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被各路親朋好友逼問「你到底什麼時候結婚」的人們可以略感寬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競選陣營中也發生了這樣被逼婚的一幕。
男主人公是被稱為「美國國會頭號黃金單身漢」的新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布克(Cory Booker),他也是國會中川普的最強硬批評者之一,尤其是在氣候變化和移民議題上。布克2月1日宣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有關「布克到底是否能夠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單身漢總統」的猜測和質疑就沒有停止。
在美國歷史上總共出現過兩位「單身漢」總統,一位是1857年到1861年在任的第15任總統布坎南(James Buchana),另一位是1885年至1897年在任的第22任總統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在他們之後,白宮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單身的美國總統。
所以,150年後,布克能否挑戰「單身男人很難當上美國總統」的傳統,似乎比他本人的競選資歷更讓外界感興趣。
最有資格擔任總統的人栽在單身問題上?
50歲的布克擁有擔任美國總統的一切資質條件:從教育背景上看,他本科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並在牛津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獲得碩士學位,還在耶魯大學獲得法學位;從競選經驗上看,他經歷過市長、市政議員和參議員等多次地方和聯邦政治競選並都取得勝利;此外,律師出身口才出眾的布克擁有很高的公眾曝光率。
根據CNN最新公布的一份民調,在已經宣布參選的20位民主黨候選人中,布克所獲得支持度能夠排在前5名。
然而,在外界,特別是媒體和公眾看來,這樣一個出眾的男性候選人卻缺少了政治競選中最需要的條件:一個妻子和幾個孩子。因為,在拍攝競選資料和照片的時候,「你讓布克和誰站在一起呢?」
從2006年開始,有關布克的單身問題和性取向相關話題一直是國會山上的政治八卦熱點,雖然有多項傳言稱布克曾先後和女明星及女高管談戀愛,但外界一直等待的那枚結婚戒指並沒有出現在布克的左手無名指上。
因此,在布克宣布參選後接受廣播電臺的採訪中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
當天的節目主持人問布克「單身是否影響競選」時,另外一位主持人「插話」說,「在你名氣大漲並最終成為總統的時候,也許有人想嫁給你是因為你的總統身份。」
布克笑了笑之後回答說,「不是這樣的,在我宣布競選之前就已經有戀愛對象了。」
主持人接著追問,「這位女朋友會不會成為一位優雅的第一夫人?」 布克回答:「她會。」
儘管主持人沒有追問布克女朋友的名字,但有關布克個人戀愛關係的討論卻沒有停止。「拜託,你們都把我逼迫到這樣了!」布克大笑著說,「我們今天談的所有話題中,這個話題是最讓我尷尬的。拜託,我的女朋友可能也在收聽這個節目的。」布克接著補充,「再說了,(離大選)不是還有兩年嗎,再給我點時間。」
美國人為什麼不喜歡單身漢總統?
研究婚姻和歷史以及性別關係變遷的學者,美國常青州立大學(Evergreen State University)教授康特茲(Stephanie Coontz)表示,自19世紀晚期開始,公眾政治人物的個人形象一直和他們的家庭聯繫在一起,當時的美國有一種公認的價值觀認為,家庭是一個國家的基石,把家庭擺在第一位也被看作一項公認的道德標準。「當時,家庭被看作社會的縮影,只有養得起家的男人才被認為能養得起國家。」康特茲說。
而家庭作為穩定、責任和承諾的象徵也一直延續至今,這也是每一位政治候選人,不論學校的委員會主席競選還是總統大選都會出現候選人所發出的一張全家人微笑的海報,或者是家人拍攝的支持候選人參選的視頻短片。
康特茲表示,美國公眾甚至更在意一位政治候選人的配偶是否存在,而並不在意這位候選人婚姻的真實質量。也正因為如此,儘管多位美國總統都曾先後爆出婚內醜聞,包括當年的柯林頓性醜聞都沒有影響他後來的競選連任,這被認為同當時的希拉蕊「一直存在和支持」有很大關係。
希拉蕊在去年宣傳新書的時候曾被問到「你們是否有某種安排(出於政治目的選擇在一起)」,希拉蕊回答說,「是的,這種安排叫做婚姻。」
正因為美國民眾如此在乎政治候選人「婚否」 ,像布克一樣沒有結婚的單身漢想競選時才總會被問到類似「你都沒有成家,憑什麼覺得你可以對國家負責」的問題。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參加上屆總統大選的南卡州共和黨參議員格林厄姆(Linsey Graham)。63歲仍然未婚的格林厄姆雖然是國會的重量級議員,但多次被媒體問到「一旦當選,你將如何處理第一夫人的工作責任問題」, 當格林厄姆回答「我可以讓我妹妹兼職」時,媒體顯然不滿意,指出「第一夫人的工作是一份全職工作不能兼職」,格林厄姆只好回答,他「有很多朋友,因此可以讓她們輪著做第一夫人。」 這個回答更引起外界的不滿,公眾認為格林厄姆毫無男人的誠信和責任感,「不適合擔任總統職位」。格林厄姆在初選中就宣布失敗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