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由的秘訣——把心放空,方能承載天下

2020-12-11 感悟新生活

愛琳詹姆絲是美國倡導簡單生活的專家。作為一個作家、一個投資人和一個地產投資顧問,在這個領域努力奮鬥了十幾年後,有一天,她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呆呆地望著寫滿密密麻麻事宜的日程安排表。突然,她意識到自己對這張令人發瘋的日程表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自己的生活已經變得太複雜了,用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塞滿自己清醒的每一分鐘,這簡直就是一種瘋狂愚蠢的生活。就在這時,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她要開始摒棄那些無謂的忙碌,多給自己的心靈一點時間。

於是,她著手開始列出一個清單,把需要從她的生活中刪除的事情都排列出來。然後,她採取了一系列「大膽的」行動。首先,她取消了所有電話預約。其次,她停止了預訂的雜誌,並把堆積在桌子上的所有讀過、沒有讀過的雜誌全部清除掉。她註銷了一些信用卡,以減少每個月收到的帳單函件。通過改變日常生活和工作習慣,使得她的房間和庭院的草坪變得更加整潔。她的簡化清單總共包括八十多項內容。

愛琳詹姆絲說:「我們的生活已經變得太複雜了。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進程中,從來沒有像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擁有如此多的東西。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被誘導著,使得我們誤認為我們能夠擁有這一切的東西,我們已經使得自己對嘗試新產品都感到厭倦。許多人認為,所有這些東西讓他們沉溺其中並且心煩意亂,因為它們已經使我們失去了創造力。」

每次收拾屋子,都會發現家裡有許多經年的舊物。既無甚用處,又不捨得丟棄,結果越積越多,佔了許多有用的空間。於是猶豫之後,狠狠心,還是果斷地丟棄。這樣一來,家裡清清爽爽,乾乾淨淨,整潔有序,環境宜人,心裡也覺得敞亮。

電腦用久了,會有許多垃圾文件。既影響開機速度,又佔硬碟空間,而且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每過一段,便進行一次大掃除。沒用的,徹底刪除,再把回收站也徹底清空。這樣一來,電腦的文件夾也清清爽爽,方便了使用。

我們的心靈也是這樣,需要經常進行大掃除。清除掉好的壞的或陳舊的記憶,把心放空。那些所謂的榮耀,犯不著經常回放,成為自己的包袱。那些失敗的沮喪或痛苦的記憶,也犯不著經常咀嚼,讓心靈經受一次次的煎熬。想想,從初涉人世到走上社會,日復一日的沉澱,該有多少東西累積在心頭,以至於沉重得不能呼吸。如果不及時釋放,心靈將不堪其憂,系統也會發生崩盤。這時候,就需要及時地清除雜草,剪切記憶,釋放內存,騰出空間,保障運行。

梁啓超在《論自由》一文中說,人有「真自由」,有「偽自由」。什麼是真自由?心靈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身體能夠自主,心靈卻不得自由,只是「偽自由」。梁啓超認為,「辱莫大於心奴」,別人奴役我,不值得害怕,更可痛心的是主動受人奴役。但是,主動受人奴役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奴役我。別人奴役我,如果我不樂意,可以奮起反抗,這就有掙脫枷鎖的可能;我主動受人奴役,別人或者出於慈悲心,或者出於正義感,還可能解救我。如果是我奴役我自己,那麼,我不會想到反抗,別人也無從拯救,這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由,而真正的自由,是不被世俗所約束,是以自律為前提的勇敢做自己,是一種不違背良知和道義的身心釋放與解脫,是超然物外又身在其中的坦蕩胸懷,是從正軌出發抵達心靈的自由。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底層,都有一個純淨的世界,那是一方淨土,用來種植美好與感恩。如一條自由而清澈的小河,靜靜淌過心脈,慢慢滲透到心靈最深處。如一朵淡雅的幽蓮,散發著陣陣清香,在自己的水雲間,靜默成潔淨的模樣。

如果你心靈自由,你就可以俯瞰所有的事情,變得開闊,有歷史感,縱深感。不僅能看見問題,還能夠把問題看透、看破、看穿,還能享受思考的樂趣。

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樂。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大度,揮揮手,笑一笑,一切的不愉快都會成為過去。

越來越喜歡追求一種心靈的自由,精神上的超脫,思想上的遼闊。人生真正的行走,不是腳步丈量的長度,而是心靈擴展的寬度。心在哪裡停留,哪裡就有幸福和快樂。

精神明亮的人,內心永遠不荒蕪,裡面種植著善良與感恩,自信與寬容,智慧與空靈。這些因素在潛移默化中,讓一個人的心靈,逐漸變得細膩而柔韌,成不驕,敗不餒,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也越來越深刻,看清了生命裡的主次與輕重。

萬通集團的馮侖說:經常有人問我,這麼多年辦企業怎麼還有時間寫書,做立體城市,哪來那麼大動力和那麼多時間精力,甚至還能提出些前瞻的戰略決策?我想,首先要保持心靈的自由,兒童能觸摸到真實就因為沒有成人思維模式的束縛。做企業,也需要保持心靈自由。精力旺盛其實笨辦法是少睡覺。因為睡覺比別人少,就能多做一點事情,我寫《理想豐滿》完全是在工作以外的業餘休息睡眠時間裡擠出來的,大概斷斷續續寫了8個月,那段時間公司事情也特別多,還有立體城市的推動的各種議程安排,那段時間我大概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想多做事,少睡覺也都個笨但有效的辦法。

心靈自由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少睡覺是一種物理、體力的活兒,但這兩個選擇都基於你想要把人生有限的時間價值最大化。

道家文化的核心是一個:「無」字,道由氣成,氣凝成水,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舉重若輕,以簡馭繁,大道至簡。無招勝有招,不戰而勝。柔弱勝剛強,滴水穿石。青山無墨千年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佛的核心是一個,「空」字。在佛學中,空是因緣,是般若,是不二法門。空就是放下。所謂「心如虛空」,就是放下頑強固執的己見,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讓心柔軟,這樣我們才能包容萬物、洞察世間,達到真正心中萬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隨心通達,運用自如。

工廠製造產品,心靈創造品牌。企業產品是實體的,企業品牌是無形的,文化體驗是難忘的。心空靈,你的企業文化才有靈魂,你的產品才有生命力。當然企業也才有強大的生生不息的品牌力量,企業也才能基業長青。

相關焦點

  • 放空自己,給心靈一片海岸
    生活,需要慢慢體會,有時,不如讓自己陷入一曲音樂裡,讓心,隨著縹緲的旋律,飄散在風塵裡,去追覓那些深愛的日子,還有曾經的足跡。放空自己,給心靈一片海岸。(作者:肖強虹)《放空》——肖強虹有時會身不由己地在囂塵裡忘記了自己忘記了眼前的陽光還有背後的風景塵世的喧鬧
  • 原創美文:放空心靈,是為了更好出發
    放空心靈,是暫別現實世界,是卸下面具,是擺脫心理負擔,是為昨天畫上了句號。生活總是瞬息萬變,現實需要更多的不斷適應,不斷自我調整,哪怕有仿佛找不到自己的感覺。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不舍。
  • 放空自己,讓心歸零圖片
    不管你是騎車去西藏還是走路去遠方,在路上只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逃避,心靈的旅行才能帶來真正的平靜。只要此心安定,你不必去遠方。讀書桎梏了塵世溫柔的想像,那麼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還來得及,我們還有力氣,我們還未老,將身心交給大自然,不在乎沿途的風景,風雨兼程,讓心靈來一場如沐春風的旅行。
  • 放空心靈,放鬆身心,好好珍惜
    有時,心煩意亂時,只想放空心靈,停下匆匆的腳步,找個安靜的角落,好好歇一歇。停下,不等於懶惰,只想拂去心靈的灰塵,留一片淨地。仰望那片蔚藍的天空,看一看鬱蔥的樹林,青青的小草,花朵上自由飛舞的蝴蝶,多呼吸幾口新鮮的空氣,用心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再想想自己,仿佛一粒來自遙遠世界的塵埃。記憶中的溫暖,如同開在心房上的花朵,一點一點綻放在心頭。生命如此短暫,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去珍惜?平安、健康、和諧,有了這些已經足夠我們好好去享受生活。
  • 放空思緒,給心靈一份寧靜
    其實靜下心來思考,想得太多,面對煩惱憂愁,學會一笑而過,少點斤斤計較,多點善良寬容。生命中,與其痛苦難過得度過每一天,不如暫時放下煩惱,痛痛快快的生活每一天呢,畢竟,生命中的時間是過一天少一天的。人活著,煩惱憂愁就如柴米油鹽一樣伴隨每個人一生。每當生活中遇到困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能夠感悟人生,看透自己才是一件最值得慶幸的事情。
  • 心靈的淨化:放空自己,讓心歸零
    看!隨處就是一景,金燦燦的銀杏樹葉。
  • 鮑伯·迪倫:我的創作秘訣是「放空」
    這是一種有意識地能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的思維形式。但是,理性思維真的能解決我們如何「創造」和「創新」的問題嗎?有多少人覺得,「放空」自己是在浪費時間,有意識地強迫大腦不停地「轉」起來,才是正路?我們習慣了給孩子把時間表排得不留一點縫隙,急著把各種圖表、算式、詩詞硬塞進他們的腦袋,不許他們發呆和做白日夢。
  • 讓心歸零,方能快樂
    一個性格大大咧咧,心地善良又很能給大家帶來歡樂的朋友,自從今年生了娃後,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與以前完全變了樣,簡直負能量爆棚!她說,月子裡,她大嫂明明知道她要坐月子,卻還要把她那才一歲多還不會走路的二胎放家裡,因此公公負責帶大嫂家的娃,婆婆負責照顧她這邊。實際上婆婆只是做了一日三餐,加上,洗娃的衣服!
  • 敢於在喧囂的世界裡靜下來,是一種勇氣,更是一場心靈的修行
    哲學家周國平曾經說過: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擁有內在的豐富,這種內在的豐富就是心靈的寧靜。人只有靜下來,才會認清腳下的路,方不至於行差踏錯,一步錯,步步錯,生活越來越糟糕。但如今我們生活的世界,仿佛很難再找到一片淨土,尤其是整日生活在由鋼筋水泥鑄造的城市中的人們,穿梭於城市之間,耳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想要在這種環境中靜下來,就更需要尋求一種心靈上的寧靜,讓我們遠離浮躁,遏制欲望,笑對逆境,豁達為人。靜下來,學會與自己相處,專注身心方能提升自我。
  • 日更一百天 放空半個月︱重拾自我後的繼續堅持
    我用一百天的日更經歷走一條艱難但充實的路;留下半個月的斷更空間為自己的心放鬆和取暖。累,成為每天錐心的感受。忙碌的工作,把生活空間過度擠壓。堅持日更的頻率,意味著更多的腦力和體力的付出。在眼睛扎心的疼痛、睡眠嚴重缺乏的勞累面前,突然有一天,才思枯竭了。碼字變得面目可憎,不想親近,卻想逃離。
  • 高考滿分作文:《有容,方能俯仰天下》
    有容,方能俯仰天下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有容,方能俯仰天下》。我想,擁有海納百川之容,方能俯仰天下。是的,大海不拒細流,故能成其浩瀚,高山不拒碎石,故能成其巍峨;一代霸主齊桓公能夠「愛人多容」,故能俯仰天下,成就千古霸業。如果齊桓公為一箭之仇睚眥必報,如果他非要置管仲於死地,那麼,他同樣會讓自己陷入困窘之地,讓自己的國家大業走向窮途末路。所以,正因為他擁有容人之量,才能讓自己立於天地之間,俯仰天下,成就千古流傳的大寫「人」字。
  • 心自由,生活就自由!
    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裡都有快樂。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下,才能拿得起。凡事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大度,揮揮手,笑一笑,一切不愉快都會成為過去。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寸,別人會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狹窄。不與君子計較,他會加倍奉還;不與小人計較,他會拿你沒招。
  • 產生煩惱,就需要放空自己的內心,選擇去調整自己的心靈
    有那麼一句話說得比較好「心為身之帥」,可以說一個人的「心」在他的生命中是非常的重要的,有的人因為一些小事去斤斤計較,到最後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更重要的是影響愛自己的人。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首先我們就應該讓自己的心胸變得寬廣。可能有的人會說了,身邊的小人太多了,身邊沒有素質的人太多了,而且,工作的壓力,家庭的壓力,壓的我是喘不過氣。
  • 心累了,就要學會自我調整,放空自己
    文/自新了解更多,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心累了,就試著放空自己。只要把自己複雜而煩躁的內心逐漸放空,該看淡的事情放下了,不該計較的不再計較了,心胸放寬了,心態調整好了,自己才能真正生活的輕鬆舒坦! 日常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別跟這個人一般見識,這事不要往心裡放」。說的就是放下雜念,虛懷若谷,放空自己,提高自身的處世修養水平,那麼自然就不會再感到心累。
  • 練氣功就要學會「放空心靈,採天地之靈氣」那如何用於生活呢?
    放空心靈,採天地之靈氣,就是一定要讓你學到能用於生活的東西,就是這種虛靜狀態,具體該如何用於生活呢?首先,你做任何事都要關注自己的心,不要被事情本身控制了,忘記了心靈的狀態:你是被妄心控制了,胡思亂想;還是始終安住,不生執著,不會慌亂,從容淡定?如果是後者,就叫虛靜。做什麼事,都要養成從容、按部就班、不急於求成的習慣。日久天長,浮躁的心就會沉澱下來,你的生命也就變了。
  • 《心靈自由之路》:享譽全球的身心靈導師,改變了胡因夢的一生
    他留下的大量著作,全部都是空性流露的演講集和講話集,內容通俗易懂,只要花一些時間閱讀,就會在心靈上有所體悟。他只教人一件事情,就是觀察自己,深入的探索自己。他說:「想探索自己,必須先自由。是一開始就自由,而不是最後才自由。」
  • 《天下無賊》:天下本無賊,善惡自心生
    《天下無賊》這部電影用短短的100分鐘,讓兩個慣偷完成了從惡到善的轉變,也讓他們完成了自我救贖之旅。下面我將分析這部電影是如何通過善惡的爭鬥、豐富的人物性格以及故事情節的衝突來體現天下本無賊,善惡自心生的理念的。一、通過善惡的爭鬥傳達積極正向的意義1、天下無賊。傻根的信仰就是天下無賊,他對任何人不設防:「我就不信,狼都沒傷害我,人會害我嗎?
  • 道德經:聰明的人都會放空自己,讓幸福走進來
    放空自己的內心,心靈才能獲得虛靜,才能照出萬事萬物。善於放空自己,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生命的平衡。善於放空自己的人,才能體味生命中的美好,幸福才能走近他。王安石是蘇軾政治上的對頭,他做宰相的第一件事,就是變法,實現皇家的財務自由。但是皇家的財務自由政策,在推行的過程中,變了味道。所謂的增加財富,就是把老百姓口袋裡的錢,拿過來裝到皇家的國庫裡。
  • 將心放空,一切歸零
    我們的心啊,本身就不大,放進去太多的牽掛,我們的腳步就走不動啦!人生旅途中,總有無盡的風景,我們要學著去選擇屬於自己的!擇一城終老,牽一人白首,看似簡單,卻是需要用心去守護!沒有不經過雕琢就能成為稀世珍寶的璞玉,也沒有不經過風雨便能匯出的彩虹。我們想要的,必須付出汗水,耗費精力。看那巖石上的野花,她是千萬次風吹雨打才開出的美麗,終其原因,是她有那份毅力,為了美好而不斷努力!我們得不到,是因為我們能力不足,我們不夠優秀,花香自有蝶來吻,水清自有魚來遊!我們要改變的不是生活,而是我們自己。只有自己成為了大山,萬物才會來擁抱!
  • 「放空」的價值
    臨近2020年6月結束,正好還有幾天年假,趁著端午節假期,我決定連著休了,哪裡也不去,給自己幾天修整的時候,主動放空。平心而論,2020年上半年的工作節奏並沒有那麼快,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累?我覺得和疫情的影響關係很大,尤其是給人心理的影響。壓力之下,大家的視野會越來越窄,效率會逐漸變低。而這種情況下,越是掙扎,越是低效,所以適時給自己一個放空的機會,非常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