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機構突然關門 如何索回預付卡退款?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史洪舉

據新聞報導,今年4月,李女士給孩子報的教培機構突然關門停業,李女士的預付款打了水漂。氣憤的李女士和另外2名消費者在5月底委託深圳市消委會提起訴訟。5個月後,李女士和另外2名消費者收到了共計3.3萬多元的全額退款。

消費者能夠順利索回預付款,除了自己的較真之外,與消委會的不懈努力不無關係。在商家捲款跑路、消費者預付卡打水漂較為常見的背景下,這一新聞無疑引人注目。更關鍵的是,理當對預付卡經營行為從嚴監管、科學監管,方能避免消費者被圈錢和宰割,讓消費者索回退款不再罕見。

雖然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要求發卡企業發行預付卡時備案,但很多商家根本未履行任何備案手續,導致大量預付卡成為無備案、無存管、無監管的「三無卡」。消費者充值時,往往對經營者資質和信用不了解,甚至充值金額掌握在經營者的資料庫中,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尚有多少餘額。這樣一來,商家跑路之後,消費者根本無法搜集有效證據,甚至連經營者的執照、幕後老闆都不知道,遑論討回餘額。在商家倒閉跑路後,能否討回預付款餘額,成了完全憑運氣或者靠商家良心發現的不確定事件。

監管預付卡經營行為,防止商家圈錢跑路,有必要重塑監管規則。具體而言,應要求商家開展預付卡業務時,主動與消費者籤訂合同,明確相關事項,明示商家商號、名稱、聯繫方式,建立明晰的帳目,關店、歇業時主動聯繫消費者辦理退卡或轉卡事宜。如果商家違反前述義務的,有必要嚴肅處理甚至追究刑責。如根據刑法,侵佔他人財物拒不退還的,可構成犯罪。

來源:經濟參考報

相關焦點

  • 消費者索回預付卡退款應成為常態
    據新聞報導,今年4月,李女士給孩子報的教培機構突然關門停業,李女士的預付款打了水漂。氣憤的李女士和另外2名消費者在5月底委託深圳市消委會提起訴訟。5個月後,李女士和另外2名消費者收到了共計3.3萬多元的全額退款。  消費者能夠順利索回預付款,除了自己的較真之外,與消委會的不懈努力不無關係。
  • 新學期剛開始,這家培訓突然關門了!
    這兩天,揚州市中小學陸續開學,校外培訓機構也開始複課。然而,就在這個當口,揚州市區四望亭附近的一家名叫「引領右腦」的培訓機構卻突然宣布關門,這把交了學費的家長們急壞了。王女士介紹,這家機構號稱「國際連鎖」,通過相關課程開發孩子右腦,以提高智力和專注力,一年的費用高達一萬兩千多元,並且採用「先交錢後上課」的預付費模式。如今突然關門,後續還有不少課程,算下來可是一大筆錢。
  • 教培機構星光熠熠跑路消費者拿到退款 評論:「意外」應該成為常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商家跑路消費者拿到退款,「意外」應該成為常態今年4月,李女士給孩子報的教培機構星光熠熠突然關門停業,李女士的預付款打了「水漂」。沒想到的是5個月後,李女士和另外2名消費者收到了星光熠熠共計33667.7元的全額退款。經營者關門停業了,甚至一度聯繫不上,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卻還能拿到全額退款,除了自身敢於拿起法律武器較真維權外,當地的消委會無疑起到了關鍵作用。
  • 正義網:違約不退款、關門跑路……預付卡消費亂象怎麼治?
    正如鮑文波代表所言,這樣的預付卡消費案件,案值雖小,但是涉及人數眾多,身邊的人不少都經歷過類似事情,因為案值小、不熟悉維權途徑,只好吃「啞巴虧」。現實中,如何破解這種維權困境?代表們來到調研的第一站——上海。
  • 揚州這家親子機構突然關門,家長挺著急 商場方已報警
    該親子機構老師與家長的聊天截圖該親子機構已關門,門外沒有相關告示近日,手機號為「18*******08」的網友向揚州發布手機APP報料平臺報料,稱位於京華城的Rmall悅寶園高端親子機構不知何原因關門,
  • 一培訓機構突然關門!
    2020年12月26日,張紅女兒所在的大連智教優學教培機構黑石礁分校突然閉店。該校一名負責教學的校長稱,這家培訓機構的法人代表突然失聯。像張紅一樣,還有來自上百個家庭的學生家長被捲入這場「閉店風波」。據家長們自行統計,目前涉及的學費總額可能超過200萬元。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近年來校外培訓市場的火爆,一些品牌連鎖培訓機構大量湧現。
  • 預付卡消費 「餡餅」緣何成「陷阱」
    3月6日,記者獲悉,去年省城各級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投訴14409件,其中僅「水果營行」的預付卡消費投訴就達1037件。南昌消協相關負責人坦言,預付卡消費投訴已成為目前消費投訴的焦點。  「隨著美容美髮、水果銷售、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商家以較低折扣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卡。
  • 經歷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
    2020疫情「黑天鵝」打亂了整個教育行業,近半年來,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每天有近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學員退費、員工工資、房租…每一項支出都足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經歷長達半年的行業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為了解決現金流的壓力,教培機構選擇減輕壓力的策略也是多樣化。
  •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原標題: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我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年卡,可最近門店突然關了,想找門店經理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在杭州工作的劉浩南無奈地說。
  • 新年起始北京菲尼英語培訓機構突然關門,多名家長蹲守等待處理結果
    新京報記者 張靜雅 攝1月3日,多名市民向新京報記者反映,北京市石景山區盛景國際三層的菲尼英語培訓機構突然關門,使得不少學生被迫停課。涉事機構教師稱,多人被拖欠工資,負責人失聯。新京報記者聯繫該機構負責人電話,始終無人接聽。目前,家長已經報警並準備起訴維權。
  • 教培機構攻略十五:校長們注意了,機構做好課消,有了新思路
    課消,這個名詞在教培行業非常重要!絕大多數教培機構,都是向用戶預收費的,相當於把服務計劃好了,家長作為顧客也把單給買了,但因為服務還沒執行,這個錢,還不是我們的!教培機構得在一個學習的周期中,把課程一節一節上完,最後才能把這個錢算做教培機構的收入!
  • 太突然!寧波高鑫廣場這家店關門!3個月前還在發放預付卡!
    「沒有事先通知,店就關門了。好不容易聯繫上店方,退卡轉卡怎麼算都不合理!」最近,海曙區高鑫廣場摩兒豆兒童遊泳館顧客反映,衝著優惠活動辦卡消費,沒有事先通知突然撤店,退卡轉卡都出現問題,之前的優惠也不算數了。寧波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中心接到不少顧客投訴後,記者進行了跟蹤採訪。
  • 單用途預付卡,遇到問題如何維權?
    單用途預付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如零售、餐飲、美容美髮、文旅、體育、交通、教育等多個領域,並以其便於攜帶和使用的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消費者往往會因卡無法兌付、商家拒絕退卡等多方面問題頭痛不已,心生怨恨。對消費者而言,碰到這些問題該如何維權?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風險提示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風險提示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 「我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年卡,可最近門店突然關了,想找門店經理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在杭州工作的劉浩南無奈地說。健身卡、美容卡、洗車卡……預付卡使用起來比較方便,還能享受較為優惠的價格,可少數消費者也會遇到店鋪關門、不給退款的情況。業內人士介紹,預付卡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用途預付卡,主要指由商業企業發行,只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或服務用的預付卡,例如,消費者在理髮店辦理的理髮卡等。
  • 一年收費2.4萬的迪士尼英語關門,2020疫情年,教培機構怎麼辦?
    某調研機構通過問捲走訪,調研了全國幾千家教培機構發現:20%破產,41%裁員,60%轉戰線上。在中國經營了12年的迪士尼英語「關門」引起的熱議,在6月底也落下尾聲,更多人在討論其在「關門信」中提到的「更多消費者傾向於在線學習體驗,全球疫情更加劇這一趨勢」因此,今年幾乎所有的在線教育品牌都在逆勢增長就連電梯廣告曝光最多的都是在線教育!
  • 八月教培行業現狀:暑假招生失利,收入銳減,關門速度加快
    每年暑假,大都是教培行業機構招生和營收的「黃金檔期」,不但可以有大量生源,還可以擁有眾多續報和秋季開班學員,可謂是重要的時間節點!後疫情時代,大部分教培機構收入銳減,且很多家長出於安全、經濟條件等方面的考慮,只會為孩子選擇最急需補習的學科,更是雪上加霜!
  • 教培機構如何應對老師的頻繁離職?
    最近好幾個做教培機構的朋友都抱怨說各自的機構裡都出現了不同的程度的老師離職。 對教培行業來說,機構老師的離職率居高不下幾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老師的頻繁離職,到底會對機構造成什麼影響?而教培機構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進行預防呢?
  • 豐臺又一培訓機構關閉,退費成難題!認準這42家備案企業,別讓錢包裡的卡無故蒸發!
    ,其實涉嫌虛假宣傳、不退款等問題的培訓機構遠遠不止這一家。圖源:教培行業觀察家住豐臺的高女士,去年在山木培訓學校方莊校區給孩子報了日語初級、中級課程,共花費7320元。可孩子剛上了20個小時的日語初級課程,今年2月校區就已經人去樓空。
  •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
    讓消費者「靜一靜」,多地新措劍指預付卡亂象    預付消費易「跑路」、開卡容易退卡難、口才一流服務差……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相關消費與日俱增,但部分健身房帶來的體驗卻難言滿意。    來自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收到1537宗涉及健身服務預付卡消費的投訴,有關健身行業關門停業的投訴189家。
  • 重慶教培機構口碑紅黑榜,看看你報的機構上榜了嗎?
    隨著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提高,報校外培訓班也成為了社會常態,經常看到大家在報班前,都會在家長群裡問問某家機構怎麼樣?老師教得怎麼樣?如今重慶校外培訓班的種類多,各區的培訓機構繁雜,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相當多:老師流動性大;學了幾期不見收效;甚至還有機構突然關門,留下一眾家長退款無門···為避免更多家長入坑,小幫搜集了部分家長的體驗分享,整理出重慶教育培訓機構口碑榜,都來看看重慶的教培機構到底有哪些紅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