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貼丨西方哲學史 · 最系統目錄

2020-12-13 理想國ing

西方哲學史 · 最系統目錄

《哲學100問》第1季

第1季:從古希臘到黑格爾

◎哲學理論:古希臘哲學丨基督教哲學丨唯理論丨經驗論丨法國啟蒙哲學丨德國古典哲學

◎哲學家: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芝諾、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馬可·奧勒留、奧古斯丁、培根、笛卡爾、萊布尼茨、休謨、盧梭、康德、黑格爾等

入門引導

01. 急功近利的時代,如何找到內心的寧靜?

02. 哲學到底是什麼?初學者,要怎樣學哲學?

03. 為什麼哲學最早誕生於古希臘?

第一篇章 古希臘哲學

古希臘自然哲學

04. 哲學之父泰勒斯:為什麼水是世界的?

05. 世界萬物源於「無定」?

06. 氣也能當作萬物的本原?

07.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團永恆的活火?

08. 為什麼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

09. 宇宙的四根是水氣土火?愛與恨的力量到底是什麼?

10.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指什麼?

11. 畢達哥拉斯學派:數是萬物的本原?

12. 巴門尼德的存在論是什麼?

13. 真理之路和意見之路?

14. 芝諾悖論是什麼?

15. 智者派和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

古希臘三賢

16. 雅典的小丑:蘇格拉底(上)

17. 雅典的小丑:蘇格拉底(下)

18. 為什麼蘇格拉底非死不可?

19. 赴死的蘇格拉底——柏拉圖《裴多篇》選讀

20. 蘇格拉底:如何「認識你自己」?

21.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什麼?(上)

22.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什麼?(下)

23. 柏拉圖的理念論:四線段比喻和太陽的比喻

24. 柏拉圖的理念論:洞穴的比喻

25. 柏拉圖的《理想國》真的理想嗎?

26. 柏拉圖的性愛論是什麼?(上)

27. 柏拉圖的性愛論是什麼? (下)

28. 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對柏拉圖「理念論」的批判

29. 亞里斯多德:形上學的由來

30. 亞里斯多德:從存在到實體

31. 亞里斯多德的實體哲學(上):什麼是實體

32. 亞里斯多德的實體哲學(下):四因說和潛能實在說

33. 亞里斯多德的幸福論

古希臘後期哲學

34. 古希臘哲學逐漸走向衰落

35. 希臘化時期: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

36. 希臘化時期:斯多葛主義的禁欲主義

37.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選讀

38. 希臘化時期:什麼是懷疑主義?

第二篇章 信仰的時代(基督教哲學)

39. 信仰的時代: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

40. 基督教是一個怎樣的宗教?

41. 耶穌基督到底是誰?

42. 基督教為什麼能與哲學結合?

43. 一個時間軸:從教父哲學到經院哲學

44. 奧古斯丁:真理與光照、創世與時間

45. 奧古斯丁:原罪與救贖

46. 安瑟爾謨: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

47. 託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

48. 白馬非馬的哲學問題怎麼解?——中世紀的共相問題:實在論和唯名論

49. 奧康的剃刀是什麼?

第三篇章 理性的光輝(近代哲學)

50. 文藝復興時期:人的發現

51. 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的發現

52. 什麼是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53. 英國經驗論和大陸唯理論

早期經驗論

54. 弗蘭西斯·培根:從「知識就是力量」到「四假象說」

55. 培根的「經驗歸納法」

56. 《培根論死亡》選讀

57. 霍布斯的經驗論哲學

58. 霍布斯:帶有機械色彩的唯物主義

59. 如何理解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論?

60. 唯理論的開創者——笛卡爾:懷疑一切?

唯理論

61. 笛卡爾的 「我思故我在」 是什麼意思?

62. 笛卡爾:從「上帝存在」到天賦觀念說

63. 笛卡爾:從心物二元論到身心交感說

64. 伽桑狄是如何對笛卡爾進行批判的?

65. 馬勒伯朗士:"物質精神化"和"偶因論"——對笛卡爾難題的解決

66. 離群索居的斯賓諾莎:什麼是「神即自然」?

67. 斯賓諾莎:從宇宙模型到「身心平行論」

68. 從「真觀念」出發——斯賓諾莎更為徹底的唯理論

69. 斯賓諾莎:自由是對必然性的認識

70. 萊布尼茨:從「二迷宮問題」出發

71. 萊布尼茨:什麼是「單子論」?

72. 萊布尼茨:「前定和諧」理論是什麼?

73. 萊布尼茨:心靈是一塊有紋路的大理石

74-75. 萊布尼茨對「自由和必然」迷宮的破解:「最好世界」理論

經驗論

76. 經驗論洛克:對『天賦觀念』的批判

77. 洛克:白板說和雙重經驗說

78. 洛克:由感覺和反省而來的『簡單觀念』

79. 洛克:關於「複雜觀念」和認識論的自相矛盾

80. 洛克:社會契約論和三權分立學說

81. 貝克萊:物是觀念的集合

82. 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83. 貝克萊:物質是虛無

84. 貝克萊:精神實體的肯定——心靈(上)

85. 貝克萊:對精神實體的肯定——上帝(下)

86. 休謨:什麼是論?

87. 休謨:對三種實體所持的『不可知』態度

88. 休謨的顛覆:因果關係問題(上)

89. 休謨的顛覆:因果關係問題(下)

90. 經驗論走向了一個死胡同?

法國啟蒙哲學

91. 法國啟蒙哲學和伏爾泰的『自然神論』

92.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93.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第四篇章 德國古典哲學

94. 一座不朽的豐碑:德國古典哲學

95. 康德是誰?

96. 康德的終極關懷:人是什麼?

97. 康德的三大批判到底講了什麼?

98. 康德為什麼要批判「理性」?

99. 康德:一場偉大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100. 康德:什麼是「自在之物」?

101. 康德:限制知識,為道德和信仰留下地盤

102. 康德:先天綜合判斷

103. 康德:先驗感性論①什麼先驗?什麼是感性?

104. 康德:先驗感性論②感性的純形式:時間和空間

105. 康德:先驗知性論①什麼是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什麼是知性?

106. 康德:先驗知性論②知性的純形式:什麼是範疇?

107. 康德:先驗知性論③邏輯破解:想像力和時間圖式

108. 康德:先驗知性論④知性為自然界立法

109. 康德:先驗理性論①什麼是理性?

110. 康德:先驗理性論②三種先驗理念(靈魂、宇宙和上帝)以及先驗幻相的問題

111. 康德:先驗理性論③先驗幻相的揭示——謬誤推理

112. 康德:先驗理性論④關於四組二律背反

113. 康德:人是自由的嗎?

114. 康德:道德律是一種絕對命令

115.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116. 黑格爾:一趟精神的探險之旅

117. 黑格爾:實體即主體

118. 黑格爾:能動的的辯證法

119. 黑格爾:世界的邏輯結構

120. 黑格爾:傳統哲學就此終結?

/////

《哲學100問》第2季

第2季:人,詩意地棲居(現代西方哲學)

◎哲學理論:非理性主義丨功利主義丨實用主義丨分析哲學丨現象學丨存在主義丨馬克思理論

◎哲學家:叔本華、尼採、克爾凱郭爾、柏格森、弗洛伊德、羅素、維根斯坦、胡塞爾、海德格爾、薩特、馬克思等

發刊詞

人,詩意地棲居

第一篇章:生命的本能

01. 叔本華:為什麼人生如此痛苦?

02.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03. 叔本華:如何擺脫人生的痛苦?

04. 如何獲得人生的永恆寧靜?

05. 尼採:一部鮮活的生命讚歌

06. 尼採:悲劇是如何誕生的?

07. 尼採為什麼要痛斥蘇格拉底?

08. 尼採:強力意志!強力意志!

09. 尼採:重估一切價值,用鐵錘擊碎道德

10. 尼採:上帝死了

11. 尼採:凡殺不死我的,都使我強大!

12. 尼採:精神三變

13. 尼採:不辜負這僅有一次的生命!

14. 克爾凱郭爾:孤獨的個體

15. 克爾凱郭爾:人生道路的三個階段

16. 柏格森:什麼是綿延?

17. 柏格森:「直覺」把握生命的本質

18. 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19. 弗洛伊德:無意識世界

20.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論

21. 弗洛伊德:什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22. 弗洛伊德:文明就是對本能的壓抑?

【邏輯圖】 第一篇章:生命的本能

第二篇章:功利與實用

23. 邊沁:什麼是功利主義?

24. 邊沁:從「電車難題」理解功利主義的「最大幸福原則」

25. 密爾:對「功利主義」的一種新說明

26. 密爾:快樂越多越好,還是越優質越好?

27. 美國實用主義概況

28. 皮爾士:哲學的使命是什麼?

29. 皮爾士:如何「確定信念」?

30.:哲學家的氣質問題和徹底的經驗主義

31. 詹姆士:理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真理?

32. 杜威:對傳統哲學的改造

33. 杜威:經驗自然主義和思想五步法

34. 杜威:真理是行動的指南嗎?

第三篇章 分析的時代

35. 什麼是分析哲學?

36. 一場哲學的危機

37. 一個重大轉向:語言的轉向

38. 分析哲學之父:弗雷格

39. 弗雷格:含義與指稱(上)

40. 弗雷格:含義與指稱(下)

41. 羅素:生命中的三種激情

42. 羅素:我為何而生(《羅素自傳》序 美文朗讀)

43. 羅素:外在關係說

44. 羅素:邏輯原子主義(上)

45. 羅素:邏輯原子主義(下)

46. 羅素悖論

47. 羅素的摹狀詞理論:金山不存在?當今的法國國王是禿子?

48. 維根斯坦:告訴他們我過了極好的一生(免費試聽)

49. 維根斯坦:可說的與不可說的

50. 維根斯坦:把能夠說的說清楚,對不能說的保持沉默

51. 維根斯坦:語言圖式論丨① 什麼是圖式?

52. 維根斯坦:語言圖式論丨② 世界的邏輯結構

53. 維根斯坦:語言圖式論丨③ 語言的邏輯結構

54. 維根斯坦:傳統哲學問題就此解決?

55. 維根斯坦:神秘的不可說之物

56. 後期維根斯坦:日常語言的回歸

57. 維根斯坦:語言遊戲說丨① 對 「奧古斯丁語言圖畫」 的質疑與批判

58. 維根斯坦:語言遊戲說丨② 語言活動是一場遊戲?

59. 維根斯坦:語言遊戲說丨③ 家族相似性

60. 維根斯坦:遵守規則的悖論

61. 維根斯坦:私人語言存在嗎?

【邏輯圖】第三篇章:分析哲學

第四篇章 現象學魔力

62. 胡塞爾:什麼是現象學(上):從「自然的思維態度」說起

63. 胡塞爾:什麼是現象學(下):回到事情本身

64. 胡塞爾:現象學還原 ①從「中止判斷」開始

65. 胡塞爾:現象學還原 ② 本質還原

66. 胡塞爾:現象學還原 ③ 先驗還原

67. 胡塞爾:意向性 ① 意識總是指向某個對象的嗎?

68. 胡塞爾:意向性 ② 內在中的超越

69. 胡塞爾:生活世界 ①歐洲科學的危機

70. 胡塞爾:生活世界 ② 向「生活世界」回歸與終極關懷問題

【邏輯圖】胡塞爾現象學

第五篇章 存在與真理

71. 海德格爾:一個時代的新路標

72. 海德格爾:存在的遺忘——關於存在和存在者

73. 海德格爾:存在的追問——對現象學方法的繼承和超越

74. 海德格爾:一個面向未來的「此在」——存在的追問者

75. 海德格爾:此在「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

76. 海德格爾:人的牽掛

77. 海德格爾:沉淪

78. 海德格爾:不能承受的生存重負

79. 海德格爾:畏與死亡

80. 海德格爾:真理的本質是什麼?

81. 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對梵谷的《農鞋》解讀

82. 海德格爾:危險!現代技術!

第六篇章 自由與荒謬

83. 薩特:時代的良心

84. 薩特:反思前的意識

85. 薩特:自在與自為

86. 薩特:存在先於本質

87. 薩特:人是絕對自由的嗎?

88. 加繆:遭遇荒謬

89. 加繆:反抗荒謬

第七篇章 人的解放與幸福

90. 馬克思:最熟悉的陌生人

91. 馬克思:解釋世界,更在於改變世界

92. 馬克思:資本主義的經濟秘密丨① 商品與勞動

93. 馬克思:資本主義的經濟秘密丨② 剩餘價值

94. 馬克思:經濟危機是如何爆發?

95. 馬克思:為什麼工作會讓你不快樂?——關於「異化勞動」問題

96. 馬克思哲學的真相

97.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總邏輯①實踐的思維模式與歷史理性的探尋

98.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總邏輯②社會、歷史、實踐與現實的人

99. 馬克思:抽象的人與現實的人

100. 馬克思:生活決定意識

101. 什麼是「共產主義」?

102. 馬克思:人的解放與復歸

/////

《哲學100問》第3季

3季:走向後現代

◎哲學理論:法蘭克福學派丨身體哲學丨詮釋學丨解構主義丨政治哲學丨科學哲學

◎哲學家: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哈貝馬斯、梅洛·龐蒂、伽達默爾、福柯、德希達、羅爾斯、漢娜 · 阿倫特、波普爾、庫恩、費耶阿本德

發刊詞:走向後現代,提升思考力

第一篇章 社會的批判

01. 啟蒙與神話的糾纏 ①神話啟蒙(免費試聽)

02. 啟蒙與神話的糾纏 ②啟蒙倒退為神話

03. 啟蒙帶有極權主義性質

04. 工具理性的霸權 一場現代性的災難

05. 文化工業:文化藝術的墮落

06. 文化工業:社會統治權力的化身

07. 文化工業大騙局(上):被操控的情緒

08. 文化工業大騙局(下):娛樂至死

09. 文化工業:廣告的誘惑

10. 激進哲人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

11. 馬爾庫塞:技術是中立的嗎?

12. 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一場「大拒絕」式的本能革命

13. 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特徵

14. 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

第二篇章 身體與解釋

15. 梅洛·龐蒂:一位曖昧的哲學家

16. 梅洛·龐蒂:知覺理論

17. 梅洛·龐蒂的身體哲學丨① 身體的歷史

18. 梅洛·龐蒂的身體哲學丨② 模稜兩可的身體

19. 伽達默爾:什麼是解釋學(上)傳統意義的解釋學

20. 伽達默爾:什麼是解釋學 (下) 理解何以可能?

21. 伽達默爾:打上歷史烙印的「理解」

22. 伽達默爾:存在純粹客觀的歷史嗎?

23. 伽達默爾:從「視域融合」角度看什麼是「好的愛情」

第三篇章 解構的快感

24. 福柯:去過危險的生活

25. 福柯:瘋癲與文明丨① 瘋癲是一種病嗎?

26. 福柯:瘋癲與文明丨②野蠻霸道的現代理性

27. 福柯 :詞與物丨① 什麼是知識型?

28. 福柯:詞與物丨②人之死

29. 福柯:知識與權力同謀共生

30. 福柯:規訓與懲罰丨① 作為公共景觀的酷刑及其消失

31. 福柯:規訓與懲罰丨② 現代社會就是一所大監獄

32. 福柯:性經驗史丨① 快感的享用

33. 福柯:性經驗史丨② 性的機器

34. 德希達的幽靈

35. 德希達:解構的靈感

36. 德希達:邏各斯中心主義丨① 結構主義以及語音中心主義

37. 德希達:邏各斯中心主義丨② 在場的形上學

38. 德希達:解構的武器——延異、播撒和蹤跡

第四篇章 正義與邪惡

39. 羅爾斯:一場正義的風暴

40. 羅爾斯:何謂正義丨① 正義即公平嗎

41. 羅爾斯:何謂正義丨② 關於分配的正義

42. 羅爾斯:正義二原則丨① 最大的平等自由原則

43. 羅爾斯:正義二原則丨② 差別原則和公平的機會平等原則

44. 羅爾斯:正義原則的論證丨①純粹的程序正義以及反思的平衡

45. 羅爾斯:正義原則的論證丨②無知之幕

46. 漢娜· 阿倫特:去愛這個世界(免費試聽)

47. 漢娜· 阿倫特:一張圖看懂《極權主義的起源》整體邏輯

48. 漢娜·阿倫特:恐怖與意識形態——極權主義的實質與基本原則

49. 漢娜·阿倫特:歐洲現代政治文明的大崩潰

50. 漢娜·阿倫特:根本惡——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摧毀

51. 漢娜· 阿倫特:平庸的惡①缺乏思考力帶來的大災難

52. 漢娜· 阿倫特:平庸的惡 ②對惡的容忍,就是對惡的縱容

第五篇章 科哲的聲音

53. 波普爾:反歸納主義丨① 歷史上的歸納問題

54. 波普爾:反歸納主義丨② 有限不能證明無限,過去不能證明未來

55. 波普爾的主義 :理論先於觀察丨猜想-反駁丨可證偽性

56. 波普爾:科學就意味著真理?

57. 庫恩:範式

58. 庫恩:科學革命

59. 費耶阿本德:反對方法,怎麼都行

60. 費耶阿本德:向理性告別

相關焦點

  • 羅素的一生及我最愛讀的《西方哲學史》
    我最喜歡閱讀的則是他的《西方哲學史》,這本大部頭書籍的全名是《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繫》,1945年在美國出版,1946年在英國出版,雖在學書上遭到嚴厲批評,但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帶給羅素生命的最後25年穩定的財源。
  • 長安大學哲學考研(616馬克思主義哲學、840西方哲學史)備考經驗
    專業課初試複習時間線安排1、840西方哲學史(1)8月1日前搜集近10年真題,帶著真題的問題看課本,在課本中勾畫答案,邊畫邊背,完成第一遍真題的背誦。政治是考試第一天的第一科,真的是無比緊張,緊張到開考第一分鐘直接把條形碼的位置貼錯了,當時自己沒發現,老師提醒我貼錯了,但我心理素質真的太差了,老師的這一提醒直接導致我心神不寧,最後主考官的一句話:「一切問題由你自己負責」直接讓我崩潰,這就意味著我的政治很有可能沒成績。
  • 西方哲學史:希波克拉底「西醫之父」
    #西方哲學史希波克拉底的這份誓詞,對整個西方醫學界有著深刻的影響。1948年的時候,世界醫協大會對這個誓言加以修改,定名為《日內瓦宣言》,後來又據此制定了國際醫務人員道德規範。《希波克拉底文集》誓詞中譯:仰賴醫神阿波羅·埃斯克雷波斯、阿克索(Akso)及天地諸神為證,鄙人敬謹直誓,願以自身能力及判斷力所及,遵守此約。
  •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歷經15年翻譯、總字數逾540萬的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23日與此間專家學者見面。該書匯聚了國內頂尖哲學研究者翻譯,原著水平之高、翻譯水平之高,受到廣泛關注。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發行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會」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學701中國哲學史和西方哲學史考研真題及詳解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701中國哲學史和西方哲學史考研真題及詳解《精神現象學》二、淺析(15分一個)1.洛克的經驗論2.柏拉圖的兩個世界三、論述(30分)四、因說與四假象說2014年西北政法大學710中國哲學史和西方哲學史考研真題及詳解
  • 翻譯勘誤 斯通普夫《西方哲學史》中譯本錯誤舉例
    文/高山杉來源/《東方早報》轉載/ 微信公號「哲學君與黃小喵」中國人研究西方哲學史,首先要面臨文字一關,若此關不破,所有談玄說妙,無非自說自話,和人家的事情沒有任何關係。最近讀到美國學者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和菲澤(James Fieser)《西方哲學史》第八版(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McGraw-Hill,2008)漢譯本,發現文字方面誤譯之處甚多。
  • 西方哲學史: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
    #西方哲學史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希臘數字「Ⅹ」是最完美的,因此天體應該是有10個。但是當時的天文發展,只認識到了地球、月球、太陽、金星、火星、水星、木星、土星共8個天體。再加上這些天體所鑲嵌的那個「天球」,一共九大天體,這太不完美了。於是他們又設想,與地球相對的位置,應該還有一個「對地」,我們之所以看不到,是因為它在宇宙中心的另一面。
  • 2021清華大學院系招生專業目錄變化多(附解析)
    招生專業目錄,即清華大學根據院系專業頒布的招生計劃。通過招生目錄,考生可以了解清華大學總計劃招生人數,全日制招生人數,非全日制招生人數,各院系及專業招生人數,招生專業及招生方向,以及初試科目和複試科目,以及一些專業報考點的要求。 正所謂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讀懂讀透招生簡章和招生目錄,才能為考研成功奠定基礎。
  • 「薦書」《西方哲學史(1—5卷)》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哲學第四卷 啟蒙哲學第五卷 德國古典哲學內容簡介本書分為五卷六編,約200萬字,集中了國內西方哲學界同仁的共同力量,每一章都由國內在該領域的專家來撰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西方哲學史研究的學術進展和最新風貌。
  • 西方哲學史中的笛卡爾
    《西方哲學史中的笛卡爾》笛卡爾可以說是近代哲學的始祖,在父親死後他繼承了一筆可觀的地產,地產被他賣掉,用錢來投資,每年大概有六千法郎左右的收入,這樣他就不會因為生計而發愁。笛卡爾是哲學家,數學家,也是科學家,他對幾何學最偉大的貢獻是發明坐標幾何。「當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虛假的時候,這個進行思維的「我」必然會是某種東西不可,我認識到『我思故我在』這條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確實,懷疑論者的所有最狂妄的假定都無法把它推翻,於是我斷定我能夠毫不猶豫地承認他是我所探求的哲學中的第一原理。」
  • 馮契創新性詮釋中國哲學史
    筆者認為馮契詮釋中國哲學史的原則是「馬魂」、「中體」、「西用」的綜合創新。「馬魂」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中體」主要是承接中國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西用」主要是採納西方哲學的邏輯分析方法。馮契將中國哲學史界定為:根源於社會實踐、主要圍繞思維和存在關係問題而展開的認識的辯證運動。
  • 如何理解「哲學史」?
    哲學史不是一個與研究主體處於對立狀態的研究「客體」,而是與研究者處於同一個歷史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哲學基本問題的世界。任何偉大的哲學家,都是我們的同時代人,因為他們思考人類最基本的問題或本源性問題。而這樣的問題,是其他特殊問題的基本條件,因而在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會以不同方式出現。所以偉大的哲學家都能在當代對我們說話,回答當代的問題。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整個當代哲學史不過是整個哲學史的片段而已。而且當代哲學無法代表哲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受限於現代專業化影響,哲學已經成了艱深晦澀的一大代名詞,大部分時候只在哲學象牙塔裡繼續討論,一些歷史的小道消息倒是大受歡迎。正是這樣,普通讀者想了解哲學,先了解哲學史的要求就變得更為迫切。哲學並非某個民族,某個社會某個的時代精神生活的全部,但它卻是最能反應出歷史精神的。
  • 西方哲學史初識——康德之偉大
    本文是筆者的讀書心得,只是初步涉獵西方哲學史,並非逐字逐句閱讀,而是帶著思考去讀。由於文化的差異,西方哲學深奧難懂,哲學概念繁多,理論非常抽象。所以說,只能把握一個整體概念,對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和主要理論有粗淺的了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耐心讀下去,無興趣的朋友權當笑談,因為學習哲學確實是一件辛苦事情。
  • 馮友蘭:我研究中國哲學史的一點經驗
    本來的哲學史只有一個,而寫的哲學史則有許多,哪一個寫的最符合本來面目,哪一個就寫得最好。哲學家對於人類的精神生活作了反思,又把他的反思用理論思維的言語表達出來,成為一個思想體系,這就是他的哲學體系。這種詞性的不同在西方文字中,可以用字尾變化表示出來,使人一望而知。漢字就沒有這種方便。例如「馬」這個名詞,就其內涵說是指一切馬所共同有的性質,就其外延說是指一切馬。有時要明確地專指一切馬所共同有的性質,在西方的語言文字中,可以把馬的字尾稍加變化,使之成為一個抽象名詞。在現代漢語中,我們可以於「馬」字之後加上一個「性」字,以表示一切馬所共同有的性質,稱為「馬性」。
  • 西方哲學史丨羅素 :米利都學派
    每本哲學史教科書所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學始於泰勒斯這使得呂底亞可以自由自在地專心對付西方,但是米利都通常總能夠與之保持友好關係,尤其是和最後一個呂底亞王克利索斯,克利索斯是公元前546年被居魯士所徵服的。米利都也和埃及有著重要的關係,埃及王是依靠著希臘的僱傭兵的,並且開放了一些城市對希臘貿易。希臘在埃及最早的殖民地,是米利都衛隊所佔據的一個要塞;但是公元前610-560年這段時期,希臘在埃及最重要的殖民地是達弗尼。
  • 如何理解「哲學史」
    即便是那些真正原創性的哲學家,也是如此,並且,他們對哲學史上重要人物和經典著作的研究,往往自身便成了經典。在中外哲學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中國朱子、船山對《四書》的研究,王弼對《老子》的研究,郭象對《莊子》的研究;西方阿奎那對《尼各馬可倫理學》的評註和海德格爾對康德和尼採的研究,本身都成為哲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是留給後人不可忽視的哲學遺產。
  • 訪著名哲學史家、《希臘哲學史》項目主持人汪子嵩
    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4卷本《希臘哲學史》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版了。該書是世界上第二部多卷本希臘哲學史著作,近500萬字,編寫歷時27個春秋。該書的出版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為什麼要研究古希臘哲學?我國希臘哲學史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從事希臘哲學史研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近日,我們採訪了著名哲學史家、《希臘哲學史》項目主持人汪子嵩先生。
  • 張世英:談談哲學史的書目和治學方法
    一 般地搞哲學而缺乏具體知識,固易流於"模糊空疏";專攻哲學史而缺乏哲 學史的知識,那就不僅是"模糊空疏"的問題,而且更容易鬧出笑話。所以, 我們在決定以哲學史為自己的專業方向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多學點哲學史 的知識,為研究和寫作打下一點基礎。  哲學史的資料來源,最重要的是哲學家本人的著作。問題是哲學家的著 作浩如煙海,究竟從何下手?
  • 小懶讀書筆記之《中國哲學史》前言上篇
    當西方有璀璨世界的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中國也有屹立於東方的孔子和老子。人們常常從西方的角度看待東方的文明,認為中國沒有哲學,甚至中國沒有哲學史。這種說法在劉文英編撰的《中國哲學史》中予以了駁斥。東方和西方的藝術形態不同,價值體系不同,如同任何建築中都少不了骨骼和支架,這巍巍屹立在東方歷經風雨的大國,自有其深邃系統的哲學體系。中國哲學的智慧可以凝練於兩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有的知識都是嚴肅的,這是從一堆人胡亂的亂講國學中得出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