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的中小企業怎樣才能活下去?

2020-10-19 北京嶽霖稅務諮詢有限公司

疫情當下,中小企業怎樣才能活下去?是每一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因為,這與每個企業、甚至每個國民(包括你我)直接相關。受疫情影響,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甚至下行的壓力劇增,而中小企業要想活下去,就必須加快復工復產,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但是,現存的生存壓力也始終困擾著企業,這些企業的老闆們每天一睜眼都是花錢的事:員工薪金、社保、公積金、勞保費、水電費、房屋租賃費、原材料費用、資產損耗、貸款利息、還有各種稅費等等支出……

今年的疫情,更是讓很多企業損失慘重,有的企業可能早在2019年年底或2020年初就已經籤訂了合同,儲備了生產物資,但是2020年2月份之後的一定時間內員工不能到崗,生產不能正常進行,合同無法履行;有些材料是有保質期限的,過了保質期材料就是廢品,就是淨損失;履約是有時間節點的,依據契約精神,違約就要接受罰款;應付帳款已到期,供貨方催要貨款,企業資金緊張支付不能,企業及個人的信用都成了問題;等等……

復工復產的路上布滿了荊棘——勞動力不足、資金短缺、原材料漲價、融資困難、復工成本攀高等一系列的問題,領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舉步維艱。

中小企業怎樣做才能活下去?

一、眼睛向內 勇於自救

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對中國經濟的產業鏈及經濟復甦至關重要的。因此,國家及時出臺了各種扶助政策措施,諸如減免稅費、減免房租,製造業水、電、天然氣減價、給予各種補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等等,緩解中小微企業困難,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國家就是要保企業,不讓企業出現倒閉潮。保企業就是保經濟發展、保民生,保就業、就是保社會穩定。

但是,國家各類優惠政策的扶助,畢竟是外因,而外因是要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因此,中小企業必須調動企業內部全部要素,要立足於及時實施自救,自行解決危機。

面對「不復工是等死,復工了有可能找死」的困局,中小企業要在用足用好國家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積極有序、科學規劃,不等、不靠,推動復工復產。只有開工生產,才能創造價值,組織現金流入,啟動自我造血功能。所以,企業必須要眼睛向內,勇於自救。

二、復工復產一定要做好員工防護

企業要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防護要求,做好復工員工的防護工作。同時探索改變原有的勞動用工模式,重新梳理、制定生產流程,採取靈活上班,網絡聯繫、居家辦公,休人不休機器輪流上班,有些崗位與附近企業或上下遊企業共享員工,引入智慧機器人等措施,達到安全復工、降低成本、履行合約,迅速止損自救的目的。

三、盤活資金流,科學渡難關。

首先,保證現金流正常運轉。企業要考慮將閒置的庫存產品、設備折價變現,必要時可以縮小辦公場地,出租部分廠區或辦公地,合租辦公場所,縮減輔助機構,實施部門共享(幾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培訓部門、採購部門、保潔人員等合併共享),重構企業組織架構、節約成本費用。要嚴防經營決策失誤,盲目擴大生產,以及超越自身償還能力的過度舉債。更不能觸及高利貸、網絡貸、非法融資等高壓線。

第二,科學規劃,做好減法。企業要重新審視企業投資,對那些投資後盈利能力不足甚至虧損企業的投資款,要及時止損;企業要進行瘦身,裁撤那些不盈利的分支機構或生產線等;必要時企業還可以考慮出讓部分股份,引進戰略投資者。

第三,考慮變債權為股權的方案。對外欠的債權部分,經過雙方友好協商,可部分轉化為股權;對欠發的員工工資,轉為職工的入股資金,建立員工持股平臺,引導員工與企業共渡難關;確保優秀員工特別是關鍵崗位的優秀員工不流失。

第四,變中求變,增收節支。時刻關注疫情狀況,及時了解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適時調整企業經營目標和策略,可以適當考慮業務疊加,或者跨界經營,多利用網絡進行營銷;修正經營業績並及時調整2020年的各項預算指標;加強內部審計監督機制,防止跑冒滴漏及貪汙挪用事件的發生,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

四、充分利用好國家優惠政策,保證企業充滿生機活力。

企業經營者,要研究國家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做到應享盡享。能免的免,能減的減,能緩的緩,能延的延,在國家政策框架內,節省每一分錢,將其用於生產經營,恢復企業生機與活力。

新冠疫情,也是對廣大中小企業的一次大考;企業經營者一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認識到疫情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做好應對危機的充分準備,從雞蛋的內部打開,實現企業的自我重生。

讓企業活下去,而且比以前活的更好,才是硬道理!

作者:劉文娟

北京嶽霖稅務諮詢,提供專業的稅務諮詢、稅務顧問、稅收籌劃、代理記帳、PPP項目專項顧問、醫藥行業兩票制專項諮詢、一帶一路專項諮詢以及財稅業務培訓、非財務人員財務管理能力提升、企業內部控制培訓等專業服務。 

聯繫人:桂老師

相關焦點

  • 怎樣的「精益思維模式」,才能讓你活下去?
    而在如今的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企業,如果片面理解這句話,就會成了一碗「毒雞湯」。在當下「省錢即是賺錢」的特殊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最大的訴求仍然是活下去。所以,降本增效,這個不時尚、不新鮮,反覆被提及的「古老詞彙」,如今成為了中小企業活下去甚至「V」字反轉的基礎動作。但是,人們在理解精益思維時有什麼誤區?真正能在企業落地的精益思維到底是什麼?
  • 疫情之下,中小企業如何活下去?這裡有3個救治良方
    休克式療法,阻斷了疫情傳播,但也給經濟按了「暫停」鍵。這就像奔跑的人突然被絆了一跤。收入停下來了,成本還在往前衝。平時不鍛鍊的,要摔骨折。很多中小企業,都是踩著盈虧平衡線活著的。這個月的收入,要用來發下個月的工資,他們嚴重依賴現金流。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行業特別是服務行業,幾乎全面停工。
  • 復工之後怎樣在疫情中活下去?我們整理了這25個方案
    這是一次典型的黑天鵝事件,過去中國企業非常看重現金流,不太看重現金儲備,有現金流,就會持續增長,但沒想到極端情況下,現金儲備才能活下去。 本次衝擊,不但對高度依賴線下流量的公司影響極大,而且由於O2O蓬勃發展,線上與線下一體化程度大大加強,網際網路公司也同樣受波及。 怎樣「活下去」?不妨聽聽這些企業家與專家的實用建議。
  • 5位投資人支招:疫情之下中小企業生存指南
    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的發展踩了個急剎車,其影響已涉及各行各業,尤其對大零售行業的中小企業來說,此次疫情堪稱「生死劫」。由於無法開工,許多中小企業出現了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從而影響了經營和發展。
  • 大疫之後,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與困境
    然而當下防止疫情、保護生命健康的重要程度,不比單純的維持經濟低。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復工復產之路還是布滿荊棘,「不復工復產是等死,復工復產有可能是找死」的雙刃劍,始終懸在中小企業家的頭頂。確實,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首先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與困境:1、復工防疫物資準備不足,面臨不確性風險。
  • 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逆流而生」?
    來源:經濟日報亞太地區超過 90%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逆流而生」?請看微軟亞洲區總裁Ahmed Mazhari撰文介紹。詳細報導↓↓↓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小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一直是亞太地區經濟成功的關鍵。
  • 85%中小企業現金難撐3個月 自救他救應對疫情大考
    目前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幫助被投企業解決現金流問題文 |《財經》記者 楊秀紅 王穎 陸玲 張欣培裁員、倒閉,還是想盡各種辦法活下去?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資金鍊本就脆弱的中小企業,遭遇一場大考。庚子鼠年,疫情肆虐。很多企業沒能逃脫疫情對經濟的重壓。
  • 博碩光華「活下去 疫情常態化下企業增長新變量」成功舉辦
    2020年,全球經濟複雜多變,存在眾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緊密相連,新冠疫情、5G之戰、中美貿易戰、中美脫鉤等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多種新變量帶來的新考驗,活下去,成為企業第一戰略思維。
  • 「疫」言難盡,疫情後我們該怎麼辦?
    就高三考生、高校畢業生、中小企業而言,可能他們面臨的疫情影響最直接和致命。只有加倍的自律和努力,我們才能更接近夢想,從而去驚豔眾人。對於企業來說,競爭無處不在,機遇同樣遍地都是,站到了風口,雖然未必豬都能起飛,但是很容易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對於社會來說,凡是打不垮的,都會是社會再重組,再構建,再完善。每一次的群體性事件,都會促使社會的轉型改變。
  • 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現金流從何而來?
    R e t n e w s | 第 526 期「找準中小企業商家的痛點,平臺扶持政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讓受挫的經濟重新活躍起來。這其中關係到的現金流問題,就是這次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的致命一擊。經營nuthink男裝旗艦店的潘信鎮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疫情在1月底爆發太突然,公司的儲備資金不充裕,很可能撐不過一個月。當時公司做了一個決定把春季款去掉,直接過渡到夏季款的生產。然而開展夏季款的生產也需要資金。
  • 謀定而後動,中小企業如何在疫情結束後快速恢復取得先機?
    在眾多中小企業復工之際,這樣的好消息為企業的發展打了一劑重要的強心劑,紛紛準備在即將到來的客戶爭奪戰當中大幹一場。然而,歡呼之後,才是現實。儘管肺炎疫情防控捷報頻傳,但2020年新春爆發的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無疑給這些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了超額風險和巨大壓力,特別是餐飲、旅遊、娛樂、零售、交通等一批嚴重依賴線下的行業,均遭受重創。
  • 疫情影響經濟?深受衝擊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以繼續發展?
    :此次疫情到底會發展到怎樣的階段? 短期來看,我們的線下服務業遭受重創已成必然,中小企業更是首當其衝;其次疫情影響將很快從第三產業延伸到第二產業:那些依靠龐大的流動的產業工人帶來巨大競爭優勢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 疫情當前 陷落的中小企業深處「黑字破產」邊緣
    疫情衝擊之下,諸多企業面臨生產經營困難,一些職工面臨待崗、失業、收入減少等風險……如何穩就業、穩工資?當下,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紅包接踵而至,在貸款、用工成本、房租水電成本上給企業紓困,以避免企業因為現金流問題而裁員、降薪。
  • 疫情衝擊中小企業,自救革新之路怎麼走?幾位企業管理者這樣說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及微觀經營主體的影響持續發酵,衝擊著中小企業這個比較脆弱的群體,也打破了企業管理的一些傳統理念和做法。處在困難之中的中小企業,怎麼自救?未來的路怎麼走?記者採訪了幾位企業管理者。
  • 疫情下的美國失業者:都不知道如何活下去,還能想聖誕禮物?
    「我的信用卡刷爆了,」已經失業9個月的西爾維斯特無奈地說,「我們都不知道如何活下去,還能想到聖誕禮物的事嗎?」美國《華爾街日報》在18日的報導中,描述了西爾維斯特一家的困境,揭示了美國低收入群體殘酷的生存現狀。報導指出,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在疫情和經濟衰退中進一步拉大。
  • 網易《明日之後》首曝 開放世界生存MMO,要怎樣才能在末世中活下去
    在《明日之後》中,你必須一直生存在遊戲構架的「殭屍末世」裡,然後盡力活下去。劃重點2:如何在殭屍末世中活下去 個人和團隊都很重要那麼就有同學看不懂了;「既不能升級也不能打寶,那這個遊戲要玩啥?」無他,「生存」而已。
  • 中小企業雲平臺:助力中小企業輕鬆上雲快速提升競爭力
    2020年初,突然而至的疫情,讓徘徊在傳統與變革之間的中小企業,一夜之間不知道何去何從,譬如餐飲、譬如美發美容等等,平日顧客盈門的門店,突然「門前冷落鞍門稀」,房租水電、員工工資等等如大山一樣壓過來,突然發現那些在網上開通了店鋪的同行,儘管生意不是那麼火爆,但還能有訂單上門,能夠維持生存。
  • 疫情間的線下教育:活下去,做好準備
    一連 5 天,他窩在酒店房間裡,睜著眼想,閉上眼也想——怎麼才能活下去。 數據更能說明一切。2 月中旬,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做了一番調研,來自全國各地的 1459 家校外培訓機構回答了這份調查問卷。超過 90%的機構表示疫情對經營存在較大影響,近三成機構稱經營困難,有倒閉可能。 在線!在線!
  • 平安租賃深化線上服務 與中小企業共抗疫情
    本報訊 記者陳彥蓉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中小企業生存經營面臨不小壓力,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深化線上服務,並推出一系列措施保障中小企業正常經營。  基於業務需求背景,平安租賃以業務核心系統為基礎能力,提煉了以客戶在線、員工在線、資源在線為代表的線上智能化科技體系。
  • 疫情當下,應有一份關愛,溫暖民辦幼兒園
    「受疫情影響,民辦幼兒園要推遲3到6個月才能開園復學,將面臨3到6個月無任何收入的情況,但教師工資、房屋租金、物業費、社保等運營成本卻並沒有明顯減少。」楊柳慧說,她所創辦的幼教集團旗下的十多所幼兒園大部分改為普惠制,員工500多名,目前除了房租,員工工資、社會保險也是很大一塊支出。「本來抗風險能力低,疫情期間,大部分民辦幼兒園還得不到復工復產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