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土木系」幹將,兵敗荊門戰役,被俘時他為何沒有選擇成仁?

2020-12-13 丁金龍

在說這位陳誠的「土木系」幹將之前,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土木系」。

屬於老蔣嫡系的中央軍內部主要分三個派系,陳誠系、胡宗南系和湯恩伯系。這三個軍事派系,要數陳誠系最強,可謂是老蔣嫡系部隊中的嫡系。

「土木系」最早源於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第十一師,是陳誠的發家部隊,因「土」拆開為「十一」、「木」拆開為「十八」,故而得名。「土木系」主要將領有羅卓英、林蔚、郭懺、周至柔等號稱「四大金剛」,還有方天、劉雲瀚等「十三太保」。

這支「土木系」部隊的戰力自抗戰以前就有一定名聲,在抗戰中多次與日軍惡戰的戰果使得土木系部隊名號打得更響,到抗戰結束後被視為五大國軍主力之一。

今天要說的這位「土木系」幹將,雖然沒有名列前茅,但他也是國軍中將軍長,他叫方靖。

方靖他是揚州江都人,1900年生。少年時隨父在上海生活,因父親開了一家木器店,經常被人欺負,所以就跑到南方去當兵,1925年考入黃埔潮州分校第二期(相當於總校第四期),畢業後先後任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兵站總監部監護隊隊長、第1軍3師9團輜重營營長、第11師31旅62團上校團長、第59師177旅少將旅長、第52師156旅旅長、第98師294旅旅長等職,曾多次參加圍剿中央蘇區。

抗戰全面爆發後,主要任第79軍76師副師長、第75軍13師師長、第18軍11師中將師長、第18軍副軍長、暫編第9軍軍長、第66軍軍長、第79軍軍長等,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常德會戰等。不可否認的是在抗日戰場上,方靖將軍也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

前面也提到過,土木系是老蔣嫡系部隊中的嫡系。所以到了抗戰勝利後的幾年裡,他們自然是老蔣最勇猛的戰士。

1949年1月,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國民黨軍為阻止我軍渡江南下,在荊門、沙市、當陽、宜昌一線組織新防線,當時方靖的第79軍劃歸宋希濂的第十四兵團指揮,宋希濂告訴他,共軍目前都在徐州、蚌埠這一帶,華中這一帶都是一些沒有進攻能力的「土八路」,所以就非常大意地把部隊駐紮在荊門一帶。

誰知道到了1949年2月2日這天,我江漢軍區司令員張才千、政委劉建勳為給野戰軍渡江作戰掃清障礙,帶領幾千裝備很差的部隊,突然對荊門發起了進攻,打了方靖一下措手不及,部隊一下就被衝散了,除一個師因沒趕到荊門結集之外,其餘全部成了俘虜。

方靖本來也是可以突圍出去的,他身邊畢竟還有一個特務營,但不知咋的,他就是猶豫了一下下,回過頭來卻發現身邊那些能拿槍打仗的人都跑沒了,只剩下一批毫無戰鬥力的後勤人員。當他聽到「繳槍不殺」「優待俘虜」的聲音後,馬上命令部下快快放下武器,舉手投降。

老蔣常常教導自己的部下,不成功便成仁,所以也還真有不少硬氣一點的高級將領會在臨被俘前撥槍自戕。

那麼,方靖為何在兵敗被俘時沒有撥槍自戕呢,那怕是裝裝樣子給手下人看看他的決心也行啊,可是他真的沒有這個勇氣,這是為什麼呢?

後來在他進入功德林改造時說出了原因:

一、在那段時間,他每天晚上經常偷聽新華社的廣播,知道像他這個級別的人被俘後是不會被槍斃的,甚至還有可能被釋放。

二、他剛新娶了個年輕貌美的老婆,年紀小他一半,兩人感情還相當恩愛,所以他也啥不得她。

他在想啊,我軍說優待俘虜肯定不會有假,說不定關幾天後就讓他和家人團聚了呢?所以,他才不願意去死呢。

方靖進入功德林改造後,表現就比較積極,1966年被第6批特赦。之後,他先後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全國政協委員,晚年生活也非常滿意。1990年7月10日去世,享年90歲。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國軍上將,曾公開反對內戰,後因逃避現實無奈出國,後來呢?

他是國民黨海軍總司令,老蔣命令他北上,他卻南下,後來呢?

相關焦點

  • 陳誠的土木系有「四大金剛」,他們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大家都知道,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老蔣執政的主要心腹之一,他當時還有「小委員長」之稱,因此可以說「土木系」是老蔣嫡系中的嫡系。圍繞著「土木系」核心人物陳誠的,當時主要有「四大金剛」、「十三太保」和其他一些骨幹,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土木系所謂的「四大金剛」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 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被俘74師副旅長說:很想聽粟裕的教誨
    孟良崮戰役後,被俘的74師副旅長說,很想領教粟裕的教誨解放戰爭為期3年,擁有幾百萬精銳部隊的國民黨反動派,瞬間土崩瓦解。在孟良崮戰役中,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兵敗身亡,副旅長不幸被俘。副旅長被俘以後,為何直呼很想聽粟裕教誨?1947年5月13日至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巧妙運用以我之中央突破對付敵人之中央突破的強硬戰法,從國民黨重兵集團中將其頭號主力,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分裂出來,進而將其徹底圍殲於沂蒙山區蒙陰東南的孟良崮、蘆山地區。
  • 他選擇生死難料的前線,成抗日名將,解放戰爭拒不投降,兵敗被殺
    無數熱血男兒拿起鋼槍,背上大刀奔赴抗日前線,打出了一出出悲壯的戰役,但我中華男兒依舊不畏死亡,前赴後繼奔向抗日前線保家衛國。  當時家人都勸他去兵役處,相比生死難料的前線,大後方是最安全不過了,面對老母的勸解,他沉重的說道:「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時,我應當去前線參戰,以盡軍人天職!」  在一片勸解他到兵役處任職的聲音中,他的妻子吳素榮和大哥卻支持他到199師,認為保家衛國乃男人本色,就這樣劉召東跟隨87軍開赴前線。
  • 土木系在抗戰和解放時期,都出了一位很能打的將領,他們是誰?
    但是,要是說到,在國軍眾多派系中,最牛的一個派系,可能就是土木系。這個派系的首領是陳誠,蔣介石的心腹幹將,長期位居高官,也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國軍將領,被譽為是小委員長。由於,陳誠如此受蔣介石的器重,國軍許多將領,包括黃埔生為了自己的前途,都投到了土木系這個大家庭。比如,陳誠最倚重的羅卓英、林蔚、郭懺、周至柔等人被稱之為是土木系四大金剛。
  • 明明已經產生懷疑,杜聿明為什麼沒有揭發地下黨郭汝瑰?
    不過國民黨內部也不是沒有聰明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很早就懷疑郭汝瑰是地下黨員。淮海戰役期間,杜聿明甚至因為懷疑郭汝瑰而實施「反間計」,差點讓郭汝瑰將軍犯下重大歷史錯誤。既然杜聿明懷疑郭汝瑰將軍到如此程度,那麼他為什麼不在蔣介石面前揭發郭汝瑰是地下黨呢?
  • 王耀武兵敗濟南,化妝逃跑被一張手紙出賣,老婆家產被副官捲走?
    他是最慘國軍上將?被副官捲走家財與老婆,一張手紙暴露身份被俘。王耀武兵敗濟南,化妝逃跑被一張手紙出賣,老婆家產被副官捲走?在國軍將領中,山東人王耀武,是很會打仗的,抗戰期間就流行這樣一句話,叫「三李不如一王」。
  • 中國遠徵軍和淮海戰役的失敗是杜聿明的責任嗎?他都有什麼戰績?
    在華南戰場,率部對日寇正面攻擊,第五軍在崑崙關戰役殲滅日寇第21旅團5000餘人,收復崑崙關,取得了著名的崑崙關大捷。崑崙關戰役形勢圖1942年,為保衛中國的國際交通線,中國派出遠徵軍,杜聿明成為第一路副司令長官。進入緬甸的遠徵軍士氣高昂,多次取得對日作戰勝利。
  •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這位金門戰役被俘的士兵,後來過的如何?
    ,是1949年金門戰役的國民黨戰俘1949年的金門戰役,對我軍來說是一次教訓深刻的戰役,參加這次戰役的9086人,大多數人英勇犧牲,只有少數人被俘虜,這些被俘虜的戰士,後來在臺灣過得咋樣,接下來就讓我們根據這位老人的回憶,了解金門戰役被俘人員後來的生活處境2002年這位老人再次回大陸探親,由於當時年齡大了,這次是他的女兒陪他一起回來,他女兒叫陳心怡,也是在這次的探親中,她才知道父親的
  • 金門戰役為何慘敗?戰前一小時曾收到絕密軍情,卻沒有組織悲劇
    其實28軍完全可以避免規避掉風險的,但是沒有抓住機會。因為錯過了淮海戰役,葉飛是覺得很遺憾的。不過在渡江戰役關鍵時刻,他還是去了10兵團指揮。021949年7月,10兵團先後拿下福州、漳州等地。也正是這種劣勢下的扭轉局面,讓戰士們沉浸在了喜悅之中,沒有及時調整,認真對待遇到的問題,為後面的失敗做了鋪墊。金門戰役前,葉飛將兵團駐地放在了廈門。在他眼裡覺得,廈門都拿下來了,金門還是問題?指揮官這樣想,戰士們也會跟著這樣想。之所以會輕敵,主要是因為最初金門守軍不足,只有2萬多。事實上呢?部隊相關部門曾監聽國敵人的通話,敵人說到了「來了幾船活的,還有幾船死的。」
  • 陳誠土木系的由來,源自這一戰中,「狡兔」胡璉的「偷梁換柱」
    要說第18軍彪悍戰鬥力的打造,離不開胡璉的悉心指導,第18軍戰鬥力的飆升和名聲遠揚也多是出自其手,為陳誠土木系奠定了極為堅固的軍事武裝基礎,也為土木系培養出了大量的將官,充實了土木系的整體力量。胡璉是黃埔四期生畢業,最先投靠的是陳誠派系當中的關麟徵,在第18軍擔任主力67師主力團團長時,率部在羅店爭奪戰中展露頭角,而素有「絞肉機」之稱的羅店戰鬥,為陳誠派系在中央軍中的爭鬥累計了極大的軍事和政治資本。
  • 王耀武被俘後,家中發現了兩輛拖拉機,王耀武是如何解釋的?
    1948年9月,濟南戰役爆發,華東野戰軍經過八天時間攻下濟南城,山東省主席王耀武棄城而逃。王耀武在逃到山東壽光時暴露身份,之後被解放軍俘虜,先是被關進解放軍官團學習改造,之後又被關進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改造。
  • 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麾下四位高級將領,各自結局如何
    在淮海戰役前夕,本來蔣介石是想讓白崇禧任統帥,但遭到拒絕,最後才讓劉峙走馬上任,擔任徐州剿總司令。不過他並沒有實際指揮過這場戰役,因此,在淮海戰役中,只要一有風吹草動,他跑的比兔子還快,因此,在這場戰役中,他並沒有被俘虜,而是逃走了。據說是逃到國外當人民教師了,不敢回蔣介石身邊,後來在國外生活不下去了,才回到蔣介石身邊,並安享晚年。
  • 【惠州文脈】文天祥抗元被俘,忽必烈以相位相許,他拒不接受,慷慨赴...
    【惠州文脈】文天祥抗元被俘,忽必烈以相位相許,他拒不接受,慷慨赴死!在這裡,文狀元出身的文天祥,帶領他的勤王之師,度過了艱難的歲月。最終獨木難支、兵敗被俘。忽必烈許以相位,勸其降元,但他寧死不屈,慷慨赴死。然而,就在大致同一時期,他的弟弟、惠州知府文壁卻獻城降元了。這個歷史細節歷來飽受爭議。學者研究發現,文家兩兄弟巨大的選擇差異,其實不只有衝突,還有更複雜的儒家倫理因素。對於這件事,目前歷史評價尚無定論……
  • 他是蔣介石五虎將之一的福將,淮海戰役後他的結局如何了
    蔣介石能成為國民政府實際上的首腦,除了他過人的手段之外,還在於他手下有一批得力的幹將,我們知道蔣介石起家靠的是黃埔系,但是他的黃埔學生在這幾個人面前還是要靠後,這幾個人就是蔣介石軍事集團中的五虎將,或者說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
  • 他是陳誠帳下第一名將,淞滬會戰時,他的大名傳遍日本
    在民國時期,有個著名的「土木系」,就是指陳誠的嫡系部隊,名將如雲。據統計,在「土木系」,共出過一位陸軍司令、一位空軍司令、兩位海軍司令、四位參謀總長、五位一級上將……足見其驚人的實力。「土木系」的一把手,自然就是陳誠,那麼二把手是誰呢?就是羅卓英。羅卓英1896年生於廣東省大埔縣,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在保定軍校,他跟陳誠是同桌,兩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也奠定了他飛黃騰達的基調。
  • 少將軍銜報考黃埔,連教官都要向他請教,畢業後卻擔任排長
    有這麼一個人,他在已是少將時,毅然報考黃埔軍校,因著他優秀的履歷,所以黃埔軍校教務處直接讓他任教官,給學生們講課,連不少教官也常向他請教一些問題
  • 國軍系統中陳誠的土木系
    土木系,亦稱為陳誠系,為國民革命軍大陸時期軍方派系,核心人物是陳誠。因十一合之為「土」、十八合之為「木」,故外界有以「土木系」喻指自陳誠為首之軍方派系。土木系將領主要出身於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包括在人際關係上接近陳誠之將領。
  • 戴安瀾為什麼把部隊交給他,他的人生結局如何?
    戴安瀾曾經在臺兒莊立下戰功,武漢會戰擊敗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崑崙關戰役攻擊斃中村正雄少將,血戰古北口青史留名。崑崙關一役,戴安瀾將軍獲得了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的讚譽,他也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不幸的是,戴安瀾將軍在同古保衛戰中身負重傷,在帶領第200師撤回祖國途中不治身亡。
  • 五大主力之一的土木系18軍,淮海戰役十幾個團打到全軍覆沒不投降
    國民革命軍74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也是解放戰爭時名聲最響的一支部隊。但是在當時的五大主力之中,還有一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部隊,這種部隊就是國民革命軍18軍。18軍是陳誠早期在11師的基礎上擴編而來的,土木系的嫡系部隊,也是蔣介石非常喜愛的一支王牌部隊。
  •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源於他過度「自戀」的性格?
    他是一位極度自信甚至自戀的人,不管在愛情方面還是在戰爭方面,他都有種發自內心的高度自戀。由於自信與卓越的軍事才能,他率領的軍隊贏得了大部分戰役的勝利,不過,他的自戀又讓他兵敗滑鐵盧,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拿破崙一生大小徵戰百餘次,大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曾被譽為有史以來的常勝將軍。最得意時,他曾說:「在我的字典中是沒有『不』字的。」但拿破崙一生的悲劇就在於說了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