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三講:日本

2020-12-16 博易地理

說明:世界地理總共包括3個部分,第一講世界地理概況、第二講世界主要地區,第三講世界主要國家。前2講已經完成,請大家自己查閱。第三講主要國家將介紹:日本、印度、美國和巴西由於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已經在第二講中介紹了,第三講就不贅述。

考點詳談

一、自然地理特徵

①東亞島國(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形成的島弧鏈),由北海道A、本州B、四國C、九州D四大島及一些小島組成。

②面積狹小,僅為377972.28平方公裡,比雲南省略小,但人口較為稠密,特別是在南部地區如關東平原,人口已經超億,但人口自然增長緩慢,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③海岸曲折,擁有眾多的優良港灣,如神戶、橫濱、東京,臨海經濟發展迅速。

④境內多山,地勢呈中間高,四周低的態勢,只有一個狹小的平原,關東平原,有精耕細作的農業發展特點。

⑤由於位於板塊交界處,有「火山之國,地震之邦」之稱,富士山是境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主要的旅遊景點。

⑥季風顯著,海洋性強: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區比較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多梅雨、颱風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補充】日本四面環海,再加上日本暖流的影響,其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徵,與中國東部季風區相比,降水量多、年較差小。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的緯度比我國要高。

⑦礦產貧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進口國:石油(西亞、東南亞、西亞)、煤(中國、澳大利亞)鐵礦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亞)、棉花(中國、美國),馬六甲海峽被稱為日本的「海上咽喉」,可見日本經濟的發展依託海上運輸的重要程度。但硫磺礦較多,這是火山活動的結果。

⑧ 森林資源和水能豐富:國土面積小,山地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蓋率達68%,遠大於其國土面積在世界上的比重),由於降水較多,地勢較為崎嶇,水能資源豐富。

二、人文地理特徵

① 世界經濟大國,東亞重要的發達國家,有著「世界經濟最發達的三極之一」之稱。對外貿易發達,但經濟對外依賴性較強。日本主要的對外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近幾年主要開拓亞洲市場。

② 評價經濟發展的條件

不利條件:國內市場狹小、礦產貧乏、人口老齡化嚴重。

有利條件:較高的科技水平、多港灣。

③ 產業布局: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形成了京濱、阪神、名古屋、北九州、瀨戶內5大工業區。

主要原因為沿海地勢平坦,多港灣,適合建立大港口,原料運進和產品外運極為方便,同時接近消費市場。

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由於之前經濟的過度集聚,產生了資源緊張、環境汙染等問題,目前工業有分散的趨向。

④ 農業和漁業

人多地少,採用小型農業機械,側重於生物技術和水利的發展,單產高。典型的季風水田農業,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達到基本自給,但每年要進口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日本是一個島國,周圍海域盛產各種海產。位於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的北海道漁場,漁業發達。

⑤主要城市

首都東京,超千萬的特大型的國際大都市

科學城——筑波

矽島——九州島

其他城市大家可以補充。

知識拓展

一、東京灣區

從地理學角度來看,「灣區」是處在一國大陸與海洋接壤的邊緣地區,是由同一海域的多個港口和城市連綿分布組成的具有較強功能協作關係的城市化區域,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被稱為「灣區經濟」。下圖為世界主要的灣區空間分布。

東京灣區的介紹:

三大灣區的主要經濟指標對比,東京灣區的人均GDP較高。

二、日本的全國綜合開發規劃

日本共制定了7次全國綜合開發計劃。

《日本國土綜合開發法》規定國土綜合開發規劃的內容:

1、關於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資源的利用,

2、關於水利、風災以及其他災害的防除,

3、關於調整城市和農村的規模以及布局、產業的合理布局,

4、關於電力、通信、運輸等其他重要設施的規模和配置,

5、關於文化福利、旅遊資源的保護、設施的規模以及配置等。

以下是日本7次全國綜合開發計劃的概況:

前兩次全綜計劃適逢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期,計劃內容順應經濟計劃建設的方向,強調提供工業發展的基礎設施開發。進入1970年代,忽略環境保護,導致環境公害事件頻傳,因而引發國民的環境意識抬頭。

第3、4次全綜計劃提出重視生活環境的構想,並著眼於均衡發展以及強調生活環境及休閒產業發展的休閒區域、地方據點都市發展構想;

第5次全綜計劃責因泡沫經濟瓦解與國家財政日趨困難,轉而強調「美麗國土」的目標,提出以自立發展與區域合作為主軸。

第6次和第7次,基本理念適應人口、產業與經濟結構的變遷、順應地方特性發展、確保國民生活安全、保護自然資源環境、旅遊文化開發等來實現國土計劃,尊重地方公共團體的自主決策。

以上就是世界地理第三講,日本知識的介紹,還有很多內容無法一一展示,大家可以補充。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理第三講:主要國家——美國
    今天的世界地理知識主要介紹美國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一、國土組成:除本土48個州,還有2個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共50個州,所以美國的國旗是50顆星。二、自然條件(1)地理位置:美國本土都在北溫帶地區(南部為亞熱帶),阿拉斯加在高緯度,屬於寒帶和亞寒帶,夏威夷在熱帶。
  • 世界地理第二講:南美洲
    歡迎來到博易地理課堂,這一期的世界地理精講,我們來認識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主要包括5大部分: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類型、水文(河流和湖泊)和自然資源。歡迎查閱和轉發,如有知識疏漏,可以留言和指正。一、概況南美洲主要位於西半球、南半球(赤道經過),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洲為界,南部以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太平洋,東臨大西洋。
  • 世界地理複習精講-世界地理概況
    地理高考複習之世界地理概況從歷年高考來看,區域地理知識約佔試卷分數的30%~40%,平時常說「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區域地理知識。綜觀近年來的高考試題,可以發現基本的命題趨勢是:根據各區域經緯網及典型地理事物進行空間準確定位;以熱點地區地理材料或地圖為載體,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或地圖,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呈現局部地區輪廓圖(含剖面圖)對比考查學生對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位置、地形、氣候的判斷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農產品的全球貿易。
  • 2019初中世界地理知識:日本
    · 初中地理日本 日本國,日本國的名意為「日出之國」。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6900多個小島嶼組成,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日本陸地面積約37.79萬平方公裡。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 【地理拓展】世界蘋果第一產地,為什麼在日本?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日本和菲律賓都是群島國家,哪國地理環境更好?
    由此可見,菲律賓的島嶼略多,日本的面積更大,人口更多,差距並不懸殊。不過菲律賓和日本國力的差距卻是天差地別。日本是當今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一,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三,而菲律賓總體來看,還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從世界範圍來看,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地理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日本留學地理專業推薦大學有哪些
    地理專業作為日本留學熱門專業之一,很多同學都想了解一下日本留學地理專業有大學不錯的大學,本文蔚藍留學小編就為大家做一下簡單介紹。首先說一下地理專業的學習方向包括包括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等等。
  • 世界地理第二講:世界主要地區——歐洲西部
    本次世界地理第二講:世界主要地區——歐洲西部,內容主要包括3個部分:考點詳談、知識拓展和典題精練。(三)農業西部——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乳畜業發達(降雨較多,日照較少,多汁牧草生長好)東南部——種植業(小麥、大麥)集中地區(降水較少一些,日照較多,氣溫較高,生長季節較長)二、法國(一)自然地理環境
  • 地圖看世界;從地理條件來看,日本的優勢和劣勢
    而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地理範疇,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語言、地理區別出來的領土。國家是由國土、人民(民族)和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分析某地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時,常須考慮地理緣由。
  • 他用RAP講地理,在抖音出道
    今年文綜考試過後,一道24分的「平頂山、尖頂山」難題,將高考地理送上熱搜。有考生說,盯著試卷上的平頂山,寫了個寂寞,連劉昊然都發微博調侃難度:「高考地理,和我一起去爬平頂山嗎?」  地理素有文科中的小理科之稱,除了需要大量記憶的知識點,還得樹立空間感靈活運用。不少文科生,拿得下歷史、政治,卻往往在地理試題上栽跟頭。
  • 初中世界地理知識點歸納:日本
    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 (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 (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     2.發達的經濟 (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 (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 (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 (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 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 世界地理第一講:世界地理概況(下)
    世界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1.世界氣溫的時空分布規律及成因注意:同緯度的等溫線特徵和規律比較重要,需要在做題的時候分析影響因素。等降水量線呈封閉曲線,且降水少,再結合地理位置看,說明地形地勢起作用,或者深居內陸。(5)讀等降水量線的彎曲:其依據是暖流流經的沿岸地區,降水增多,寒流流經的沿岸地區,降水減少。(6)讀城市等降水量線數值變化趨勢:由中心向四周遞減。
  • 世界最美三大夜景,日本長崎位居第三,中國這裡是榜首!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全世界最美三大夜景,以前是香港維多利亞港、函館和那不勒斯三處夜景,2012年世界新三大夜景出爐分別是中國香港、摩納哥、日本長崎,其中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夜景被稱為三大夜景之最。第三名是日本長崎的夜景,這裡的夜景之所以很美,這也得益於它獨特的地理優勢,它是日本西面的一個港市三面環山,如繁星般的燈火鋪在蜿蜒曲折的山坡上,特別的美,而且這裡還有專門的觀景臺來觀看長崎的夜景,其中要數稻佐山觀景臺這裡最棒了。
  • 世界十大軍事強國:中國排第三,日本排第幾?
    巴西直升機航母巴西之所以能擊敗以色列(排名第11),躋身前十,主要是仰仗其絕佳的地理環境和沒有強敵環伺的外部壓力。5、「奪獄困獸」日本,火力指數:0.1501日本在二戰戰敗後,被世界各國聯手關進了「籠子」。為了防止它再出來咬人,《和平憲法》又給日本加了一條「捆龍索」,它規定:「日本只能在各國監督下,有節制地發展自衛力量。」
  • 地理會考總複習第一講
    鄉土地理(即廣東地理)部分近三年穩定在10分左右。「地球與地圖」相對而已是難點,與「世界地理」都是在初一學完,初二主要是「中國地理」、鄉土地理最後總複習。從四大塊內容的分值分配可知,中國地理相對而言考查較多,近一半分值。
  • 世界地理第二講:大洋洲和澳大利亞
    本期世界地理第二講,來到了面積最小的一個洲,以及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歡迎查閱,謝謝關注。一、概述(一)世界面積最小的一個洲(1)位置:介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已成為亞洲、非洲與南、北美洲之間船舶、飛機往來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應站,又是海底電纜的交匯處,在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 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識點:日本群島氣候
    氣候   日本群島屬溫和溼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低於0℃外,其餘均在0℃以上;最熱月出現在八月,在海洋氣團的影響下比較涼爽,平均氣溫大部分地區在20℃以上。
  • 日本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和俄羅斯相望。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6800多個小島嶼組成,故日本又稱「千島之國」。日本陸地面積約37.78萬平方公裡。日本地處溫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 為何日本人做的地圖異常精緻?日本小學生:我們從小就上地理課
    戰爭時期,日本素來以地圖繪製精準見長,可有沒有想過這到底是為何?講一個經典的小故事。閻錫山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大學同學。那麼地理呢?歷史呢?很少有人能夠真的從小就了解這個世界。我在讀書的時候,到了初中仍舊對中國地理懵懵懂懂,甚至在自己的大腦中連中國地理的整體影響都沒有。當初我的老師告訴我,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體呈現三階分布。
  • 「資源匯集」地理老師特製:如何學好世界地理?世界地理識圖填空大...
    二、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地理思維對一個區域,我們要在了解其區域位置、地形的基礎上,根據氣候形成和分布的規律,認識本地區的氣候,並由此掌握其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狀況,進一步地可以了解該地區農業生產、人口、城市、經濟等人類活動因受自然條件影響而呈現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