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多讀。漢代著名文學家劉向曾經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有選擇地多讀好書,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醫救愚昧,而且能夠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如何讀呢?既可根據需要精讀,力求鑽得深入一些,了解得透徹一點;也可根據愛好泛讀,廣泛涉獵,隨意瀏覽,如其大略,不求甚解。究竟採取何種方法為好,因人而異,不能強求一律。不過,開始的時候,讀的面不妨稍寬一點,以開闊視野,激發興趣,活躍思想,增長知識。
勤寫。要提高表達能力,特別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必須養成勤於動筆的良好習慣。我從初中二年級起,堅持寫日記,一直到高中畢業,從未間斷。這對認識生活,鍛鍊思維,掌握技巧,積累素材,好處頗大。有志於學好語文的朋友,不妨試試。清代散文大家姚鼐,是青少年熟悉的作家。他在談到如何才能寫好文章時認為:「大抵文字須熟乃妙,熟則利病自明。手之所至,隨意生態;常語滯義,不遣而自去矣。」意思是說,寫文章大概要到純熟的地步才能達到精妙的境地。純熟了,就能做到是好是壞自己明了。筆下所到的地方,隨著心意自會姿態萬千;陳言套語,晦澀難懂之處,不用打發自己就會遠離。這實在是經驗之談。而要使文字達到純熟、精妙的境界,勤於動筆正是舍此無他的唯一途徑。
善思。語文聽說讀寫諸多能力,都與人的思維密切相關。舉凡聽人講話,即興演說,閱讀理解,詩文賞析,審題立意,布局謀篇,哪一項都離不開思維。思維是智力的核心,離開了思維能力的發展,是不可能獲得語文能力的。如果我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夠重視思維訓練,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會思並善思,那麼,不僅語文學習會有長足的進步,而且對各個學科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武國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