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的一生及我最愛讀的《西方哲學史》

2020-12-25 我思故我在的霖妹妹

羅素2歲喪母,4歲喪父,於1970年逝世,享年98歲。

羅素一生先後七次陷入情網,並先後同其中的五位結婚。

1948年,即78歲時,在去挪威的特隆赫姆作講演「防止戰爭」的途中飛機失事,身穿笨重大衣遊泳十分鐘後得救,應該是其一生之中的重要傳奇經歷之一。

羅素一生進過兩次監獄。第一次是在1918年,由於在一篇文章中引述美國國會對使用軍隊對付罷工者的調查報告而被判處六個月監禁,獄中待遇由第二級改為第一級,在布裡克斯頓獄中完成《數理哲學導論》一書。

第二次是在1961年,89歲高齡的羅素參與一個核裁軍的遊行後被拘禁了7天。

一生著文甚多,涉及哲學、數學、邏輯學、歷史、教育等,主要作品有《數學原理》、《哲學問題》、《教育與社會秩序》等。

1950年,作品《哲學—數學—文學》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

1950年代,他廣泛撰寫有關戰爭危險的文字,並越來越感到需要行動。他於1955年爭取到愛因斯坦的支持(愛因斯坦在同意信寄達前不久逝世),發表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或稱《愛因斯坦——羅素宣言》)。他還向各國著名科學家徵集籤名,召開了一次世界性會議,商討採取什麼實際步驟來應對由原子武器出現面臨的危機。由於籤名的科學家很多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該宣言造成了很大影響。其後,該會議逐步演變為《維也納宣言》。

羅素在其思想隨筆《我為什麼活著》的開篇裡寫到:,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而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

羅素的一生的確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了自己的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回答。

我最喜歡閱讀的則是他的《西方哲學史》,這本大部頭書籍的全名是《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繫》,1945年在美國出版,1946年在英國出版,雖在學書上遭到嚴厲批評,但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帶給羅素生命的最後25年穩定的財源。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緒論的開頭寫到:「我們所說的『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與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這是就科學的這個詞的最廣泛的意義而言的。至於這兩種因素在哲學家的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如何,則各個哲學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大概正是因為羅素對於哲學特徵的這種獨特理解和視角,才寫出了帶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哲學史,少有哲學的拘謹和刻板,多有人文情懷和散文的優美。

緒論的最後一段:「一般說來,重要的文明都是從一種嚴格和迷信的體系出發,逐漸的鬆弛下來,在一定的階段就達到了一個天才輝煌的時期;這時,舊傳統中的好東西繼續保存著,而在其解體之中所包含著的那些壞東西則還沒有來得及發展。但是隨著壞東西的發展,它就走向無政府主義,從而不可避免的走向一種新的暴政,同時產生出來一種受到新的教條體系所保證的新的綜合。自由主義的學說就是想避免這種無休止的反覆的一種企圖。自由主義的本質就是企圖不根據非理性的教條而獲得一種社會秩序,並且除了為保存社會所必需的束縛而外,不再以更多的束縛來保證社會的安定。這種企圖是否可以成功,只有未來才能夠斷定了。」

75年後的2020年,大概已經來到羅素所說的未來,自由主義面臨巨大挑戰,走到了需要對社會現實交出斷言的歷史時刻。

相關焦點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讀幾本哲學著作,如何給哲學的讀者們推薦靠譜的書單呢?所以,讓我推薦哲學入門必讀書籍,我是很難為情的。但同時又感到,作為一名哲學發燒友,無書分享也說不過去。所以工作之餘,我開始四處搜查流行的哲學入門書籍,同時根據自己的判斷整理出一份僅代表個人的哲學入門書單。限於篇幅,本文著重談哲學史書單。
  • 粗讀【英】羅素《西方哲學史》
    因此,《西方哲學史》涉及宗教、政治、神學、物理學、數學、文學等各領域。2、最初的哲學家最初的哲學家都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式的槓精,靠著自己一點兒在現在看來比較粗淺的知識,自以為找到了無可挑剔的邏輯式,實則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邏輯式的某一環犯了致命錯誤。這源於科學和哲學都處在發展初期。
  • 多次為中國發聲 羅素:一生尋求關於幸福的主題
    有人說「羅素活得很長,做了很多事」,這句話精確地形容了羅素的一生,羅素享壽近百年,在長達一個世紀的人生旅途中,他改變著這個世界。《中國問題》,[英]伯特蘭·羅素著,田瑞雪譯,中國畫報出版社2019年9月版他曾多次在國際社會為中國發聲在中國,人們對羅素這個名字並不感到陌生,他的《西方哲學史》等書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讀書人,而即便是那些沒有讀過羅素著作的人們,也多多少少會對其有所耳聞
  • 羅素:西方分析哲學之父
    老年羅素羅素一生七次戀愛、五次婚姻,終生反戰,是一個具有濃厚社會主義傾向的自由主義,勤學不倦,著書不斷。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自由之路》、《心的分析》、《物的分析》、《數學原理》、《政治理想》、《中國問題》、《婚姻與道德》、《自由與組織》、《宗教與科學》、《邏輯與知識》等。其不僅在哲學、邏輯、數學、文學上成就顯著,而且在教育學、歷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許多領域都頗有建樹。他建立了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和奠基者。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當代哲學家格雷林的《羅素》一書,開篇第一句話是「羅素活得很長,做了很多事」。這當然不僅指他的長壽——享年97歲,更是指他生命的活躍和多產。他一生的故事之多,令他自己不得不用三卷本700多頁的大部頭自傳才能講完。
  • 梅劍華讀《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史》︱從羅素到克裡普克
    實際上,能把這些哲學家的代表著作系統讀下來是相當困難的。葉老師相當重視克裡普克,多次開課講讀《命名與必然性》,對該書每個注釋所涉及的問題如數家珍。葉老師開設的其他課程也多和克裡普克哲學密切相關。印象中我讀過卡爾納普的《意義與必然性》、薩蒙的《弗雷格之謎》、索莫斯的《超越嚴格性》、賽恩斯伯裡的《沒有指稱物的指稱》等。
  • 以邏輯探求真理,以愛激勵生活|羅素逝世50周年
    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他經歷過一戰、二戰、冷戰和越南戰爭,因反戰和反核兩度入獄,第二次被拘禁時已89歲高齡。他與愛因斯坦發表聯合宣言,反對原子武器;為促進核裁軍,創立非暴力反抗運動委員會;還與法國哲學家薩特成立了「羅素法庭」,揭露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的罪行。
  • 羅素:激情澎湃的一生
    一個人物是愛因斯坦,另一個人物便是羅素。作為本世紀廣為人知、影響最大的思想家之一,羅素是一位在很多方面都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物。首先,他是一位改變了西方哲學進程的哲學家。是他首先把邏輯分析技術應用到哲學問題上來,從而開創了20世紀英語國家中佔主流地位的分析哲學。同時,他又是一位卓有建樹的數理邏輯學家。
  • 收藏貼丨西方哲學史 · 最系統目錄
    西方哲學史 · 最系統目錄《哲學100問》第1季第1季:從古希臘到黑格爾◎哲學理論:古希臘哲學丨基督教哲學丨唯理論丨經驗論丨法國啟蒙哲學丨德國古典哲學笛卡爾的 「我思故我在」 是什麼意思?62. 笛卡爾:從「上帝存在」到天賦觀念說63. 笛卡爾:從心物二元論到身心交感說64. 伽桑狄是如何對笛卡爾進行批判的?65.
  • 翻譯勘誤 斯通普夫《西方哲學史》中譯本錯誤舉例
    文/高山杉來源/《東方早報》轉載/ 微信公號「哲學君與黃小喵」中國人研究西方哲學史,首先要面臨文字一關,若此關不破,所有談玄說妙,無非自說自話,和人家的事情沒有任何關係。最後這兩版都是斯通普夫和菲澤聯合署名。所以說,到出第八版時,斯通普夫已經去世整整十年。可是,鄧教授所撰「第八版譯者序」卻寫得仿佛斯通普夫還在世一樣:美國學者斯通普夫和菲澤兩位教授所著《西方哲學史》自2003 年第七版出版後,最近經過修訂的第八版面世了,僅此便足以說明這本書在國外英語世界受歡迎的程度,以及作者不斷修正和補充自己的思想的『日新』精神。
  • 西方哲學史:希波克拉底「西醫之父」
    #西方哲學史#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出生在愛奧尼亞地區的科斯島上。我願以此純潔與神聖之精神,終身執行我職務。凡患結石者,我不施手術,此則有待於專家為之。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並檢點吾身,不作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尤不作誘姦之事。凡我所見所聞,無論有無業務關係,我認為應守秘密者,我願保守秘密。尚使我嚴守上述誓言時,請求神祗讓我生命與醫術能得無上光榮,我苟違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 西方哲學史中的笛卡爾
    《西方哲學史中的笛卡爾》笛卡爾可以說是近代哲學的始祖,在父親死後他繼承了一筆可觀的地產,地產被他賣掉,用錢來投資,每年大概有六千法郎左右的收入,這樣他就不會因為生計而發愁。一生寫了好幾本不錯的書,有大家熟悉的《方法論》《沉思錄》等,聽說還寫了一本巨著《宇宙論》當中可能有兩個異端學說,因為怕被迫害,到死也沒有發表。1650年笛卡爾生病長辭人世,一生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卻為了給女王在冬天早晨5點講課,給累生病而死。
  • 張世英:談談哲學史的書目和治學方法
    有幾位青年朋友,已經是大學哲學系的畢業生 了,在大學期間泛泛讀過北京大學外國哲學教研室編的《西方古典哲學原著 選輯》,現在決定專搞西方哲學史,很想花三四年的時間系統地精讀一些原 著,要我替他們開個基本的書目。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什麼叫作"基 本的"?五本?十本?還是十五本?你說這些是"基本的",我也可以說那 些是"基本的";你可以在三四年內讀完,我卻要五六年,也許有人只要兩 年。
  • 多次為中國發聲羅素:一生尋求關於幸福的主題
    有人說「羅素活得很長,做了很多事」,這句話精確地形容了羅素的一生,羅素享壽近百年,在長達一個世紀的人生旅途中,他改變著這個世界。《中國問題》,[英]伯特蘭·羅素著,田瑞雪譯,中國畫報出版社2019年9月版 他曾多次在國際社會為中國發聲在中國,人們對羅素這個名字並不感到陌生,他的《西方哲學史》等書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讀書人,而即便是那些沒有讀過羅素著作的人們,也多多少少會對其有所耳聞
  • 世紀智者羅素:學會享受孤獨,永遠追求愛情,是人生兩門必修課
    本周,我們將共讀羅素的代表作《幸福之路》。想真正讀懂一本書,就要對這本書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開始閱讀《幸福之路》前,我想和大家先聊聊羅素其人。 羅素是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
  • 西方哲學史丨羅素 :米利都學派
    每本哲學史教科書所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學始於泰勒斯這使得呂底亞可以自由自在地專心對付西方,但是米利都通常總能夠與之保持友好關係,尤其是和最後一個呂底亞王克利索斯,克利索斯是公元前546年被居魯士所徵服的。米利都也和埃及有著重要的關係,埃及王是依靠著希臘的僱傭兵的,並且開放了一些城市對希臘貿易。希臘在埃及最早的殖民地,是米利都衛隊所佔據的一個要塞;但是公元前610-560年這段時期,希臘在埃及最重要的殖民地是達弗尼。
  •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歷經15年翻譯、總字數逾540萬的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23日與此間專家學者見面。該書匯聚了國內頂尖哲學研究者翻譯,原著水平之高、翻譯水平之高,受到廣泛關注。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發行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會」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西方哲學史: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
    #西方哲學史#畢達哥拉斯出生在公元前570年左右,愛奧尼亞地區與米利都隔海相望,都是希臘人的殖民城邦。最中心的位置是「中心火」,然後由裡往外是對地、地球、月亮、太陽、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恆星天(即天球)。這種「地球-天球」模式的宇宙構圖,形成了古希臘人的基本天文常識。後來運算術、幾何來計算天體運動規律,都是在這個模式下計算的。隨著觀測數據越來越豐富,計算結果越來越超出意外,人民對這個框架修修補補,終於在兩千多年的積累中,迎來了哥白尼革命。
  • 如何理解「哲學史」?
    它必然包括寫哲學史的人對以往的哲學思想和哲學著作的理解與解釋,而哲學史的價值恰恰存在於這些理解和解釋,否則它只算是「一本『彙編』式的東西,而並非一本哲學史」。(勞思光,第12頁)當然,這種理解與解釋決不是像羅素在其《西方哲學史》中所實踐的那種沒有任何理解之同情、黨同伐異式的做法。
  • 樸槿惠: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是我的人生導師
    韓國總統樸槿惠曾在韓國文藝月刊《月刊隨筆》上發表一篇散文,題為《遇見我人生的燈塔——東方哲學》。樸槿惠在該文章中,含蓄地抒發了閱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所得到的感動和人生的教訓,並稱《中國哲學史》成為了其人生的導師,以下是摘編的全文。   我走過的路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