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劣藥 江西鴻爍製藥被罰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14日訊(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7月13日,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江西鴻爍製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鴻爍製藥」)生產銷售劣藥元胡止痛片受到行政處罰。

公告顯示,鴻爍製藥生產銷售劣藥元胡止痛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其劣藥元胡止痛片(批號:190901)1012盒、違法所得51368.31元,並處貨值金額三倍的罰款158148元,罰沒款合計人民幣209516.31元。

鴻爍製藥是江西鴻?實業集團旗下的藥品生產中心,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136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片劑、顆粒劑、硬膠囊劑、第二類精神藥品(地西泮片)(含中藥前處理及提取)、散劑(滅菌結晶磺胺、外用)生產、銷售,其年產片劑達103.2億片。

藥品質量直接關係到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其生產環節也至關重要。記者發現,此前,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曾指出,在對鴻爍製藥生產監督檢查中發現多項缺陷。

一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藥品違法行為。據了解,2019年,藥監部門查處違反藥品法律法規案件77093件,罰沒款共計50072.9萬元,其中生產劣藥案442件,按劣藥論處案593件,銷售劣藥案4372件,按劣藥論處案6101件。

相關焦點

  • 廣東6家藥企生產銷售假劣藥被罰,最高處罰46萬!
    醫藥熱點 廣東6家藥企生產銷售假劣藥被罰,最高處罰46萬! 9月14日,廣東省藥監局公示了6家藥企生產銷售假劣藥案件的行政處罰信息。
  • 生產銷售阿膠補血口服液劣藥 福壽堂製藥被罰兩百多萬元
    在調取該公司用於生產阿膠補血口服液的原料供應商相關證照、原輔材料檢驗報告書、原料供應商銷售清單、庫存物料貨位卡、成品貨位卡、批生產記錄、成品入庫單、產品隨貨同行單及增值稅發票等資料,福壽堂製藥有限公司共計生產上述10批次阿膠補血口服液125517盒,留樣39盒,成品入庫125478盒,已全部銷售,涉案貨值2108617.4元。
  • 生產銷售劣藥 南京星銀藥業集團被罰沒32.4萬
    原標題:生產銷售劣藥!南京星銀藥業集團被罰沒32.4萬元   近日,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市場監管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公示(溧市監行罰字〔2019〕76號)顯示,南京星銀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星銀藥業」)生產銷售劣藥曲安奈德鼻噴霧劑的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溧水區市場監管局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並作出沒收召回藥品3186盒、沒收違法所得108592.15元、給予貨值金額1.5倍計215496.99
  • 生產銷售不合格兒童藥,柳州一製藥公司被罰!還有這4家被通報
    經查,此藥品是標示生產企業太極集團重慶涪陵製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合法藥品。經查,該藥店在購銷此藥品時沒有建立購銷記錄,且是從不具有藥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藥品。網絡配圖5.廣西純正堂製藥有限公司生產、銷售按劣藥論處的藥品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2018年12月18日,執法人員得知,位於柳太路的廣西純正堂製藥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藥品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批號:638014),經檢驗不合格,違法所得16915.5元。
  • 仁和藥業:子公司銷售劣藥又遭罰 溢價74倍向實控人轉讓虧損資產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5日,公司子公司中方醫藥因銷售通宣理肺片劣藥遭罰,被沒收違法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免除其他行政處罰,這並非公司子公司第一次被罰,此前,公司子公司因涉嫌虛假宣傳、產品抽檢不合格、銷售劣藥等原因多次被罰。
  • 亳州一公司因生產銷售劣藥被立案
    近日 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的 《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二分局)顯示 亳州市天濟藥業有限公司 生產銷售劣藥中藥飲片山藥片
  • 江西南昌製藥「咳特靈膠囊」再登質量「黑榜」 該藥品已多次被監管...
    中國網財經12月25日訊(記者 牛荷)日前,江西省藥監局發布的「2019年第5期藥品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江西南昌製藥有限公司(「江西南昌製藥」)生產的同一批號、不同檢品來源的「咳特靈膠囊(批號170302)」分別被新餘市藥檢所和撫州市藥檢所檢出水分不符合規定。
  • 四川公示一批生產銷售劣藥處罰決定,最高罰沒25萬元
    、銷售劣藥行政處罰決定,並公布8個典型案例,其中四川成都同道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銷售劣藥蘭索拉唑腸溶片案,被罰沒25萬餘元。案例二四川智和信醫藥有限公司銷售劣藥蘭索拉唑腸溶片案主要違法事實:當事人生產、銷售蘭索拉唑腸溶片(批號:191103,標示生產企業:四川成都同道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含量測定不符合《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規定,應為劣藥。違法所得396.93元。
  • 銷售劣藥被罰111萬,中藥人瑟瑟發抖
    說白了,就是購進一批藥品進行銷售,巧的是,該批藥品是劣藥,而且碰上了201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的《藥品管理法(2019年修訂)》,也就有接下來新舊法的處罰「分割」。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當事人銷售劣藥瓜蔞的行為,2019年12月1日以前,違反了《藥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在2019年12月1日,違反了《藥品管理法(2019年修訂)》。 處罰結果的前兩項「沒收劣藥瓜蔞中藥飲片43.254kg,沒收銷售劣藥瓜蔞中藥飲片違法所得4460.86元」,在三耳看來頗為正常。
  • 貴州廣奕醫藥物流集團銷售劣藥「安神補腦膠囊」被處罰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貴州廣奕醫藥物流集團銷售劣藥「安神補腦膠囊」被處罰 中國網財經1月19日訊(記者 牛荷)日前,貴州省藥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第三十期)」顯示,貴州廣奕醫藥物流集團銷售有限公司(「廣奕醫藥物流集團」)因銷售劣藥「安神補腦膠囊」(批號180564
  • 安徽醫藥龍頭豐原藥業子公司生產劣藥再被罰 屢犯屢罰屢罰屢犯成...
    近日,安徽豐原銅陵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再次因生產劣藥被監管部門處罰。  處罰書顯示,安徽豐原銅陵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地黃,經無錫市藥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檢驗,無錫市藥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復檢,依法為劣藥。
  • 江西弘景藥業有限公司因生產劣藥案行政處罰
    其中,文號為贛吉食藥監藥罰(2018)22號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江西弘景藥業有限公司因生產劣藥案行政處罰。備註贛吉食藥監藥罰(2018)22號生產劣藥案江西弘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劣藥案依據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處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 哈藥集團又生產劣藥致兩公司受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5日訊(記者朱國旺 楊奇奇) 8月21日,內蒙古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兩公司因銷售哈藥集團製藥總廠生產的劣藥被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罰款,並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 安徽醫藥龍頭豐原藥業子公司生產劣藥再被罰 屢犯屢罰屢罰屢犯成慣犯
    近日,安徽豐原銅陵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再次因生產劣藥被監管部門處罰。  處罰書顯示,安徽豐原銅陵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地黃,經無錫市藥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檢驗,無錫市藥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復檢,依法為劣藥。銅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2.5倍罰款。
  • 江西青春康源藥品抽檢不合格再被罰 4月剛因銷售劣藥被罰5萬元
    中國網財經9月8日訊(記者 張潤琪)日前,福建省藥監局發布的「2020年第2期藥品質量通告」顯示,江西青春康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份,江西青春康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剛因銷售劣藥「醋香附」、生產銷售劣藥「大青葉」,被江西省藥監局罰沒5萬多元。  此次被抽檢不合格產品為車前草(批號:20180101),不合格項目為「檢查--總灰分」。
  • 生產銷售假劣藥 甘肅11家藥企被處罰
    其中有22起案件涉及13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除張掖市銀杏林藥業有限公司、蘭州強生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的主要違法事實為將終止妊娠藥品銷售給未獲得施行終止妊娠手術資格的機構外,其餘11家藥企的主要違法事實為生產/銷售劣藥、生產/銷售假藥。
  • 廣東三環藥業有限公司銷售劣藥被罰 曾因銷售假藥受罰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8月5日訊(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8月3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示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廣東三環藥業有限公司因銷售劣藥被行政處罰。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廣東三環藥業有限公司銷售的前胡(批號:20190401,包裝規格:0.5Kg/袋,生產廠家:江西國都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檢驗「含量測定(白花前胡甲素)」不符合標準規定,銷售的前胡(批號:19070101,規格:0.25Kg/袋,生產廠家:江西樟樹成方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檢驗「含量測定(白花前胡甲素)」、「含量測定(白花前胡乙素)」不符合標準規定
  • 32家藥企因銷售假、劣藥被處罰!最高罰款超416萬
    2020年1月至7月,全國共查處生產銷售和使用假劣藥案件3023件,貨值金額2760.3萬元,罰款4821.9萬元,吊銷許可證22件,移送司法機關61件。案件涉及原料藥、化學藥品等各類藥品。醫藥資訊地方臺梳理發現,就7月份至今,各省藥監局公示的因生產銷售,經營假劣藥被處罰的藥企就多達33家!其中醫藥經營企業10家,藥品生產企業13家,藥品連鎖經營企業10家。
  • 江西仁和中方公司違法銷售劣藥遭罰 為仁和藥業子公司_股市聚焦...
    江西仁和中方公司違法銷售劣藥遭罰 為仁和藥業子公司
  • 這幾批次藥品是劣藥 已全部扣押
    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近期的藥品抽檢中發現,黑龍江吳氏濟民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天麻追風膏、黑龍江千盛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補骨脂、黑龍江龍桂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兒咽扁顆粒」被查出是劣藥,不合格項目涉及含量測定、微生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