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東城區召開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大會,啟動了包括「文化傳承2030」工程等一系列重磅改革,涉及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學生健康、學區制/學院制改革等各個層面。今後,東城區將在中小學全面開設京劇、書法、國學經典誦讀、中醫藥文化、探訪名人故居共五大類傳統文化課程,要求每個學生至少掌握一項傳統文化藝術形式。
新聘專家團
五類傳統文化進校園
東城「文化傳承2030」工程正式啟動,戲劇、書法、非遺、中醫藥等多個領域的知名專家受聘成為東城區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專家顧問導師團成員。未來,東城區將在中小學全面開設京劇、書法、國學經典誦讀、中醫藥文化、探訪名人故居共五大類傳統文化課程,保證每個學校至少有一門傳統文化教育校本課程,每個學生掌握至少一項傳統文化藝術形式。
記者了解到,五大類傳統文化藝術將以課程的形式進入校園。目前,「京劇第一課」「中醫藥文化綜合實踐課程」「名人故居課程」「遊學研習課程」等已進入設計研發階段,相關的評價體系也在制定中。
新建多所幼兒園
應對入園高峰
2017年,東城將通過改擴建、推動街道選址辦園等多種形式拓展辦園空間。按計劃,國職總部校區、匯文一小北京站東校區、東四十二條26號將改建成三所(址)幼兒園;崇外街道將新增一所公辦園,東四街道育芳胡同8號進入施工程序,龍潭街道紅湖幼兒園的三期工程啟動。同時,還將繼續幼小銜接實踐研究,推進花市小學與東城區二幼建立幼小銜接實驗基地,將春江小學改建成幼兒園,作為大方家回民幼兒園與東城區回民小學的幼小銜接實驗基地,從而擴大學前學位供給。
此外,大方家回民幼兒園、東華門幼兒園、東四五條幼兒園、北京市第二幼兒園等也將繼續探索「半日班」的模式,在學位緊張地區努力實現保基本、廣覆蓋。
新組3對聯盟校
優質資源覆蓋面95%
為進一步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東城區將新增一師附小—寶華裡小學、景泰小學—天壇南裡小學、西中街小學—工美附中藝美小學三對深度聯盟校,實現攜手組團發展。
據介紹,目前,東城已形成34對深度聯盟學校,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7條優質教育資源帶,7個教育集團,增加學前學位1000餘個。新增三對深度聯盟校後,優質資源覆蓋率將從目前的91.9%提升到95%。
新增配餐中心
8000學生將就近用餐
根據東城區「健康成長2020」工程,2017年將在東四十二條17號建設一處學生配餐綜合服務中心。建成後,兩個學區約8000名學生將能夠就近吃上熱騰騰的午餐。
同時,東城區還將增加體育課時,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平均每天一節體育課,並在十一中、十一中實驗學校、65中、166中、五中教育集團國子監中學、古城職業高中6所學校增加冰雪運動設施。此外,佔地27000平米的古城職業高中綜合運動中心,也將在2017年內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