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昆明名人故居: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大師們

2020-12-15 澎湃新聞

探訪昆明名人故居: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大師們

2019-02-26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昆明近代名人薈萃,尤其在西南聯大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的著名學者、教授雲集於此,使這座城市蓬蓽生輝。

同時,他們也給昆明留下了許多名人故居,使後人得以緬懷和紀念,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濃濃的文化意味。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梁思成是著名的一代建築學大師,一生研究建築無數,不過他為自己親手設計和建造的房屋卻只有一座,而且還是他和才女林徽因的愛巢。這座房屋就坐落於龍泉鎮龍泉村棕皮營桂家花園。

1938年1月,為躲避戰亂,梁、林二人來到昆明。在龍泉村借用當地一村民的土地,二人親自運料,既做木工,又做泥瓦工,蓋了三間約80平方米的房子。

房子雖然不大,卻很用心,白牆黑瓦,素淨質樸。在主房和次房之間的過道還自然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庭院,可謂別具匠心,在那個極為艱苦的年代和環境裡,算得上是殊為不易了。

冰心默廬

冰心,當代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她的《寄小讀者》、《小桔燈》等作品,有誰沒讀過呢。抗戰時期,為避敵機轟炸,她和丈夫吳文藻一家隨西南聯大輾轉南遷至昆明呈貢,居住於冰心默廬。

冰心默廬原名「華氏墓廬」,為呈貢鬥南村華氏民國時期守墳祭祀先輩使用的祠堂。冰心取「墓」的諧音字「默」,創作《默廬試筆》讚美呈貢的風光景物,行文間透露出自己那一顆憂國憂民的心。1940年2月,《默廬試筆》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默廬」雅號由是流傳至今。

冰心默廬是一座三間四耳一天井的小庭院,彼時,西南聯大梅貽琦、羅常培、鄭天翔、楊振聲及居住呈貢的費孝通、陳達、戴世光、沈從文、孫福熙等文化名人都是「默廬」的常客,可謂是「談笑有鴻儒」。

華羅庚舊居

華羅庚是舉世聞名的數學家,靠自學成才,年僅28歲就成為西南聯大教授。抗戰時期,為躲避日機轟炸,華羅庚租住位於普吉陳家營村114號的一棟民房。在這裡,他一住就是4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專著《堆壘素數論》手稿,此書是數學經典著作之一。

關於華羅庚舊居,還有一段逸聞:當年昆明主城西北部片區17號道路原規劃將直穿舊居,為此,五華區在修路時特意繞了個小彎,並對其進行搶救性修繕,而這比原規劃多投入了近千萬元。

袁嘉穀故居

袁嘉穀,雲南石屏人,光緒二十九年經濟特科第一名,又稱經濟特科狀元,是雲南歷史上唯一的狀元,後在東陸大學(雲南大學前身)執教十餘年。袁嘉穀身跨兩個時代,既做過狀元,又當過教授,如此身份,可謂少之又少。

袁嘉穀舊居位於翠湖北路,為民國初年的典型民居建築,建於1920年,坐北朝南,「走馬轉角樓」式的四合院,土木結構,正房為三層建築,一、二層面闊五間,歇山屋頂,三樓為袁嘉穀當年的書房,題名「頤壽樓」。

聶耳故居

聶耳,國歌的作曲者,可以說家喻戶曉。和袁嘉穀一樣,他也是雲南人的驕傲,而且就出生在昆明。

光緒三十年(1905年),聶耳的父母從玉溪來昆,在甬道街上,租住了兩層小樓並開設了一個小醫館,取名「成春堂」。

1912年2月14日,聶耳在此降生。當時的甬道街很是狹窄,聶耳家的生活也比較艱辛,然而小孩子的世界總是快樂的,他在這裡度過了幸福的童年。如今,聶耳故居被規劃為展覽館,他拉過的小提琴、吹奏過的笛子、譜寫的曲子都歷歷在目,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也可於此盡覽和回顧。

嚴濟慈、蔡希陶故居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內,有一座磚木結構的平房,灰色的瓦屋頂,褐色的門窗,白色的牆體,很是樸素,看起來並不起眼。

然而,就是在這座低矮而簡陋的房子裡,卻住過兩位科學界的大師級人物。其中一位是中國現代物理學開拓者之一,時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的嚴濟慈,另一位則是被譽為「雲南植物科學界一代奠基人」的蔡希陶。

說起蔡希陶,可能許多人並不知曉,但提起5A級景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恐怕就人人皆知了,而蔡希陶正是西雙版納的這個熱帶植物園和熱帶植物研究所的創建者和奠基者,對後人造福匪淺。

探訪名人故居,追憶往昔歲月。

感受歷史的積澱和厚重,

讓那段風華不致湮滅,

依舊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不忘過去,再續前行。

來源:昆明範兒

編輯:袁金橋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昆明範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故居變餐廳?昆明名人故居現狀
    有網友在後臺留言說蔡鍔在昆明的故居被改稱了餐館,已經看不出這裡曾是護國軍魂居住的地方。其實,不僅僅是蔡鍔故居,昆明許多故居、名屋都已經面目全非了,今天,自然君就帶大家看看這些故居、名屋的現狀。╳ 蔡鍔將軍府蔡鍔將軍府,位於金馬碧雞廣場旁的步行街區內,蔡鍔的故事我們上周已經說過,這裡就不贅述。
  • 免費玩轉昆明,景點故居,一網打盡
    今天我們就教你一招,免費玩轉昆明這些文化氣息超超超濃鬱的景點!話不多說,那麼就開始今天的旅程吧~雲南陸軍講武堂陸軍講武堂的黃,是一種沉澱了110年的黃,一種低調內斂的黃色。位於雲南師範大學內的聯大遺址,是昆明不能錯過的參觀景點。2017年3月17日,民盟昆明市委建議重建西南聯大,參觀者們可以走聯大路、探訪原址、體驗故居、聽聽故事,全方位地感受西南聯大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 探訪騰衝名人故居,來一場「有氣質」的人文之旅
    但騰衝也是有氣質、有文化、有風骨的,「名人故居」就是體現這些特質的最佳證明。這些故居,均因其曾經的主人而聞名天下。他們或是民國元老、或是哲學宗師、或是商界巨匠,都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的人文瑰寶。李根源舊居李根源(1879—1965),雲南騰衝人,近代名士、民國元老,愛國人士。
  • 昆明龍頭街將大改造!梁思成林徽因朱自清故居有望對外開放
    在全國,龍頭街的名氣也不小——棕皮營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系二位建築大師此生唯一一座親手為自己建造的房子;朱自清、聞一多、金嶽霖、馮友蘭等35位院士曾在此居住,留下了一段西南聯大名人奮戰救國的輝煌歷史;史語研究所、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桂家大院等26項古建築文物,成「掎角之勢」散布在龍頭街周圍,讓這裡充滿了歷史和文化的氣息。
  • 林語堂故居,尋常巷閭,秀美山鄉
    如果不是在這裡誕生了一位世界級的文化大師,坂仔鎮恐怕永遠不會讓我們所知。去年5.1我們一家曾經來過平和三平寺,可惜與林語堂故居擦肩而過,殊為憾事。上個月剛剛重讀了一遍《京華煙雲》,更萌發了我來探訪大師故居的計劃,這次重來平和,從靈通山下來之後,我們就前往坂仔尋訪大師故居。故居的院牆上爬滿了綠蘿,牽牛花開得正燦爛。
  • 名人故居現狀:吳棠故居現狀悽涼 譙陵寺幾被遺忘(圖)
    8月24日,滁州暴雨,星報記者冒雨來到清朝重臣吳棠故居探訪。  史料記載,吳棠在滁州故居共有西公館與約園(位於滁城西大街75號,共有七進;約園已淹沒於現城西水庫)、南公館(位於南譙北路64-72號,老城區中心地段,南公館東面臨街,西至金剛巷,北至鹽局巷,南至人民電影院(含本身),為一長方形建築群)、北公館(北大街25號)三處。
  • 臺北訪名人故居:多少天涯未歸客 盡借籬落看秋風
    題:臺北訪名人故居: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中新社記者 徐德金  「素書樓」是國學大師錢穆故居。1967年,已經年逾古稀的錢穆自香港來臺擇地建屋,以做隱居終老之處所。  這個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2號,記者兩次尋找問路方得以探幽的地方,隱蔽於外雙溪東吳大學的校園內。
  • 「名人故居課」走進東城中小學
    今後,東城區將在中小學全面開設京劇、書法、國學經典誦讀、中醫藥文化、探訪名人故居共五大類傳統文化課程,要求每個學生至少掌握一項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未來,東城區將在中小學全面開設京劇、書法、國學經典誦讀、中醫藥文化、探訪名人故居共五大類傳統文化課程,保證每個學校至少有一門傳統文化教育校本課程,每個學生掌握至少一項傳統文化藝術形式。記者了解到,五大類傳統文化藝術將以課程的形式進入校園。目前,「京劇第一課」「中醫藥文化綜合實踐課程」「名人故居課程」「遊學研習課程」等已進入設計研發階段,相關的評價體系也在制定中。
  • 安徽名人故居有哪些?安徽省名人故居門票多少錢及安徽名人故居旅遊...
    安徽名人故居有哪些?安徽除了老子、莊子、管子等文人墨客,安徽還有蔣雯麗、成龍、王祖賢等等現代明星,安徽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讓我們一起來盤點盤點安徽的近現代、古代名人各有哪些吧。
  • 臺灣力推「名人故居遊」 招徠大陸遊客(圖)
    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的張學良故居,已整修完畢,將於今天起開門迎客。張學良,這個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傳奇人物,他在臺灣的幽居地,如今已成為當地熱門的旅遊景點。事實上,遠不止張學良,胡適、錢穆、梁實秋、林語堂……很多大陸民眾所熟悉的歷史名人,在臺灣都長期生活過。近年來,島內各地力推「名人故居遊」,希望通過這些連結兩岸歷史的故居,來吸引更多陸客的到訪。
  • 探訪閻錫山臺灣故居 陽明山上試著蓋窯洞(組圖)
    中新社臺北七月九日電 題:探訪閻錫山故居  中新社記者 耿軍 王辛莉  臺北人說:「陽明山上名人多,名人故事裝滿車。」名人寓所遍布陽明山,山上永公路二四五巷三十四弄二百七十七號是閻錫山故居所在。   從十五歲就跟隨閻錫山、今年七十七歲的張日明老人,如約在故居大門口迎候記者
  • 昆明10座有腔調的餐廳,其中竟有龍雲故居?
    昆明是一個有著豐厚歷史的城市,大量社會名士曾在此居住,他們生活過的故居,無疑是昆明不可忽視的文化景點。但你知道它們的現狀如何嗎?昆明的許多歷史名人故居,居然都搖身變成了特色餐廳!今天我們來說10座昆明名人故居改造而成的餐廳,看看你都知道嗎。
  • 天津曾經都有哪些名人居住過?天津人氣最高的六個名人故居
    天津素有「九國租界」、「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來天津旅遊,必看項目就是名人故居小洋樓,天津有三幹多棟風貌建築,八百多棟名人故居,許多名人故居至今仍保存完好。這些故居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而且許多造型別致的小洋樓又是難得的人文景觀。它們是沉靜卻又鮮活的歷史塑雕,使人從中可以讀到一般史書無法記載的內容,細細品味,別有情趣。
  • 昆明蔡鍔將軍故居誰會買?買了怎麼辦?
    蔡鍔將軍故居——得意居是私人的?售價1億!帖子裡所說的老洋房,正是昆明人所熟悉的蔡鍔將軍故居——得意居。據帖子的信息顯示,得意居位於金馬坊(市中心),共有23個房間,可用於做會所。該套房產有產權證,證上面積705㎡,土地面積3000㎡。
  • 探訪閻錫山臺灣故居 陽明山上試著蓋窯洞組圖
    圖為故居室外,圖中的張日明老人與閻錫山是山西同鄉,從十五歲就跟隨閻錫山,到臺灣後任侍從警衛,今年已七十七歲,仍忠實地看守在故居。 中新社發 耿軍 攝中新社發 耿軍 攝 中新社臺北七月九日電 題:探訪閻錫山故居  中新社記者 耿軍 王辛莉  臺北人說:「陽明山上名人多,名人故事裝滿車。」名人寓所遍布陽明山,山上永公路二四五巷三十四弄二百七十七號是閻錫山故居所在。  從十五歲就跟隨閻錫山、今年七十七歲的張日明老人,如約在故居大門口迎候記者。「歡迎你們,咱們說話音調都一樣,真親切!」
  • 國內外名人故居開發案例分析
    其主要開發思路是跳出故居做故居,以名人故居為主打品牌,通過豐富的景觀景點和多樣化的產品設計,將名人故居與周圍環境相聯繫,使自然與人文相融合。以故居為核心開發建設了「鄧小平故居陳列室」、「鄧小平銅像廣場」、「改革開放紀念園」、「農業科技園」、「求是」園碑林、鄧家茶館、劉家大院、團練局舊址、水上遊樂區和農家樂等項目,彌補了單一名人文化產品的單調和乏味,豐富了旅遊產品體系。
  • 清華大學名人故居變雜院 隔斷違建四起(圖)
    如果加上它四周的照瀾院、勝因院、普吉院,這個從南門到二校門之間的小片空間,便是清華內的故居群。  而如今,新林院和普吉院的出名,並不是因為故居,而是因為它的出租房。  電線交疊垂落 隔斷違建四起  新林院裡的許多房子如今都已露出傾頹之氣。房子邊上長著一米高的雜草,房子之間的地面仍是泥地。
  • 清華大學名人故居變雜院 傷痕幾許
    (上接B01版)小院變遷沒有太多的退休金,子女們長大後都離開了,一家人住著空間有剩餘。「也就是為了掙點錢,補貼一下家裡。」住在這裡的居民說。大師們離開 住客變了說起這一片的變遷史,既是親歷者,又是清華大學的校史研究者的苗日新如數家珍。
  • 在世名人就要建故居? 賈平凹闢謠沒說要建故居
    中新網6月3日電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導,近日有報導披露,著名作家賈平凹的老家丹鳳縣將投資7000萬修建「賈平凹文學藝術苑」,賈平凹則建議改名為「賈平凹故居」。在世名人是否適合建故居?一時間眾說紛紜。賈平凹2日接受採訪時,聲明自己沒有提出改名「賈平凹故居」的建議。
  • 【尋訪梅州名人故居】何如璋故居人境廬:欽差大臣不辱使命 敦睦邦...
    經過修繕,人境廬煥然一新。 為進一步推進名人故居的保護利用,挖掘名人故居精神內涵,去年底大埔縣對何如璋故居進行修繕,目前已經修繕完成準備布展。「修繕後的何如璋故居煥發新顏,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前來參觀,了解何如璋的外交故事,感受他的愛國情懷。」大埔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