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孩子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學校剛學的知識,到家就忘了;
課堂上記不住老師說的要點,課後記不住作業;
考試的時候,明明記得老師講過這道題,但就是回憶不起來具體的答題步驟……
孩子的記憶力不好,看過的書、學過的知識記不住。花費了別人一倍的時間學習,卻沒有別人一半的成績。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呢?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就是指在積極思考從而達到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記憶,會加深印象,從而達到深刻記憶。例如一些科學概念、範疇、定理、法則和規律、歷史事件、文藝作品等,本身都富有意義,因此在記憶這些材料時,一般不會採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都是先理解基本含義,在進行記憶將會輕鬆很多,也能記得更加牢固。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做過一長記憶實驗,他發現:為了記住12個毫無意義的音節,需要反覆記憶25次;記住36個毫無意義的音節,需要反覆記憶54次;而記憶6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需要反覆記憶8次就可以。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發現,凡是能夠被我們理解的知識,都能夠更加迅速的記憶,如果只是死記硬背,那就是費力不討好,因此家長在讓孩子記憶的時候,最好先讓孩子理解,然後再進行記憶,而不是一開始就讓孩子死記硬背。
2.對於需要記憶的的內容勤加練習
其實再多的記憶訣竅也離不開長期堅持,我們會發現前幾天背過的文章,不加鞏固,再過一個月就會想不起文章的內容,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反覆的記憶才是提高記憶力最基本的做法。比如說英語的記憶,通過短時間記憶英語單詞,但是下一次再要記起來記得所以記憶的單詞,就會一點都想不起來了。
只有通過反覆的練習,並且真正地明白其中的含義,再將所記憶到的內容,放入到實際問題中去,不斷地加深理解,不斷地加深記憶,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學到知識。比較有效的提升記憶力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豐富的環境,可以不斷地刺激他的認知能力發展。
注意力也是影響記憶力的關鍵因素,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時候是因為周圍有太多的東西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了。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一定要善於引導孩子將注意力放在某一件事物上面,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容易集中到一起了。
3.五官並用記憶法
心理學認為,記憶實質上是感知過的事物在人腦中留下的痕跡,所以靠多種感官感知,要比單靠某一感官感知留下的痕跡要多、要深。
在日常學習中,許多孩子只用單一感官感知,要麼只用眼看,要麼只用嘴讀,或者只用手寫,讀的時候也往往心不在焉的,所以記憶的效果就差。
所以,孩子在需要記憶某些東西的時候,作為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儘可能調動多種感官,協調記憶,做到眼看、耳聽、口讀、手寫、腦記,多器官協作,提高記憶效果。
4.利用動畫片提高孩子記憶能力
真正的記憶提高只是大腦核心能力展示出來的表象,在這表象之下,專注力,及觀察力睡覺是記憶力的提升。小孩看動畫是否滿足了這兩個能力的訓練呢?
首先,專注力,每位父母都說,我孩子看動畫時,專注力可好了,做作業的時候,就完全相反。其實小孩如此,大人也一樣。小孩看動畫能那麼專注,說明孩子本身專注力沒什麼問題,所以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可能有什麼多動症之類的問題。
其次,想像力,在動畫中,是編輯、導演的想像力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孩子在看動畫的過程中,看的是別人腦海中的圖像,屬於被動的接受,不是主動的想像。
看動畫,孩子能夠記住很多的情節,畫面,甚至可以說出一些精彩的對話,這其實符合大腦的記憶原理,尤其是的調動了右腦的圖像記憶能力,圖像記憶能力,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記憶的效率都要比死記硬背要高效很多。
很多教育機構,經常會花大力氣把單詞,古詩甚至文章,通過動畫的形式分解和展示出來,孩子記憶的效率會比平時的死記硬背要高效很多,也能提高記憶這些材料的興趣。
你也想學習這樣的記憶方法嗎?
老師準備了一套超級記憶課程,如下:
它以動畫片的形式,融入了思維導圖和記憶法,高效幫助孩子學習記憶所學內容,提高孩子的成績,快樂學習輕鬆拿高分!
想要學習相關內容,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免費領取相關課程。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我是分老師,每日推送小學各科學習、記憶方法、各科詳細資料,幫助孩子輕鬆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