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治區科協、教育廳、科技廳共同主辦的第34屆新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將於4月24日舉行。
大賽以「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包含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等內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大賽採用線上模式進行,其中線上主要開展網絡答辯評審、線上觀摩+互動體驗等活動,這也是我區首次以網絡形式開展該活動。
據統計,本屆大賽全區有2萬名青少年參加了各級競賽,經過層層選拔,共收到全區14個地州市擇優選拔的785項創新作品, 其中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216項、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62項、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作品397項和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新成果110項。經過初評,將有56項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25項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入圍網絡終評,並有26項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152幅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作品參加線上展示。
網上展評期間,大賽專題網站將集中介紹大賽情況、展示參賽作品、提供大賽微信互動。公眾可以進入「在線展廳」觀摩我區青少年優秀科技創新作品,讓青少年足不出戶享受形式多樣的科技盛宴,通過多姿多彩的系列網上活動,展示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激發青少年科技興趣,培養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的科學道德和創新精神。
本屆大賽的特色和亮點
首次使用網絡視頻評審
開啟「空中賽場」
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適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形勢下青少年教育形式的特點與要求,本屆大賽應勢推出「在線視頻」評審,將線下的現場終評問辯環節變成「線上評審」。屆時,來自全區各地州市的300多名科技小達人和30名科技輔導員,通過 「空中賽場」比拼科技創意,接受評委的終評問辯,為公眾呈現精彩紛呈的「創意盛宴」。這種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雲模式」,擴大了大賽的影響力和覆蓋面,進一步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提高公眾科技意識,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支持科技創新,讓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在社會蔚然成風。
線上觀摩+互動體驗
展示時間長,影響範圍廣
1.大賽線上展示時間是4月24日至5月7日,展評期間,公眾可以通過登錄「新疆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服務平臺」或者關注「新疆青少年科技中心」微信公眾號,進入「在線展廳」觀摩我區青少年優秀科技創新作品,感受新疆科技小達人的創新風採,享受形式多樣的科技盛宴。
2.為了讓本屆新疆青少年科技創新「競技」的「空中賽場」更加精彩紛呈,本屆大賽還設置了票選十佳、微觀大賽等互動活動。「票選十佳」活動:公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對本屆大賽參賽作品投票,選出公眾喜愛的十佳作品。各版塊將分別選取票數最多的10項作品頒發證書,票選十佳活動不與大賽等級獎掛鈎。微觀大賽:通過微信公眾號參與互動,分享對本屆大賽的祝福和感受。
關於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前身是1979年11月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等在北京舉辦的「首屆全國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覽」。鄧小平同志為活動題詞:「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
30多年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眾多老一輩科學家的重視、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大賽已成功舉辦了34屆,每年約1000餘萬名青少年參加全國各級賽事,目前已實現在港澳臺地區的全覆蓋,同時還吸引了5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青少年和科技教師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的21個國家。大賽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大幅提升!目前已成為我國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之一。大賽在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提高科學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激勵廣大青少年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堅力量。
新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面向全區中小學生開展的示範性和導向性科技創新教育活動之一,是我區中小學各類科技創新教育活動優秀成果的集中展示,已成為一項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品牌活動。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輻射帶動下,我區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水平逐年提升,廣大青少年的科技探究能力不斷提高,逐步在全國大賽中嶄露頭角。近兩年來,共選拔推薦140項作品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各類獎項107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54項、專項獎11項、優秀創意作品10項,展現了我區青少年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競技水平。
大賽專題網站:http://xinjiang.xiaoxiaotong.org
「線上展廳」將展示入選終評的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優秀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青少年科學影像作品。展示時間長達1個月。公眾可以宅家充分感受雲上科技盛宴,不受時空的限制,達到不可比擬的感官體驗。
新疆青少年科技中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