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個人考試結果出來之後都會有所難受。這個無法避免,一方面一直表現得很優秀擔心被議論怕面子丟失,一方面發現自己真的不行。被議論大可不必擔心,發現自己這真的不行也不用難過。
大二的時候,我的英語也掛了,考了56分。當時也是怕面子丟失,這個還是次要的,因為很生氣的情緒佔了主要。怪英語老師偏心,為什麼就差4分不給我過。還專門發簡訊找英語老師理論了一番,一起之下還把老師拉黑了。
現在想想,當時自己也真夠傻逼的。後來參加了補考,過了。就進行了反思,還是因為自己沒有努力學。以為能過,以為大學老師不會給掛科,以為是班幹部就會開恩,以為其他科目優秀老師會你面子過哪怕60分及格。
一切我以為的都沒有發生,一個赤裸裸的現實就是,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過了之後,英語課就經常逃課,也沒怎麼認真學過,最認真學英語的時光應該就是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前一周,連續七天什麼都不幹,完全沉浸在圖書館,聽聽力,做考卷。所以四級過了,英語考試掛了。
自己的原因佔很大一部分,不去上課就是不尊重老師,不好好學就是考不過。那時候老師說他能給的最高分就這麼多了,我的英語作文寫跑題了。英語老師確實是一名好老師,因為這一次掛科,讓我明白了,凡事都不能心存僥倖心理!
所以,掛了科沒什麼可丟人的,還是要相信自己是優秀的。在學習考試這件事上,其實無非投機取巧,付出和收穫是成決定正比的。還要慶幸的是,我大學掛過科。如果那次英語過了,也不知道後面遇到事情要栽多大跟頭。
要敢於分享自己的優點,人無完人,也要敢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從失利中尋找破綻,總結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才是每個人該需要思考的事情。學習重在積累,量變才會有質變,所謂的爆發就是如此。
不管這樣,不要在乎別人的目光,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也要敢於承認自己是有缺點的普通人。但是我們積極努力,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前行,在自考這孤獨的道路上也會有人與你前行,因為你的堅持,因為你的優秀,因為不不甘於這麼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