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垃圾。」「……正在為你打開對應垃圾桶,垃圾桶將在5秒後自動關閉(操作者放垃圾入桶),感謝您參與垃圾分類,再見。」「請說『小拉小拉扔垃圾』。」「小拉小拉扔垃圾(溫嶺方言)。」「你好,請說出垃圾種類。不知道垃圾種類,請說『小拉小拉幫幫我』……」
11月2日上午,第三十三屆溫嶺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暨現場觀摩活動在溫嶺市青少年宮舉行,溫嶺市澤國二中七年級鄭絲嘉同學利用模擬聲音轉換數字識別技術、脈衝驅動步進電機技術和齒輪傳動原理髮明的「鄉鎮智能語音垃圾桶(含方言識別)」頗引人注目。當鄭絲嘉說出「小拉小拉,芝麻開門」時,四個分類垃圾桶即全部打開,進入維護狀態,說出「芝麻關門」時,四個垃圾桶即自動關閉,不用動手,使垃圾分類更準確,更加人性化。
澤國二中七年級鄭絲嘉同學利用模擬聲音轉換數字識別技術、脈衝驅動步進電機技術和齒輪傳動原理髮明的「鄉鎮智能語音垃圾桶(含方言識別)」。
當天上午,記者注意到,除了鄭絲嘉外,還有不少同學也特別關注垃圾分類工作,琢磨出了不少與垃圾分類相關的發明。比如,大溪鎮方山小學六年級章程雨晴發明了「旋轉綜合分類垃圾桶」,她利用電源反應原理設計的這一綜合分類垃圾桶,在按了一種顏色的按鈕後,對應顏色的垃圾桶就由交流永磁同步電機旋轉出來。而市三中羅鼎之同學的「戶外分類垃圾箱自動感應滅菌除臭裝置」,設計原理是利用太陽能減慢不用回收倉的細菌滋生速度,同時利用臭氧的氧化性分解減少有毒氣體排放。澤國三小陳星宇、蔡以軒、陳昱齊的「家用分類垃圾桶」則在垃圾桶的兩側用熱熔膠粘上瓶蓋,用作固定垃圾袋,套上兩個垃圾袋,就可以裝兩類垃圾。
由市教育局、市科協、市科技局、團市委共同舉辦的本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旨在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科技創新隊伍中來。大賽的主題是「體驗·創新·成長」。競賽活動分青少年和教師兩個板塊。青少年板塊由競賽活動與展示活動組成,競賽、展示內容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和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教師板塊由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評比和優秀指導教師評比組成,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評比包括科教製作類、科教方案類,優秀指導教師即獲一等獎參賽學生的指導老師。
溫嶺中學江澄宇、袁藝純同學發明的「多維度無人機機械臂抓手」,兩同學在現場答辯。
市青少年宮多功能廳是少兒科學幻想畫展示、科技實踐活動展評、論文研究類創意成果展評、發明創造設計項目展評和優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展評現場,其中發明創造設計項目展評參賽同學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65件(小學組51件,中學組14件)發明創造設計類創新成果尤其引人關注,讓前來觀摩的師生、家長們大開眼界。
松門三小許毓洋、潘柳好的解決方案比較複雜,兩人的發明作品「電動雨刷黑板擦」。
比如,溫嶺中學江澄宇、袁藝純同學發明的「多維度無人機機械臂抓手」,其伸縮抓取機械利用平行四邊形原理,通過連杆鉸鏈實現伸縮,可獲得很大的開口度,利用無人機的三軸自由度抓取空間,輔助機械抓手能準確抓取物件和投放至準確位置。據兩名同學在答辯時說,裝上這個抓手的無人機,還可用於飛到石夫人峰的懸崖上撿礦泉水瓶等垃圾。
科幻畫現場繪畫。
老師上課離不開黑板,如何更快更好地擦黑板?幾名同學不約而同地想到這個問題。三星小學三年級韓城竹同學的發明是「乾濕兩用可伸縮黑板擦」,她將黑板擦嫁接到可伸縮的「擦窗神器」上所發明的裝置,既可乾擦,也可溼擦,且伸縮自如。松門三小許毓洋、潘柳好的解決方案比較複雜,兩人的發明作品「電動雨刷黑板擦」結合了汽車雨刮器和噴霧車的功能原理,使這一裝置既能擦乾淨黑板,還能減少粉塵。其他的還有溫嶺中學徐娉婷、郭煒燁同學發明的「全自動無人化河面漂浮物打撈機器人」、溫嶺中學周可越同學發明的「全自動街道無人智能清掃工業概念機」等都引人注目。
《探秘手機觸控螢幕》《不會變色的蘋果》《生物計算機》……論文研究類創新成果(小學組)有33件作品參賽,中學組有6件作品參賽。科技實踐活動小學組有28件作品參賽,中學組有3件作品參賽。少兒科幻畫小學組、中學組分別有116件、18件作品參與展評,同時作者到場繪畫。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則有5件作品參與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