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那些出賣國家的敗類都是極其唾棄的,一般會把這類人寫進史書,供後人大肆口誅筆伐。如《後漢書·光武帝紀贊》:「炎正中微,大盜移國。」以及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大盜移國,金陵瓦解。」就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叛國者的典故。當然,如果人們對叛國敗類還是不解恨的話,會為敗類們立一尊雕像,警示後人,不要做遺臭萬年的賣國賊。
十三年前,一位名叫石平的中國人便為了一己私利,做出污衊祖國的行徑。作為一名畢業於中國北京大學的高材生,石平加入日籍、大肆抨擊中國,那麼他現在狀況如何呢?
01
出生於四川普通家庭的石平,從小讀書就非常刻苦,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或許是心中懷有建功立業的志向,再加上自身天賦不錯,又有嚴於律己的學習作風,於1980年參加高考時,石平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地被北大哲學系錄取。要知道,那時的高考,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要從中脫穎而出,絕對是人中翹楚。現今我國的許多科學院士以及各個行業領域的奠基人,都是那個時候的高考學子。可以肯定的說,只要自身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1984年,石平也以優異的成績從北京大學畢業。本可以在國內有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但他仍然沒有停下自己學習的腳步,選擇遠赴日本學習深造,希望以後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因為家境不好,於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母校,向北大遞交了公費出國的留學申請,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初衷「學成之後,報效國家」。最終,如他所願,學校同意了他的留學申請。
02
但沒想到,石平去日本留學以後,漸漸迷失了心智,開始性情大變。或許是被日本國內燈紅酒綠的生活腐蝕,石平竟然開始在報紙期刊上發表抨擊自己祖國的文章,讓人們看清了他背信棄義的醜惡嘴臉。十三年前,石平加入了日本國籍,並有了自己的日本名字石平太郎,以「評論家」自詡。更加變本加厲,開始肆意妄為地抹黑中國。
曾有電視臺訪問他,他自己竟然親口說出:「出生於中國,是我一生的遺憾」這樣數典忘祖的話,卑劣的人格特質讓人領會了什麼叫做恬不知恥。更令人氣憤的是,每當有中國的負面消息出現時,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大肆宣揚,目的就是想要詆毀中國。石平的種種醜惡行徑,不僅僅讓我國人民對這個賣國賊痛恨不已,就連當地日本當地人也看不起他。一個試圖背叛祖國的人,同樣也得不到他人的認可!
在2012年的時候,他更是寫了一篇長文,表達了自己對「釣魚島事件」的看法,刊登在了日本的《產經新聞》。他那罔顧歷史事實,顛倒是非的下作觀點幾乎無人能比,居然聲稱「釣魚島」是日本的,並且建議日本政府跟美國聯起手來對付中國,恬不知恥的叫囂,中國不敢跟日本對抗。其後不久,居然公開表示中國小學教材課本上面,關於大屠殺的文章不符合歷史事實。並且他還支持日本人去參觀靖國神社。其種種醜陋行徑,簡直令人作嘔。
03
石平作為北大哲學系的高材生,其實有一定的才華。其在日本工作時期也出版一些書籍,比如有一本《我為何拋棄中國》的書,妄想靠著這本書得到日本某些政府官員的好感。可惜,在他們看來,石平只不過是一個不忠不孝的敗類而已。
如今石平的生活並不如意,雖然他一開始的賣國行為,贏得了一部分日本人的關注,但是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對其開始厭煩,因為一個靠出賣國家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他的工作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自己出版的書籍,也漸漸無人問津了。
結語
任何一個妄想做空國家,來滿足個人利益私慾的行徑都是可恥的。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像石平這種下作的賣國賊註定不會有好下場。人性是貪婪的,也是醜陋的,但是,假如不加以克制,必定會受到懲罰。
參考資料:
《哀江南賦·序》
《後漢書》
《中國大屠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