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7.7《聲暖人心 我們在一起》全國近60加音樂(文藝)廣播電臺抗擊...

2020-12-09 河套微傳媒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用歌聲溫暖人心,用音樂歌頌英雄!由河南音樂廣播、黑龍江音樂廣播、新疆音樂廣播、江西音樂廣播經典1034、重慶音樂廣播、福建音樂廣播、山西音樂廣播、廣西女主播電臺、福州廣播電視臺、中山廣播電視臺全國十家廣播電臺發起,巴彥淖爾文藝生活廣播FM97.7等全國50餘家電臺共同響應積極參與推薦,傾情策劃發起《聲暖人心 我們在一起》 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大型徵集展播活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援武漢,我們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從今日起,我們將在河套微傳媒以及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文藝生活廣播FM97.7每晚18:00-19:00播出《娛樂晚高峰疫情特別節目-聲暖人心 我們在一起》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展播,敬請關注。

今天推出第一期:和您分享武漢音樂廣播推薦的公益歌曲《武漢伢》。

《武漢伢》

如果有一天家鄉需要我,我定全力以赴

為被病毒侵襲的武漢祈福!

希瓜武漢音樂人【陳夔+段思思+馬濤+譚旋】攜手武漢音樂人【吳濤】傾力製作

【上海希瓜音樂製作有限公司】製作發行

17位武漢文藝工作者齊獻聲,為家鄉助力、點讚!

陳 戈:鋼琴老師

陳晶晶 :聲樂老師

陳思同 :音樂人

陳志斌 :吉他手

段思思 :詞作家

胡皓波 :歌手

劉思言 :演員

莫豔琳 :音樂人

譚 旋:音樂人

譚一一 :學生

吳 倩:演員

向 鷹:音樂人

徐勤文 :舞蹈演員

袁姍姍 :演員

嚴偉冬 :聲樂老師

張峰瑞 :公司總監

朱文婷 :聲樂老師

這是我的家,我們守護她,

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搭把手就過了。

歌曲《武漢伢》是希瓜音樂為此次武漢疫情創作的第二首公益歌曲,歌曲由來自武漢的三位希瓜音樂人段思思、譚旋作詞,譚旋作曲,陳夔編曲,吉他由武漢音樂人吳濤演奏。《武漢伢》與之前發布的第一首助力歌曲《戰書》不同,它用最深情的旋律將武漢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武漢人的視角一一描述,無論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還是揚名中外的黃鶴樓;無論是滿載歸程的大橋,還是童年的記憶,都是這些武漢音樂人們從小到大,無論走到哪裡都惦記的根。這座城曾養育他們長大,如今她有了困難,武漢伢們定首當其衝,全力以赴助家鄉渡過難關。這首歌由17位來自武漢的文藝工作者演唱,其中包括演員、歌手、音樂人和老師,每人一部手機錄下聲音,在祖國各地用最動情的聲音譜成最美合唱,只為能讓每個中國人都記得武漢最美的樣子,他們唱出的不僅是每一位武漢人們的肺腑之言和熱愛,更是全中國人民對武漢的偉大祝願,願她能挺住這一刻,相信很快,曾經的美好就會再度重現。

武漢加油!國泰民安!

該歌曲詞曲、錄音、錄像作品版權均屬上海希瓜音樂製作有限公司所有或被授權使用,未經上海希瓜音樂製作有限公司書面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使用。

《武漢伢》——希瓜音樂武漢助力公益歌曲

作詞Lyricist:段思思、譚旋

作曲Composer:譚旋

演唱Singer:陳戈、陳晶晶、陳思同、陳志斌、段思思、胡皓波、劉思言、莫豔琳、譚旋、譚一一、吳倩、向鷹、徐勤文、袁姍姍、嚴偉冬、張峰瑞、朱文婷(以上排名按拼音順序排列)

製作人Producer:譚旋

編曲Arranger:陳夔

吉他Guitarist:吳濤

混音工程師Mixing Engineer:馬濤

製作發行Produce Company:上海希瓜音樂製作有限公司

街道口的風 撩醒了夏蟲

竹床上的小孩做著夢

熱乾麵糊湯 一樣的吃相

海角天涯 流淌唇齒香

這是我的家 在這裡長大

軋過大橋說過心裡話

深夜的司機 繞幾圈繁華

不宵夜 不作罷

黃鶴樓的詩 爛熟在嘴巴

多少次我低頭默念啊

只準自己罵 只許別人誇

我愛的 武漢啊

江漢路的雨 淋過你幾回

二廠汽水換成了酒杯

牛皮誰在吹 面子給不給

僕僕千裡 有母勸兒歸

這是我的家 在這裡長大

一把蒲扇 挺得過炎夏

冬天雪花花 日子火辣辣

可愛的 武漢伢

這是我的家 我們守護她

故鄉的土 親吻過腳丫

如果有一天 她也需要我

搭把手 就過了

搭把手 就過了

彩蛋來啦

支援武漢,我們在行動!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歡迎提供各類線索

歡迎把您遇到的突發事、現場事、感人事(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您認為有意義的事兒)都可以反饋給我們,可以微信留言也可以直接撥打熱線電話。

新聞熱線:0478—8918718、0478—8918717

覺得有用,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聲暖人心 致敬榜樣]《春天不會遲到》,《飛向中國的航班》迎接...
    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濟南高新控股集團、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音樂生活節目中心聯合承辦的「聲暖人心,致敬榜樣——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徵集展播」活動開啟以來,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級媒體、企事業單位以及音樂人的優秀原創歌曲作品。
  • 北京電臺音樂廣播與中央電臺音樂之聲的定位比較
    1993年1月23日,北京電臺音樂廣播開播;九年後,2002年12月2日,由中央電臺第三套節目全面改版而來的「音樂之聲Music Radio」(以下簡稱音樂之聲)開始出現在北京的上空。現在,二者均是北京地區擁有高收聽率及旺盛人氣的廣播頻率,並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擁有大批忠實聽眾,成為了我國音樂廣播的兩隻「領頭羊」。
  • 抗擊疫情《我們能》!唱響14億中國人的中國心
    作詞歌曲先後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廣播電視新歌評選一等獎、中國廣播文藝政府獎、河南省優秀文藝成果獎、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等近百項省級以上獎項,並有部分作詞歌曲入選大學和國家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教材。有《會唱歌的月亮》(歌詞集)、《阮志斌歌詞藝術》、《媽,我回來啦——阮志斌作詞歌曲選》出版。
  • Jing.fm:懂你的個人音樂電臺
    網易科技訊 6月18日消息,從豆瓣的長青可以總結出一句:文藝青年是無敵的,一提到數據挖掘和智能推薦音樂,似乎又是豆瓣音樂獨佔鰲頭。不過今天推薦的Jing.fm以其前無古人的精準人工智慧推薦和語義DNA搜索獨闢蹊徑,足以與豆瓣音樂PK,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Jing.fm非常小清新,2012年看來是小清新們的世界。
  • FM97.5摩登音樂臺 摩登天空的新實驗場
    FM97.5摩登音樂臺已經運營接近1年,與國際一流調頻接軌,啟用中國音樂電臺第一人——戴以戎。打通音樂生態鏈條,實現摩登天空資源緊密捆綁。但悄無聲息地,摩登天空在年初低調宣布進入電臺事業,預示著其業務開始涉足關於音樂的不同領域,不得不讓人開始猜測沈黎暉麾下的摩登天空到底在下一盤怎樣的棋,究竟他的夢想延伸至何方?2015年年初,FM97.5湖南文藝頻道宣布更名為「摩登音樂臺」後正式與聽眾見面。於此同時,摩登天空與湖南廣電的合作正式拉開帷幕。
  • 2018年度全國廣播電臺十佳DJ在鄭出爐
    中原網訊(記者 李愛琴)昨日下午,2018年度「廣播電臺十佳 DJ終評」活動在鄭州人民廣播電臺融媒體演播廳舉行。31名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湖南、湖北等26家廣播電視臺的主持人相聚鄭州,參與了這場魅力聲音巔峰之戰的激烈角逐。
  • 蜻蜓.fm:想做世界電臺"大篷車" 讓你和全球電臺無縫對接
    如今,在蜻蜓.fm上300多萬小時的有聲內容,這背後有來自100家唱片影視公司、10000名電臺主播、1000所高校(包括復旦、交大、同濟等校園電臺),以及60多個國家的3000多個電臺。從內容上看,涉及音樂、新聞、綜藝、小說、健康、兒童、教育、公開課、主播秀、軍事歷史、都市情感、相聲曲藝、校園之聲、懶人英語等17大類;從地域上看,除了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外,更有日本、法國、美國、新加坡等60多個國際頻率。
  • 河南交通廣播榮膺2017全國廣播頻率網絡傳播百強榜前十
    1交通頻率仍為百強榜主力 華東地區優勢明顯在廣播頻率網絡傳播百強榜中,交通與新聞綜合類頻率數量最多,分別有26家、20家,總和佔比近半,另有音樂類18家、經濟類8家、城市生活/民生類6家、文藝類6家、農村類3家、體育類3家、旅遊類3家、英語類2家……近幾年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帶來了私家車的普及
  • 2017年全國廣播業集群亮相 多家廣播機構榜上有名
    月22日在北京廣電國際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廣播媒體同仁近200人參加了發布會。  經過近四個月的問卷和實地採訪,本刊調研和採訪了數十家廣播機構,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鮮活資料,並得到了廣播機構的廣泛響應和支持。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撰寫出了全國廣播業綜合實力大型調研報告。我們希望這份調研報告既有學術含量又有現實指向,希望這份報告對業界有所參考。  課題調研組組長崔忠芳對此次廣播大型調研進行了說明。
  • 長春地區廣播電臺頻率表
    當年開個人網站時,我通過手機搜索確定的長春地區廣播電臺頻率表,提供參考如下:長春地區廣播電臺頻率表  序號  名字  調頻(兆赫)  中波(千赫)  1   長春人民廣播電臺-鄉村戲曲頻道  88  900  2   長春人民廣播電臺  88.9  585
  • 全國收聽率高的FM電臺 終於找到這個神器啦,免費、內容全面!
    人氣IP小說受到了大眾關注,這一類型小說一旦推出有聲版本,也必然會成為聽書黨關注的重點,涉及到專業廣播無論講解人的磁性嗓音還是配樂,都是一些個人說書者無法比擬的,因此一些FM電臺中的各類廣播小說只要有新品推出,必然會深受好評。全國收聽率高的FM電臺都有哪些呢?
  • 1Q84.fm:讓每個用戶都擁有自己的電臺
    作為喜歡分享和推薦的音樂發燒友,這些問題我們都遇到過很多次。為什麼不能有一種方法,讓大家重拾小時候那份單純的快樂呢?於是幾個月以後,就有了1Q84.fm。我們的目標是:讓人們在分享音樂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那麼,1Q84.fm是怎麼玩的呢?
  • FM90.8、FM104.1龍鳳之聲5G智慧電臺上線啦!
    龍鳳之聲5G智慧電臺以媒體融合為契機,全面做優宣傳、做精節目,努力打造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調頻廣播,信號覆蓋縣城和21個鄉鎮(街道),397個村(社區),服務全縣61萬群眾。湖南廣播電視臺研發的「5G智慧電臺」系統,可一鍵式自動化生成新聞、資訊、天氣、路況等應急內容的編排與播出。在內容採集、抓取、編輯、播音、播出的採編全流程中,用智能技術取代人工操作,用語音學習轉換取代錄播過程,24小時、全天候保持廣播的應急值守狀態。來兩段男聲的音頻聽一下吧聽出是機器人在播音嗎?怎麼樣,驚著了嗎?
  • 北京電臺:不止於聲
    這種跨界探索我們還將繼續,創新永遠在路上。八、新聞廣播:王秋總編輯介紹:「新聞廣播是北京電臺最重要的頻率,也是北京電臺的主體頻率。肩負著報導北京市委、市政府各項方針政策的重任,及時準確、鮮明生動地報導北京以及國內外大事,反映老百姓的意願和要求。每天早晨7:00播出的《北京新聞》伴隨著幾代北京人的成長。」
  • 荔枝FM:一個文藝電臺的逆襲
    音樂一響起來,原本看上去還算安靜的賴奕龍,開始隨著節奏搖擺,甚至還彈起了空氣吉他。在投身網際網路創業之前,這個中年男人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做過一年的電臺DJ,甚至在1999年組織了一場搖滾音樂會。 電臺高手在民間 荔枝FM的界面和用戶體驗就像是真正的電臺。 它打開的首頁不是電臺列表,而是一個大旋鈕和一個模擬的調臺面板。奶白色的收音機樣式有種溫暖人心的年代感,在現在這個講求視覺設計扁平化的時代,荔枝FM固執地堅持立體仿真的風格,給人戀物的快感。
  • 中國之聲開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完成8套節目改版
    中廣網北京1月1日消息 隨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在2004年元旦正式開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已經完成了8套節目的改版。它們分別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中國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二套節目(經濟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三套節目(音樂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四套節目(都市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套節目(中華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六套節目(神州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七套節目(華夏之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八套節目(民族之聲)。
  • 央廣經濟之聲與大連地方電臺合辦廣播頻率開播
    人民網大連9月18日電   今天上午,《「不一樣的城市力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十周年連城主題活動——FM104.3經濟廣播開播儀式暨大連金州新區發展高峰論壇》在大連市金州新區舉行。這標誌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正式落地大連、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和大連金州新區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FM104.3經濟廣播正式開播。
  • 昆明人民廣播電臺簡介
    電腦數碼播出設備系統居全國領先水平。依託強大的發射功率,「陽光頻率」覆蓋面積已達一萬平方公裡,覆蓋人口400多萬,中波覆蓋面積更為廣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陽光頻率」已形成了綜合新聞、文藝、音樂、體育、娛樂、經濟、服務等多類節目的全方位、多層次節目體系。  FM1028都市調頻  1998年開播。
  • Bus.fm:獨立博客媒體發展而來的音樂電臺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落網最新資訊 > 正文 Bus.fm:獨立博客媒體發展而來的音樂電臺
  • 網絡電臺 VS 傳統廣播,誰輸誰贏
    網絡電臺的內容按照其性質大體可分為新聞、小說、軍事、歷史、脫口秀、音樂、汽車、電影,旅遊等幾大類。按照節目來源來分,既有傳統廣播電臺的節目,又囊括了一些自媒體的內容,比如《羅輯思維》、網易公司創始人丁磊的節目等。另外,還有一些紙質媒體、電視媒體轉型或者兼帶做音頻節目。比如: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錢江晚報》嘗試音頻新聞,成為首個發聲的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