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序

2021-02-08 科學出版社

臺灣質譜學會組織幾位學者撰寫了《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一書,我有幸先睹為快,讀後頗有收穫。這既是一本很好的質譜入門教科書,又是一本系統的專業著作。陣容強大的作者隊伍均來自科研第一線,而且是在質譜研究領域卓有建樹的知名學者。該書內容幾乎涵蓋了當今質譜發展的各個方面,既闡述了質譜技術的原理,又詳細介紹了各種質譜儀器的構造,還專門討論了質譜在諸多領域的應用。無論對於新入科研之門的學生和實驗人員,還是在質譜領域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員,此書都會是很有價值的參考書,因此,很高興看到此書簡體中文版出版,以惠及更多讀者。


質譜技術是20 世紀發展起來的最重要的分析技術之一,其原理可以追溯到190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Joseph John Thomson 的工作,他發現了電荷在氣體中的運動現象,並於 1910 年獲得了第一張質譜圖。


其後,1922 年 Francis William Aston 因採用質譜技術發現了同位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8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兩位發明離子阱質譜技術的科學家,Wolfgang Paul 和 Hans Georg Dehmelt。2002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則是頒給了發明電噴霧電離技術的 John Bennet Fenn 和發明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技術的田中耕一。


此外,Ernest Orlando Lawrence 因為發明回旋加速器而獲得了 1939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人們利用測量離子的迴旋共振頻率發明了世界上最高解析度的 FT-ICR 質譜。還有,從 191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熱輻射規律」、194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分子束」到 1986 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成果「交叉分子束」,以及 1996 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成果「發現碳 60」,均與質譜密切相關。今天,質譜既可用於分析無機元素, 包括同位素,又可用於分析有機小分子,還可用於分析生物大分子,在生命科學、 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藥物研發和精準藥療、食品安全和石油化工等領域發揮著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質譜的分析能力越來越強大,在方方面面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而越來越多的研究和使用質譜的人,也就自然能發現這本著作的價值。 


近年來,質譜研究發展極快,從業人員越來越多,有關質譜的著作也出版了不少,但是,我仍然認為讀者能夠從本書對質譜的系統介紹中獲益,這也是我極力推薦出版簡體中文版的原因。參加簡體中文版校訂的人員有: 劉虎威(目錄、第 1 章和附錄)、白玉(第 2,3 章和英漢名詞對照索引)、聶宗秀(第4~7章)、陳煥文(第8,12,13章)、辛培勇(第9~11章)。在本書出版之際,我真誠地感謝這幾位青年學者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臺灣質譜學會同仁的信任,特別是負責聯絡和進一步編輯工作的陳頌方博士、廖寶琦博士和李茂榮教授,沒有他們的鼓勵和幫助,簡體中文版很難這麼快出版。


由於校訂者水平有限,加之有些專業術語在大陸和臺灣有一些差異,簡體中文版難免有不足甚至謬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希望本書的出版也能促進海峽兩岸質譜學者的交流,共同推動質譜技術的發展。


是為序。

相關焦點

  • 質譜分析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
    進入 80 年代後,材料學、精密機械、電真空和計算機等新興學科和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高性能質譜儀器製造業的進步。現今,質譜分析技術已經大量應用到化學分析測試中。二 質譜分析技術基礎理論(一) 質譜分析法原理 質譜分析法是通過應用質譜儀將被測物質離子化,按離子的質荷比分離,測量各種離子譜峰的強度而實現分析目的的一種分析方法。
  • 質譜技術及其應用 - 專區 - 生物谷
    質譜分析的基本原理用於分析的樣品分子(或原子)在離子源中離化成具有不同質量的單電行分子離子和碎片離子,這些單電荷離子在加速電場中獲得相同的動能並形成一束離子,進入由電場和磁場組成的分析器,離子束中速度較慢的離子通過電場後編轉大,速度快的偏轉小;在磁場中離子發生角速度矢量相反的偏轉,即速度慢的離子依然偏轉大,速度快的偏轉小;當兩個場的偏轉作用彼此補償時,它們的軌道便相交於一點
  • 81 質譜原理和ESI-MS結構解析
    質譜(又叫質譜法)是一種與光譜並列的譜學方法,通常意義上是指廣泛應用於各個學科領域中通過製備、分離、檢測氣相離子來鑑定化合物的一種專門技術。質譜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將分離技術與質譜法相結合是分離科學方法中的一項突破性進展。在眾多的分析測試方法中,質譜學方法被認為是一種同時具備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普適性方法。質譜儀器一般由樣品導入系統、離子源、質量分析器、檢測器、數據處理系統等部分組成。
  • iCMS2016第七屆質譜網絡會議-質譜新技術與生命科學
    質譜新技術主題會場(上)、(中)已於11月22日順利進行,清華大學教授林金明、SCIEX應用支持工程師羅繼、賽默飛生命科學質譜應用技術部經理陳偉、中國醫學科學院副研究員賀玖明、清華大學教授瑕瑜、美資力可儀器應用專家李莉、安捷倫液質應用工程師冉小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公共實驗技術中心主任周燕8位質譜新技術研發應用專家和廠商技術專家分享了質譜新技術相關報告。
  • 質譜大咖新秀齊匯聚 你想了解的質譜新技術新應用都在這場會議中
    隨著關係人類健康的生命科學、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學科的發展,質譜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同時也推動了質譜技術與儀器的快速發展。基於此,儀器信息網聯合美國華人質譜學會(CASMS),同時在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中國質譜學會)的大力支持下,在12月7-11日舉辦「第十一屆質譜網絡會議(iCMS 2020)」,會議分設質譜新技術新方法專場、美國華人質譜學會專場、質譜在食品分析的應用新進展、質譜在環境分析的應用新進展、質譜在藥物分析的應用新進展、質譜在生命科學及醫學領域的應用新進展等專場,聚焦質譜技術最新成果
  • 原位電離質譜的技術及應用發展有哪些亮點?
    當前,分析化學技術以色譜、質譜、光譜、波譜等譜學技術,以及它們之間的交叉聯用作為重要的技術手段,其中質譜技術因其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分析速度快等優勢,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生命科學、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環境監測、材料科學等領域。
  • 質譜在藥物分析應用愈加深入 iCMS分會場精彩報告分享
    會議第三天,質譜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新進展專場,邀請了中山大學李惠琳教授、中國藥科大學葉慧副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楊美華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張金蘭研究員、瀋陽藥科大學趙龍山副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單進軍教授以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所李紅梅所長等專家,帶來了質譜在藥物分析領域的精彩報告。
  • 【分析】液相二次離子質譜最新進展:「分子眼」技術分析液體分子間作用力
    自2013年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汪福意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朱梓華研究員合作,開展了原位液相二次離子質譜分析電化學界面的應用研究。圖2. 當期封面。研究方向為二次離子質譜及其在生物、環境和材料分析領域的應用,是世界著名二次離子質譜專家。發明了原位液相二次離子質譜技術(與PNNL 餘曉英(Xiao-Ying Yu)研究員合作),獲2014年R&D 100 award、2015年FLC award等獎項,該技術近年來已被成功應用於在分子水平上原位表徵多種液體表面和固液界面。
  • 低調但不「單調」 聚焦質譜在環境分析的應用新進展——iCMS2020分...
    涉及質譜在食品安全、藥物分析、生態環境、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等領域的最新研究及應用進展。在會議第二天上午,進行的是質譜在環境分析領域應用新進展專場,邀請了香港浸會大學蔡宗葦教授、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董亮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劉倩研究員等專家,分享了質譜成像技術在環境毒理研究的應用進展、質譜技術分析環境中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以及納米材料的質譜定量分析技術等不同方向的精彩報告。
  • 第二屆質譜論壇:質譜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
    質譜論壇將長期定期舉辦,每年1-2期,每期將圍繞當前質譜技術應用的熱點科學問題,邀請傑出的科學家做學術報告,並提供相互間充分的交流和溝通。  第二屆質譜論壇的主題是質譜技術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本期論壇合辦和贊助方為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分析測試百科網(www.antpedia.com) 將長期協助組織論壇,並進行宣傳和報導。
  • 賽默飛中藥分析前沿新技術——AcquireX智能化質譜數據採集模式
    中國質譜學會理事會理事長,南京大學化學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陳洪淵院士這樣說:「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是化學物質,但前者是多種成分的組合,而後者則是單一的;真正治病起作用的都是藥物在體內進行的生化反應。所以,化學研究對發展健康事業非常重要」。近年來隨著質譜技術的不斷發展,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聯用技術(LC-HR MS)已成為分析中藥複雜體系化學物質基礎最強有力的工具。
  • 【儀器知識】質譜儀器概述與工作原理
    質譜分析法就是通過對被測樣品離子的質荷比的測定來獲得物質分子量的一種分析方法。>1967年     串聯質譜(Tandem mass spectrometry)1973年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 (LC/MS),熱噴霧方法1974年     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FT-ICR-MS)1981年     快原子轟擊電離質譜(FAB MS)第二部分 質譜儀器與工作原理
  • 質譜分析知識匯總
    綠豆湯、遮陽傘(帽)是必備「武器」~一 質譜法的基本原理二 質譜儀三 質譜及主要離子峰的類型四 質譜法的應用下面,讓我們開始吧!‍☆質譜分析的特點•    應用範圍廣;•    靈敏度高,樣品用量少;•    分析速度快,並可實現多組分同時測定;•    與其它儀器相比,儀器結構複雜,價格昂貴,使用及維修比較困難;•    對樣品有破壞性,無法回收。
  • 2016年度分析科學家創新獎揭曉 質譜技術「大行其道」
    從智能光譜到簡單分離,《分析科學家》今年將該獎項頒給了島津、安捷倫、賽默飛、沃特世、雷尼紹等國外公司的15款創新儀器產品。  儀器信息網編輯整理發現,今年獲獎的產品中至少有8款與質譜相關,雖與去年的9款相比略有減少,但可以看出質譜技術當前仍是全球科研領域及儀器市場的主流「生力軍」。而作為「中堅力量」的色譜技術不僅摘取了桂冠,在榜單中更佔據了3個名額,創新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 什麼是「質譜」和「質譜儀」?
    提到「質譜」,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陌生。「質譜」其實是一種與光譜並列的譜學方法,質譜技術是一種鑑定技術。聽起來很高端?確實,國產質譜儀曾被用到南北極科考以及奧運等各種大型國際賽事和科學考察工作中。後來質譜儀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由於質譜儀種類非常多,工作原理和應用範圍也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主要用於進行物質分析,尤其是生物質譜,已經成為現代科學前沿的熱點之一。
  • 質譜專題 | MALDI-TOF MS質譜儀 在臨床微生物鑑定中的應用
    質譜以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分析速度快、多指標同時檢測等特點躋身高端定量檢測分析儀器行列。解析度、靈敏度、質量範圍、質量測定準確性是衡量質譜的主要技術指標。解析度R是指相鄰兩個峰被分離的程度,是質譜儀區別兩個峰的能力指標。靈敏度的指標實際上是儀器綜合性能的反映,因為它與樣品、解析度、掃描速度、進樣方式以及電離方式密切相關。
  • 熱重分析及其聯用技術的應用
    拓展應用:熱重/紅外光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聯用儀熱重/紅外光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聯用儀主要用於研究材料隨著溫度變化時,由於分解等引起質量減少而產生的氣體的種類和含量的信息,是一種常用的聯用技術。
  • 質譜華章 丈量健康
    來自深圳第二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的劉文蘭教授闡述了飛行時間質譜儀核酸檢測的原理,他從藥物基因組檢測、腫瘤易感基因檢測、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和液體活檢這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核酸質譜檢測的臨床應用 論壇最後,專委會主席康熙雄教授為大家做了題為《核酸質譜行業共識》的報告。
  • /林關寧團隊提出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數據分群方法的基準分析框架
    該文章從準確性(precision)、一致性(coherence)和穩定性(stability)三個層面由淺入深地闡明了不同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CyTOF)細胞族群分析方法的優劣及其適用場景。這是國際一線雜誌第一次報導中國大陸學者在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數據標準化和分析方法學方面的工作。
  • 質譜分析方法最全解析...
    因此,在進行質譜分析前,要根據樣品狀況和分析要求選擇合適的質譜儀。目前,有機質譜儀主要有兩大類: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與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現就這兩類儀器的分析方法敘述如下: 在GC-MS分析中,色譜的分離與質譜數據的採集同時進行,為了使每個組分都得到分離和鑑定,必須設備合適的色譜和質譜分析條件: 色譜條件包括色譜柱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