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生暫停赴臺「反滲透法」通過,兩岸關係即將迎來大倒退?

2021-02-15 軍武次位面

一個「小動作」,其實是大轉折!

最近大家的關注點可能都在疫情上,但軍武菌注意到了一條不太引人注意的消息——教育部於4月9日發布消息,暫停2020年大陸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對已在島內高校就讀並願繼續在臺升讀的陸生,可依自願原則在島內繼續升讀。

▲兩岸學生合影

乍一看,這好像是大陸不讓自家學生去臺灣念書了,但了解相關細節後並不難發現,其實是臺灣當局「不準來」。

1月16日,臺當局就下令,「陸生暫緩來臺」,2月6日又宣布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如果從防疫角度看,當時大陸的疫情尚在上升,此舉可以理解,但隨著臺灣高校陸續開學,在大陸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仍不解除禁令,就有點專門對著幹的意思了。

 

▲記者出身的陳學聖當過三屆「立委」

在這個問題上有足夠的發言權

國民黨前「立法委員」陳學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名義上是疫情讓兩岸學生交流停下來,但是看得出來,兩岸關係更險峻,其實大陸很早就提醒蔡當局兩次,結果蔡當局還是不準,現在大陸跟著宣布『陸生不來了』,必須說一點也不意外。」

他還特別提到了一點——「去年底『反滲透法』通過,兩岸學生交流更讓臺灣的學校老師很難拿捏,臺灣去大陸交流沒問題,但是回來臺灣,就要隨時擔心被扣帽子或被舉發……」

原來還有個「反滲透法」?這是個什麼東西?好像沒聽說過啊?

▲民進黨舉牌造勢

國民黨坐地抗議

 

事情是這樣的,從2018年起,民進黨就不斷地在「立法院」會議上提出「中共代理人」、「境外勢力影響透明」等議題,雖然屢次不過,但民進黨還是借蔡英文仍然在任之機,將前後8個類似版本整合為「反滲透法」,於2019年12月31日「三讀通過」,成為正式法律。

「反滲透法」其中規定,為了防範「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幹預」,任何人參與「政治獻金、助選站臺、遊說、擾亂秩序或妨害集會遊行、妨害選舉或罷免等五大類都是「不法行為」。

▲國民黨「立委」打出「脖子炸彈」的標語

但最後放棄了投票,因為投也沒用

 

此法通過後,「臺獨」勢力就有了一把對付統派的尚方寶劍。

只要跟大陸沾邊,比如有過到大陸經商、讀書或訪問經歷的人,就要小心了——商界的可以說你有「政治獻金」,政界的可以說你「助選站臺」,學界的可以說你「遊說」,統派搞點活動,可以歸為「擾亂秩序」……你到過大陸嘛,有過來往嘛,誰知道你是不是被「敵對勢力」派回臺灣來搞事啊?先查了再說……

簡而言之,「有了『反滲透法』,蔡當局要找麻煩很容易。」

難怪此法一通過,馬英九就將民進黨稱為「專制退步黨」,而韓國瑜則說得更直白:「《反滲透法》若過,140萬臺商……每個人脖子都綁炸彈,引爆器在民進黨手上!」

▲大陸學生在赴臺的留學生中待遇最差

 

實際上,「防陸生」是「反滲透法」的必然後果,只是碰巧撞上了新冠疫情,被披上了「防疫」的外衣而已,即使沒有疫情,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也有「三限六不」的諸多限制。

「三限」是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安全領域的專業;「六不」是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能在臺就業、不能報考證照,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赴臺學生則無此限制,真可謂「量身定做」,防得死死的。

「反滲透法」的出爐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將引發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轉折。

 

關於這一點,大陸方面恐怕認識不足。

 

▲「反滲透法」通過

民進黨「立委」欣喜若狂

 

雖然國臺辦已經予以強烈譴責,但民間沒什麼反應,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

這一是因為疫情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二是因為有這樣的感覺——民進黨嘛,經常會搞些小動作,習慣了,所以這次也是個「小動作」,掀不起什麼大浪,罵他兩句,批他一頓就得了。

但這次恐怕真的不一樣,大陸這邊動靜不大,而「臺獨」已經在彈冠相慶了。

 

蔡英文在Facebook上毫不掩飾地說,「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都在努力防止來自中國的滲透,今天台灣加入了……(細品這用詞)眾多「臺獨」小黨紛紛表示慶祝,其中臺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更是興奮地將2020年稱為「抗中元年」——在他們看來,「新時代」開始了,轉折點來臨了。

 

為什麼說這是轉折點呢?因為從此以後,兩岸關係就要走下坡路了!

在蔡英文之前,兩岸關係雖然有各種波折,「臺獨」勢力也在增加,但兩岸關係總的來講還是在往上走。

 

▲兩蔣統治臺灣時

兩岸其實並不存在「關係」

 

我們都知道兩岸對立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雙方軍事對峙了三十多年,臺灣方面施行「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雙方自然毫無來往。

 

後來,隨著雙方內部和國際形勢的變化,這種形勢有所鬆動。第一個變化出現在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了長達38年的「戒嚴」,流落臺灣數十年的老兵終於得以返回大陸探親,兩岸的民間接觸開始了。

 

然後就是兩岸用20年的時間實現了「三通」。

 

▲當年兩岸通航是非常轟動的新聞

 

1988年,大陸批准臺灣船運企業在大陸設立公司、代表處,商船可繞道日本、韓國運貨到大陸。1998年,實現了經日、韓、港等第三地到大陸的一船到底運輸。

 

2003年實現了節日包機(停經港澳),2008年完全實現了海上和空中的直航,同時也實現了直接通郵,並維持至今,兩岸商界往來已經習以為常,2011年實現了大陸學生赴臺學習——這明顯是一個交流愈加深入的向好過程。

兩岸官方的接觸同樣是一個向上走的趨勢。

從1992年開始,「海協會」(大陸)和「海基會」(臺灣)開始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舉行會談,這是1949年後兩岸首度的半官方接觸,並且形成了兩岸關係的基礎「九二共識」。

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與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會談,達成五點共識,實現了1949年以後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此後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洪秀柱、朱立倫)接連訪問大陸,均與大陸領導人實現了會晤。

 

2008年,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臺灣,與馬英九實現了會面,這是1949年後首度訪臺的大陸非官方代表。

 

2015年,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這可以說是兩岸關係的頂峰了,放到三十年前,這種事想都不敢想!

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兩岸開始會談,是李登輝當選之時,實現節日包機,是在陳水扁任內,這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即使是這兩個公認的大「臺獨」掌權,「臺獨」勢力也在擴張,但也不敢公然違逆兩岸交流的大勢,甚至還不得不做點正面的事情來裝一下。

但蔡英文上臺後,「臺獨」勢力開始「厚積薄發」了。

▲國民黨(藍色)地方選舉大勝

卻仍然不能掌握最高權力

在蔡英文實現連任之前,民進黨剛剛在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中全面潰敗,按理說這個結果表明民進黨的治理令人失望,完全可以算是失去民心了。

 

然而在選舉中,蔡英文仍然高票連任,「立法院」選舉中,民進黨也拿下了幾乎比國民黨多一倍的席位,充分說明了島內「民意」在臺灣政治走向這個問題上,已經被充分「綠化」,這也是民進黨敢於強推「反滲透法」的底氣所在。

「反滲透法」之所以沒有在大陸民間形成影響,還給人一種「小動作」的感覺,主要是因為該法的短期危害不顯著,而長期危害非常大。

▲兩岸經貿額上升

背後是人與人的交流

兩岸關係向好,本質上是因為兩岸在人這個維度上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不管是商人、官員、遊客,還是學生,面對面的直接溝通,永遠比隔空喊話更能起到交流的作用,也更能化解矛盾,形成相互體諒——面談總好過打電話,這符合我們的日常經驗。

特別是年青一代,這種交流的渠道更加顯得珍貴,因為年青一代是未來的主力,雙方年青人的交流更是兩岸關係的支柱之一。

想像一下,一個臺灣年青人聽到「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之類的荒唐言論時,如果身邊正好有一位「陸生」,自然可以快速了解到真相,或者將來他自己有機會到大陸讀書旅遊經商,同樣可以眼見為實,不會形成歪曲的認識,大陸人同理。

▲臺灣年青一代已經非常綠化

以後將更為嚴重

但這個「反滲透法」一通過,事情就不一樣了。

表面上看,臺灣當局並沒有明著切斷三通,但每個與大陸沾邊的人都會有成為「敵對勢力」的可能,長期下去,將會人人自危——到大陸求學?不敢去了……想到大陸經商?自己掂量掂量……官員到大陸訪問?「賣臺」坐實了!

至於來自大陸的學生、遊客、配偶、商人,原本就是被防範的對象,有了這個法律以後,敢於來臺者恐怕只少不多。

這就築起了一座隔絕兩岸人際交流的大壩,書讀不了,生意做不成,締結婚姻嫌疑就更大了……久而久之,喪失了民間和官方交流基礎。

前面提到的那位「立委」陳學聖表達了同樣觀點:

「在臺灣的陸生、在大陸的臺生,期望在未來30年、未來50年,成為兩岸交流最重要的中流砥柱,因為這群人最能夠瞭解兩岸,但是現在卻看到,臺生與陸生變成兩岸『夾心餅乾』,少了這群人當中間橋梁,以後兩岸交流只有「硬碰硬」,對兩岸絕對不好……不能小看疫情背後的真正的事實,一定要參透兩岸倒退的意義。」

馬英九也痛批,「強力通過《反滲透法》的行為是綠色恐怖,甚至遠遠超過白色恐怖,好像恢復戒嚴了,好像恢復動員戡亂了。」

雖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但民進黨只要將之打成「親共」或「親中」,即可輕鬆化解。

最後列一個數據,在「反滲透法」通過前,臺灣「綠黨」公布的民調顯示,支持者佔48.6%,反對者佔19.7%,5.3%無明確意見,26.3%表示不知道——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兩岸關係將出現實質性的逆轉,幾乎是必然的,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萬眾期待的新款「東風快遞」系列T恤已經正式上線!面料升級、工藝升級,但價格不漲!堅持推廣軍事國防文化的初心。戳下圖,東風快遞 「使命必達」!

相關焦點

  • 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暫停,他說:兩岸關係橋梁沒了……
    沒有橋梁的兩岸關係,只有硬碰硬。國家教育部昨天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決定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民進黨當局相關部門此前早已經以疫情為藉口,作出了停止大陸學生赴臺學習的安排,不是你們阻止大陸學生返校學習的嗎?國臺辦對此多次鄭重發表聲明呼籲,要求臺灣當局保護和重視大陸學生合法權益。民進黨當局一直視而不見,不採取任何實質性的措施,那時候陸委會在哪裡,怎麼不出來保護陸生的合法權益了?
  • 蔡英文聽好了,兩岸友好是大勢所趨,停止赴臺個人遊不只是警告
    而針對「陸客赴臺個人遊何時解禁」的問題,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為什麼會被暫停,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我們希望兩岸旅遊合作能夠儘快重回到正確健康的軌道,這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來做出努力。事實上,就在今年7月31日,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告稱,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宣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背後究竟有哪些原因?
    他也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該謹慎面對,不應該動輒為兩岸正常交流扣上「紅帽子」。國民黨稱,近年來,兩岸關係停滯不前,甚至大幅倒退。臺灣人民於去年「九合一」選舉時,已然用選票表達「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堅定意志。蔡英文則聲稱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是「戰略性錯誤」,辯稱,受影響的從業者不分藍綠縣市、不分黨派。
  • 媒體:強行通過「反滲透法」?蔡英文要徹底阻絕兩岸交流之路
    媒體:強行通過「反滲透法」?蔡英文要徹底阻絕兩岸交流之路 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令,要求立法機關在12月31日必須通過所謂的「反滲透法」。
  • 暫停陸生赴臺,是否預示今後兩岸教育交流縮緊?
    是否預示今後兩岸教育交流會縮緊?暫停陸生赴臺就讀,對島內高等教育會帶來哪些影響?已在島內高校就讀的陸生是否可以順利完成學業?他們的正當教育權益如何得到切實保障?針對島內外教育學界和陸生關注的這些問題,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與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部分臺灣高校和大陸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做了連線。
  • 「反滲透法」上路:蔡英文鬼話連篇 臺民眾急需自救
    好笑的是,已經發布了這項旨在「切割兩岸」「恐嚇阻撓臺灣民眾赴大陸交流」惡法的蔡英文,卻聲稱「我不反對兩岸民間交流」,還說她非常怕臺灣民眾因為誤解而引發恐慌。這可真是做了「豺狼」之事,卻還要硬裝「小白兔」啊!此前,國民黨團為拒絕替「反滲透法」背書,黨團成員拉起「抗議惡法」布條,在議場前方集結靜坐。
  • 臺灣通過「反滲透法」(全文)
    臺灣「立法院」今日(31日)下午三讀通過《反滲透法》,明定不得接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或資助,捐贈政治獻金,或從事選罷法中各項競選活動
  • 蔡英文關鍵時刻提出如此言論,「反滲透法」或將無效
    ,倘若真的讓所謂的"反滲透法"通過的話,那麼兩岸的和諧確實會遭受到重大的打擊,而蔡英文急於推行所謂的"反滲透法"也是希望可以在2020 選舉中,獲得更多的支持。最近通過的所謂的"反滲透法",並沒有講清楚具體的法規,也沒有一些明確的定義,並且是由誰來解釋這些定義都沒有一個標註,這樣的法規及其不嚴謹,一旦涉及到民眾利益以及法律法規的條文,都應該體現主管機關,而在所謂的"反滲透法"中卻隻字未提。
  • 「反滲透法」來打臉?蔡英文為了保證自身安全,確立新「法案」
    「反滲透法」的不合理之處民進黨當局有臉指責香港國安法,怎麼不去想一下其通過的「反滲透法」無實施細則的事實,甚至無主管機關,這符合民進黨當局所謂的「法治」嗎?民進黨立委提出「反滲透法」草案後只舉行了一場公聽會,跳過委員會討論,直接交付二讀,完全違反程序正義。
  • 藍「立委」選將:高雄農漁民擔心「反滲透法」實施會失去大陸市場
    國民黨高雄第二選區「立委」選將黃韻涵2日接受訪問時指出,「反滲透法」讓選區內不少農民與養殖漁業者非常憂心,擔心會失去大陸市場通路。大陸雖然不是臺灣唯一市場,卻是最大最重要的市場,民進黨在選前通過此法,不僅衝擊基層對兩岸交流的信心,更製造一股不利兩岸交流的氛圍。
  • 罔顧民意強推「反滲透法」 蔡英文「其心可誅」
    來源:海外網臺灣民眾上街抗議民進黨強行通過所謂「年金改革」。(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令,要求立法機構在12月31日之前,必須通過所謂的「反滲透法」。島內輿論指出,根據該「法案」,任何兩岸的交流活動,都可以被說成是所謂「滲透」活動。
  • 暫停赴臺個人遊的啟示:兩岸間需要的是真心實意
    【兩岸快評第127期】7月31日中午,臺北街頭豔陽高照,筆者一如既往地趕往桃園機場乘飛機飛回祖國大陸,但就在此時微信群和朋友圈瞬間炸鍋,因為在同日的13點55分,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發布一條信息是這樣說的: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暫停赴臺個人遊?統一之後再去更方便
    自民進黨上臺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出現倒退,使很多大陸民眾打消了赴臺遊的念頭。也因此,島內觀光業者不得不走上街頭,向民進黨當局表達憤怒和抗議。有這樣一個「倒行逆施」的執政者在臺上,不少業者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有人乾脆關了店鋪賣掉遊覽大巴,直接轉行。如今,大陸喊停赴臺個人遊試點,也正是兩岸關係遭到嚴重破壞的連鎖反應。
  • 率眾抗議蔡當局毒瘤「反滲透法」 張安樂: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所謂的"反滲透法"一出,許多島內民眾早已忍無可忍,面對蔡英文之前的暴政他們已經隱忍已久,現在是時候站出來討伐蔡英文拯救臺灣了。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張安樂表示,"反滲透法"是"殘害人民法",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把大陸同胞當敵人,遲早會面臨大陸用武力來解決臺灣問題。因為大陸一直將臺灣同胞當作一家人,而現在的臺灣同胞卻要將道路當做敵人。
  • 蔡英文強推「反滲透法」,是「臺獨」最後一塊拼圖嗎
    但近日,死心不改的蔡英文民進黨當局及島內「臺獨勢力」再次鼓搗出一個所謂的「反滲透法」,並違反臺灣「立法」的基本程序,不經有關專家的考察論證,利用民進黨在臺灣民意機構的人數優勢進行強推。蔡英文在12月14日晚上出席新北市造勢活動時重申,12月31日一定通過「反滲透法」,完成「臺獨」的最後一塊拼圖。
  • 臺灣所謂「反滲透法」還有補充?
    臺灣所謂「反滲透法」還有補充?(圖片來源:網絡)  去年臺灣通過所謂「反滲透法」後,民進黨揚言「完成了所謂『國安的最後一塊拼圖』」,沒想到一年過去,民進黨又捲土重來了。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民意代表王定宇日前在臺灣立法機構提出所謂「境外敵對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其表示該草案是為了填補所謂「反滲透法」規範不足之處。
  • 強推「反滲透法」 蔡英文加速製造綠色恐怖?
    來源:北京日報原標題:強推「反滲透法」,蔡英文加速製造綠色恐怖?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即將開啟,作為最後衝刺,蔡英文猛打「反中」牌,並準備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強行通過「反滲透法」。這一瘋狂而偏執的「大招」,也讓人對島內的「選舉政治」生態失望。
  • 暫停赴臺個人遊或重挫臺灣旅遊業 吳敦義:國民黨不能置若罔聞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日前宣布,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此舉或將重挫臺灣旅遊業。據中國國民黨官方網站14日下午發布的新聞稿,在國民黨中常會中,吳敦義指出,目前兩岸關係動蕩,兩岸交流受阻,有朝向越來越嚴峻方向演進的趨勢;近期多個觀光業、旅館業、遊覽車業者組團至國民黨中央黨部陳情,表達因兩岸關係嚴峻,導致旅遊市場萎縮,對其生計已經造成非常嚴重影響。
  • 臺灣地區反滲透法(一)
    12 月 31 日臺灣「立法院」召開「院會」,民進黨「立委」故技重施,表決通過以民進黨團版本為主的「反滲透法」。1月15日蔡英文籤署「反滲透法」,至此該法正式開始實施。國民黨立委對該法的反對微乎其微「反滲透法」設計並出臺於臺灣選舉期間,對其出臺背景的分析自然離不開臺灣地區2019-2020年選舉。
  • 蔡英文「反滲透法」遭痛斥:破壞兩岸關係,只為製造恐慌騙選票!
    近日臺灣地區被所謂的「反滲透法」給鬧的沸沸揚揚,民進黨這麼急於落成所謂的「反滲透法」,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蔡英文當局想要通過所謂的「反滲透法」,來換取一定量的選票,為了能夠獲得最終大選的「勝利」。他直接痛斥蔡英文以及民進黨的這一行為,並且說所謂的「反滲透法」無疑是在破壞兩岸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所謂的「保護地區安全」,那麼「敵人」又是誰,這一切在所謂的法案當中是沒有明確指出的。更為重要的就是,就連廣大的臺灣同胞們也是非常反對所謂的「反滲透法」被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