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奢侈品叫爸爸(深度好文)

2020-09-11 愛是道路真理生命

閱讀提示

朋友們好!這裡的文章僅供參考,為的是幫助我們拓展思維,他山之石,需經雕琢才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要只看字面的東西,多思考根源的問題,對學習心靈教育或信仰生活都有益處。

爸爸怎麼成了中國孩子的奢侈品?

在女兒幼兒園的門口,我總會看到一位外籍爸爸準時等著他的孩子,很高的海拔,在女人堆裡總,極為顯眼。

「你不工作嗎?」老人總是好奇打聽。

「工作。」他總是操著不流利的中文應著。

偶爾,他也會看電腦、接電話,但看孩子過來的時候,總是立馬關上電腦、掛掉電話,高大的身軀總會蹲下來,等他的孩子跑到懷裡。

我發現,對一個女人,最有殺傷力的男性魅力,居然是爸爸帶孩子的美。

後來,和他熟絡,聊到這個話題。

他問我「為什麼中國餐館裡、學校門口、遊樂場都是媽媽和老人陪孩子,中國的爸爸去哪了?」

我有點想解釋,正苦笑。

他有點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怪不得電視最火的節目,叫爸爸去哪了」。

是呀,中國的爸爸去哪了呢?

一定沒有閒著,一定在祖國大好山河各個角落為小家庭而奮鬥,一定在綿綿不絕的會議中輪番苦戰,一定在出差的間歇還抓耳撓腮給孩子買別出心裁的禮物。

孩子身邊的爸爸,也許在遠方,或在咫尺旁的「遠方」。

「看孩子,是女人的事,好不好?」

「因為孩子,去和領導請假,不好吧?」

「爸爸回完這個微信,別鬧」

「快快,快去找你媽」

「別人家的爸爸不都很忙嘛?」

這些話道出了多少媽媽和孩子的心聲啊!每當提到教育孩子,很多人會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是媽媽的責任,現實生活中,總會聽到很多媽媽們抱怨,生了孩子好像對男人的改變不大,負點責任的爸爸可能更賣力的賺錢了,但是其他的業餘生活,幾乎沒有影響。

一個男人最有魅力的時候,不是馳騁沙場的豪情萬丈,不是人在手機在心不在的肉體出席,而是願意為孩子停下來那一秒的暈染柔情。

大概每個孩子都想要這樣的爸爸, 一位叫做Snezhana Soosh的年輕畫家,她把記憶中爸爸陪伴自己的場景,畫成了一張張超暖的漫畫。沒有什麼大道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舉動,只是陪伴、相處、點點滴滴。我想,所謂的完美父親,不過如此!

爸爸是我心中的超人,他無所不能。


爸爸永遠不害怕,為我做那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比如,學著幫我扎辮子。


爸爸周末總是儘可能空出來,陪我一起笨拙地做一頓飯。


他從不拒絕,陪我一起做一些很「傻」的事。


他帶我看世界。


他給我勇往直前的勇氣。


所以每次和他分開都好難。


爸爸願意呵護我的童真世界。


也會告訴我世界萬事總不如人願。


爸爸知道我喜歡什麼。


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感覺已經登上世界頂峰。


他這樣溫暖,讓人感覺好舒服。


爸爸時刻準備保護我不被惡勢力傷害——從學校裡的惡霸,,到床下的怪獸。


爸爸教會我自我保護。


那個大大的爸爸,能夠為我變得好小好小。


即便爸爸很忙,也會抽空參加我的小茶會。


他曾經無處不在。


但也懂得適時退出。


哪怕我上學了。


長大了。


有一天也為人父母。


但在爸爸身邊,我永遠是個孩子。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個好爸爸(深度好文)
    如何做個好爸爸傳送門——傳送門——傳送門——人們常說父愛如山,但現在有些山卻離自己的孩子越來越遠~如何成為一個好爸爸?無論你是不是自認為是一個稱職的爸爸,你都能從中找到更好的教育理念!這些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情感表達方面有所欠缺,缺乏對異性應有的尊重,這些孩子成年後也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當一個好爸爸難不難?難!
  • 當我的孩子是差生(深度好文)
    直到現在,每當回想當年,看自己當年寫的文章,還是感覺很對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後悔是真的。  我對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堅持,永不放棄的堅韌。  有遺傳就會有變異,一切可能的現在都在上帝能夠忍受的正常範圍內,我們只能接受,但,既然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就只能最愛他(她),給他你能夠給他的最好的教育。  2.別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許有這樣兩種情況都可能是幸福。
  • 尊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深度好文)
    尊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深度好文)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孩子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更需要得到關於獨立的培育,得到希望和夢想。我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叫人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這次又讓人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你到底是想把磚放在屋後還是屋前呢?」母親說:「這堆磚放在屋前屋後其實都一樣。」我張著嘴說:「那就不搬要了。」
  • 慢養良育(總序120):管爸爸叫「媽媽」
    出生第498天(一)(總序120):管爸爸叫「媽媽」。今天下班回家,剛一進門她就衝著我喊「媽媽」,而且喊的聲音很大。當她見到她媽的時候,她衝她媽喊的也是「媽媽」。她現在雖然還不會喊爺爺奶奶,但為什麼她對我們倆都喊「媽媽」呢?據說,「媽媽」這個稱呼在全世界絕大多數的語言裡面的發音都是一樣的。
  • 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爸爸一定要成為引路人!(深度好文)
    所以,爸爸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一個三觀正的爸爸,能讓孩子活得更加幸福。爸爸的行為思想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能讓孩子從他身上學到更多積極正能量的東西,讓孩子在做人做事上有一個很好的準則。
  • 有一種窮人思維,叫「倖存者偏差」!(深度好文)
    有一種窮人思維非常可怕,也很可悲,它讓無數人前僕後繼,也坑害了無數人,這種窮人思維,就叫「倖存者偏差」!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原因在哪?就在於人們更關注那些高學歷卻很落魄和低學歷又很成功的人,不經意間忽略了更多高學歷成功人士和低學歷沒有成功的人,這就是一種倖存者偏差。以前的股票,現在的知識付費、網上直播、自媒體,都有人賺了錢,看到這些賺錢的,一群人衝進去想要分一杯羹,認為他成功了,那自己就也行,這同樣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 人生,有一種悲劇,叫「躊躇滿志」!(深度好文)
    人生有兩種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何謂躊躇滿志?一個主要內容就是腦子裡總裝著事業、財富、名利等等念頭,而不能放鬆心情去活在當下,享受現在。所以說,人生,有一種悲劇,就叫「躊躇滿志」!來看一個故事:裡文森自小生長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是家中幾個孩子的老大,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很小就外出打工,當過報童,後來又在一家雜貨店當過店員,接著,又謀到了一個當助理圖書管理員的職位,薪水很低,當因為有書可讀,他在這個職位上,做了挺長時間。在社會上打拼多年後,他終於鼓起勇氣創業,並躊躇滿志,為了自己的財富夢想拼盡全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裡文森賺了不少錢。
  • 深度好文:親情是一種深度,友情是一種博度,愛情是一種純度
    我體驗到:友情是一種博度。你肯定猜的到接下來我要說什麼,對,就是愛情。在哪個多夢的年華,每個人的情感都很懵懂,但內心仍有一片幻想的天地,是留給愛情的。聽過不少人講他們的愛情史,都是那麼的悽美。愛情可以使他(她)為你無限付出甚至可以讓他(她)為你獻出生命……雖然大人們都說我還小,但我仍然若有所思,我體驗到:愛情是一種純度。是啊!
  • (深度好文)
    而中國家庭的典型景象,卻是一隊人,帶一個娃,爸爸媽媽呵護著,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伺候著;甚至還跟著個保姆阿姨背著大包小包做後勤支持,排場陣仗,簡直能趕得上皇帝出巡。我們不妨打個比方。一個小家庭,好比是一間公司,原本爸爸媽媽自己應該是全資股東、最高負責人,有各項事務的決策權。
  • 有一種簡單卻高級的智慧,叫冷靜!(深度好文)
    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種簡單卻高級的智慧,必為人中龍鳳,錯不了。這種智慧就是冷靜,說它簡單,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冷靜,說它高級,是因為一旦做到了冷靜,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心亂則事亂,事亂則危,所以,越是危急關頭,越需要保持冷靜,保持冷靜,才能讓你產生大智慧。
  • (深度好文)
    對於孩子,世界上有一種無奈是「媽媽覺得不吼不行」。對於父母,世界上卻有一種絕望是「吼完了孩子,卻不知道那個不說話的小東西心裡在想什麼」。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普遍沒有安全感,對親情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在親子關係中不知道怎麼和家人相處。
  • 慢慢來,會比較快(深度好文)
    快就會好嗎?事實可能與我們想的不一樣。《如何高效學習》的作者斯科特.楊,是一個1年就能完成33門麻省理工學院課程的超級學霸。他推崇整體性學習法,推崇高效學習。但這裡提高效率有一個關鍵,在書中,他不厭其煩地提醒讀者如果想快一點,一開始是要慢一些的。整體學習步驟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重複的練習、體會,直到精確並熟練掌握。
  • (深度好文)
    就像有的城市小學生聽說農村有孩子吃不飽飯,竟吃驚地問:「餓了為什麼不吃巧克力?」這不禁讓人想起歷史上的痴呆皇帝晉惠帝,天下荒亂,百姓飢餓,他說的話就是:「何不食肉糜?(為什麼不吃肉呢)」這樣的男孩日後怎能面對生活的考驗?他們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古話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 為什麼現在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喜歡互叫爸爸?
    在某音,打上「叫爸爸」標籤的視頻是一個有1.9億次播放量的大類。 從金主、甲方,到情侶、好哥們兒……沒有什麼是不能以「爸爸」相稱的。
  • 不要把貧窮觀帶給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因為,新加坡的高中生學費又漲價了,公民價格不變,PR漲價$40,海外學生(非ASEAN成員國)漲價$150,2016年每月$1150,而2017年則漲到每月$1300。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其實她就是一個有錢人。她一個人租住在公寓裡,每月租金就是$900(相當於國內4500元人民幣),加上海外留學的這筆費用,又是多少人可以承擔起的。
  • 來自爸爸的條件反射(高能預警),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
    文丨福林媽咪都說有危險的時候,爸爸就是孩子最大的守護神,但是沒有危險的時候,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險~之前看過很多老爸帶娃的不靠譜瞬間,對後半句有深刻的體驗,但是今天又看到一個曾經看過的視頻,對前半句話有了更深的感觸。
  • 你的身材,出賣了你的生活層次(深度好文)
    除了那些因為生病無法控制身材的人,普通人拼的就是對身材的掌握,身材好,就是一種實力。這是個以貌取人的時代,沒人有義務透過你臃腫的身材,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心。人與人拼到最後,拼的就是身體,身材好,就是一種實力。
  • 李華:嚴苛父母帶點甜,這才是教育應有的樣子(深度好文)
    另外一篇爆紅的網文叫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這篇文章非常的長,寫的也很有意思。其實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北京的家庭投入非常大,父母所承受的壓力很大,可能會有人質疑,在教育上有這麼大的投入,真的值得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01有人曾經這樣總結過,佛系人生應該有四個階段。
  • 有一種幸福叫Say goodbye
    綜上,胳膊疼可以讓你有理由停下打球+對下廚房的興趣=不運動+能吃=更胖。 看好一個手機,喜歡了一個月,但是淘寶把錢花沒了,買不成了。 胖+沒錢+沒有好手機,完了,這人沒救了。 凡事皆有因果。有一種幸福叫失而復得。在此提醒各位同學朋友,年關將至,返鄉高峰,人多嘈雜,請注意隨身物品。 昨天下了一晚上雪,好在我昨晚就把車窗蓋上了,今早啟動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掃車上的雪。有一種幸福叫幸災樂禍。 早晨在單位院子裡掃雪。有一種幸福叫勞動最光榮。
  • 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深度好文)
    文 | 張可粒來源 | 男孩派有玩具車經驗怎麼能和規範的駕照資質相提並論呢?而爸爸李承鉉的教育,在面對安全和原則問題的時候,也是絕對不容妥協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企圖讓爸爸心軟,矇混過關。但唯一能確定的是:父母管得早,孩子才能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