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琳詹姆絲是美國倡導簡單生活的專家。作為一個作家、一個投資人和一個地產投資顧問,在這個領域努力奮鬥了十幾年後,有一天,她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呆呆地望著寫滿密密麻麻事宜的日程安排表。突然,她意識到自己對這張令人發瘋的日程表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自己的生活已經變得太複雜了,用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塞滿自己清醒的每一分鐘,這簡直就是一種瘋狂愚蠢的生活。就在這時,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她要開始摒棄那些無謂的忙碌,多給自己的心靈一點時間。
於是,她著手開始列出一個清單,把需要從她的生活中刪除的事情都排列出來。然後,她採取了一系列「大膽的」行動。首先,她取消了所有電話預約。其次,她停止了預訂的雜誌,並把堆積在桌子上的所有讀過、沒有讀過的雜誌全部清除掉。她註銷了一些信用卡,以減少每個月收到的帳單函件。通過改變日常生活和工作習慣,使得她的房間和庭院的草坪變得更加整潔。她的簡化清單總共包括八十多項內容。
愛琳詹姆絲說:「我們的生活已經變得太複雜了。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進程中,從來沒有像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擁有如此多的東西。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被誘導著,使得我們誤認為我們能夠擁有這一切的東西,我們已經使得自己對嘗試新產品都感到厭倦。許多人認為,所有這些東西讓他們沉溺其中並且心煩意亂,因為它們已經使我們失去了創造力。」
每次收拾屋子,都會發現家裡有許多經年的舊物。既無甚用處,又不捨得丟棄,結果越積越多,佔了許多有用的空間。於是猶豫之後,狠狠心,還是果斷地丟棄。這樣一來,家裡清清爽爽,乾乾淨淨,整潔有序,環境宜人,心裡也覺得敞亮。
電腦用久了,會有許多垃圾文件。既影響開機速度,又佔硬碟空間,而且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每過一段,便進行一次大掃除。沒用的,徹底刪除,再把回收站也徹底清空。這樣一來,電腦的文件夾也清清爽爽,方便了使用。
我們的心靈也是這樣,需要經常進行大掃除。清除掉好的壞的或陳舊的記憶,把心放空。那些所謂的榮耀,犯不著經常回放,成為自己的包袱。那些失敗的沮喪或痛苦的記憶,也犯不著經常咀嚼,讓心靈經受一次次的煎熬。想想,從初涉人世到走上社會,日復一日的沉澱,該有多少東西累積在心頭,以至於沉重得不能呼吸。如果不及時釋放,心靈將不堪其憂,系統也會發生崩盤。這時候,就需要及時地清除雜草,剪切記憶,釋放內存,騰出空間,保障運行。
梁啓超在《論自由》一文中說,人有「真自由」,有「偽自由」。什麼是真自由?心靈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身體能夠自主,心靈卻不得自由,只是「偽自由」。梁啓超認為,「辱莫大於心奴」,別人奴役我,不值得害怕,更可痛心的是主動受人奴役。但是,主動受人奴役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奴役我。別人奴役我,如果我不樂意,可以奮起反抗,這就有掙脫枷鎖的可能;我主動受人奴役,別人或者出於慈悲心,或者出於正義感,還可能解救我。如果是我奴役我自己,那麼,我不會想到反抗,別人也無從拯救,這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由,而真正的自由,是不被世俗所約束,是以自律為前提的勇敢做自己,是一種不違背良知和道義的身心釋放與解脫,是超然物外又身在其中的坦蕩胸懷,是從正軌出發抵達心靈的自由。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底層,都有一個純淨的世界,那是一方淨土,用來種植美好與感恩。如一條自由而清澈的小河,靜靜淌過心脈,慢慢滲透到心靈最深處。如一朵淡雅的幽蓮,散發著陣陣清香,在自己的水雲間,靜默成潔淨的模樣。
如果你心靈自由,你就可以俯瞰所有的事情,變得開闊,有歷史感,縱深感。不僅能看見問題,還能夠把問題看透、看破、看穿,還能享受思考的樂趣。
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樂。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大度,揮揮手,笑一笑,一切的不愉快都會成為過去。
越來越喜歡追求一種心靈的自由,精神上的超脫,思想上的遼闊。人生真正的行走,不是腳步丈量的長度,而是心靈擴展的寬度。心在哪裡停留,哪裡就有幸福和快樂。
精神明亮的人,內心永遠不荒蕪,裡面種植著善良與感恩,自信與寬容,智慧與空靈。這些因素在潛移默化中,讓一個人的心靈,逐漸變得細膩而柔韌,成不驕,敗不餒,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也越來越深刻,看清了生命裡的主次與輕重。
萬通集團的馮侖說:經常有人問我,這麼多年辦企業怎麼還有時間寫書,做立體城市,哪來那麼大動力和那麼多時間精力,甚至還能提出些前瞻的戰略決策?我想,首先要保持心靈的自由,兒童能觸摸到真實就因為沒有成人思維模式的束縛。做企業,也需要保持心靈自由。精力旺盛其實笨辦法是少睡覺。因為睡覺比別人少,就能多做一點事情,我寫《理想豐滿》完全是在工作以外的業餘休息睡眠時間裡擠出來的,大概斷斷續續寫了8個月,那段時間公司事情也特別多,還有立體城市的推動的各種議程安排,那段時間我大概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想多做事,少睡覺也都個笨但有效的辦法。
心靈自由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少睡覺是一種物理、體力的活兒,但這兩個選擇都基於你想要把人生有限的時間價值最大化。
道家文化的核心是一個:「無」字,道由氣成,氣凝成水,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舉重若輕,以簡馭繁,大道至簡。無招勝有招,不戰而勝。柔弱勝剛強,滴水穿石。青山無墨千年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佛的核心是一個,「空」字。在佛學中,空是因緣,是般若,是不二法門。空就是放下。所謂「心如虛空」,就是放下頑強固執的己見,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讓心柔軟,這樣我們才能包容萬物、洞察世間,達到真正心中萬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隨心通達,運用自如。
工廠製造產品,心靈創造品牌。企業產品是實體的,企業品牌是無形的,文化體驗是難忘的。心空靈,你的企業文化才有靈魂,你的產品才有生命力。當然企業也才有強大的生生不息的品牌力量,企業也才能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