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各大高校新生陸續入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特別設立獨立新生獎,獎勵只身前來報到的新生。學生一個人無家長陪同報到的,可獲得一張獎狀和一件學校發的文化衫。
高校設立這個獎項,意在弘揚「大學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獨立」這一主題,鼓勵大學新生從走出家門第一步就培養獨立自主意識和能力。然而,這項體現學校善意關懷的舉措,卻引發了網友熱議,各種質疑也隨之而來。
有人說,學校的初衷值得稱道,但效果難免有限。獨立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對已經是成年人的大學新生來說,獨立出行只是最低層次的獨立,獨立生活、獨自與人相處乃至獨立思考和判斷,都比獨自出行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獨立。設立這樣一個獎項,並無必要。
也有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大學新生獨立報到,雖然不能完全等同於獨立,但起碼代表了獨立意識的覺醒,意味著個人在獨立之路上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值得肯定和鼓勵。
良好初衷的獎項設置卻引發爭議,歸根結底,是缺乏與新生家長和家庭的共情。
對很多家長而言,孩子考上大學是裡程碑式的事件,也是重要的人生節點。送孩子去大學,並非是為了鋪鋪床、囑咐兩句那麼簡單,去孩子未來學習和生活的地方看看,既是分享孩子的喜悅與榮光,也是對自己的犒賞。
對許多家庭來說,上大學也是孩子真正離開父母,從此獨立面對生活。送孩子去大學,更像是一種儀式,傳承著一個家庭重視教育和家庭凝聚力的良好家風,會成為全家人長久溫馨的回憶。可能大學四年就來這麼一次,人生就此一回,這樣一個小小的並不過分的願望,如果還要被「孩子不獨立」所綁架,顯得有些缺乏人情味兒。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很多高校都採取封閉式管理,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讓新生父母止步校門,完全可以理解,但這與新生是否獨立毫無關係。
平心而論,大學報到並不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也不見得多麼考驗自理能力。是否獨自一人報到,並不能證明新生是否獨立。以此為由獎勵,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的學校管理固然方便,卻也給很多學生和家長平添了心理負擔。
成長與獨立,從來就不只是外在的、形式的。光是離開父母,精神上、金錢上還要靠父母供養,這是假獨立,不是真成長。在強調獨立、個性等現代價值理念的同時,重視教育、家風和凝聚力等傳統家庭價值觀,依然值得珍視。
獨立報到的新生值得鼓掌,有父母相送的孩子未必就不獨立。作為大學,培養新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大學生們的獨立人格、獨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