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穩步推進文清河應急治理工程 多級生態穩定塘穩定運行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近日,從海南省文昌市水務局獲悉,文昌加快推進文清河消除黑臭提升水質應急治理工程建設,採取「渠道清淤、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等綜合措施,進行「消黑除臭」。截至目前,文清河多級生態穩定塘穩定運行,排放水質優於V類。

  據了解,文城鎮文清河又稱凌村河,屬於市級河流,是文昌河支流,總長約14.12公裡,城區內長度4.5公裡,全程流經8個村委會20個村民小組,涉及人口約3820人。由於文清河文城段河道兩岸為傳統的直上直下石塊或混凝土結構,河道內生態系統結構單一,水體的自淨能力較差。同時,文城鎮是文清河的末端,匯集了上遊的汙染物,在八門灣注入大海,每日受海水漲退潮的影響較大。漲潮時會導致水體流動緩慢,汙染物、營養鹽會在這個時間段沉澱到河床,形成淤泥。

  為快速消除黑臭,防止繼續擴散後嚴重影響和威脅著市民的健康安全,文昌啟動文清河消除黑臭提升水質應急治理工程,沿河構建4座生態透水滾水壩,並在壩前設置截汙治水簾。同時文清河沿河還設置了4個27000平方米左右的生態穩定塘,將汙染的上遊河水、田洋浸泡水、初期雨水引入穩定塘,通過沉澱、曝氣、生物淨化等作用提升水質,並在過濾和沉澱後作為生態補水重新排入河道中。

  截至目前,文清河河道清淤工作基本完成,實現了消除水體黑臭現象,基本達到治理黑臭的目標。同時,4座生態透水滾水壩以及4個生態穩定塘也已經穩定運行,曝氣、推流等設備安裝到位,排放的水質穩定達到V類。(宋紫欣 鄭傑 鄭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加快進行水體綜合治理消除文清河水體黑臭現象
    本報文城1月7日電 (記者李佳飛 特約記者黃良策)海南日報記者1月7日從文昌市水務局獲悉,為全面提升水體水質,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文昌市水務局近日加快消除黑臭提升水質應急治理工程建設
  • 穩定塘用防滲膜做防滲可以嗎?
    穩定塘以前被稱為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種結構簡單、易於管理、處理效果穩定可靠的汙水處理設施,汙水長期停留在黨內環境中,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生物降解汙水中的有機物,最終達到穩定的目的。
  • 昆明晉寧區推進城鄉社會治理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
    近期,晉寧區委、區政府制定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城鄉社會治理實施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2020—2022年)的指導意見》,計劃用三年的時間,通過深入實施「12885」工程(以黨建為引領,以做強鄉鎮(街道)、做優村(社區)為基礎,深入推進城鄉社會治理,實施生態、和諧、美麗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
  • ...以更大力度推進「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 開創品質隨州建設新局面
    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全省「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現場會在我市圓滿召開為契機,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以更大力度持續推進「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推動全市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開創品質隨州建設新局面。
  • 推進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科學謀劃部署文昌「十四五」時期及未來長遠發展,穩步推進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文昌主動把握機遇、錨定奮鬥目標,以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為總抓手,圍繞旅遊、現代服務和高新技術三大產業廣招商、擴投資、上項目,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貢獻文昌力量。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航天城建設邁上新臺階。今年以來,國際航天城「三橫五縱」路網工程、文昌超算中心等項目相繼開工,目前已有100餘家企業在園區註冊。
  • 恩施市做足「三篇文章」 穩步推進生態鄉村建設
    近年來,恩施市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創建,不斷夯實生態創建細胞工程,在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上做足文章,穩步推進生態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十四五」開局做足準備。一是堅持規劃先行,在組織「強」上做足文章。
  • 遼寧朝陽汙水處理廠PPP項目穩定運行
    朝陽財政基礎薄弱,對公共服務尤其是環保領域投入不足,促發展和保生態的矛盾一直比較突出。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2012年5月,全市開工建設32個水汙染治理項目,其中計劃投資2.92億元在大凌河中心城區段建設兩座汙水處理廠,省財政出資1.4億元左右,剩餘資金需要地方政府配套。
  • 石門雄黃礦區汙染治理穩步推進 二期工程今年8月可完工
    本報3月26日訊(記者 李偉鋒 通訊員 黃亮斌)省環保廳今天發布消息,我省在環境汙染治理中,把歷史遺留礦區汙染源作為治理重點,推進、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其中石門雄黃礦區汙染治理穩步推進,二期工程預計今年8月可完工。  位於常德市石門和張家界市慈利兩縣交界處雄黃礦區,是亞洲最大的單砷礦區,具有1500多年的開採歷史。
  • 「生態」亞洲最大城市內湖綜合治理工程拉開序幕
    8月6日,由長江環保集團牽頭、長江設計公司和中建三局參與的聯合體中標三湖三河水環境治理——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沿湖排口截汙改造工程和紅旗湖生態淨化工程。自此,湯遜湖流域系統治理正式拉開序幕,為武漢市疫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動能。
  • 平度市採取「EPCO」模式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化專業化
    平度市總面積3166.54平方公裡,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需要開展生活汙水治理的行政村1709個,佔青島市村莊總數的31.8%。近年來,平度市搶抓青島市「突破平度」攻勢重大戰略機遇,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用足用活市場手段,積極破解資金制約瓶頸,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 甘州區大滿鎮推進農村氧化塘治理工作
    中國張掖網甘州訊 今年以來,甘州區大滿鎮結合全區汙水處理站建設和氧化塘治理工作,秉持標本兼治理念,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強勢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氧化塘治理,全力構建農村生活汙水處理高標準模式。
  • ▏堅決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內蒙古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深情牽掛內蒙古,高度重視自治區的安全穩定工作,深刻指出「內蒙古是祖國的北大門、首都的護城河,維護國家安全和邊疆安寧,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是你們的重大政治責任」,突出強調「內蒙古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國、在國際上都有積極意義」,要求內蒙古守好家門、守好祖國邊疆、守好各族人民美好的精神家園,把內蒙古建成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 洋河兩岸綠色生態走廊工程穩步推進
    5月,草長鶯飛,驅車行駛在洋河大橋至明湖,兩岸的樹木蔥蔥、綠色濃鬱,一條綠色生態走廊讓人倍感愜意。濱河南路綠地中,工人仍舊在忙碌地進行綠化補植。從今年3月15日開工以來,宣化區洋河兩岸綠化工程在去年基礎上繼續穩步推進,目前,已栽植國槐、新疆楊、油松、白皮松、海棠、銀杏等22種樹木20898株。
  • 廣東全力保障水電穩定供應香港
    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的水源取自東江,跨越東莞和深圳境內,是內地向香港供水的大型調水工程。自1965年運行以來,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已超過260億立方米。  盡全力保證香港用水之需,不僅是一份承諾,背後更有無數的努力。具體負責對港供水的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介紹,今年上半年以來,東深供水工程日均對香港供水260萬立方米,並保證水量和水質「不打折扣」。
  • 三大工程 五項措施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環。  具體而言,第一階段,成都將力推三大工程: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流域清淤工程、有序推進清水補水工程這三大工程。  怎樣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  成都將強化汙染源頭綜合治理。
  • 齊齊哈爾市氧化塘深度治理改造工程一期項目進展順利
    記者近日獲悉,齊齊哈爾氧化塘深度治理改造工程一期項目進展順利,預計6月末將達到日處理10萬噸生產能力,處理標準全部達到一級A標準。該項目在更有效保護和利用我市水資源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改善市區及周圍的環境質量,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 【匯總】22種農村汙水治理技術
    05、人工快滲:在快速滲濾系統運行中,汙水周期地向滲濾田灌水和休灌,在土壤層形成的厭氧、好氧交替運行狀態有利於氮、磷的去除。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9.65%和94.47%,出水達到GB 18918—2002 一級A排放標準。06、生態塘:生態是從氧化塘發展而來的汙水生態化處理技術,主要進行汙水的二級深度處理。
  • 德馬看德|常德市「城市雙修」工程穩步推進
    今天推出報導《常德市「城市雙修」工程穩步推進》。近年來,常德市「城市雙修」工程穩步推進,城市功能更完善,特色更明顯,一座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城市,正脫穎而出。就像馬拉松有衝刺目標,常德的發展也有一個總體目標,那就是全力建成湘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 ...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技術和工程治理創新研討會並舉辦分會場活動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謀劃、重點發力、狠抓落實,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作。我市作為全國土壤汙染防治行動六個先行區之一,真抓實幹,不斷提高土壤環境管理意識、穩步提升區域土壤環境管理水平、高質量推進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 「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9月24日,全市「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會在襄州區召開。該區雙溝鎮碧清源汙水處理廠、峪山鎮泉眼村「精準滅荒」工程建設現場等5個現場,贏得與會代表高度讚賞。讓城鄉廁所更潔淨,讓荒山披綠裝,讓鄉鎮汙水、垃圾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