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邊再現「復陽」案例 專家:二次感染概率低

2020-12-23 中國發展網

吉林延邊再現「復陽」案例!專家:二次感染概率低,傳染性不強

11月18日,吉林延邊官方通報一起從日本入境的夫婦二人,在確診治癒出院後,出現再度「復陽」的情況,而兩次確診時間僅隔了19天。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也是自8月以來,吉林延邊第二次通報境外輸入的「復陽」案例。

對上述夫婦「復陽」的原因,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時間內被確診兩次的情況,大概率並非屬於二次感染。同時,王貴強提出,「復陽」患者表現多為無症狀,且傳染性均較低,公眾無需恐慌。

3個月餘

延邊通報兩起

境外輸入「復陽」案例

據延邊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18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一對從日本入境的夫妻在確診治癒出院後「復陽」。目前,夫妻二人正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已追蹤到位的接觸者均落實集中隔離管控措施,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通報內容顯示,今年9月25日,從日本入境的這對夫妻自上海入境。入境期間,兩人被診斷為確診病例,後在上海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接受治療後,夫妻二人於10月29日治癒出院並進行醫學隔離。11月9日再次進行核酸檢測,其結果同樣呈陰性。到12日,夫婦二人從上海乘航班抵達延吉機場,隨即開始居家隔離管控。

然而,在11月16日,夫妻中的男子因腸梗阻原因擬入院治療,其妻子陪同前往醫院。在醫院進行核酸檢測時,發現結果再度呈陽性。經專家會診,二人均再度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復陽」病例。

第一次確診新冠患者治癒後不久,卻又成為「復陽」患者,這對夫婦已非延邊出現的第一例「復陽」病例。今年8月11日,吉林延邊也發布消息稱,一名琿春市男性在4月27日自俄羅斯入境西安時,檢測核酸呈陽性。治癒後僅3個月餘,該男子在8月10日再度檢測出核酸陽性。

二次感染?

短時間內兩次陽性,

大概率並非二次感染

除上述發生在吉林延邊的「復陽」案例外,記者梳理發現,11月2日,河南省衛輝市也同樣通報過一起境外輸入「復陽」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而該患者兩次被確診的時間間隔,僅有三月餘。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就曾透露,國家衛健委制定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時,已經遇到「復陽」病例。

短時間內被二次確診,究竟屬於「復陽」還是二次感染?對此,王貴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類似上述夫妻二人的情況,在不到一個月內出現兩次核酸陽性,幾乎能確定不是屬於二次感染。」王貴強認為,雖然新冠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一樣,仍具有二次感染的可能,但在理論上,不會出現短時間內連續感染的可能。

另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王廣發,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出,真正的「復陽」要與二次感染區分開來。王廣發表示,確定「復陽」還是二次感染,需要對兩次感染的病毒毒株進行測序。若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序列不一致,且兩次感染期間出現的抗體出現兩個峰值,那麼就應該認定為二次感染。

而之所以出現上述「復陽」情況的原因,在王貴強看來,極有可能是患者第一次接受治療後,體內病毒並未完全清除,或因最後的核酸檢測手段不當造成。在「復陽」現象之外,王貴強還提出了「常陽患者」的概念。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在今年4月24日的介紹:湖北當時在院治療患者中,有30多人長期核酸不轉陰,即所謂的「常陽患者」。

「復陽」可怕嗎?

大部分病人幾乎無症狀,

隔離觀察即可

對於導致患者「復陽」的原因,王貴強表示,確切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存在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有可能系患者機體免疫能力較低,病毒實際仍長時間存在;另一個方面,在於人體內仍殘留有核酸片段,但這並不是完整病毒。

那麼,對新冠病毒的抗體究竟能在人體內存活多久?王貴強表示,對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能持續多長時間,目前尚無定論。但能確定的是,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在長時間裡,仍存在再度感染可能。同時,王貴強也提出,「復陽」易發的因素,就目前的研究來看,與年齡、性別、氣候等因素關聯性不強,但和個體免疫狀態存在關係。

至於「復陽」患者的傳染性,王貴強表示,在臨床上,大部分「復陽」病人沒有症狀,只有極個別的會出現胸片或CT上有肺炎的進展,但病情穩定,隔離觀察即可。此外,王貴強提醒,在秋冬流感季,還應警惕季節性流感冠狀病毒的發生。季節流感性冠狀病毒屬於常見疾病,與新冠病毒同屬冠狀病毒,但並非同一種疾病。從病理特徵來看,季節流感性冠狀病毒更類似流感症狀,症狀更輕微,傳染性也更低,但公眾仍需警惕預防,出現相應症狀應及時就診。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實習記者 楊雨奇 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復陽」機率有多高?誰更容易「復陽」?治癒後抗體持續...
    近日,湖北荊州及上海地區接連通報兩例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檢測復陽的案例,其中一名患者第二次被查出核酸陽性的時間,距離第一次治癒出院已過去6個月。由此,有人擔心,曾罹患過新冠肺炎,在治癒後,到底還有多少感染的機率?對此,紅星新聞對話兩名專家,深入分析新冠肺炎復陽的原因及誘發因素等情況。
  • 吉林一對夫妻新冠治癒出院後復陽 倆人從日本入境
    原標題:吉林延邊一對夫妻確診治癒出院後復陽新京報快訊 據延邊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18日,延邊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一對從日本入境的夫妻在確診治癒出院後復陽。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03 二次感染?潛伏的新冠病毒被再次激活,聽著很嚇人,但也比另一種可能性——二次感染 —— 要好多了。二次感染意味著疫苗的效果可能不會很好,群體免疫的理論也岌岌可危。當人感染病毒恢復後,身體通常會針對這個病毒產生抗體和有記憶力的免疫細胞。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 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
  • 新型冠狀病毒「二次感染」還可能出現 專家:做好個人防護不必太緊張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主任梁連春日前表示,未來可能還會陸續有「二次感染」情況發生,但人們不必過於緊張,預防「二次感染」跟此前防疫措施一樣,人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個人防護,儘可能避免到高危場所,避免接觸高危人群。為何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會「二次感染」?梁連春表示,首先人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產生的抗體持續時間往往不會太長。
  • 支持抗疫 吉林銀行延邊分行向延邊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捐款100萬元
    在全國深入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刻,2月10日,吉林銀行延邊分行通過延邊大學教育基金會向延邊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捐款人民幣100萬元,支持延邊州疫情防控和救助工作,其中:30萬元成立吉林銀行·延邊大學傳染病防治救助基金;20萬元用於延邊大學針對疫情防護用品採購;50萬元用於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針對疫情防護用品的採購
  • 香港之後,歐洲也出現「二次感染者」!多位...
    25日,據海外網援引港媒報導,荷蘭和比利時也報告有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此前一天,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復陽」,屬全球首例。
  • 解讀:全球首例新冠患者二次感染,意味著什麼?
    這些案例共同的特徵是在 「復陽」 後基本不會再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 但是,「再次感染」 和 「復陽」 不同,「再次感染」 是指兩次獨立的感染事件,而非首次感染的再次復發。原因有三: 首先,研究人員對該患者兩次感染的 SARS-CoV-2 病毒株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發現有24個核苷酸的差異,且這些差異核苷酸分布在不同的蛋白上,病毒分類學顯示首次感染的毒株與3到4月在美國或英國收集的毒株較為相似,而二次感染的毒株則與7到8月在瑞士和英國收集的毒株相似,所以兩次感染的病毒株不同,時間線也相互匹配;
  • 時隔數月夫妻雙雙復陽,病毒比想像更複雜,後遺症或超出預期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後,大家也是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名詞,比如"無症狀感染"、"復陽"、"假陰性"、"常陽"等等,在這些名詞中,"復陽"一般是比較讓人擔心的,已經康復之後再次檢測為陽性,到底是二次感染還是身上的病毒沒有徹底清除呢?
  • 兩地現新冠復陽患者,專家:核酸陽性不等於體內一定有活病毒
    健康報微信公號8月14日消息,一些符合出院標準、核酸已經陰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後複查,呼吸道標本核酸又陽性了,人們將此種現象叫做「復陽」。這幾天,上海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患者,湖北省荊州市也發現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數月後再次復陽。
  • 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或像普通感冒一樣長期存在?
    01港大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這是全球首例通過基因測序確認的二次感染案例。其二是二次感染後症狀很輕,幾乎是無症狀,這說明首次感染後還是產生了免疫力。該團隊還指出,以往就有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抗體水平會在其感染數個月後逐步下降。
  • 上海通報吉林來滬復陽病例詳情:中山醫院就醫,密接者23人
    昨晚,「延邊發布」微信公號一則 「境外輸入確診患者復陽 正在上海診治」的消息 引發關注 今天,上海市衛健委通報 ▽
  • 天津新增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武漢、廈門檢出進口牛肉包裝陽性
    18日,根據歐洲官方數字統計,歐洲新冠病毒疫情確診案例已超過1500萬例,已經是全球確診病例數最多的洲。美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再次超過16萬例,這是連續第14天達到單日新增病例超過10萬例。1.天津新增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升為中風險 人民日報消息,11月18日中午,天津本土第3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同樓門住戶、正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康某某咽拭子樣本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 復陽後還會傳染嗎?官方回應
    專家:目前未有復陽患者體內分離到病毒的報告  針對康復患者復陽的情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確實注意到了復陽的情況。出院以後,還要求患者居家觀察14天,這14天也是避免復陽可能造成再傳染、疾病發生發展的風險。  對於可能的復陽,專家表示,出院患者應做好自我隔離,戴口罩、與家人分餐,最好在有通風條件的居室裡單獨居住,同時也強調做好手衛生等,這些是針對這種復陽的人群潛在的傳播風險和疾病進展風險來制定的。
  • 華西醫院進入「戰時」,曾接診1例境外輸入「復陽」患者
    這起輸入病例到底是回國後「復陽」,還是在國內被感染?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四川省衛健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分析存在兩種可能。「一可能是特例,二可能在入境後有暴露史。」此前,我國多地曾報告「復陽」病例。
  • ...上海發布:本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
    【上海新增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上海發布:本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經調查,該病例曾於今年4月在外地被診斷為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經隔離治療後出院。
  • 天津新增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喀什疏附縣降為低風險……最新消息
    詳細閱讀 >>截至11月17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天津:18日新增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為本土第3例無症狀感染者同樓門住戶據天津發布消息,11月18日中午,天津市本土第3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同樓門住戶、正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康某某咽拭子樣本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 吉林銀行延邊分行捐贈10萬隻口罩 助力延邊大學抗擊疫情
    5月11日14時,吉林銀行延邊分行物資捐贈儀式在延邊大學舉行。吉林銀行延邊分行、延邊大學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捐贈儀式。捐贈儀式上,吉林銀行延邊分行向延邊大學捐贈了10萬隻口罩。吉林銀行延邊分行行長張光華表示,希望捐贈口罩幫助莘莘學子增加一層保護,給他們帶去關愛,也通過捐贈口罩的形式進一步履行吉林銀行地方商業銀行對區域內校園建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發現多例出院患者復陽;廣東省最早於2月25日通報,省內有14%的出院患者出現復陽現象;3月3日天津通報新增2例確診病例出院後核酸復陽,天津已累計通報5例復陽病例;北京市3月7日通報,有患者多次核酸檢測為陰性,但兩周後病毒核酸複查又轉為陽性。全國現有8萬多病例,出院後檢測出復陽的比例大概為0.1%。
  • 吉林外國語大學與延邊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來源:吉網7月23日至24日,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一行11人到延邊大學考察調研,並與延邊大學籤署了兩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吉林外國語大學繼與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師範大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再次與高校開展全面深入合作,對該校加快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