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體育強國建設更富「文化」底蘊
時值秋分,歲至收成。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我有幸作為體育領域的專家代表參加了座談會,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倍感激動,深受鼓舞,習近平總書記講到「體育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作為體育歷史文化(宣傳)領域的研究者,我更加深切體會到了體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徵程中所承載著的「文化」使命。「十四五」期間,需從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從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現實需求深刻認識做好體育文化與宣傳工作的意義,充分發揮體育文化與宣傳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基層社會善治、講好中國體育故事、提升中國體育的國際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健全現代化體育文化與宣傳工作體制與機制
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體育強國建設,建立明確的體育文化大格局的目標和內容,通過跨門類、跨要素等資源融合探索體育文化建設新方向;體育宣傳要跳出簡單傳遞政策、反應行業動態的窠臼,積極建構大宣傳工作理念,以開放姿態跨界聯動,使體育輿論引導轉向調適型機制。
二、加強運動項目文化建設,大力弘揚新時代中華體育精神
融入時代內涵,創新傳播方式,大力豐富與弘揚中華體育精神;以群眾基礎較好的運動項目為突破口,以優秀國家隊為核心,打造重點運動項目文化建設示範工程;培育和塑造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體育明星並發揮其榜樣作用。啟動並實施「中國體育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推進「體育明星形象塑造工程」,開展並推進「體育明星公益項目計劃」,實施青少年體育文化教育工程,引導運動項目文化健康發展。
三、加強體育文化陣地建設和優秀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利用
推動體育博物館和檔案館等建設,打造體育文化品牌活動,改革、創新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和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豐富全國運動會等綜合性賽事和單項體育賽事的體育文化內涵;實施體育文化創作精品工程,打造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產品;推出體育文化出版精品工程,推動體育文化市場開發和社會化發展。開展「中華優秀體育文化傳承工程」;進一步加強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頂層設計;深入挖掘、研究、傳播推廣中華傳統體育健身功法。
四、加強體育對外傳播工作,提升中國體育國際形象
以承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重大國際賽事為契機,加大奧林匹克文化教育力度,積極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靈活運用多元渠道,推廣武術、龍舟等進入各大洲賽事,進入雙邊體育城市創建活動;借勢外交、商務、文化節慶等多渠道推動傳統體育文化走出去;開展與文博等行業的跨界合作,以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為抓手,力爭在重大國際賽事舉辦時舉行中華傳統體育文物展,把中國體育文化推向世界;重視體育對外傳播的複雜性和鬥爭性,積極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進一步推動體育系統構建報、臺、網、端融合發展的大格局,並升級為智慧型全媒體,促使體育文化宣傳對接更多的外部資源;做好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等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輿情監控與輿論引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體育強國建設新徵程,「文化建設」是題中必有之義,我們共同期待,更富文化內涵的中國體育,我們亦當為之努力奮鬥。(成都體育學院 孫淑慧)(轉自10月13日《中國體育報》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