢德克。
  •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書單,拯救你的書荒
    自《阿勒山》開始,她的每部詩集都是精巧的織體,可作為一首長詩或一部組詩。從《阿勒山》和《野鳶尾》開始,格麗克成了「必讀的詩人」。《阿勒山》再沒有比我妹妹的墓地更悽涼的,除非是我堂妹的墓地,它們挨在一起。
  • 怎樣應對來自瑞典的中獎電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第一時刻
    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布,都不啻為整個文藝界與新聞領域內的盛事。各大博彩公司發布自己的賠率榜,似乎標杆著對當年得主的預測,而在坊間也不斷流傳著各種文藝批評家的獨到解說,紛紛攘攘,好不熱鬧。但對於每個得主來說,突然而至的榮譽倒成了某種「意外驚嚇」。聚光燈「不合時宜」卻又不由分說地打在他們身上,以致總會記錄下一個最原生態的時刻。
  • 童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們為孩子寫的書
    瑞典文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石黑一雄自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以來,共產生了一百多位得主。我們常常覺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他們的作品對於孩子來說遙不可及,其實他們其中有不少人都給孩子們寫過書。
  • 高密,為何讓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魂牽夢縈」?
    10月23日,首屆泰山國際文化論壇在泰山腳下隆重開幕。山東籍作家、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與法國文學家、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將上演一場文學大家對話。這是本月兩位文學大家的第二次相聚。兩人的緣分,還要從高密談起。
  • 一生必讀一次的《百年孤獨》,這10句經典語錄,刻寫著真實與殘酷
    相信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一本巨作,那麼我要告訴你,這本一生必讀一次的《百年孤獨》,足以滿足你對名著的所有幻想,奇異而令人迷亂的魔幻現實主義寫法,就像南美洲大陸的烈日和暴風雨,帶著極度隱忍的痛楚撲面而來。
  • 今晚,一起來讀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77歲女詩人格麗克的詩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起頒布,到今天已成為世界文壇影響力最大的獎項之一,每年諾獎頒獎前後,都會引起全球範圍的熱議。
  • 最年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人因為博學才謙遜,太深刻了!
    吉卜林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獲得諾獎時,年僅42歲,比加繆當時獲諾獎的年齡還要小兩歲。吉卜林出生在1865年,1936年去世,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但他出生地是印度孟買,六歲的時候,他被送到英國,在一家兒童寄養所住了5年,20多歲時,他把這段經歷寫在了《黑羊咩咩》裡,之後,他的作品中,多次有他人生經歷的體現。
  • 網文界神書,《仙逆》的十大經典語錄,每一句都是人生感悟
    網文界神書,《仙逆》的十大經典語錄,每一句都是人生感悟想必追過仙俠小說的大部分書迷朋友都看過《仙逆》,作為耳根的成名之作、封神之作,這本書完全可以稱為網文界的「神書」。當年追過這本書的朋友一定還記得書中的一些經典語錄,這些語錄每一條都能講出書中數個精彩的情節。1.順為凡,逆則仙。這一句話貫穿全書,也是主角王林一生的寫照,從他踏入恆嶽宗,到他成為仙罡第十陽,所經歷的種種,都是在印證這句話。2.我王林此生,不跪天地,不敬鬼神,只拜父母,只敬司徒。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小說《雪》被搬上話劇舞臺
    一個88年的老戲院,一場諾獎得主催生出的「大雪」,相遇在夏天的上海,傳遞出一座老戲院立志逆襲的決心。上周五,修復如初的中國大戲院迎來首臺國際大戲——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小說《雪》改編的法國話劇《雪,覆蓋下的真相》,中國大戲院開幕演出季暨國際戲劇邀請展大幕正式拉開,田沁鑫、劉恆、過士行、金宇澄、毛尖、路內、史依弘等京滬知名作家、學者、戲劇人等都趕來見證這個老戲院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