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校長為「創建多元、平等與包容的校園」發起新倡議:建立更強大和更包容的耶魯

2020-10-23 耶魯北京中心

身處耶魯這所優秀的研究型大學,我們必須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利用好各學院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社會中長期存在的挑戰與不公,並繼續通過多種途徑促進我們的大學進一步發展,這才是耶魯之所以傑出的核心要義。」——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徳(Peter Salovey)


為增進校園多樣性,促進校園公平,給予耶魯社區每一位成員歸屬感,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徳(Peter Salovey)於10月14日致函耶魯社區全體成員,宣布了九項舉措

這九項舉措的確立得益於耶魯於今年年初成立的「創多元、持包容和建歸屬委員會」給出的建議,委員會主席由耶魯院系發展與多樣性副教務長、醫學Paul B. Beeson講席教授Gary Desir博士,和耶魯大學生活秘書兼副主席Kimberly Goff-Crews共同擔任。

今年2月5日,「創多元、持包容和建歸屬委員會」會談現場

九項舉措致力於打造更平等、更具有歸屬感的校園環境,同時還將應對種族問題及其遺留至今的影響,具體包括了對耶魯歷史的研究,對現有舉措的完善,以及對更好未來的建設。這標誌著「耶魯歸屬」倡議邁入新的階段。

「委員會的每位成員都為我們帶來不同的專業視角。這種知識與經驗的集合,以及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我們即便在充滿挑戰的春夏兩季,仍然能夠繼續工作。我希望委員會的建議能夠為耶魯帶來長久的影響。」——耶魯院系發展與多樣性副教務長、醫學Paul B. Beeson講席教授Gary Desir

「這樣一個優秀的委員會聚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和耶魯成員。我們有共同的願景,統一的指導方針,更重要的是都為了一個目標奮鬥,那就是讓多元、平等、包容及歸屬感跨越不同的學院、年代、身份和觀念。我們都是耶魯的一員,眾人合力就會創造真正的改變。」——耶魯大學生活秘書兼副主席Kimberly Goff-Crews

以下為九項舉措概要:

01

審視耶魯大學自身與奴隸制歷史的糾葛

耶魯大學歷史學斯特林講席教授,奴隸制、反抗與廢除研究Gilder Lehrman中心主任David Blight將領導一個項目,通過與來自非裔美國人研究系、歷史系和其他院系的學者們一同深入研討,並發表供公眾「討論、追憶和學習」的成果。項目預計於2021學年末之前完成。

02

對校園文化和現有舉措進行評估

無論是在整個校園還是在特定的群體內, 我們都力求創造一個給予不同個體包容與尊重的環境。教務長辦公室與耶魯大學生活秘書兼副主席辦公室,將制定評估現存挑戰的方法,並確定改進的措施。正如校長作出的追蹤耶魯進展的透明公開承諾,大學將向耶魯社區共享制定的結果。所有學院和團體都需要制定促進多元、公平與包容的計劃,並在學校各辦公室的帶領和指導下實施。

03

增加經濟援助

將增加經濟援助作為大學籌款的首要目標。資助對象包括如護理、公共衛生、環境、神學和藝術等回報率低的專業學院學生。此外,學校還將對其他資助項目的效果進行評估,以確保那些處境艱難的耶魯學子能在幫助下繼續完成學業任務,並學有所成。

耶魯大學本科學院院長辦公室計劃擴大一些針對非傳統學生、社區大學學生轉學生和學術預備項目的規模,如伊萊·惠特尼學生項目(Eli Whitney Students Program)、耶魯一年級學者項目(FSY)等。蘇必徳校長強調,耶魯「堅決捍衛」其本科招生政策,以反對近日美國司法部對耶魯的訴訟,該訴訟是 「對我校踐行學生群體多樣性建設的否定」。

04

建立學術研究新中心

在耶魯法學Skelly Wright講席教授James Forman Jr.的領導下,法學院將建立一個法律和種族正義中心,進行全校範圍內的跨學科教學和研究,以及有關種族公正的政策制定工作。校長蘇必徳說,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中心的研究成果也將與公眾分享。

05

師資卓越與多樣化計劃

重申「師資卓越與多樣化計劃」(FEDI)的拓展意向。院長和系主任將評估當前用於教學、研究和階梯式追蹤教職員的指導方案,以確保教職員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指導,幫助他們取得晉升。為了擴大教職員工隊伍,耶魯各專業學院將更多招募來自那些在歷史上服務於黑人、少數族裔以及部落的高校師資力量。研究生文理學院已經率先採用了這種做法。

06

轉變治安和公共安全現狀

蘇必德校長和專項工作組將就校園公共安全實踐,與校園治安和種族正義的專家進行商討。最近,耶魯校園警務部在矛盾降級技巧和減少武力使用方面採用了新的基於場景的培訓,而且大學不鼓勵警察介入一些最好由心理健康諮詢、學生生活或諮詢專業人士解決的問題。

07

啟動員工領導力計劃

讓更多足夠資質的員工加入學校領導團隊,提升學校高級領導層的多樣性。在耶魯管理學院專家的幫助下,各學院院長和機構團隊負責人有權為領導力培訓和職業晉升項目提名職業早期和中期員工。這些候選人還將獲得指導,並有機會與耶魯領導一起開展項目。

08

與耶魯校友合作

耶魯校友會(YAA)將與有共同身份認同的校友小組合作,與學生組織、學校領導以及校園中心和辦公室建立緊密聯繫。擴大指導和聯絡範圍,以促進校友對家中第一代大學生和低收入學生的支持,為學生樹立校友領導力榜樣。此外,耶魯校友會還將安排來自不同背景的校友進行對話,通過分享個人故事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並與屬於少數群體的學生及畢業生建立聯繫,確保他們的聲音被傾聽。

09

提升耶魯社區合作夥伴多樣性

耶魯將與更多當地少數族裔企業建立聯繫。這一項舉措有助於增加向耶魯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承包商、供應商和商務專員的多樣性。耶魯將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處境艱難的企業予以特別關注。耶魯與紐哈芬市的合作還將繼續,並保持與所屬大學空間的紐哈芬零售商的合作,以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此外,耶魯大學還將為紐哈芬學生提供支持的學術項目「紐哈芬承諾」(New Haven Promise)提供更多資金,目前預算為每年400萬美元,此金額完全由耶魯大學提供。


為紀念耶魯大學成立319周年,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徳邀請委員會兩位主席Gary Desir和Kimberly Goff-Crews加入他主持的Yale Talk,共同探討如何建設更加堅強而包容的耶魯。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 YaleCenterBJ.

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耶魯北京中心微信公眾號YaleCenterBJ。

相關焦點

  • 美光發布 2019 財年多元、平等與包容報告
    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其第二份年度多元、平等與包容報告。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12/408181.htm美光多元、平等與包容項目副總裁 Sharawn Connors 表示:「美光很高興宣布對外發布 2019 財年多元、平等與包容年度報告,這展示了我們致力於創造一個讓所有團隊成員都能夠在工作中展現自我、貢獻想法、並推動業務成功的環境
  • 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聽聽嘉賓怎麼說
    論壇採用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緊扣「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主題,圍繞博物館多樣性的發展要求、博物館促進社會和諧、疫情防控背景下博物館功能等議題進行交流探討。關強在主旨發言中對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進行了進一步闡釋。
  • 美國本科生課外管理制度與措施——以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為例
    哈佛學院本科生聯合會和學生生活委員會共同制定和管理申請成立新社團的基本條件和時間流程,各項說明和所需材料可在學院官網上下載,並需在校園網上的電子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註冊。耶魯學院的院長辦公室設有學生社團委員會,委員會的主席通常由主管學生事務的副校長擔任,成員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
  • 福建省大學校長代表團訪問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校園古典秀麗、文化底蘊深厚、名師人傑輩出、綜合實力雄厚,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耶魯大學與中國的教育交流,早在159年前的1854年,中國近代留學第一人——容閎就畢業於耶魯大學,開啟了中國近代的留學生史。今天我們參觀了耶魯校園,考察了耶魯校園特色文化與管理,領略了耶魯大學人文藝術與科學,受益良多。」
  • 今日歷史:世界名校耶魯大學建校
    耶魯大學是美國東北部老牌名校聯盟「常青藤聯盟」的成員,也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中最重視本科教育的大學之一。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私立大學之一,耶魯大學是美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學,其本科學院與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院齊名,歷年來共同角逐美國大學本科生院美國前三名的位置,位列2016-17年美國大學本科排名第3(與芝加哥大學並列)。
  • 耶魯大學校長代表團一行來北大訪問
    首先,他表達了對即將卸任的萊文校長為耶魯傾力付出和所取成績的敬意。在長達20年的校長任期中,萊文校長致力於推進耶魯大學的學術建設和國際交流,與北大建立了良好的雙邊合作關係。他誠摯希望即將接任耶魯校長的沙洛維教務長能夠接過兩校合作的接力棒,繼續深化和拓寬北大與耶魯的交流往來。朱書記在會談中還簡要回顧了北大的發展歷史,強調其與中華民族命運的緊密相連性。
  • 耶魯大學校長發表聲明:國際學生和學者至關重要,開放是耶魯大學的...
    ,稱耶魯大學堅持歡迎來自世界各地有才幹的同事;國際學生和學者在耶魯的校園是受歡迎和尊重的。現在,我書寫此信以申明耶魯大學對國際學生和學者的堅定承諾,因為他們對於我們的大學社區至關重要。目前共有來自美國以外的123個國家的2,800餘名學生在耶魯學習,還有近2,700名國際學者在耶魯進行研究和教學工作。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職人員在這裡創新知識、教導學生,並為我們的有「智」社群增添了不可估量的價值。他們共同為耶魯大學的研究和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 福建省大學校長代表團訪問耶魯大學 (組圖)
    耶魯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校園古典秀麗、文化底蘊深厚、名師人傑輩出、綜合實力雄厚,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耶魯大學與中國的教育交流,早在159年前的1854年,中國近代留學第一人——容閎就畢業於耶魯大學,開啟了中國近代的留學生史。今天我們參觀了耶魯校園,考察了耶魯校園特色文化與管理,領略了耶魯大學人文藝術與科學,受益良多。」
  • 耶魯大學校長2020開學演講
    >:通過卓越的研究、學術、教育、保護與實踐,耶魯致力於改善世界,為今天也為後人。耶魯以為社會各界和全球各地區培養領袖為己任。在一個崇尚道德、相互依存、豐富多元的集體中,教職員工、學生和校友自由交流,以踐行我們的使命。學術研究、教育、保護與實踐的重要意義在於幫助我們理解過去,讓我們基於前人得來不易的成果,找到自己仍需要做的事,從而帶來改變。對此你其實早有了解,因為這是你之所以選擇耶魯的原因。
  •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耶魯大學共建文理學院
    (左起:新加坡教育部長黃永宏、耶魯大學校長列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新加坡國立大學董事會主席黃逸良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祝全) 3月31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耶魯大學宣布將共同創建新加坡第一所文理學院。4月11日,兩校正式啟動共建儀式,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親自出席籤字儀式並為學院模型揭幕。
  • [高端訪問]專訪耶魯大學校長理察·雷文
    耶魯大學學生 劉振莉:胡錦濤主席來演講會對中美關係有很大的促進,來耶魯學習和作訪問學者的老師都對中美關係非常感興趣。    耶魯大學校長 萊文:在如此短暫的訪問期間到一個大學訪問,表明中國文化中對教育的重視,也表明胡錦濤主席本人對教育的重視。耶魯所做的工作就是幫助推動中美之間的友好關係,為我們大家創造更加穩定繁榮和平的未來。
  • 領航者 | 耶魯大學校長:如何才能培養適應未來的思考力?
    作為全世界最出名、最老牌的大學之一,長期以來,耶魯大學以培養了全球各界的領航者,尤其是政界的領航者而享譽海內外,也是很多中國學生心中的「夢校」。耶魯大學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淵源。19世紀時第一個來到北美接受教育的中國學生容閎就是在耶魯接受教育的,而現任耶魯校長Peter Salovey甚至給自己起了一個非常地道的中文名:蘇必德。
  • 新東方繪本課堂:耶魯校長畢業演講
    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Peter Salovey)在2018屆畢業典禮上發表了題為Drawing a Larger Circle的演講。分享這篇演講譯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畢業生們,家長們和朋友們:很高興與大家共同見證這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是喜悅的一天,未來則充滿希望。
  • 2018耶魯大學校長「開學第一課」:傾聽與尊重(視頻+原稿)
    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 (Peter Salovey)近日發表致2022屆新生的開學演講。他向新生傳遞了「耶魯公民」這一概念,希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持有不同觀點的耶魯人都能享受耶魯大學帶來的權利,同時在校園外也能實現自己作為耶魯公民的義務——抱有好奇,善於傾聽,尊重文化,服務他人。耶魯校長講給新生的這番話,或許可以啟發所有人的思考。
  • 耶魯大學校長:如何成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
    2016年8月27日,耶魯大學迎來了新一屆本科生,校長彼得.沙洛維對新生作了題為《對失實表述說「不」》的演講。演講中,沙洛維詳細闡述了在耶魯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習如何辨別和應對「失實表述」。在他看來,成為一個更加審慎的批判性思考者,才能提高而不是削弱洞察力。
  • 耶魯大學校長表示不喜歡中國留學生,更喜歡印度人,原因太牽強
    耶魯大學校長表示不喜歡中國留學生,更喜歡印度人,原因太牽強19世紀末,清朝經歷過鴉片戰爭後,逐漸認識到中國與世界的發展徹底脫節了。清朝政府為了擺脫落後的局面,於1872年組織了一批幼童赴美留學,企圖讓這些幼童去西方學習,將西方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回中國,以扭轉封建落後的局面。
  • 耶魯大學校長:畫足夠大的圈 去理解這個世界|勞勞分享
    5月20日,耶魯大學2018屆畢業典禮,校長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發表演講——Drawing a Larger Circle(畫一個更大的圈)。且共讀之。我想以保利·默裡(Pauli Murray)在1945年寫下的志向開始今天的分享:「我要通過積極和包容的方式打破隔離。當我的兄弟們試圖畫一個圈,把我排除在外時,我會畫一個更大的圈來包容他們。他們為小團體的特權發言,而我為人類的權利而大聲疾呼。」
  • 斯坦福、耶魯校長:大學生學什麼才能適應未來發展?
    讓學生為變革和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為造福社會而努力 作為世界最頂尖大學之一的校長,史丹福大學校長特榭-勒溫(Marc Tessier-Lavigne)相信相比讓學生獲得職業生涯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來說,
  • 專訪耶魯本科院長 | 耶魯期待怎樣的中國學生?
    3月22日,在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Peter Salovey)帶領數名院長和教授訪問北京時,世界說對他進行了專訪。世界說專訪馬文·千 來源:黃姝倫通識與多元:什麼是耶魯的校園文化?該學院於2011年建立,耗資3.1億新幣(約合14.9億人民幣)。這是歷史首次有常青藤(Ivy League)高校在美國之外建立分校。學院從2013年開始招生,預計未來將容納4個年級共1000名學生就學,學院中新加坡學生和國際學生比例約為6:4。
  • 領航者|斯坦福、耶魯校長:大學生學什麼才能適應未來發展?
    讓學生為變革和終身學習做好準備,為造福社會而努力作為世界最頂尖大學之一的校長,史丹福大學校長特榭-勒溫(Marc Tessier-Lavigne)相信相比讓學生獲得職業生涯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來說,幫助學生建立為世界提供服務的價值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