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正是踏青賞景的好時節。聽說太平森林公園紫荊花已經盛開了,但始終沒有要去的衝動。按說不曾賞過,心裡多少有些遺憾和嚮往。但賞花確需好的心情,而決定能否有一個好的心情,與誰同去,與誰共賞,便是關鍵之所在了。這不,好友小春組織一個「進山觀花」活動,動員平時要好的朋友一一起去太平森林公園觀賞紫荊花,正好應了我的念想,便欣然報名。
從西安城裡去秦嶺太平森林公園,車程近兩個小時。但為了遊美玩嗨且趕傍晚按時返回,小春與旅遊公司商議還是儘早出發。所以,周六天一亮,25位男男女女便從各自家裡鑽出來,匆匆地集結於開元路文化廣場,然後又鑽進旅遊公司的大巴車,7點準時出發。這次活動,有夫妻同來的,有帶孩子一塊來的,還有一個人來的,因為大家基本都相互認識,所以話題很多,一路歡歌笑語,直奔西安以南的那個叫太平森林公園的地方。
太平森林公園有點歷史,也很有特色,我曾去過兩次,都是夏季炎熱的時候避暑去的。公園位於西安鄠邑區太平峪內,現在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高差懸殊、峭壁林立、峰巒疊嶂、溝谷連綿,其中有許多瀑布、急流和險灘,形成了豐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觀。景區樹木花草種類繁多,有古老的落葉松、紅樺,也有常見的楊樹、柳樹,還有非常惹眼的紫荊樹。
而讓西安城裡人看重的,還是這裡的氣溫,全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夏季最熱時也就29℃的樣子,特別適合避暑。所以一到盛夏,西安城裡的氣溫竄到39℃的時候,呼啦啦一會兒工夫,從城裡趕來的人就會擠滿了整個景區。當然,四月份觀賞紫荊花,情況能好很多,不至於擦肩接踵、前呼後擁的。
路上,曾多次徒步穿越太平峪一帶的小春分享了他的許多經歷與感受。按他的說法,人生本應多姿多彩,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挑戰自我,能做驢友也是一大快樂。
大遐想和說話間,大巴車把我們拉到了景區門口。下得車來,才發現個個背著不小的行囊,自然裡面有吃的和喝的,手裡也不閒著,不是提著相機就是捏著手機,還沒有見紫荊花的影子,就拉開了一陣猛拍的架勢。本來,昨天一場春雨,今天預報又說是陰天,大家都有些擔心,害怕愛變臉的山裡會下雨,但沒料想到,一到景區,卻發現天氣逐漸由陰轉晴,灰濛濛的雲霧開始褪去,太陽露出笑臉,你能瞬間感到整個山谷豁然明朗起來。
據導遊介紹,因為現在仍然屬於疫情期間,景區免收門票,但乘坐區間車和纜車需要自費。本來,從景區入口到觀景的最高處, 大概有五六公裡山路,一路上要途徑情人潭、鍾譚瀑布、龍門吊橋、龍口瀑布等七八個景點,但因為最高處的仙鶴橋瀑布、蛟龍瀑布、彩虹瀑布等景點維修,這次只能到達煙霞瀑布處,也就是纜車上站。而從景區入口到半山腰的纜車下站,至少也有三公裡的路程。
進入景區,群山高聳,層巒疊翠,怪石嶙峋,花木斑斕,美不勝收。最愜意的是,一路由山澗溪水相伴,或在奇石古木間淙淙有聲,或被圍成深潭幽然如鏡,或從凌空而降譁譁作響,令人流連忘返。但這次因為目的非常明確,專為紫荊花而來,所以大家很少顧及經過的許多景點,而是將目光投向遠處的紫荊花海。
放眼望去,整個山谷裡一團團一簇簇的紫荊花在微風輕拂下,猶如千萬隻紫色的蝴蝶在縱情飛舞,讓人目不暇接,恍惚間有了「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意象,仿佛唐人白居易先生在此伴遊,好不愜意。若湊近細察,你會發現,這裡的紫荊樹與街道小區裡種植的品種有所不同,紫荊樹幹高大,花色偏粉,布滿枝幹的花朵,葉片形心,色紫如染,豔麗可愛,依然賞心悅目。若遠眺,你會覺得,紫荊花這裡一簇那裡一片,恰似紫雲飛渡,又若紫煙低徊,把剛掛滿綠葉的樹木襯託得更加嫩綠,也把整個山谷塗染得像一幅剛剛收筆的春意水彩畫。
我嘛,因腿腳不便,由好友小偉兩口子和好友兼資深美女小靜陪伴,一路走走停停,見纜車上下全坐,返程時又乘坐區間車。返程途中,老相識林子見我腿疼,將他的拐杖借我一用,說實話,從纜車站到區間車候車點將近20分鐘的下山路,如果沒有這副拐杖,還真不知道我該如何對付呢。但不管怎樣,總算忍著痛完成了行程。看來,為了見山見水見花,付出還是必須的。
最為得意的,還是乘坐纜車在空中俯瞰紫荊花海的時候。纜車在各色樹木間或樹頂上掠過,你會感到自己仿佛在紫色和綠色相雜的煙花中起舞,醉了暈了都不足為奇。還有到達纜車上站後,映入眼帘的煙霞瀑布給人以不小的震撼。它形似一條白龍,從三百多米高處舞動而下,水花四濺,吼聲震耳,吸引了無數人在此留影紀念。
這裡多說一句,幾位好友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小偉老弟兩口子情有所系,恩愛無比,要麼互拍,要麼自拍,不放過任何美麗的瞬間。只是小偉腿腳好,行走快,往往把喜愛拍照的嬌妻落在了後面,不得不走一會兒駐足等候。小靜小妹一貫的潑辣作風,背著很大的行囊,帶著很多的自製的吃食,登臺階爬慢坡沒有一絲的疲憊,而且也喜歡拍照,不時被美景陶醉,拿起手機唰唰唰地拍,幾乎忘了自己也是淑女一枚。要數有點硬派的,當屬這次召集大家組團遊玩的小春,看他腿腳利索,背著往常徒步用的幾十斤重的背包,行走在起伏不定的山間小道,如同閒庭信步,讓人好生羨慕……
按照下午4點返程時間安排,我們四人踩著點提前一小時返回景區入口。入口不遠處有許多農家樂,價格不是很貴,時令野菜、散養土雞、土雞蛋、手工鍋盔等都有,雖沒有大飯店的精緻,但農家風味十足,聞著都是個香。那些早一時下山的遊客,包括一起來的個別朋友,坐滿了一個個的農家樂,一頓海吃的樣子。原想在此請一路陪我的三個弟妹搓一頓以表謝意,但因時間關係,只能點幾個簡單的小菜和油潑麵充飢了事,誰知付帳時老闆說已經有人付過,一問,才知是在一處農家樂吃飯的小軍和他媳婦付的錢。最後,只能口頭感謝了。
在返程途中,有人講起紫荊樹與三兄弟分而複合的故事,聽後令人思緒萬千,頓覺此行不僅大飽眼福,還平添了另外的意義。人生不易,情義無價。難怪在很多地方,人們喜歡把紫荊樹種植在庭院當中,並把它作為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