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大腦皮層|肢體...

2020-12-22 健康界

孩子的語言問題似乎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了,隨手一翻就可以在我文章的回覆裡面找到幾個。可儘管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但一些家長對此還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孩子的語言是如何發展的。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

(1)說話晚

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

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

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2)吐字不清

這種情況很常見,吐字不清就是把「A」說成了「B」,意義雖然沒有改變,但聽上去卻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兒。吐字不清一般分三種,一是輔音發不好,如把n發成了l,把p發成了b等;另一種是元音發不好,如把ang發成了an,等等;也有元音和輔音同時發不好的,這就麻煩了,家裡人能聽得懂,對於外人來說,就不知道孩子在說什麼了。

(3)仿說

前兩種情況問題不大,問題大的是仿說,即你說什麼他就跟著說什麼,哪怕你說的是個問句,他也會跟你一樣地問你,比如你問他「你吃飯了嗎」?孩子也會問你「你吃飯了嗎」?這就不光是語言問題了,它還涉及「理解和認知」的問題。所以,有些專業人士會把這類孩子歸到疑似自閉症裡去。

同時,有這種現象的孩子,一般都不願意與人交流,不願意回答別人的問題,因為他聽不懂,這屬於聽覺性語言中樞的問題。

(4)肢體語言有問題

還有一部分孩子,不光是不會說、說不好,而且他的肢體語言也不行,如不會用手指物,不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另一方面,他也不太理解別人的肢體語言,也不會看人臉色。所以,這樣的孩子在表達自己需求時,是非常困難的,只會用哭、喊、鬧來表達。

什麼原因導致的?

凡事都要找到原因,原因找得準、找得對,才能精準、高效地解決問題。語言問題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把導致孩子語言問題的原因找到了,解決起來就不難了。一般情況下來講,語言問題有三種原因。

(1)家庭語言環境

孩子的語言獲得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也是模仿的結果。孩子從發音開始,到開口說話,這個過程是需要模仿的。就像出生在廣東的孩子,從小就會說粵語;在天津長大的孩子,天津話說得就好。相反,在哈爾濱長大的孩子,對閩南話會很陌生;在陝西成長起來的孩子,就不會說寧波話。語言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所以,平時,家裡帶孩子的大人應該多跟孩子講話,自己在做家務時,也要用適當的語言來描述一下,此外,家庭成員間的和睦的關係和家庭氣氛也是很重要的。

(2)運動過少

運動(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與語言是相關的,因為運動和語言在大腦皮層的同一區域。運動,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跟語言是相互促進的關係。這個觀點提出後,很多網友給我提供了不少「反例」,有的說他小時候運動很好,就是語言不好;有的說孩子運動不好,但語言還是不錯的。運動與語言只是在同一區域,並不是「重疊」的或相同的區域,也就是說,它們畢竟只是鄰居而已,是「相關」的和「相互促進」的關係,所以,有些「特例」也是正常的。

(3)原始反射不整合

孩子出生以後的一些動作和反應,尤其是一些機械化的、程序化的、自動的動作,基本都是由原始反射控制的。進化成這個樣子的好處就是速度快,不需要大腦皮層來參與,即不需要思考,能很好地幫助孩子生存和發展,當大腦皮層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原始反射便被整合到其他反射或整合到大腦皮層裡了,讓大腦皮層來「指揮」孩子的動作和反應,這樣會更複雜、高級。可是,一些孩子錯失了整合原始反射的大好時機(玩耍過少、感官刺激過少等),就造成了原始反射的殘留(不整合),因而這些動作還由原始反射來控制著,這也是造成孩子的種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語言的發展也一樣,如果張口反射、足蹠反射、手拉反射和抓握反射不整合,語言就一定會有問題。

如何解決語言問題?

原始找到了,解決起來就不難了。

(1)運動,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與語言是直接相關的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玩耍和運動的時間,這樣還可以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而這兩項是幫助孩子完成原始反射的主要途徑。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更能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這裡的精細動作主要是指手指的動作,如果孩子的手指比較靈活,則說明精細動作好。所以,練習孩子手指的動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練習抓握、捏、拿、摳、彈、拍等。

(2)幫助孩子整合原始反射

當然,玩耍的時間要長很多,並且隨意的玩耍對完成原始反射來講,也沒有啥針對性。如果想快點幫孩子整合原始反射的話,還是用身心腦重塑課程上學到的方法來操作,能更有針對性地整合某個指定的反射。每天所花時間不多,但從我對孩子調和的實踐來看,效果是很好的,包括我寫的這些文章,都是在身心腦重塑課程上學到的,受益良多。

光就語言問題來講,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左右就可開口說話,最快的是半個月。

相關焦點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家長要做對兩件事,學會一個方法
    孩子語言發展出現了問題,是很令家長頭疼的事,尤其是當別人家的孩子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家長就更加寒心了,自己的付出也不少,可孩子就是遲遲不開口說話、要麼就是說話有問題,連叫句爸媽都不會!於是就到處去訓練、幹預、矯正、康復,可結果呢?沒有效果的佔多數,少數有效果的,還有些人懷疑是孩子該到說話年齡了。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就算語言發育遲緩了嗎?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寶寶說話的時間要比鄰居家的孩子晚上一些,吐字發音也沒人家那麼準確,就不免開始擔心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時就應該會叫「爸爸」「媽媽」了,會對父母簡單的指令做出反應。我們機構每天都會接到幾個諮詢電話,說孩子都15月齡了,還是不會說話,仍然是咿咿呀呀的,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啊?
  • 說話晚、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肯定不是遺傳,只是一件事沒做對
    近些年,孩子的語言問題非常突出,說話晚、吐字不清(發音不清)、不懂大人指令、詞彙過少、……我們必須要思考一系列問題:孩子為什麼說話晚?為什麼會說但說不清楚(吐字不清)?他爸爸說話就晚,跟遺傳有關嗎?如何讓語言正常發展?
  • 小孩說話吐字不清,背後的原因竟是這些
    發音吐字是每一個孩子學習說話的基礎,成年人的我們都懂得如何說話,但還是好奇每個人的不一樣的音調和說話節奏。比如為什麼有人開口是「男神音」,而自己是「肥宅音」?氣流由肺部始,自聲腔而出,最後成為清楚準確的字音,音調和節奏的不同就在於聲腔。
  • 孩子開口說話晚是智商低?怎樣訓練孩子說話呢
    當時他參加爸爸回來的時候,還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孩,曾經一度被媽媽霍思燕認為孩子不會說話。這才幾年不見,嗯哼的語言能力超讚,說話像個小大人一樣,沒有奶音,說話一連串,有的時候說的話都能把大人驚到,而且懂得東西特別多。有的時候也能聽到一些寶媽講,我家的孩子怎麼現在還不說話呢,難道是因為不聰明嗎?難道在懷孕的時候,我吃的那些營養品都白吃了嗎?
  • 孩子幾歲開口說話正常 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小明今年快3歲了,但只會喊「爸爸媽媽」,而且吐字也不是很清晰。平時也很少開口說話,每次想要什麼,就用手拼命地指著,咿咿呀呀地喊著。即使家裡來了人,他也不理,只是蒙頭玩自己的玩具。  小明媽媽說:「我很著急,可是老人都說這是『貴人語遲』,說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聰明,福氣好。」孩子已經到了會說話的年紀,卻遲遲未開口。這真是老話說的「貴人開口遲」嗎?
  • 為何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父母們不用太著急,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當然,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只要孩子不低於發育遲緩的篩查標準,那麼我們是不用太過擔心的。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通過鍛鍊語言的方式,促進孩子提升語言能力。那麼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說話晚的情況呢?1.舉個例子,假如家裡語言多,那麼就說明同一件物品至少有兩種以上的稱呼名,而這樣的語言環境可能會造成孩子語言表達出現混亂,小孩子對於信息的處理能力還比較弱,根本分辨不清,會對孩子的發音辨別能力造成影響,造成孩子想表達的時候思維混亂,讓孩子很難開口表達。
  •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晰,不一定是發育慢,這幾個因素更關鍵
    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出現說話不清楚甚至不會開口說話等問題。2、智力缺陷智力缺陷會造成孩子認知障礙,導致語言能力落後於一般孩童。因而會出現說話吐字不清等問題。孩子就容易不自覺的學習大人講話的發音,導致出現口音、說話不清楚等問題。2、家人說話語速過快小孩子是從0到1學說話,他們必須要有足夠的示範之後才能慢慢學會。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超過這個年齡還不開口,當心腦發育滯後
    在面對孩子說話晚的情況時,大人們通常會說一句:「這是貴人語遲,說話晚說明小傢伙更有心眼兒!萌寶1歲半還未開口說話,奶奶稱「貴人語遲」,醫生:再晚就麻煩了球球是一個十分可愛呆萌的小傢伙,不過已經快一歲半的他卻很少開口說話,連簡單的「爸爸」「媽媽」都還沒有學會,球球的媽媽為此很是擔心:「我閨蜜家的寶寶早就會叫媽媽了,咱家寶寶還比人家大上一個月呢
  • 2歲孩子不說話 家長認為孩子是自閉症 檢查結果難以置信
    肢體語言,而大人說的話,孩子大部分都能理解,導致孩子說話晚的主要原因還是家長!醫生說:語言障礙誤認為孩子自閉,其實這不是個例,由於近年來自閉症兒童數量的逐年提升,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出現這些症狀,都會聯想到自閉症。話說回來,孩子說話晚又是怎麼回事?當爹媽的在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說話?如何判斷孩子說話晚了?
  • 全智嘉丨孩子不開口說話是因為智力低下嗎?
    孩子不開口說話是因為智力低下嗎? 很多父母會遇見這些情況,①孩子年紀快三歲了,卻只會喊爸爸媽媽,問起他話來,卻不肯開口,只願意用手比劃;②孩子看上去機靈,聽力和智力都沒有問題,可總不愛開口說話;③孩子說話停停頓頓,交流得十分吃力;等等。出現以上問題,是因為什麼呢?孩子為什麼不願意開口說話呢?
  • 兒童吐字不清,有哪些可以矯正的辦法?
    說話是人的本能之一,更是一種極為重要的人類活動。一般來說,通常的對話環境下,說話人的音色、音量和音域,關係不是很大,但是發音吐字卻是交際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需要開口說話來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而這個開口說話的過程,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是極為重要的方面。
  • 寶寶吐字不清,這個語言問題怎麼矯正才能好
    大多數人認為的吐字不清應該是像周杰倫那樣唱歌有些酷酷的樣子,說話說個含糊不清就行了。這些也對,但是對於吐字不清的認知就有些太淺顯了。因為吐字不清還有一個名稱,叫做「大舌頭」。 因為吐字不清讓我們理解的有些迷糊,不清楚到底是哪些方面不清楚,是說單個的字還是連城詞,亦或者是和人聊天說長一些的句子的時候。但是說到大舌頭,我們就會有種畫面感,就算沒有見過大舌頭的人說話,但是舌頭含在嘴裡不清不楚的說話狀態還是體驗過的。
  • 孩子說話晚、咬字不清竟然是耳聾所致?該如何處理?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父母們最掛心的事,從寶寶出生,學說話、學走路,到上學、結婚,這一路上少不了父母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陪伴。但沒有天生的父母,奶爸奶媽們也是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慢慢學習如何當一個合格的母親或父親,在這過程中難免會放一些小錯,比如忽略孩子說話晚、咬字不清的情況。
  • 為什麼寶寶說話晚?了解語言發展規律,孩子才能「伶牙俐齒」
    但是,寶寶開口說話的年齡並不固定,有的寶寶說話較早,也有的寶寶說話很晚讓父母著急。可是,小香發現自己的寶寶已經6個月還不會說話,特別的著急,天天引導他,為了可以讓孩快點開口叫自己一聲「媽媽」。了解語言發展規律,孩子才能「伶牙俐齒」確實,很多新手父母會為此感到著急,甚至是焦慮。不過,也有些心大的父母覺得孩子說話時早晚的事,畢竟「好飯不怕晚」!這種想法真的對嗎?
  • 孩子說話晚,講不清?寶寶並不是愚笨,「真兇」可能是父母
    也就是說,說話晚的孩子命好,但從現在的社會來看,孩子要是說話晚,那肯定是「有毛病」。這就讓很多家長擔心,擔心孩子語言能力,或者是身體有什麼問題。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除了身體器官原因,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說話晚,講不清,「真兇」有可能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
  • 磨牙、流口水,孩子必說話晚或吐字不清?肌動學的解釋來了
    我們經常見大人磨牙,而小孩子,尤其是四歲前的孩子還不常見。可是,如果四歲前要是有磨牙或流口水的現象,孩子就一定會有語言問題,像說話晚或吐字不清。這是為什麼呢?給大家一個肌動學的解釋,順便提供兩個解決辦法。肌動學?
  • 孩子長期說話吐字不清,家長需警惕語言障礙
    1-3歲的孩童在咿呀學語階段,吐字不清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孩子已到了學齡期,說話仍一直口齒不清,就要引起注意了。來自湖南的王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惱:他的兒子今年已經9歲,依舊吐字不清,語言邏輯性也差。據王先生回憶,小偉是足月順產,出生時一切正常。孩子1歲多時,曾出現過一次重度腹瀉。住院治療了大約一個星期,情況才有所好轉。
  • 「貴人開口遲」?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本期指導專家 高雪婷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小明今年快3歲了,但只會喊「爸爸媽媽」,而且吐字也不是很清晰。平時也很少開口說話,每次想要什麼,就用手拼命地指著,咿咿呀呀地喊著。即使家裡來了人,他也不理,只是蒙頭玩自己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