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他們中有的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有的主動請纓援藏援疆支教……他們猶如蠟燭,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今日起,海峽都市報將聯合泉州市教育局推出「我身邊的老師」系列策劃報導,向廣大讀者展示泉州這群最可愛的人。
-
仁壽教師汪芳:堅守初心 逐夢講臺
講臺上,她神採奕奕、侃侃而談生活中,她優雅含蓄、溫婉內斂2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堅守初心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留在三尺講臺上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仁壽一中北校區高一語文教師汪芳了解她在教育路上的追夢故事1999年大學畢業後,汪芳如願踏上了三尺講臺,開啟了她的追夢之路。
-
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築夢路上有愛更暖心
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
築夢路上:世紀開元物業董事長全廣平
時光荏苒,自1999年離開家鄉放棄事業單位編制,毅然決然的來到嚮往的深圳加入物業管理行業,一幹就是21年。眼看著深圳的變化與發展,也有幸與物業管理行業一起成長,見證著行業的變遷。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裡風鵬正舉。這40年的發展期間,深圳的人口與城區面積快速增長,城市中人的生活居住、人與小區的相處關係等問題迎面而來,而且需要迫切解決。如何和諧調節這些問題,就是物業管理的魅力。
-
教師節特輯③ | 三尺講臺,三十餘載堅守——致敬所有老師,你們辛苦了!
33年堅守,33年耕耘,蔡汝浩胸懷教育夢想的大目標,在開拓與奉獻的路上執著前行。海洲第一小學 歐定桂30多年前的歐定桂正值青春年華,帶著新奇、懷著熱情走上了三尺講臺,那一刻她就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一頭是義務,一頭是責任。
-
亳州丁成寬:三尺講臺36年堅守 一盞紅燭照亮農村孩子健康成長之路
他曾幫助一個唇裂女童張傲妮申請國家免費醫療,為其找回健康的人生;他曾長期關愛留守兒童丁文祥、顏藝陽,助力兩個孩子健康成長。丁成寬撰寫的論文《丁文祥的轉變》《孩子,我用愛心點亮你的心燈》等,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提供了範例。36年來,丁成寬始終「不忘初心」,無論多麼「頑劣」的孩子,他總能「潤物細無聲」,他像一支紅燭照亮著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之路。
-
為孩子們堅守在鄉村講臺
還是不懂啊,來,我們換個思路,這樣來理解……」昨天中午,在雲臺農場中心小學,徐志蘭正利用午休時間給學生講解題目。由於學校地處農村,班級裡的留守兒童比較多,孩子們的監管和學習最讓徐志蘭擔心了,所以每天早晨、中午,她都見縫插針地輔導幾個學生。輔導結束後,張明拿出一張畫,「徐老師,教師節要到了,我沒有什麼好東西送您,就畫了一張畫,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
寮步中學教師何曉燕:堅守三尺講臺十六載,兩學生英語中考滿分
經過幾十年發展,如今,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齊全,學校面貌日新月異。」39歲的寮步中學教師何曉燕,她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堅守三尺講臺16載,成長為立德樹人的優秀教師,培養出一個個品質兼優的學生。學生時代種下當老師的夢想何曉燕是寮步人,出生於1981年,從小在寮步上學。20世紀八十年代物質相對匱乏,學校學習環境比較簡陋。
-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 他們堅守一生
對於學生和家長的認可,翟梅豔說,這是對她最大的褒獎。翟梅豔認為,現在的社會豐富多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老師也應當與時俱進,了解學生所玩、所見、所想,與他們打成一片。只有設身處地為他們考慮,理解他們的情緒,在學業緊張時替他們分憂,在取得佳績時為他們喝彩,才能真正與他們交心交友。從2000年從業至今,翟梅豔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20年。
-
江華賀美玉:堅守三尺講臺 點亮學生心燈
紅網時刻9月10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黃春華 藍玉春)賀美玉是江華瑤族自治縣陽華中學的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從教31年來,堅持用「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用「誠實守信」踐行承諾,譜寫著江華教育者的「不平凡」,把「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作為自己的從教準則,用愛為學生點亮心燈,不讓一個掉隊。
-
福建鄉村教師堅守海島26年 凳子改裝成講臺桌
中新網福州4月28日電 (記者龍敏)一張用小凳子改裝而成的講臺桌,一間破舊的石板房,這就是福建莆田羅盤島上鄉村教師魏亞建堅守的陣地。儘管條件十分艱苦,但他一待便是26年,9000多個日日夜夜。然而,26年間,該島先後來了30位老師,除了他之外,沒人留下,最短的僅待了15天。1988年9月,魏亞建來到羅盤小學。「剛到羅盤小學時,連一塊磚的圍牆都沒有。」魏亞建回憶道,當時這裡的廁所是露天的,連個草棚都沒搭。教室裡,連像樣的黑板和課桌椅都沒有,講臺用一張小凳子改裝而成。這所偏遠海島上的鄉村小學,長期被「三缺」難題困擾著,缺老師、缺場地、缺設備。
-
「蒲」寫青春,築夢未來 | 「蒲公英」社會實踐團榮獲我校第五屆「感動校園」學生人物
六千裡路,是行走不夠的堅守,三尺講臺,是書訴不盡的情愫。你們以課桌為床,與蚊蟲相伴,仰首是春,俯首是秋,「蒲」寫青春,築夢未來。蒲公英的種子愈飄愈遠,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希望,那一封封飄回的來信,就是冬日最溫暖的告白。 團隊介紹 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蒲公英」社會實踐團隊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農村開展志願服務。
-
廣平:堅守講臺30年的「拐杖教師」
1990年3月,18歲的馮東海成為村裡小學一名代課教師,他依靠拐杖支撐身體給孩子們上課。如今馮東海調任到了廣平縣特教學校。除了上文化課,馮東海利用自己的特長增加了書法課。因為是班主任,他每天要上四節課,加上自習課輔導學生,一天差不多要站五個多小時。長時間拄著拐杖站立教學,造成脊柱和左腿側彎變形。
-
堅守講臺42年 陳才生:不是我培養了學生 是學生造就了我
9日,在南昌市灣裡一中,陳才生老師的學生們舉著用A4紙列印的祝福語,給陳才生送去祝福。1962年出生的陳才生1978年參加工作,42年來,他不僅站在三尺講臺傳道授業,還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成為學生們口中的「陳爸爸」。灣裡一中是灣裡管理局轄內唯一一所高中,承擔著35個村的高中學段教學任務,由於各村離校較遠,很多學生都選擇住校。
-
賀美玉:堅守三尺講臺 點亮學生心燈
賀美玉是陽華中學的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從教31年來,堅持用「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用「誠實守信」踐行承諾,譜寫著江華教育人的「不平凡」,把「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作為自己的從教準則,用愛為學生點亮心燈,不讓一個掉隊。
-
成長故事||堅守平凡 點亮青春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問過我,我的理想是什麼,那個時候我說我想當一名老師,想要成為和您一樣的人。多年以後,我順利的大學畢業,真正的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看看我的身邊,同齡教師們把青春紮根於三尺講臺而無怨無悔;中年教師們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老教師如一頭黃牛埋頭苦幹而不知疲倦。許許多多人的事跡在激勵和鞭策著我,他們就這樣默默地毫無怨言地辛勤耕耘著「半畝方塘」,堅守在三尺講臺上。
-
堅守講臺二十餘載 潛心教研匠心育人——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江中偉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優秀輔導員、省市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名教師、省級「特級教師」、 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市「嘉應名師」、市縣教改積極分子、市「十佳教師」……一張張榮譽證書,記載著大埔縣虎山中學教科處副主任江中偉在「三尺」講臺上堅守初心,默默耕耘的足跡。
-
蘄春二小骨幹教師朱莉:甘為人梯,做學生成長路上的明燈
我們心中都有一個最可敬的人,他(她)也許是含辛茹苦養育自己的父母,也許是那些為國家和民族而奮勇前行的英雄,也許是默默無聞教育我們成才的老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師是我們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人,足以影響我們一生。而老師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她)永遠消耗自己,照亮別人。
-
臨沂楊朝義:三尺講臺40年堅守 用奉獻照亮人生
原標題:臨沂楊朝義:三尺講臺40年堅守 用奉獻照亮人生初秋的芝麻墩街道長安路小學校園內,鬱鬱蔥蔥的綠化帶依然生機勃勃,課間休息間的操場上不少孩子在相互追逐嬉鬧,站在一旁的楊朝義老師,不時叮嚀著嬉鬧的孩子注意安全。
-
貴陽九旬英語老師堅守講臺成網紅,闊別26年後,他的學生終於找到他
日前,一條"貴陽九十歲英語老師堅守講臺"的微博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一位佝僂著身子,滿頭白髮的老人站在講臺上,用風趣生動的語言給小學生上英語課。 闊別26 年後,再次相遇 「你好,請問貴刊報導的教英語的谷明萬(大伯)在哪支教?我是他26年前的學生,我想去拜訪他。」2日上午,市民羅女士向貴州都市報記者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