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區埠子鎮:生態宜居託起美麗鄉村夢

2020-12-20 瀟湘晨報

前不久,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親親家園「迎新居『埠』入好日子」交房儀式舉行,又一批農戶選到了自己心儀的住房,開啟了嶄新的生活。「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埠子鎮黨委書記陳茂輝說,該鎮堅持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群眾的幸福夢觸手可及。

改善村容鎮貌,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埠子鎮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聚焦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努力讓農村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生活好起來。

該鎮不斷完善垃圾分類軟硬體設施,先後投入100餘萬元建設微生物發酵式垃圾處理站,投入80餘萬元建起太陽能垃圾堆肥房,投入200餘萬元配備垃圾車以及垃圾收集拉臂箱,購置1.2萬組戶前分類垃圾桶。圍繞加大垃圾分類意義、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宣傳,發放《垃圾分類一封信》1.5萬份,張貼宣傳標語3500條,懸掛宣傳橫幅200條、垃圾分類宣傳牌70塊。在14個行政村建設垃圾分類投放點,舉辦8次分揀員專題培訓會,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一起走」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20場。全鎮按照「二次四分法」將垃圾分類處置,制定《埠子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考核辦法》,實施垃圾分類積分制度。

「村裡垃圾亂堆亂放現象沒了,村民們養成了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埠子鎮肖橋村黨委書記陳茂章說,「垃圾分類處理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讓人心曠神怡。」肖橋村,如今已成為「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村」「國家森林鄉村」。

整治人居環境,提升美麗鄉村成色

「在鎮區安家,周邊學校、醫院、超市、公園應有盡有,孩子上學,每天少跑十幾裡路。」埠子鎮杜樓村的力光玲樂呵呵地說。

埠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朱芳芳說,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埠子,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鎮裡大力加強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方面建設,先後投入500餘萬元,對235綠色廊道、部分村居綠化節點、文體廣場等重點區域進行提檔升級。新建公廁27座,持續抓好村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全鎮8個行政村新建生活汙水處理設施,4個行政村部分接入鎮區汙水管網,實行汙水管網全覆蓋。

主動順應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埠子鎮還深化「點亮鄉村」「光網鄉村」工程。截至目前,全鎮共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1.12萬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掛牌「五美庭院」農戶5600戶,累計建成美麗宜居村莊8個。

治理公共空間,增添美麗鄉村靚色

多年來,埠子鎮破圩村公共空間被一小部分村民佔有,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且顯失公允。令人驚喜的是,在鎮裡組織開展的公共空間治理過程中,村裡清查並收回被侵佔村莊道路、溝渠約3.3萬米,並因地制宜建成停車場、微公園、休閒健身廣場等切合群眾心意的公共場所,贏得村民的交口稱讚。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希冀,呼喚鄉村公共空間的有效治理。陳茂輝說,鎮裡近年一直按區委區政府的要求,不斷放大公共空間治理集成抓手作用,盤活用好集體資源資產,更好激發鄉村振興動能,打造特色鄉村振興品牌。

堅持「還公共空間於群眾」,圍繞村莊內亂堆亂放、道路兩側亂搭亂建、河道護坡亂耕亂種等現象,組織開展整治行動。目前全鎮共收回土地2530.4畝、固定資產3.5萬平方米,清理問題合同559份。通過公共空間治理,村集體增收484萬元,14個涉農村居村均增收34.57萬元,全鎮實現了「集體增收、環境變美」雙贏格局。 朱 磊

【來源:新華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鄉鎮書記話農房改善丨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讓農戶過上安居、康居...
    中國江蘇網5月26日宿遷訊 我所在的埠子鎮,是傳統的商貿古鎮。2019年4月開始大力實施農房改善工程,積極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在建的親親家園、金山家園、蠶桑人家基本上進入掃尾階段。其中,親親家園6月初可以交房,其他兩個項目不久後也能交付。
  • 我為鄉親來帶貨|宿城區埠子鎮:蠶桑產業結碩果 振興鄉村新「絲路」
    在宿城區埠子鎮,數千畝桑園蕩漾在夏日微風中,襲來淡淡清香。埠子鎮是宿遷的古鎮之一,位於市區西南15公裡處。氣候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為栽桑養蠶提供了優良土壤和自然環境。據《宿遷縣誌》記載,當地農民取桑葉養蠶歷史悠久,可上溯到明朝萬曆年間。在埠子鎮蠶桑村,有一棵高達20米的「百年古桑樹」,樹枝上系滿了紅色的許願絲帶。在過去,村裡年輕人結婚,都會到這棵桑樹下祭拜許願。
  • 宿城區埠子鎮要建一條新的商業街,規劃方案公示!
    平面圖/效果圖 埠子鎮新時代商業街 基本情況: 宿城區埠子鎮新時代商業街項目位於宿遷市埠子鎮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宿城」宿城區埠子鎮 筆墨寫就幸福來
    --中華煥彩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上午九點,由宿城區埠子鎮政府聯合宿城區楹聯協會、宿城區新聯會、埠子鎮書法協會共同舉辦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化年貨下鄉"活動,在該鎮人口密集的新街口農貿市場展開。
  •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新名片」
    近年來,大場鎮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該鎮2020年青島市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項目周家村也成為了該鎮一張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新名片」。
  • 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這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人民的期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李學明建議,繼續加大力度改善農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的新農村。
  • 宿城區埠子鎮:能掉下「錢」的一片林子
    肖琪剛在測量樹幹7月28日,在宿城區埠子鎮蠶桑村,肖元龍和兒子肖琪剛正在一片高矮,粗細,大小不一的林子裡忙著。「老肖,這林子裡也沒見到有錢掉下來啊,是不是被你們撿過了?」我開門見山笑問老肖。每棵直徑都在5釐米到10釐米的樣子,整齊劃一,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像一支守護河堤的生態隊伍,成為一道難得一見的特殊風景。「像我們家庭擁有的那片生長20多年,而且成片的皂角樹,在全國都沒有,這一點毫不誇張。」聽著老肖武斷但又充滿自信的話,我反倒沒有覺得他在吹牛皮。在宿遷不能說沒有皂角樹,但像老肖這樣擁有成片林且育苗40畝、兩萬多棵皂角樹的真沒有。
  • 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河南認定首批50個「美麗小鎮」
    本報訊(記者劉紅濤)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記者7月3日獲悉,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命名中牟縣雁鳴湖鎮等50個鎮為全省第一批「美麗小鎮」。為示範引領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全省各地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有科學的城鎮規劃、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健全的公共服務、有豐富的文體活動、有便捷的政務服務、有長效的管理機制」的標準,著力推進鄉鎮政府所在地和聚集作用明顯的中心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湧現出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小鎮」。
  •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戚箭斌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
  • 開平市突出黨建引領,因地制宜打造五大示範點 繪製生態宜居美麗...
    大沙鎮積極建設大塘面片區美麗鄉村示範點項目,致力打造生態鄉村遊新景點,將旅遊產業與農業生產巧妙結合,發展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產業,大幅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品附加值,實現旅遊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雙向提升,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這些都代表了開平市積極打造鄉村振興五大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點的顯著成效。
  • 聚焦人居環境提升 傾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龍桑寺鎮搶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聚焦鄉村生態振興,創新工作方式,加大資源要素投入,標本兼治、,齊抓共管,著力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扮靚美麗宜居生態民權新鄉村
    榮獲第一屆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短視頻擂臺賽優秀組織獎系統謀劃發力,頂層設計新藍圖。民權縣在系統謀劃上發力,從頂層設計入手,以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為目標,科學編制縣域鄉村布局規劃和實用性村莊建設規劃,分類確定中心村、歷史文化村、一般村、空心村等,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分類分步組織實施。
  • 林州視點:黃華鎮打造「高顏值」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林州市黃華鎮:打造「高顏值」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向東奮鬥,向西生活」。林州市黃華鎮秉承這一發展理念,按照「把握特色、完善基礎、文明創建、整體推進」的思路,以「生態宜居」引領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綠色生態、文化引領和地域特點,以鄉村振興示範區核心村止方村等為重點,全力打造文旅特色小鎮,讓農景變風景、鄉民變創客、鄉村換新顏。
  • 永和鎮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美麗藍圖
    今年以來,永和鎮以「聯甬橋頭堡、生態宜居鎮」為發展理念,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的美麗藍圖,全力打造功能便民環境美、共享樂民生活美、興業富民產業美、魅力親民人文美、善治為民治理美的美麗城鎮,為上虞「美麗東窗口」建設增色添彩。「美麗城鎮建設,不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簡單升級版,而是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版。」
  • 從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煉成記
    走在從化田間地頭,一面是青山依傍、碧水環繞、環境整潔的美麗鄉村,一面是高端資源和優勢產業匯聚的特色小鎮。景美可賞,人居可適,民富可留,鄉風可詠……一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和諧樂章正在廣州北部奏響。
  • 合陽:走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下的「美麗庭院」
    福德村位於坊鎮政府以南1.2公裡處,是坊鎮確定的鄉村振興示範帶重點示範村。主導產業以油用牡丹、黃桃、黃花菜、奶牛養殖等為主,2017年人均收入6430元。已創建美麗宜居鄉村197個、生態鄉村711個、清潔鄉村1549個,省級以上美麗宜居示範村31個。
  • 廣州如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日前,由廣州市社科聯、暨南大學、南方日報共同主辦的廣州新觀察:「生態·宜居: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學術會議上,來自學術界、政界、企業界專家學者,從生態宜居、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廣州怎麼樣發揮生態的優勢潛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汕頭市潮陽區河溪鎮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聶金秀、全媒體記者羅勉報導 從汕頭市潮陽區河溪鎮了解到,該鎮階段來以民生為本,鎮村幹群凝心聚力,紮實推進創文提質升級和雨汙分流、汙水處理廠、三江連通建設等各項重點工作,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 打造村美民富生態宜居鄉村
    自上級黨委政府支持我們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我們的村容村貌靚起來了,還在2017年獲得『廣東省文明村』榮譽稱號。為了鞏固和提升我們的靚麗環境,村『兩委』決定實行保潔員競聘上崗制,這樣有利於對保潔員實行動態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 宿城區埠子鎮「愛心媽媽暖冬行動」-宿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近日,埠子鎮衛計中心與民政、婦聯、大學生志願者開展「愛心媽媽暖冬行動」,在寒冷的冬季為留守兒童家庭傳遞正能量。15位「愛心媽媽」來到大西村,每到一戶留守兒童家中,愛心媽媽們先和孩子們的爺爺奶奶聊天,了解他們家中存在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積極樂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