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我的推文《如何把技術做深?可能,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一文中,我曾經談到過英語學習,特別是英語閱讀的問題。
在這一周,我在慕課網的專欄更新的《學英語的最佳年齡到底是什麼時候》一文中,帶領大家看了一篇比較新的研究英語學習的論文,又談到了這個問題。如果對我在慕課網上的專欄不了解的同學,可以參考這裡:《正式邀請你,和我一起,用技術人的眼光,探索世界》。
其實,兩篇文章都指向一個方向:想提高英語水平,最簡單的方法,也或許是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停地接觸英語。用英語去看書,看劇,看新聞,看動漫,打遊戲,學習,交流。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提高,想攔都攔不住。
很多同學總把注意力放在非常細節的學習方法上,比如遇到不會的詞要不要查?每張紙查幾個詞?不會的詞要不要記錄?要不要複習?怎麼複習?什麼頻率?。。。
對這些具體問題,我確實有一些建議,有機會可以再細說。但是整體上,在「長期大量接觸英語」這個方法面前,所有的這些細節問題都是雕蟲小技。在具體使用英文的過程中,不認識的詞已經影響你獲取信息了,你自然會去查。至於要不要複習,肯定能適當複習是好的,但是,我敢向你保證:只要你願意長期大量的接觸英文,不複習一點兒影響都沒有,肯定會進步的。因為長期大量接觸英文本身,就是複習!
2.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聊聊看美劇學英語。
其實,這是我在知乎的一個回答,之前也曾經向大家推薦過。但是鑑於很多同學肯定沒有看到。我稍加修改,在公眾號裡再推送一遍。
看美劇學英語有多靠譜?我的結論是:非常非常非常靠譜。這個道理很簡單,不斷地進行英文輸入絕對是沒錯的。但是,必須強調:千萬不要有中文字幕!千萬不要有中文字幕!千萬不要有中文字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掛中文字幕能學好英語的話,那每所大學裡都有無數的英語達人了!畢竟,據我所知,追美劇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對熱播美劇如數家珍。甚至很多同學自大學以來的休閒時間,都是在美劇中度過的。但是!!大多數同學的英語水平沒有顯著提高,就是中文字幕惹的禍。
一旦有中文字幕,基本上大家都不會去思考語言的問題了。但沒有中文字幕,為了理解劇情,我們就會去思考,這個人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才會去體會,原來表達這個意思,可以用這個詞,可以這麼說,可以這麼搭配,可以這麼組織語言,我們的英語水平才可能提高。
3.
對於看美劇學英語,很多人都會建議,完全扔掉字幕去看劇,直接啃生肉。當然,如果你的水平能直接啃生肉,固然是好的。但是,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可能一上來就啃生肉,學習曲線過於陡峭了。
在大家已經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大概四級水平)和能啃生肉美劇之間,我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過渡。這個過渡期,我建議大家看美劇掛英文字幕。
有一派觀點認為看美劇掛英文字幕,訓練的是閱讀而非聽力。我的親身經歷表明,這是不對的,或者說是不完全對的。我認為:看劇使用英文字幕,是從閱讀為主的學習向聽力為主的學習的一個重要過渡。雖然,必須承認:有了英文字幕,很多人會依靠字幕而非聽力獲得美劇裡的信息,但這不是壞事。
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糾正發音的過程。相信很多同學都有感受:整篇英語文章能「看」懂意思,但要是朗讀出來,簡直是一塌糊塗。這是因為我們「啞巴」英語的教學環境,使得很多同學是「看」懂詞的意思,但是對單詞發音並不明確,甚至錯的很離譜。對單詞發音錯誤的認識,將直接妨礙聽力。你都不知道單詞的正確讀法,怎麼可能聽懂?
那怎麼辦?難道只能對著字典把所有單詞的正確發音聽一遍來糾正自己?雖然市面上有這樣的產品,我也知道有人這樣做,但這實在是太枯燥了!所以,對著英文字幕把美劇看一遍,我認為是非常自然地糾正發音的方式。
不要以為這個過程會那麼的愉快。不信試試看。如果不曾只使用英文字幕看美劇,不管是多麼喜歡的美劇,半個小時一定會看累的。就是因為不適應,我們需要額外的集中注意力才能反映出人物對白的意思,從而理解劇情的走向。這個過程大腦是以學習為主,休息為輔的,所以會疲勞。因為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4.
另外,我提倡看劇掛英文字幕,還有一個很普遍的原因:詞彙量。
在這一點上,實際看美劇是有優勢的。因為美劇中的詞彙主要出現在對話中,所以不會像英文原著那樣包含很多的複雜的文學性修辭詞彙。但即使這樣,不要小瞧美劇中的詞彙量。《friends》之所以被奉為美語學習的經典,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其詞彙量低,用詞簡單(這裡暫不探討俚語和文化的問題)。
那麼《friends》的詞彙量是多少呢?整部美劇共十季237集,我粗略統計,不重複的單詞個數是10697個。當然,這裡會包括很多單詞的不同形態,所以實際數字比這個數字要少。但大概是這個量級:一萬詞。
我不確定大家對詞彙量有沒有概念。隨便在網上查一查,有很多詞彙量測試的工具,國內外都有。我建議同學們有時間做一做,對自己的詞彙量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整體上,如果大家只是在國內的環境下接觸英語教育,即使過了六級,應該詞彙量都達不到1萬的。
詞彙量一萬是什麼水平呢?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這是一個八歲孩子的詞彙量的水平。
這也告訴我們,雖然現在很多聲音鼓吹什麼核心詞彙只要2000詞;3000詞;6000詞的(雖然他們也有他們的道理),但是一部簡單的friends,需要我們認識上萬詞。單詞都不認識,怎麼談聽懂?更不要說一個單詞的不同用法和搭配了。所以對著英文字幕看美劇也是一個積累詞彙量;更重要的是,學習詞彙如何實際使用的過程。
5.
什麼時候可以脫離英文字幕直接看美劇了?我的經驗是,當不需要暫停,也能完整理解美劇的意思的時候,就可以嘗試不要英文字幕了。注意,是「完整理解」,不是「猜懂」,這個度每個人要自己把握。是的,至少我在剛開始用英文字幕看美劇的時候,需要不時地暫停、甚至要回退重新看幾遍,才能真的理解人物到底說了什麼,是什麼意思.
真到了那個階段,如果想要看劇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要聊的可能是另外一些問題了。這篇文章暫時聚焦在「需要使用英語字幕看劇」的階段。
在這裡,我還想說另外一個話題。就是有很多英語學習方法,建議一個劇來回刷,刷他個五遍十遍甚至二十遍。
這樣做有沒有效果呢?有。但是,我不是特別贊同。至少,這種方法不適合我,因為太枯燥了。講真,在我眼裡,很少有美劇值得讓我在短時間內重複看十遍二十遍的。連第二遍我都懶得看,包括《friends》。
這又回到了文章開頭的問題了。想提高英語水平,最簡單的方法,也或許是唯一的方法,就是長期大量地接觸英語。
我說是「接觸英語」,而不是「學英語」。
什麼區別?接觸英語,本質是在應用英語,目的在於獲取其他信息,而不是學習語言的使用方法(發音,語法,搭配,組織,等等等等)。獲取信息是首要的,學英語是次要的。是「順便」的。
而把一個美劇翻來覆去的刷,顯然首要任務是「學英語」,而不是「獲取信息」。因為頂多刷兩遍,這個美劇講的是什麼,你肯定已經知道了。
翻來覆去地刷美劇,在我看來,只會讓我「噁心」,時間長了,都不愛看美劇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我覺得只要堅持,但凡看美劇或者英文電影,就只掛英文字幕看,時間長了,就會有效果。既然一遍看懂了,幹嘛把美劇當課文,非要爛熟於心呢?那麼多美劇,都能看懂也了不得。
翻來覆去地看,相當於是「精」學習了。如果大家有時間精力去「精」學習,我建議把這個時間精力放到更專業的英語學習材料上。比如《新概念》就很好。用看美劇的方式「學英語」,關鍵就是「順便」二字,休息娛樂的時候,順便學學英語。
如果你不是要順便學英語,有很明確的目標,要專門學英語,請千萬不要看美劇學英語,耽誤事兒。根據你的需求,市面上不同的嚴肅且有效的英語教材非常多。
所以,大家想看劇順便學英語,千萬「別較勁」。看個美劇,別想著每個詞每句話都搞得一清二楚的。看懂了就好了。真想較勁,跟嚴肅的英文教材多較勁。請大家再回顧我的文章:《如果高效學習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都在這裡了:)》。不要完美主義。
當然了,人和人不同,比如有些人就是覺得《friends》超級好看,看二十遍都不膩,那麼翻來覆去刷當然可以。
這裡,還請大家體會我的核心思想:怎麼看,看什麼,這些統統不重要。重要的是長期大量堅持接觸英語。
6.
最後,有些同學問我怎麼找到只有英文字幕的資源。
國內大多數片源,都是中英文字幕的。其實,使用「物理法」就很好。我學生時代就幹過這事兒。拿個紙條一貼就可以。我網上一搜,果然也有人這麼幹。如下圖所示。圖片來自知乎。
另外,有一些播放器支持馬賽克功能,可以給中文字幕的位置打上馬賽克。比如QQ影音。不影響觀看的。以下圖片來自網絡搜索。
最後,如果想找到英文字幕的源文件,可以嘗試谷歌搜索「english subtitles」
英文原文接觸多了,很多時候,對原文所表達的意思,也會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考。在我看來,這才是學習英語最大的魅力啊。我們因此可以接受第一手的材料,直接和作者「對話」。
比如,在我的文章《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到消逝的IT巨頭》中,我就對大多數字幕組在《before sunset》中關於巴黎聖母院的那句翻譯產生了質疑。
雖然其實無關緊要,但是不是很酷?:)
大家加油!:)
本文相關閱讀推薦:
如何把技術做深?可能,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
如果高效學習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都在這裡了:)
文末重磅福利 | 天生不聰明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到消逝的IT巨頭
《是不是很酷》雖然只是一個個人公眾號,但在用心做技術原創。每周至少一更,爭取雙更。希望一起陪你,用技術人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
這篇文章的「閱讀原文」,將連結到我在慕課網的專欄《用技術人的眼光看世界》。每周更新,乾貨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