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平:尋求認可 自我認可 認可別人和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

2020-12-20 創業心理學

歡迎今天的到來,這裡是創始人思維,傳播塑造品牌,專題連載第110期。

一 尋求認可的實質

領獎、領證書、考各種證的實質是尋求認可。

包括畢業證,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碩士生畢業,博士生畢業。

畢業以後,發一個證,說明你在這個專業上有所研究,是一個背書,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還有別的證,結婚證、廚師證、會計證、註冊結構師、註冊會計師、註冊律師、建造師。

都是一種證明。

包括別人的證明、機構的證明,這些證或者師,尤其是註冊師,是有必要的。

有了這些證或者師之後,可以省去很多廢話,直接拿出來給人一看,就是一種證明,說明具有某種能力,就具有某種資格了。

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不這樣,社會就沒有辦法管理,就比較無序。同時呢,也促進了很多人去考證,直接給你設一個門檻,考不過去說明不具備某種能力。

這樣就促進了很多人學習,無論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

這是尋求認可,就是各種證書、獎盃、獎牌。另一種就是口碑,別人說你好,說你不好,傳說傳奇等等。

二 自我認可

別人說你好,你就好嗎,別人說你不好,你就不好嗎?

並不是這樣。

最了解我們的,還是我們自己。口碑也好,獎牌,證書也好,都是一面鏡子。

鏡子我們可以照一下,也可以經常照,但是不能被鏡子所左右,也就是不能被口碑獎牌證書所左右。

有的人獲得了一大堆,一箱子兩箱子證書獎牌,自己找不到自己了。

這叫什麼?

躺在功勞簿上,迷失了自我。

桌球運動員張怡寧,保定那個,金牌可以隨便玩兒,銀牌只有一枚,不能隨便玩兒。

這是什麼意思呢?

銀牌是一種警示作用,要好好保存,當做一面鏡子隨時照一下。

這叫隨時保持清醒。

自我認可是什麼意思呢?

我不需要別人給我證明什麼,不需要別人誇獎我,表揚我,批評我。我知道自己在哪個位置,知道自己有哪些壞習慣,有哪些優點。

同時也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進步,在哪些地方停留,按部就班、輕鬆自如。

自我認可聽起來比較容易,做起來確實有難度。

怎麼做呢?

自己給自己發獎。

簡單點兒的,自己進步了以後,跨越一個裡程碑以後,自己給自己買點好吃的,買幾件好衣服,給自己放兩天假,原來開桑塔納,扔了,給自己買個奔馳。

複雜一點的,自己給自己製作一個獎牌,上面寫上:我是世界上最牛逼的人,我叫趙衛平。

但也不能憑空吹牛逼。

昨天整公眾號的時候,問我師傅,你說是亞洲食神,你參加過嗎,有證書沒有?

他說參加過,在新加坡,我是唯一的中國評委,證書不知道扔哪兒去了。

我說,這就行。

其實,大家想一下,亞洲包括幾個國家呢?

看地圖吧,就這麼幾個國家,中國不僅是美食大國,也是美食強國,新加坡跟重慶差不多。

重要的是什麼呢?

重要的是誰來舉行這個亞洲食神評選或者大賽,全球美食評選或者大賽。

如果沒人來舉行,也沒有標準,這不都是扯淡嗎?

三 認可別人

舉行這個亞洲食神或者全球食神,評選或者大賽,實質上是認可別人,是頒獎。

想一下那些外國鬼子西方鬼子,吃飯的時候用刀、用叉子、用手抓,這都是比較原始的,不夠文明的表現。

用筷子才是最牛逼的。

不牛逼的是,我們用幾百幾千年學會用筷子了,有人還放下筷子去跟他們學,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要有飲食文化上的自信。

吃飯用什麼工具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頒獎,要有頒獎意識。

不僅是自己給自己頒獎,自己認可自己;還要學會給別人頒獎,認可別人。

這需要做一個思維轉換。

誇獎別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給他頒獎,不僅是頒獎,還要舉行一個頒獎儀式。

就這個亞洲食神大賽來說,最有資格舉辦的是中國,中國最有資格舉辦的是重慶,如果不是這樣,美食之都這個稱號怎麼落地呢,怎麼名副其實呢,臉往哪兒擱呢?

所以,一定要有這個頒獎意識。

有了這個意識以後,就開始做,不斷的做,不斷給別人頒獎,不斷認可別人,別人就認可你了。

全球食神大賽就成形了。

四 三者的邏輯關係是什麼?

我們不僅需要尋求認可,更需要自我認可,最重要的是要認可別人。

自我認可就不用說了,經常看我的文章就行了。

重點說一下尋求認可和認可別人,具體操作就是領獎和頒獎,這兩個動作都很重要。

4月份的時候跑了兩個半程馬拉松,都是最後一名。

跑完以後,有人給我說,去領完賽獎牌呀。

注意這個核心詞:完賽獎牌,只要你跑完了,就給你發個獎牌。這就是周總的高明之處。獎牌、證書,這些東西讓人們去追逐,不斷的去追逐,追來追去,身體就鍛鍊好了。

如果一個人從內心對自己有足夠的認可,可以同時做兩件事:領獎和頒獎。

也就是去參加各種比賽,組織各種比賽。

這就是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

相關焦點

  • 自我評價是認清,外界評價是認可
    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們不斷地變換著自己的角色,也擔負起了很多必要的責任和義務!在歷經生活磨難之後,學會了沉澱和提升,然後會在潛意識裡面估量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行為模式。其實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沒有人比你更清楚地!02 哪裡需要向外證明我多麼好?多麼的優秀,這跟別人有關係嗎?頂多就是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
  • 我們為什麼追求別人的認可
    認可,二字,往往與「贊同」「接受」「地位」「尊嚴」「資源」「利益」「愛「等詞相聯繫。其實追求認可本質上是對利益的追求。別人認可你了,才會給你利益。但認可,又不等同於利益給予,比如你被搶劫,你在不認可對方的情況下,也會進行利益給予。再比如,父母可能有時很瞧不起你,但也會同時供養你。「認」代表承認。一個國家不承認另一個國家,代表這個國家認為那個國家不存在,也不會進行交往。一個人不認可你,就不會願意跟你交往。「可」代表許可,即你要求他做什麼的時候,認可你的人更可能同意,比如你讓他幫助你。
  • 接納認可自己,就是接納認可全世界
    走進線下場,滿滿的愛和平靜湧來,讓我瞬間安靜下來。我今天在做淨心的自我聊天時候,近段時間困擾我最大的工作問題,有了新的思考。「你為什麼一定要讓自己班學生考好呢?是因為你對自己不接納不認可,所以你要通過這些外在的教學成績來證明,你很優秀,讓領導認可你,讓同事認可你。「你為什麼一定要通過這種外在的成績來認可自己呢?即便你真的考在第一,領導和同事都認可你了,其實你自己內心,還是不認可自己。
  •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尋求肯定和認可的過程,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
    有多少的父母因為不知道該與自己的孩子怎麼溝通,從而讓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生疏。有多少父母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給孩子的人生留下了陰影。最終,伊夏慢慢地走出了逆境給他帶來的抑鬱,也主動與自己的父母傾訴,緩解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 不主動還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越被動越容易被人認可的5件事
    在人際關係上想得到別人的認可,之前的做法肯定是自己多主動一些來實現。但是在以下五件事情上,你越是被動,就越容易被別人認可:一、在借出去的錢上---越被動越會讓別人覺得你大氣不僅僅是在錢上,在別人借用自己的其他東西上,同樣如此。當然這還是要看你借的人的人品怎麼樣了,肯定不是所有人對你的行為都會表示感激的。
  • 是外界壓力驅使,還是內心自我認可?
    最終會走向自我毀滅。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促使了一個人的轉變?是外界壓力驅使,還是內心自我的價值認可?在哥哥的光輝下,弟弟永遠是不被認可的那個。他按照自己的邏輯認為弟弟本性就是這樣,不能改變。在他一次又一次地對吉米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吉米的挫敗感越來越大,本來就在左右搖擺中艱難選擇的他,只能是越來越走向惡。可以說他哥哥查克的每次談話都讓他離正義更遠,而且更加心安理得地接受現在的自己。
  • 有認可的證書和沒有認可的證書差別這麼大?!
    今天就來給大家解讀一下~什麼是認可?認可的目的是讓市場和政府確信認證機構(CAB)的運作符合公認的標準,這對市場至關重要。認可過程從公共利益出發,來證實認證機構和實驗室的技術能力情況。世界上每個主要國家和主要經濟體會任命一個自己的國家認可機構(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dy), 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
  • 為什麼我如此渴望別人的讚美與認可?
    而我,很討厭別人說話不算話,我也經常做事過於較真,對於媽媽說話不算話的行為,我覺得很不爽,很難受。跟XM姐交流,覺察我的目的,是買一件讓媽媽稱心如意的衣服,還是為了讓我自己開心?探索以後,我發現:這一趟買衣服之旅,我是想從中得到媽媽和爸爸對我的認同和讚賞(說我孝順,說我會挑衣服),得到弟弟和弟媳對我的眼光的認同,想得到店員對我的誇讚。這些是我開心的源泉,我想從買衣服當中得到這些。
  • 被認可是好事,但活在別人的期望裡就危險了
    對他們來說,作為人才得到認可似乎成為了一種詛咒。原因在於,他們一心想著自己應該做什麼才能確保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這種期望可能被放大了。他們努力要做盡善盡美的領導者,卻抑制了激情和個人特質等當初使自己出類拔萃的才能。
  • 國際認可豐胸產品有哪些?專家揭秘國家認可豐胸產品
    專家揭秘國家認可豐胸產品,娛樂圈中以胸出名的非常多,這也許是娛樂圈的一種病態,但是更多的是人們對性感美胸的一種嚮往,試想一下,別人都是波濤洶湧,只有自己一馬平川,穿衣帶不起來,性感玩不起來,那該多悲催。不僅如此,科學研究還表明,胸太小對哺乳下一代也有不良影響,所以女性追求豐胸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不過,這麼多豐胸產品,國際認可豐胸產品有哪些?
  • 馬來西亞留學回國認可嗎
    馬來西亞留學回國後認可嗎?學生只要就讀的是中國教育部認證的學校,所獲得的文憑都是認可的。  馬來西亞高校都非常歡迎中國優秀的碩士生攻讀其博士學位,優秀的博士畢業生在馬來西亞本地將有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是非常需要更層次人才的國家,在馬來西亞順利獲得碩士學位不僅可以在馬來西亞尋求發展,而且也可以到新加坡尋求發展。
  • 父母的認可與鼓勵是孩子堅持的原動力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誇獎和鼓勵的背後,蘊含著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是習慣誇讚孩子呢?不要讓孩子終其一生,都等不到你的一句稱讚和認可,親子關係也不應該只有嚴厲和威嚴。
  • 觀影聊心|永遠奮鬥在獲得尊重和認可路上的孩子:何塞
    這句話的信息量相當之大,何塞尷尬而努力的辯解到,我贏的所有官司跟我父親沒有任何關係,我的父親甚至不想我做律師,甚至為此表達如果客戶是因為這個關係才找他的,他就不接這個案子了,馬上就準備拎包離開了。從這個片段中我們看到了什麼?又感受到了什麼呢?我們看到了無論何塞怎樣努力,都將永遠生活在父親強大的光環之下,無論何塞怎樣努力,都會被別人冠以何嘉一兒子的名諱。
  • 真正的自我認可,都是從不給自己貼標籤開始
    攝影組邀請6位陌生人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交流,讓他們看不見彼此,只能通過彼此的言語去了解對方的身份和樣子。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輕鬆愉悅的對話,談論著彼此的興趣愛好,同時也猜測著大家的模樣打扮,直到燈光亮起時。大家發現充滿紋身的男生居然還是TED演講者,而一位文質彬彬的男人卻是重金屬愛好者,信仰著「行動大於言語」的極限運動員居然坐在輪椅上。
  • 國際認可、國家認可、行業認可的三大財金證書都有哪些
    而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算是限制最死的門檻了,學歷不用多說,而資格證書是從事某種職業所應具備的條件或身份證明,資格證又分為職業資格證和執業資格證兩種。取得一本國家認可,社會認可的證書,很多時候更是找工作和升職加薪的捷徑。 現在社會上各種證書很多,但是含金量和用途卻相差很大。
  • 沒錢也能獲得別人認可?越窮關係越好建立的5個解釋
    因為沒有錢的時候,想被別人認可那簡直就是比登天還難。大家可能還想不到有越窮關係越好建立的說法吧:一、沒啥好顧忌的了---光腳的可不會怕穿鞋的你已經沒錢了,還有什麼好顧忌的呢?按照自己的所想大膽的去做吧,因為你已經被別人看不起了,那麼就別再因為別人都看不起而讓自己不自信了。你越是這樣下去,你會變得越來越沒有錢!二、知道目標在哪了---目標其實就是賺更多的錢這個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了吧?誰活著不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讓自己能夠活得更幸福一些呢!
  • 「你是菩薩送來的金鳳凰」,父母對孩子認可就是全世界對孩子認可...
    父母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並且,孩子年齡越小,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大。最近幾年,我們常常說「原生家庭」,父母們也越來越重視原生家庭對孩子未來的影響。父母認同孩子,認為孩子「是觀音菩薩送來的金鳳凰」,孩子就可能像詹青雲一樣,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和認可。父母不認同孩子,認為孩子「你就是太笨了」、「你就是不行」,那麼孩子真的會像父母評價的那樣,變得「愚蠢」,變得不敢認可自己,不敢去嘗試。
  • 孩子不願認可別人,大概是自卑,家長要注意這兩點
    孩子不願認可別人,大概是自卑,家長要注意這兩點孩子的自信與自卑其實和家庭有很直接的關係,當家庭給孩子帶來一個非常積極正能量的一個影響的時候,孩子是非常自信的,但是當一個家庭給孩子的影響不是一個積極正能量的時候,孩子還是會自卑的。
  • 與人交往想表現出眾,獲得別人的認可,就要學會這5點
    文|齁神在職場跟別人交往,無非是想表現得更加出眾,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罷了。那麼你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實現這個目的呢?這種情況下被認可的成功率應該是最高的吧?所以但在人際交往中變得更加出眾,獲得別人的認可,就要更加有本事了!三、說好話---別人才會認可你有時候你的能力有了,吸引別人的業績也有了,但就是沒有人認可你。那麼問題很有可能出在了你不會說話上,也就是不會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說好話。看似很簡單,但是對你造成的傷害卻是極大的。
  • 怎麼療愈不被父母認可的童年創傷?
    「我爸媽對我總是打擊、批評、貶低,經常對我說『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自己 』,他們經常對我冷嘲熱諷,印象中從未有一句認可的話,但是,他們對別人家的孩子卻滿口稱讚,很多認可,我一度以為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所以他們不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