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丨2020年國內醫療器械利潤排行,IVD成最大贏家!

2020-12-18 騰訊網

國產器械加速替代進口

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的爆發,讓部分醫療設備全球需求大幅增長,全球各國對醫用防護用品、核酸檢測盒等醫療器械訂單量激增,銷售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部分醫療器械持續脫銷。

俗話說禍福相依,經過此輪疫情的考驗,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在疫情之後,國產品牌在擁有核心技術、與進口設備質量一致的情況下,將擁有更多同臺競爭的機會,讓高品質、高性能的國產設備真正進入各大醫院,促進進口替代進一步加速。

而國內哪些械企在這場疫情中崛起?或許下面這份2020上半年醫療器械行業上市企業營業收入排行榜能夠給我們答案。

據統計顯示,2020上半年醫療器械行業滬深A股上市企業營業收入榜單中,企業營業收入共計577.38億元,其中,邁瑞醫療、英科醫療、樂普醫療、新華醫療、振德醫療、魚躍醫療、藍帆醫療、奧美醫療、萬孚生物、山東藥玻為2020上半年醫療器械行業滬深A股上市企業營業收入榜單前十企業。據統計,前十企業營業收入共計381.96億元,佔榜單的66.15%。營業收入位居第一的是邁瑞醫療,達105.64億元。英科醫療位居第二,營業收入為44.5億元。樂普醫療位居第三,營業收入為42.38億元

二、IVD成最大贏家

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10日,國內醫療器械上市企業達到92家。其中34家為體外診斷領域企業,而體外斬斷領域的企業在疫情中的增長幅度最大,個別企業業績增幅高達1159.39%!接下來我們從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同比、淨利潤、淨利潤同比、總資產5個方面對名列前茅的企業做一個數據比對。

首先在營業收入方面,邁瑞醫療以不可撼動的105.64億的成績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迪安診斷、華大基因等企業均是在新冠核酸檢驗試劑方面獲得成功的公司。

在營收同比上,聖湘生物以超1000%的增幅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東方生物與排名第三的碩世生物,增幅均超過350%。

在淨利潤上,邁瑞醫療以超30億元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華大基因與排名第三的聖湘生物,淨利潤均超過10億元。

在淨利潤同比上,聖湘生物以超14000%的淨利潤同比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東方生物與排名第三的達安基因,淨利潤同比均超過1000%。

在總資產上,邁瑞醫療以接近300億元,排名第二的迪安診斷與排名第三的華大基因,淨利潤均超過100億元。

三、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即便沒有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仍然極具潛力,數據顯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長迅速,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2021年至2022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將有望突破萬億元,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複合增長率持續保持在15%左右,中國市場未來一段時間將維持高速擴容態勢。

儘管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產品加快湧現。但整體來看,我國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呈現「小而散」的局面。

根據《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9)》,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9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主營收入年平均在3000萬~4000萬元,與國內製藥行業企業3億~4億元的年平均主營收入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

現階段,我國出口醫療器械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但近年來結構趨於優化,高附加值的產品佔比不斷提升,醫用耗材產品的性價比增幅顯著,而進口醫療器械則仍然以高端產品為主。而此次疫情的出現,無疑加速了我國一部分醫療設備企業邁進的步伐,尤其是對於本次疫情中最大的贏家,國內部分IVD企業來說,快速增長的營收勢必給未來的發展注入更多籌碼。

四、國內醫械行業全面擴容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以完善我國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儲備能力,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國家發改委和衛健委先後發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和《關於完善發熱門診和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改造升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進公共設施平戰兩用改造等建設任務;

要加強重症監護病區(ICU)、呼吸、感染等科室建設,配置床旁監護系統、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ECMO)、聚合酶鏈式反應儀(PCR)等設備,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全面做好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等工作。

要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多項政策的出臺,加速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擴容,促進國家繼續積極支持自主研發創新,加速部分國產先進領域的進口替代。

- END -

文章來源:眾成醫械研究院、器械之家、

中商產業研究院、嘉峪檢測網、IVD從業者、醫療器械創新網

相關焦點

  •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年**半年,醫療器械行業實現累計營業收入1080.92億元,累計利潤總額92.44億元,累計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12.05%和4.71%.  中國醫械產業呈現"多、小、高、弱"的特點。醫療器械產品種類3500多種,平均每種產品十多個註冊證。國內的醫療器械市場不管在生產還是在銷售領域,集中度都比較低。從地域分布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
  • 這些國產醫療器械,機會來了|醫療器械|IVD|企業|-健康界
    2020年以我們意料之外的姿勢夾裹著突如其來的挑戰展開,新冠病毒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危害讓大家重新審視2020年的大環境前景,巨大的挑戰顛覆了醫療行業的原定規劃,在面臨危機的關鍵時刻又蘊藏著IVD巨大的機遇。
  •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6-2022年)
    醫療器械**年市場總規模約為2556億元,但生產企業15789家,平均每家才1350萬元,僅為藥品平均數的4.6%.預計到**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生產企業數量為16000家。**年**半年,醫療器械行業實現累計營業收入1080.92億元,累計利潤總額92.44億元,累計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12.05%和4.71%.
  • 醫療器械行業技術特點及發展現狀分析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全球及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全景調研與前景預測報告》 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時間早,居民生活水平高,對醫療器械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要求較高,市場需求以最新產品的升級換代為主,市場規模龐大,需求增長穩定,歐盟醫療器械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
  • 時代投研|醫藥生物「期中考」喜憂參半:醫療器械利潤翻番,中藥板塊...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陳鑫鑫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醫藥行業作為抗疫的先鋒行業備受矚目,口罩、呼吸機、檢測試劑等生產企業率先復工擴產,為疫情防控做出了較大貢獻,該行業上半年的業績也備受關注。截至8月31日,A股346家醫藥生物企業已悉數披露2020年半年報。
  • 投融資月報 | 全球醫療器械投融資6月報:治療設備反超IVD
    >本文關聯企業:博奧晶典,CereVasc,Polares medical,HistoSonics,數坤科技一. 2020年6月全球器械與耗材融資概述根據動脈橙產業智庫不完全統計,2020年6月,全球醫療器械與耗材領域共發生43筆融資交易,披露的交易總額約為6.03億美元(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中國製造崛起之路開啟
    醫療器械可細分為醫學影像、體外診斷、心血管器械、骨科器械等多個領域。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長迅速,遠超全球增速。2016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4059億美元,同比增速為5%左右,略高於全球藥品行業增速。2016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4617億元,近年來增速超過20%,遠高於全球增速,也高於我國藥品市場規模10%左右的增速。醫學影像、體外診斷、心血管器械和骨科是醫療器械行業中最大的細分市場領域。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之醫療影像篇
    2018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 4278 億美 元,同比增長 5.64%,預計未來仍將維持 5%左右的增速穩定增長。從全球醫療器械細分領域來看,IVD 是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規模最大的子板塊, 佔市場總額的 15%;心血管相關器械以 14%緊隨其後;而醫學影像器械排名第三, 佔比 12%,預計 2017 年市場規模約為 480 億美元。
  • 全國排行:廣州今年上半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增長最多!
    據眾成醫械大數據平臺統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共計22079家,較2019年底增長4419家,增幅24.6%。眾成醫械研究院根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各地生產企業數量增長情況,發布了全國各省、城市、區/縣等地區生產企業數量增長排行榜,其中,廣州成為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增長數量最多的城市。全國各地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增長情況詳情如下。
  • 2020外貿行業盤點,家居業竟成最大爆單王!
    宅家小家電和消毒殺菌類小家電2020年出口訂單增長都很快,其中空氣淨化器是最大的贏家。 記者了解到的一個故事讓人心酸又感動。 「2020年歐洲和日本相繼升級了限塑令,但全球限塑令對行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產品結構變化。近3個月一次性紙制產品的出口增速高於同類塑料製品超3倍,11月份交易額同比甚至飆升822%。」阿里國際站行業運營專家英恩告訴記者。
  • 2020年全球百強械企丨十大醫療器械公司名單
    以下是2020年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公司名單。排名前四的企業均未發生變化。但由於成本節約措施,醫療部門在接下來的第一季度實現了36%的利潤增長。 第六名 西門子醫療 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財年中,西門子醫療的銷售額有所下降,但公司高層預計,隨著全球從COVID-19流感大流行中復甦,收入增長將恢復,新財年收入將增長5-8%。
  • EvaluateMedTech:2015-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
    EvaluateMed Tech預測到2020年,體外診斷產品(IVD)仍然是佔比最高的子行業。2020年IVD(體外診斷)銷售額約為 673億美元,在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中佔比13%,2015-2020年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6.1%,高於同期醫療器械行業整體5%的增速,整個研究報告是基於全球300家頂尖醫療器械生產商的公開數據而得出。
  • 康復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第二章2016-2020年康復醫療器械行業投資環境分析 第一節康復醫療器械行業政治法律環境分析 第二節康復醫療器械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第三節康復醫療器械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 疫情催化,2020年中國醫療電商行業迎歷史機遇期,新零售模式成趨勢
    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2020-2021年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及標杆企業分析報告》。報告主要通過醫藥電商和家用醫療器械兩方面,對醫療電商產業上下遊深入探究運行模式,並綜合魚躍集團、平安好醫生、愛康多等典型企業,對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發展進行趨勢預判。
  • 深扒醫療器械行業細分十大板塊
    作者:userfield來源:雪球從仿製藥集採之後,大家就在醫療領域找其他市場大、增長快的細分賽道,從CRO/CMO、醫療器械到醫療服務、原料藥,把有邏輯有業績的細分領域和公司都給了估值溢價。今天說說行業比較散的醫療器械領域。
  • 創新醫療器械切換升級,全面提速|2020醫療健康領域年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浩悅資本,作者 | 浩悅資本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組2020年中國經濟從疫情的動蕩中恢復,醫療健康領域在疫情帶來的非常態經濟周期下,整體投融資增長態勢顯著。在創新和政策的變革之下,諸多細分賽道受到資本的持續追捧。
  • 中國醫療器械售後維修服務,醫療器械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中國醫療器械售後維修服務,醫療器械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26 10:48:19 近三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面臨大洗牌,醫用耗材的持續降價
  • 65%上市藥企布局醫療器械行業 三大變革帶來新競爭格局
    眾成醫械聯合中信證券近期發布了《國內上市醫藥企業投資醫療器械產業研究報告(2020年)》從投資雙方企業狀況、藥企投資偏好、醫械細分賽道分析、發展趨勢預測等多個維度對藥、械轉化進行量化分析,展現藥企布局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態勢。
  • 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宗雲崗: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將...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會玲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等防疫相關產品的需求急劇擴大,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前景亦隨之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就醫療器械行業現狀、發展前景以及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面臨的挑戰等問題採訪了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方所」)的專家。
  • 2019,醫療器械產業6大趨勢!
    自2014年,國家對醫療器械行業法規進行修改和完善,不定期的頒布行業標準和分類的制定,所頒布的政策可謂刀刀精準。營改增、金稅三期、醫用耗材兩票制和提高集中配送度,以及醫療控費、醫聯體和分級診療等政策密集出臺,令人應接不暇,既有商業模式和市場格局面臨巨大的挑戰,行業面臨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