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血腥瑪麗」背後的故事,600名少女為此付出了生命

2020-12-22 故事三分鐘

在西方民間關於血腥瑪麗的起源多達50多種版本,傳說中召喚出血腥瑪麗就可以預見未來。但是更多人了解到血腥瑪麗這個名字是因為雞尾酒。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血腥瑪麗的真實原型是16世紀匈牙利的巴託裡伯爵夫人,除了血腥瑪麗這個名字,她還有一個跟著名的稱號那就是吸血鬼女伯爵。

童年經歷

伊莉莎白.巴託裡出生在1560年的匈牙利王國,她在瑙吉埃切德度過了童年。伊莉莎白的父親名叫喬治.巴託裡是巴託裡家族中的一股分支。伊莉莎白的母親也是來自巴託裡家族但是不同於父親她來自另一股分支。

伊莉莎白成長的環境並不是皇宮,她在鄉下的一所莊園度過自己的少年時期。而且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周邊都被牧場、密林、溼地、沼澤所環繞。因為這些情況,這裡的風格和思想還停留在中世紀時期,流傳著龍、魔法的傳說。出生在貴族中的伊莉莎白享有著高貴的貴族權利和社會地位,從小受到了許多良好的教育,伴隨著成長伊莉莎白的美貌也更加的凸顯。

但是伊莉莎白卻時常要求親戚和工作人員用對待男孩子的方式對待她,伊莉莎白對自己的定義就是「假小子」。所以她時常也會玩一些男孩子喜歡的遊戲例如劍術和馬術並且還會穿男孩子的衣服。在伊莉莎白的時代,僕人們經常會受到殘忍的壓迫,伊莉莎白也曾目睹過殘酷的公開處刑,這和她之後的虐殺有關。

疾病帶來的痛苦

在伊莉莎白成年後,曾經在給別人的一封信中寫道過自己的身體狀況,她一直被嚴重的偏頭疼所困擾,這種症狀疑似為偏頭痛與癲癇。她一旦發病身體無比痛苦和煩躁,這時她就會通過去折磨服侍自己的侍女來緩解自己的痛苦,然而不可思議的是聽著侍女們痛苦的哀嚎,伊莉莎白的身體上的痛苦真的就仿佛消失了一般。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美麗的容貌也開始發生變化,巫師告訴她少女的鮮血可以讓她容貌永駐,加上她小時候因為親眼目睹僕人們被殘忍折磨的畫面所以也漸漸喜歡上這種折磨別人的快感。她在自己的城堡地下室特別的修建了一所規模宏大的處刑室並設置了一系列的裝置,每到夜晚便開始虐殺少女。

殘忍的虐待手法

一開始伊莉莎白只適合自己的巫師一起拿小刀或者針等其他方式折磨城堡中的女僕,這些少女大部分都是周邊的村莊送過來的。後來周邊村莊送來的女僕已經沒有辦法完成供給,伊莉莎白的需求越來越大,她便將自己的目標放在了送來城堡中學習學習上流社會禮儀的少女。

虐待的方式也從原本的小刀或者針扎變成長期的毆打、用火燒手、甚至是將少女刺入球中,然後通過運動撕裂這些少女的身體讓血一點點滴下來從而達成淋浴的效果。隨著失蹤少女的人數越來越多,國王便命令偵探開始進行秘密調查,最終真相也浮出水面。這時人們才知道伊莉莎白的殺死的少女高達600名。

由於她的貴族出身,所以她沒有被判處死刑而是終身監禁,要被關在她的城堡中直到死去。判決確定後,石工就前往城裡把所有的窗戶封死。她雖然活著,卻像被葬在巨大的黑暗的墳墓中一般,可以透過光線的地方全部都被封死,不留一絲縫隙。1614年8月14日,伊莉莎白·巴託裡被關押的四年後,死在自己的那個小房間中。死時54歲,特蘭斯瓦尼亞的嗜血女伯爵終於在痛苦中死去了。

直到死亡她都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的罪行。

相關焦點

  • 料理次元血腥瑪麗怎麼樣?血腥瑪麗技能屬性詳解一覽
    料理次元血腥瑪麗怎麼樣?這個是目前遊戲中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全新的食靈,很多小夥伴們還不知道他的技能如何吧?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攻略分享,一起來關注下哦! 【血腥瑪麗】 類型:新食靈 生命:155 攻擊:29 防禦:17 命中:30 閃避:23
  • 瑪麗一世為什麼會被稱為「血腥瑪麗」?她究竟殺了多少人?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統治者,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實際權力的女王;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王后的唯一倖存的女兒,也是著名的伊莉莎白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女王瑪麗一世。你或許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血腥瑪麗」的威名。
  •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血腥瑪麗的原型為瑪麗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 她曾經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讓調酒師進階為廚師的血腥瑪麗
    血腥瑪麗(Bloody Mary)就是這樣的一杯雞尾酒,或者說是一道流動的菜品。曾經最不喜歡做的雞尾酒是長島冰茶、莫吉託和血腥瑪麗,而最糟糕的就是幾乎每一位跨進酒吧大門的顧客都會選擇其中之一。這三款雞尾酒似乎就是雞尾酒界中的頭牌,誰都想點一下。
  • 她是伊莉莎白的姐姐,臭名昭著的血腥瑪麗,同時她也還是個可憐人
    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可以說是英國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之一了,不過在講述還是公主的伊莉莎白登基成為伊莉莎白女王的事情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她的姐姐,有「血腥瑪麗」之稱的瑪麗女王的不幸。可是,結婚之後,因為丈夫菲利浦親王同樣信奉天主教,因為天主教在歐洲大陸有著廣泛的影響力,所以她開始更加激進地推行自己的宗教政策。
  • 「血腥瑪麗」的真傳?澳洲兩個最有權勢女州長之間的比剛戰爭
    (對於帕拉,婚姻都是傷心的故事) 與帕拉的故事不同,新州州長貝瑞的性醜聞卻是今年澳洲的頭條,如今逐漸擺脫這個醜聞後,貝瑞給人的感覺是無比內心的剛強
  • 血腥瑪麗:她一生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在英語中血腥瑪麗Bloody Mary是女巫的同義詞。這個充滿貶義的詞,來自英格蘭第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一世。學生時代老師解釋這個單詞的時候,只說這個女王殺人如麻,人們才給她取個這個綽號。她坐在王位上五年,把英格蘭進入一個「恐懼和血腥」的年代。只是,這是她人生的全部嗎?一、被父母離婚大戰拖累的童年在九歲之前,瑪麗備受父母寵愛。
  • 「早午餐之王」歸來:坎特一號伏特加製成的「血腥瑪麗」走向全球
    馬來西亞、泰國、紐西蘭、澳大利亞、阿聯、美國和很多歐洲國家搜索量的增長都表明,我們都在逐漸成為早午餐的愛好者。所有這些國家有什麼共同之處?那就是所有精緻早午餐的首選飲品都是經典的「血腥瑪麗」(Bloody Mary)。「早午餐之王」血腥瑪麗是世界上暢銷的雞尾酒之一,也是坎特一號伏特加(Ketel One Vodka)的較佳「伴侶」。
  • 經典雞尾酒:粉紅佳人、瑪格麗特、馬天尼、龍舌蘭日出、血腥瑪麗
    像少女的熱情青春的陽光氣息。龍舌蘭日出雞尾酒的製作過程是將龍舌蘭和橙汁倒入酸酒杯中進行調和,完成後再用吧勺盛裝石榴糖漿沿著杯壁慢慢倒入酒杯,使石榴糖漿沉入杯底即可。這樣一款特基拉日出雞尾酒就誕生了。血腥瑪麗看起來全是通紅通紅的「血樣」,有點令人不安,喝起來卻是用了足夠番茄汁的有益健康的雞尾酒。鹽、黑胡椒粉、辣醬油、辣椒汁等調味料都加進去,就可以代替假日的早餐,正如享受色拉。其實,這正是Bloody Mary(血腥瑪麗雞尾酒)。
  • 童謠背後那些少兒不宜的故事……
    童謠、兒歌,本身應該是歡快、溫馨的,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童謠及其背後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本文全長2500字,大約佔用您5分鐘。01《阿姐鼓》一個女孩被獻祭的故事我的阿姐從小不會說話在我記事的那年離開了家從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 童謠背後那些少兒不宜的故事
    童謠、兒歌,本身應該是歡快、溫馨的,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童謠及其背後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並不可怕,它如同誕生新的生命一樣,是回歸大自然。藏傳佛教作為一種藏區文化符號,一方面宗教教義用"生死輪迴"觀念來稀釋少女犧牲的殘酷;另一方面,又以現代人對這個傳統的超越感來審美化地遠眺這個殘酷。 因為神秘,又增添一種詭異的美感。
  • 【血腥瑪麗配炸全雞】你們感受一下.
    這是一條來自 英國美食地圖的文章哦~ 想了解更多有用、好玩、逗比、新鮮的美食消息~ 去follow她就對啦~ 吃貨妹子絕對每天都不會讓你失望哦~微信號:ukfoodmap微信名稱:英國美食地圖基本就是Bloody Mary上,配上各種高熱量的食物,比如漢堡啊,烤串兒啊。但這都還好,配上整個炸雞真心是霸氣外露。。。這應該才是真正的「也是醉了」。。。一開始,他們只是玩玩血腥瑪麗上配些小食物。。。
  • 英國第一任女王,被稱為血腥瑪麗,實際是一個可憐而又可恨的女人
    不過在英國早期時候,事實上很長時間也是男的國王當政,一直到1553年的時候,英國才有第一個女王出現,這就是被稱為「血腥瑪麗」的瑪麗女王。在瑪麗女王之後,英國出現了多位女王。 瑪麗雖然生於帝王之家,不過她一大半的人生都是過得相當悲慘的,父親不喜歡她,連和母親見面的機會都很少,一度甚至取消了王室成員的身份,也沒有繼承權。
  • 歐洲疫情再次爆發,多個國家達成一致,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多
    最近這段時間如果非常關注國際新聞的網友,應該都了解到,歐盟在上一周的首次峰會中多個國家已經達成了一致,表示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多。不少網友將其稱為無理要求,疫情本來就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責任,為什麼中國要為防疫工作付出這麼多?歐盟國家甚至還表示中國應該在全球面臨挑戰時,承擔更大更多的責任。
  • 血腥瑪麗,一杯番茄鍋一樣的酒
    比如……血腥瑪麗!血腥瑪麗,光聽名字這種雞尾酒就很有攻擊力,但實際上這種酒喝起來根本不像酒,甚至不少人稱之為一杯加熱變番茄鍋的酒,因為它的配料實在是太魔幻,雖然看上去是血紅色,但實際上卻是用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製成!
  • 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的不同之處
    威廉·塞西爾為女王在全歐洲和蘇格蘭等地建立了一個無孔不入的間諜網,專門偵查那些針對女王的威脅。威廉·塞西爾之後,另一位親信沃辛漢伯爵接過了這個工作,將「伊莉莎白間諜網」發展壯大,為伊莉莎白的王位打造了一個密實的保護網。先介紹伊莉莎白一世的對外政策,因為它幾乎決定了英格蘭的發跡過程。在伊莉莎白一世的故事裡,有另一個女王的故事是不能迴避的,我們要先把她請出來介紹一下。
  • 《瑪麗的激情》:激情追求的背後,演繹出人性與道德的思考
    為此,她才決定,不做丈夫的金絲雀,勇敢向丈夫坦白婚外情,並主動要求離婚;而面對情人的出爾反爾,即使已經懷孕的她,也並沒有過多傷痛,拿得起放得下,自己的過錯自己承擔。尤其是畫家丈夫,開心時,靠在陽光充足的長椅上,特別明亮,象徵歡愉,就像他自己說的,「要重視光,讓光明照進生命,你一定見過多彩的生命。」相比之下,瑪麗坐在丈夫旁邊,轉身就走進了陰影處,象徵瑪麗坎坷的情感之路。而丈夫神經發病時,以暗色光影為主,象徵恐懼、邪惡和痛苦折磨。
  • 英國史上極殘暴的女王,曾下令燒死300名反對者,其綽號令人膽寒
    瑪麗一世在位5年,對宗教異見人士展開瘋狂的報復,期間共燒死300名反對者,故此有了「血腥瑪麗」的稱號。那麼,這位雙手沾滿宗教異見人士鮮血的女王,究竟是怎樣一位傳奇人物?她為何如此殘忍?她最終的結局又如何?
  • 少女瑪麗蘇,影后們的中年噩夢
    本人與角色之間的年紀跨度太大,即便章子怡再怎麼想塑造出少女感,也很容易就會被人吐槽用力過度,反而過猶不及。很多時候她所飾演的王儇也還是能看出年齡感,雖然演的是少女,但眼周的紋路已經把歲月的痕跡擺在觀眾面前。
  • 瑪麗的電話
    於是今天舍友也講起了她的故事:兩個月前,有一個暱稱「別看我ID」的用戶發了條求助微博,稱自己被陌生電話騷擾,一個自稱瑪麗的女人不停地給他打電話,說些莫名其妙的話,讓他很是困擾,最後這條微博引起了群嘲。一個月前,突然有一個女孩來找偵探,說瑪麗和她住在一個房間。偵探不是普通的偵探,他鍾愛奇聞故事,也熱衷於讓它們消失。那時候「瑪麗的電話」鬧得沸沸揚揚,經常有人打著電話突然昏迷,一直不醒,還因此上了報。「準確地說我是那個一開始『扔掉』瑪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