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漁業大老:臺市場有限 登陸才能塑造產業奇蹟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海10月7日電 題:臺灣漁業大老:臺市場有限 登陸才能塑造產業奇蹟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臺灣市場是有限的,臺商的市場一定是在大陸,不管是從事農業,還是漁業,或是其他行業,來到大陸才能夠塑造產業奇蹟。」臺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會長、廣西北海市鮪豐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一成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作為臺灣漁業界大老,黃一成從事漁業養殖28年。2017年「轉換跑道」,接任臺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隨後赴廣西北海市投資漁業養殖。

黃一成說,臺灣畢竟只有2300萬人,而大陸有14億人,臺商只有來到大陸,才能找到市場和機遇。基於這樣的理念,他決定在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閘口鎮投資建設臺灣漁業風情特色小鎮。

黃一成介紹,他2017年1月份應廣西臺辦的邀約第一次到北海,就對這裡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當年2月份第二次到北海,在合浦縣閘口鎮大路村考察時,一群白鷺在紅樹林上飛翔的情景吸引住了他;3月份再次到訪北海時,他決定在這裡投資發展,並於4月份完成籤約,8月20日開工建設桂臺(北海)農漁業合作雙創園。項目佔地1000畝,總投資4.5億元,一期投資5000萬元。

在談到為何選擇在北海市投資時,黃一成表示,這裡的海岸紅樹林環繞,生態極佳,非常適合漁業養殖,氣候也和臺灣類似,周邊的粵港澳市場消費需求旺盛,陸海空運輸都很便利。

記者日前在黃一成的養殖場看到,1000畝的雙創園分成ABCDE五個區。其中,A區用於試養殖,BCDE區施工已近尾聲。面積約為12畝至15畝、深約4米的高位養殖池已經成形。該項目與其他養殖場最大的區別在於,在養殖場的出水口設置有汙水處理池,容量達18萬噸,日排水量達3萬噸,完全滿足養殖場生產需要。

黃一成介紹,今年清明節前後已投苗,年底可實現投產,明年4月份產品就可以進入市場。該項目將引進臺灣先進養殖技術和模式,養殖七星鱸魚、紅頭金雕魚、石斑魚、午仔魚等高效益魚類。項目將充分利用大路山村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以及背靠群山面向大海的區位優勢,將水產養殖與旅遊業有機結合,打造園區漁業休閒產業鏈,還將建設青少年科普基地。

「另一方面,項目還將努力造福當地農民,優先僱傭當地年輕人就業。我了解到,當地漁民以養蝦為主,受氣候影響大,養殖時間一般為每年的清明節到10月下旬,其他時間只能外出務工。我現在已經準備了適合冬季養殖的魚苗,隨時可以分發給有意願從事冬季養殖的漁民,並給他們提供飼料和免費技術指導。」黃一成說。

黃一成希望把項目建設成為兩岸漁業人才交流基地,暑假期間已邀請4位臺灣大學生前來實習。公司目前聘用了6位臺灣年輕人,他們將與當地青年分享養殖專長。(完)

相關焦點

  • 兩岸關係惡化+疫情影響 臺灣農漁產品外銷大陸受挫
    因兩岸關係惡化與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兩岸漁業交易也隨之「封市」。不少臺灣漁業界人士表示,今年臺灣漁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他們對前景發展憂心忡忡。如若今年9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終止,首當其衝的是臺灣傳統產業,屆時臺灣養殖業將失去「零關稅」優惠,出口大陸必受嚴重衝擊。兩岸農漁業交流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近日表示,自己從事遠洋漁業及養殖漁業多年,今年臺灣漁業所面臨的挑戰最嚴峻。因兩岸關係惡化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漁產品已很難進入大陸。
  • 汕尾市現代漁業考察團赴臺灣交流考察
    (二)發展遠洋漁業是壯大漁業經濟的關鍵支撐。臺灣遠洋漁業始於60年代初期,經過50餘年發展,不僅已經成為臺灣漁業的支柱產業,而且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其主要作業分布在太平洋中南部及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開設海外基地68處,大型遠洋漁船800多艘,以圍、刺、釣等多種作業方式並舉,遠洋生產規模較大,產量產值佔臺灣漁業總量的50%以上。
  • 臺中「黑派」大老:王金平登陸談兩岸「同根」有加分 提點民進黨開路
    針對前「立法院長」、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王金平赴福建漳州祭祖,臺中國民黨「黑派」大老、前國民黨「立委」郭榮振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
  • 淺談臺灣地區休閒漁業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近海漁業資源衰退,遠洋漁業捕撈配額逐漸減少,為此臺灣地區鼓勵漁民將捕撈漁船改為休閒海釣娛樂船,海洋休閒遊憩漁業起步發展,隨後濱海旅遊業快速發展,帶動了沿海生態觀光型休閒漁業起步發展,最終休閒漁業被確立為臺灣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 行走臺灣:高雄農漁業的「美麗轉身」(圖)
    高雄是臺灣農業和漁業的重鎮,如今這裡的發展,多了大陸元素,在兩岸互利合作、共創雙贏的大背景下,高雄的農漁業正在「美麗轉身」。  蝨目魚的西遊故事  到南部,總能聽到蝨目魚的故事。相傳鄭成功剛到臺灣時,吃到這種魚覺得味道鮮美,就問是「什麼魚」,結果被當地人誤聽為「蝨目魚」,所以蝨目魚被稱為「臺灣第一魚」。
  • 綠維文旅:休閒漁業的多元化發展
    別的暫且不說,如何安排眾多的漁船漁民轉產轉業,就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嚴重現實問題,轉向發展養殖業和水產加工業固然是門路之一,但容量有限。因此,需要開放視野,尋找振興漁區經濟的新舉措新出路。而根據漁業和漁區的特點和社會消費的需求,在漁區興辦以魚為龍頭,發展旅遊觀光和旅釣魚業為主的休閒漁業,並以此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提高漁業經濟發展質量,使之形成漁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當前今後漁業經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 漁博會觀察:臺灣漁業如何練就藍色軟實力
    漁博會觀察:臺灣漁業如何練就藍色軟實力 臺灣館中的這隻仿真大鯊魚,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展館齊集了臺灣各級漁會、養殖協會、大型企業加工廠等40餘家臺灣業者,劃分為漁會形象區、ECFA成果專區、休閒漁業區、世界海洋日特展區四個展區。臺灣「農委會漁業署署長」沙志一表示,此次參展,除了臺灣地道的魚產品,還希望呈現臺灣漁業多元發展的成果,包括海洋保育、休閒漁業,以及扮演了重要橋梁角色的漁會組織等,讓大陸民眾吃得著魚肉還看得到臺灣漁業的豐富內涵。
  • 兩岸農漁業優勢互補 臺灣期待對接福建自貿區
    原標題:兩岸農漁業優勢互補 臺灣期待對接福建自貿區  中新社平潭1月20日電 (餘婷)「地緣之近加上兩岸關係漸融,閩臺農漁業的良好合作已行之有年,現在正是提升合作層次的好時機。」臺灣漁會理事長黃一成20日在福建平潭表示。
  • 魯臺農漁業合作日益深化 亮點紛呈_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
    另一方面,肥城市找準「有機農業」這一產業優勢,力推有機品牌,邀請臺灣園藝學會專家先後來肥城做現場技術指導,實地查看有機蔬菜生產、加工和銷售情況,提出了改進建議和合作方案。同時,肥城市也選派有機蔬菜種植大戶赴臺灣考察學習,吸引更多的臺灣投資、技術、專家落戶肥城,借鑑臺灣先進經驗,全面提升當地有機農業的發展水平。在良好帶動下,目前臺商在肥城投資的有機肥企業很快建成投產。
  • 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 9/28南港展覽館登場
    臺灣臺北2017年4月28日電 /美通社/ -- 由臺灣農委會及亞洲第一大專業展覽主辦單位UBM亞洲博聞共同舉辦 - 「2017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將在9月28日起一連三天於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辦
  • 「臺灣畜牧產業展覽暨會議」9月28-30日臺北南港展覽館隆重登場
    臺北2017年9月5日電 /美通社/ -- 臺灣唯一畜牧產業展覽會 --「臺灣畜牧產業展覽暨會議」是由亞洲較大展覽主辦單位 -- 亞洲博聞公司 (UBM) 主辦並獲得臺灣農委會支持,展會將於9月
  • 2018廈門休閒漁業展,聚焦「遊釣海釣」產業
    2018年,廈門休閒漁業展重新出發,繼續為中國休閒漁業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提供最佳展示交易平臺,推動建設現代休閒漁業體系。展會共設置5個展區,休閒漁村展區、遊釣海釣展區、觀賞水族展區、海洋娛樂展區,以及漁業文化展區。
  • 訪臺灣澎湖科技大學博士胡俊傑:新漁業要有新思路
    訪臺灣澎湖科技大學博士胡俊傑:新漁業要有新思路 2015年09月22日 07:07:00來源:東南網 每次打魚歸來,只能聽從市場的變化,賺到的錢也終究有限。  「這些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實際上是要我們思考,當今漁業的新出路。」在本屆漁博會上,臺灣澎湖科技大學博士胡俊傑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在海洋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發展漁業應該考慮一條新的出路  胡俊傑講述了他與一位臺灣漁民的故事。
  • 第二屆「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搶攻利基 媒合交易量增六成
    臺北2018年4月13日電 /美通社/ -- 2018「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由亞洲博聞臺灣、馬來西亞分公司與臺灣農委會合力舉辦,將於7月26至28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繼養殖漁業被視為解決人類糧食需求的對策之一,其相關技術在近年大量湧現。
  • 7/26臺北世貿一館展「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實現吃好魚的未來
    養殖漁業不僅被公認為未來海產資源的開發正道,也逐漸帶動養殖魚種的探究及未知技術的突破。臺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許煌周理事長表示:「水產養殖的市場競爭是臺灣養殖戶必須正視的,過去我們靠改良石斑魚翻身,也因石斑魚技術外流受挫,這才讓大家意識到雞蛋是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除了審慎思考飼養的水產類別,汲取外來的養殖新知與持續關注市場趨勢,兩者缺一不可。」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2012年03月09日 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廣西漁業業者在高雄參訪
    廣西漁業專家、業者在梓官區漁會蚵仔寮魚市考察當地水產品情況。4月26日上午,正在臺灣參訪的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水產畜牧分團一行27人,來到高雄市梓官區漁會蚵仔寮魚市,詳細考察當地遠洋漁業捕撈、加工、儲運、行銷等情況。廣西、高雄兩地業者就休閒漁業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並希望今後能有深度合作。高雄市素有港都之稱,遠洋捕撈、造船產業發達。
  • 臺灣高學歷風光掃地 僅7大產業愛用碩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臺灣《蘋果日報》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高學歷低就案例頻傳,昨(17日)公布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具備研究所學歷不再是進入職場的敲門磚,碩士學歷只對工程研發、經營幕僚等5大職缺及半導體、文教、法律會計等7大產業有用處。
  • 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
    」,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大連隆重召開!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兼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德芬中國漁業協會秘書處劉夢楠宣讀了來自遼寧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朱蓓薇、中國漁業協會海洋牧場分會發來賀信,對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的成立表示祝賀
  • [收購]中水漁業:北京市金洋律師事務所關於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
    」)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中農發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水產」)持有的中漁環球海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漁環球」)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之事項(以下簡稱「本次交易」)中,中農發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是否符合免於提交豁免要約收購申請條件進行專項核查,並出具本核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