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貨「另類」丸井集團是如何轉型的?

2020-12-17 搜鋪網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潘玉明

圖片/聯商圖庫

日本丸井集團在百貨行業是個另類,一般百貨店分析不太關注它,很多行業人士說,它本來就不應該劃分在百貨業,因為它有另一個很厲害的業務,即銷售信用卡,1960年發行了日本第一張信用卡,其利潤佔比在80%以上。

但是它畢竟在經營時尚商業大廈,以25歲以下為目標客群的青春百貨店著稱,而且店址位置多數臨近車站,曾經有一句流行語叫車站旁邊是丸井。

從2014年開始,丸井用5年時間去百貨化,轉為商業地產經營者,現在更是在向「數字本地化店鋪」轉型變革,凸顯丸井經營戰略的主線。

1、丸井引出百貨店噩夢

2020年10月2日,丸井集團宣布,明年3月關閉靜岡丸井店,明年8月關閉池袋丸井店,理由是競爭激烈、客流少、收益底。

丸井集團的零售業務主要有兩個品牌,一個是丸井,大約一半是自有物業;一個莫迪(MODI),全部是租賃經營。丸井池袋店是1952年開業的,距離車站西口稍遠一些,車站本身連接西武、東武以及帕爾科(PARCO),堂吉訶德等,隨處都是零售店。加上引進了100日元的小店以後效果不好,於是關閉,店鋪物業老朽,難以為繼,業主打算翻建。靜岡丸井是1969年開業,與靜岡莫迪鄰接,丸井撤走後店址暫時沒有安排,莫迪店將繼續營業。這也可以看成是丸井集團在2018年提出的2019年繼續擴大不賣商品的店鋪的實施步驟。

從2018年以來,丸井的零售事業以租賃為主,雖然看上去保持租金收益,但是,租戶檔次參差不齊,坪效不高,空置店鋪壓力很大,為零售業內專家詬病。

有業內人說,2020年是日本百貨店的噩夢年。不過丸井集團算是在受到病毒疫情影響下,可以實現盈利的綜合商業企業,已經非常不容易。丸井近幾年連續減少傳統百貨店經營,提高數位化租賃店和餐飲店的活力,按照其戰略轉型描述,今後還會對虧損店鋪進行清理。雖說有些冒險,可是基於傳統百貨店的基礎,很難選擇現成的路走。

2、丸井的轉型探索歷程

丸井集團社長青井浩是創業者的第三代掌門人(參見圖示)。他對媒體說,開始探索未來之路的起點是2006年大阪難波丸井開業時候。當時,他剛擔當社長一年,對老一代業務經理說,是做傳統的丸井,還是做新時代的丸井,目前是一個機遇期。

2009年的時候,受次貸危機影響,很多服裝品牌退店,只好接觸其他品類品牌,發現可以合作的空間很大。不過,真正轉型是2014年5月將東京·町田店進行租賃化改造。2015年4月將JAM澀谷更名為「澀谷丸井」,11月將CITY澀谷更名為「澀谷莫迪」,作為租賃型店鋪經營。

2016年4月博多丸井店開業,增加了雜品和餐飲類,減少30%的衣料品面積,從到處都是衣料品的賣場結構狀態,轉向有相當比例的功能、事務體驗消費場所。全面轉向租賃合作經營,當時店鋪銷售下降很多。相對於大丸的變革,丸井其實是比較晚的。

不過,2016年以後提出一個理念,就是做「不賣東西的店」,2018年爭取全面轉型,是一個超前的理念,主導思想是利用數位技術,突出展廳體驗功能。青井浩簡單解釋說,就是經營體驗展示場所。

當時提出的理想是,租賃收益和服務功能項目收益佔比在2023年達到30%以上、2048年達到50%以上。

之後,丸井大幅度進入金融事業。2018年5月10日,丸井宣布加入證券業務。成立證券子公司,從2018年夏季開始銷售作為積累型小額投資免稅制度「催生NISA」對象的理財項目。這是日本第一個可以通過信用支付購買投資信託的方案。青井浩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我們希望以不同行業的靈活思路開拓市場。」

下決心大力發展金融業務的理由是對零售業前景擔憂。青井浩社長表示,零售百貨店10年後還能這樣存在嗎?

丸井集團擁有650萬名卡會員,其中約55%是20至30歲客群,經營目標是在10年後為100萬客戶提供服務,使資產餘額達到1萬億日元。

在金融業務方面,丸井加強與時尚商業企業、電影製作公司等相關行業合作,增加信用卡銷售。近幾年來購物信貸業務持續兩位數增長。

從其經營業績結構看,2007年總銷售額為181億日元,其中卡57億日元,店鋪零售106億日元,相關渠道(不動產租賃、運營)零售68億日元;2015年總銷售額300億日元,卡220億日元,店鋪零售85億日元,相關零售35億日元。

從零售業績走低、經營利潤持續增長的趨勢,就可以看出,丸井的業務結構已經完全改變,不再是百貨店模式的企業,充其量是有部分零售業務的綜合商業企業。

3、丸井眼中的實體店2.0升級版

2018年,GU在原宿開設一家不賣商品的體驗店,價值定位是豐富展示、自由搭配、利用便捷。店鋪很小,實際上就是現場試穿體驗,手機掃碼交付,第二天配送到家的新式風格服務產品。

丸井提出這個概念或許要早一些,但基本含義是一致的。初期是從「追求商品銷售額」的百貨店模式,切換到「追求租戶房租收入」的商業地產模式。再然後就快速發現還要繼續向數位化進軍,即不賣商品的店鋪。

例如,新宿丸井的三樓有一家電子筆巨頭瓦康姆(Wacom)的直營店,但是店鋪現場不銷售商品,只是可以體驗電子筆,現場可以上網查詢、預定、購買,或者去其它專賣店購買。接待服務員工是丸井的自有員工,接受瓦康姆的委託,丸井經營這家店。2018年4月,在一樓引進蘋果產品體驗店,也是專門從事諮詢、體驗,很多商場在一層經營高檔品牌和昂貴的化妝品,但是,丸井改變了這個風格。

到2019年10月,基本實現原定的目標,即主要門店都切換到租賃模式,服裝衣料店鋪營業面積從2013年53%減少到29%,飲食、服務功能類店鋪營業面積從14%擴大到29%,這樣改造調整的結果是,2014年春天至2019年秋季,客流量從1.8億人次增至2.1億人次,增長17%,消費客群增加了0.8億人,達到1億人次,增長25%,店鋪又變得熱鬧起來了。

面對數位化巨浪,丸井認為:「光是購物中心化還不夠。」 他們創造了一個「數字本地化店鋪」的概念,就是他們眼中的實體店2.0升級版。

在網絡供貨銷售的前提下,實體店專門提供商品體驗和顧客聚集的社區場所,對於店鋪的經營產品和服務評價的標準也隨著改變,不再計算和追求傳統百貨店的銷售額+毛利、購物中心房租收入的財務數據指標,而是觀察客流量的增長、顧客對於高質量體驗的評價以及體驗過後的行為反饋,也就是消費行為調動程度。通過提高租戶的客流量、成交率、持續復購率,計算顧客對於企業的生命價值,即客戶終身價值(參見圖示)。

那麼,丸井的品牌租戶及經營產品選擇,怎麼確定?

他們或許在參照亞馬遜的經驗。亞馬遜在美國推出實體店鋪,叫做「4-star」,該店鋪集中在自己的網站上評價為四顆星以上的暢銷書商品和其它品牌商品,而且所有商品都附有與網絡價格實時聯動的數字標價,顯示普通價格和面向黃金會員的價格,還附有評論,服務產品在全渠道過程的透明度很高,這可能就是丸井想要的結果。

此外,丸井致力與D2C模式品牌合作,品牌通過數位化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服務,而丸井則提供體驗場。最具代表性的D2C品牌之一是FABRIC TOKYO,截至2019年11月,有16家門店,其中6個在丸井的商場。他們保存顧客身體服飾數據,還要關聯保存興趣嗜好數據。FABRIC TOKYO社長森雄一郎在2019年10月對媒體說,他們要直接獲取和管理顧客訴求、並交換信息,補充在線情感化空缺。丸井捕捉這樣的品牌,使商業設施變得活力四射。

結尾感言

過去,店鋪經營的是商品(物流)、資金(商流),這些功能基本被網絡平臺取代,但是對於「人性化的信息流」,網絡平臺卻無法取代,只有在實體店鋪才能體驗到。

當然,這裡應有兩個前提,一個是實體店鋪的接待諮詢服務及營商環境足夠讓人滿意,能夠舒心地表達溝通人性和情感,另一個是店鋪產品組合特性,令人惦記神往,足以吸引人到店,一個充滿平淡無趣、老舊死板氣息產品的店鋪,即使具備很好的網絡查詢條件,也很難說服消費者走進店裡。

做到這兩點,實體店鋪中「人性化信息流」價值會越來越升值,社交功能也會自然而然地伴隨而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網立場

原創聲明:凡註明稿件來自「搜鋪網」的所有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搜鋪網資訊頻道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引用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搜鋪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聯商巡店:看日本丸井OIOI如何俘獲女性顧客
    丸井OIOI 是一間經營連鎖式時裝大樓等商場的日本公司。  丸井百貨經常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新型商品開發展示,例如S尺寸商品專門展示區域,集中了讓人眼花繚亂的S尺寸的商品,滿足了以選擇可愛型商品的購物群的要求。並且根據時節不同還會推出各種期間限定商鋪。
  • 日本大丸百貨戰略轉型給大陸百貨什麼啟示?
    聯商專欄:筆者在2014年底撰寫《日本百貨店基本完成蛻變轉型》一文,多為事件描述,本文把大丸百貨作為其中的一個典型加以解讀,概述大丸集團(J.FRONT)的變革歷程,針對性提出相應的借鑑與啟示,提供給同行參考。1、落魄,百貨店價格高的離譜?
  • 杭州百貨不哭:看日本大阪百貨如何成功轉型
    一時之間,杭州百貨遭遇困境,新增項目幾乎清一色以購物中心的形態加入戰局,那麼,在未來可預見的海量供應中,百貨真的就是一種落後的商業形態嗎,購物中心們又如何從同質化中來有效破局?  五年前,記者曾前往東京六本木、大阪心齋橋出差考察,去年初去了北海道札幌,今年四月初,再到京都和大阪。
  • 乾貨:看日本百貨如何成功完成蛻變轉型
    國內百貨蕭條,到底是業態出了問題,還是百貨業本身出了問題。日本百貨成功轉型的經驗,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某種零售業態不自身採取重啟的態度,就會被新一輪商業模式所取代。  自2005年開始提出整體轉型任務,日本百貨業一直在嘗試探索經營轉型,包括自營、整合兼併、跨業經營、海外拓展等等。
  • 操盤手朱逸說:百貨如何向購物中心轉型
    【導讀】目前傳統百貨都在謀取轉型,並引入餐飲、會所、體驗性業態等。轉型遇到了什麼問題?如何應對?下面是來自專家級群友朱逸總的分享。  分享群友:南京智儒投資總裁朱逸(原金鷹集團副總裁,萬達南京區域總經理)  主持人:上海奇創趙禮菊、天津大通投資鄭凱  一、百貨之變  我們看到以國內的銀泰、王府井、廣百以及外資的新世界、百盛等連鎖百貨在這幾年都有一些不約而同的轉型。
  • 日本百貨蛻變轉型:來看看他們的成功經驗
    自2005年開始提出整體轉型任務,日本百貨業一直在嘗試探索經營轉型,包括自營、整合兼併、跨業經營、海外拓展等等。以2013年大阪阿倍野近鐵百貨全面改造開業為標誌,到2014年已經形成東京新宿、大阪梅田兩個代表性商業區,其中,大阪梅田商業區總經營面積達到50多萬平方米,經營成長力顯著,引領整個百貨業業績穩定在6.2—6.3萬億日元,並有回升勢頭,功能價值已經超過新宿商業區。百貨業主體已經基本完成蛻變轉型。
  • 無印良品日本人竟不念「MUJI」!5個日本常見品牌念法教學
    日本自由行時,必逛 MUJI 無印良品!去東京、大阪,經常看到百貨公司「OIOI」。但你知道這些熟悉的品牌,日文該怎麼念法嗎?以下就幫大家介紹5個常見品牌的日文念法。下次說出這些名稱時,日本店員、日本朋友就不會聽不懂啦!
  • 長沙王府井Family Park購物中心開業 百貨集團轉型謀變
    王府井商業廣場效果圖   據了解,長沙王府井Family Park購物中心是王府井進入長沙的第二家店,也是王府井集團在中國的第五十家門店,項目旁1.6萬平米的王府井商業街也已於3月26日開街。   王府井集團的改革之路   如今傳統百貨在電商與購物中心的擠壓之下逐漸失去了競爭力,王府井這個曾經專注於百貨業態發展的大型零售集團根據戰略轉型需要,正積極推進組織體系變革和機制創新。   在其2015年的年報中,王府井集團對於公司未來發展戰略也進行了描述。
  • 北京最大單體百貨之一的崇光百貨瀕臨倒閉 莊勝集團陷入困境
    (贏商網北京站報導)開業至今近20年,北京單體面積最大的百貨店之一、莊勝集團旗下莊勝崇光百貨(SOGO)如今正陷入困境,多家媒體報導該商場大量品牌撤離、商鋪空置嚴重、項目轉型失敗。   莊勝集團官網顯示,1995年,莊勝集團與日本崇光百貨集團籤訂商標使用和輸出管理的框架協議,北京莊勝崇光百貨商場被獲準使用「SOGO」商標,並且日本方面向北京莊勝崇光提供管理諮詢服務。於是,從1996年年底,由北京莊勝、日本崇光及其下屬的臺灣太平洋SOGO、香港SOGO共同組成的管理團隊開始了籌備運作。   1998年6月24日,北京莊勝崇光百貨商場開業。
  • 百貨集聚!西單大悅城一家獨大!漢光百貨如何轉型?
    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零售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貨業,如今卻進入了轉型的深水區,轉型升級、閉店止損、維持現狀,究竟哪些方式才能真正幫助百貨業脫離泥淖,百貨業能否再次迎來春天?敬請關注《京城百貨浮沉調查》。   下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胸伏百萬雄兵,腹藏千機良謀」的想法。
  • 蘇寧易購組建時尚百貨集團
    數日前,蘇寧易購2019年度工作規劃與部署會中明確: 時尚百貨子公司升級為零售集團的子集團,成立蘇寧時尚百貨集團。這意味著蘇寧時尚百貨集團將成為重要的經營單元,蘇寧將進一步推進時尚百貨領域的精細化業態運營。
  • 日本全國各大百貨公司資訊總整理
    高島屋(Takashimaya)擁有悠久歷史的「高島屋」同樣也是由吳服店起家,1920年代初期轉型為百貨店,在關東與關西地區都有分店,像是東京的「新宿高島屋」、位於京都四條河原町的「京都高島屋」等都是觀光客很熟悉的分店,集結了國際級精品以及日本老字號品牌。
  • 聯商百貨周報:劉夢婕辭任南京中商執行總裁 八佰伴加速數位化轉型
    聯商百貨周報:劉夢婕辭任南京中商執行總裁 八佰伴加速數位化轉型來源:聯商網2019-04-29 11:17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4.22-4.28),劉夢婕辭任南京中商執行總裁,劉宇袖辭任董秘;八佰伴正在加速數位化轉型,說要挖掘潛在客流價值
  • 日本近鐵百貨集團入駐京東全球購
    開業期間,京東全球購平臺的近鐵百貨海外旗艦店將上線包括美妝護膚、個人護理、母嬰、媽媽專區、家居日用、服飾內衣、廚具等數百款產品。日本本土精選品Lunasol彩妝、碧柔潔面、Betta奶瓶等將同期開啟優惠。
  • 日本高島屋百貨退出中國啟示錄
    在大眾點評網上,網友對上海高島屋百貨的普遍評價是:人少、貴、環境和餐廳不錯;除了地下一層的超市和7樓的餐飲區以外,沒什麼顧客。 入滬7年來,高島屋進行了幾輪大調整,只是收效甚微。如加大餐飲、咖啡、兒童業態比例,下調服飾品牌比例,調整自營品牌,擬轉型自營買手制,新增日本館、雜貨區、新鮮市集超市等全新業態。
  • 百貨轉型給您不一樣的視角
    很多人說現在的生意不好做了,因為客流下降了,所以銷售下降了,但是在阿里巴巴副總裁、銀泰百貨集團CEO陳曉東看來,客流下降不是生意不好做的原因,而是結果。作為新零售樣本的標杆企業——銀泰百貨如何保持連續20年的增長?如何藉助阿里的平臺線下突圍,實現百貨業的煥新?
  • 日本近鐵百貨集團宣布入駐京東全球購
    來源:億邦動力網【億邦動力訊】7月31日消息,昨日,京東全球購宣布與日本近鐵百貨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近鐵百貨海外旗艦店正式在京東全球購上線,將上線來自日本的美妝護膚、個人護理、母嬰、媽媽專區、家居日用、服飾內衣等商品。
  • 中投顧問:王府井百貨轉型面臨的內外風險
    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召開戰略轉型會議,宣布不再以傳統百貨的經營模式開店,而將發展重點轉投購物中心與奧特萊斯業態
  • 跨境電商成百貨轉型切入點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與外國人做好跨境生意?跨境電商貿易上升期如何做好跨境電商?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 日本Apple Store新宿店4月7日開業
    IT之家3月24日消息 蘋果日本官網近日發布消息稱,Apple Store直營店新宿店將於4月7日上午10點開始營業,該直營店為日本地區第8家蘋果直營店,地點位於東京新宿三丁目的新宿丸井百貨1F。Apple Store新宿店信息:地址:160-0022 東京都新宿區新宿3-30-13 新宿丸井本館ビル(新宿店位於東京新宿三丁目的新宿丸井百貨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