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放假了,「去哪玩」成了最大難題。今天我們就教你一招,免費玩轉昆明這些文化氣息超超超濃鬱的景點!
話不多說,那麼就開始今天的旅程吧~
雲南陸軍講武堂
陸軍講武堂的黃,是一種沉澱了110年的黃,一種低調內斂的黃色。在幾棵老樹的掩映下,靜靜的佇立在翠湖路,把近代中國的風雲變幻,笑納腹中。
雲南陸軍講武堂辦學22期,歷時26年,共培養學生9千餘名,從這裡走出了以新中國開國元勳朱德和葉劍英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軍事將領。
目前講武堂向外開放三個展館,分別為東館講武堂舊址、西館中國遠徵軍主題展、南館「百年軍校,將帥搖籃」主題展。
換崗交接儀式分別在上午9:00、10:00、11:00和下午15:00、16:00、17:00進行,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提前去佔位觀看。
文創雪糕在百年軍校展二樓售賣,共有「講武堂」「大手槍」「小手槍」「老爺車」「玫瑰花」五個款式,可以選擇「草莓」「芒果」「巧克力」「香草」「哈密瓜」五種口味,每天純手工製作限量60支,大雪糕10元,小雪糕5元。
聯大博物館
雲南歷史上有一文一武兩所名校,「武」指的是雲南陸軍講武堂,而「文」指的就是硝煙戰火中的奇蹟——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的校史只有短短8年,但英才輩出,佳話無數,成為了中國大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傳奇。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內的聯大遺址,是昆明不能錯過的參觀景點。2017年3月17日,民盟昆明市委建議重建西南聯大,參觀者們可以走聯大路、探訪原址、體驗故居、聽聽故事,全方位地感受西南聯大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如今這裡的建設已經非常完善,無論遊客還是本地市民,只要到這裡逛一逛、看一看,就可以輕鬆了解歷史。
除了校園內的多個景點,「西南聯大博物館」也值得慢慢細品,博物館於2018年11月1日,為紀念西南聯合大學在滇八年的辦學歷史正式投入使用,連很多當地人都沒有去過。
西南聯大的故事幾萬字也寫不盡,涉及的人物更是數也數不完,只有你親自踏入這所學校,看看那些歷史留下的痕跡,你才能真正離那段歲月更近。
盧漢公館
翠湖邊有一棟神秘的、整體都是鵝黃色的豪宅,掩映在綠樹藤條中格外顯眼,卻一直大門緊閉,無人知曉裡面的模樣……終於在今年7月1日,這裡面向市民們敞開了大門,它就是「盧漢公館」,最後一任雲南王盧漢的故居,也是雲南起義的開啟之地。
盧漢公館建於1933年,是昆明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磚石結構法式建築,解放前是雲南省主席盧漢的公館。1949年12月9日昆明起義時,盧漢在這裡扣押了多名國民黨將領,為雲南的和平起義掃清了障礙,當日午夜盧漢宣布起義。
2015年,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由省文化廳牽頭,省檔案館、省文史館配合,根據《雲南起義陳列大綱》,利用歷史建築盧漢公館改造成為博物館,製作復原了當年的真實場景,配合相關實物資料,展現了雲南起義的過程,方便公眾了解雲南歷史人物。
2019年7月1日,雲南起義紀念館(盧漢公館)正式開館,市民和遊客可免費入內參觀,館內展現了盧漢生平事跡和雲南起義驚心動魄的經過。
聶耳故居
百年前,在昆明甬通街的小醫館內,一位剛出生的男嬰正在哇哇啼哭,沒有人知道待他長大成人,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英年早逝被安葬在昆明西山,被後世稱為一代人民音樂家……他就是聶耳。
曾有人言,雲南當代歷史名人中最應牢記的就是聶耳,每當國歌響起,他滿腔的愛國熱情就又引起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共鳴,來到聶耳故居,就像是時光倒流,一切又回到了,百年前那個昆明的小醫館。
這棟磚木結構的建築始建於1884年,系重簷店鋪房,屬昆明特有的三坊一照壁布局,上下共兩層,坐西朝東,佔地面積約110平方米。
如果你從高空俯視這座建築,會發現它形似一顆方正的印章,這種由正房、耳房和入口門牆圍合成正方如印的房子,也稱為「一顆印」。
勝利堂
東起正義路,西至市府東街,南起景星街,北至文廟,這就是昆明城中最後遺留的歷史街巷。在這條老街的中心,有一個地方記錄著雲南英雄們永垂不朽的故事。
這裡最開始叫「黔國公沐氏府邸」,後來人們叫它「志公堂」,隨後又改為「中山紀念堂」,1946年落成時確定為「抗戰勝利紀念堂」,現在大家簡稱它為「勝利堂」。
1950年12月,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在勝利堂的廣場中央埋下了雲南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石,1995年2月24日建成。
往紀念碑東側下去,就可以看見位於負一樓的抗戰勝利紀念堂博物館,博物館利用了紀念碑基座下的空間,共佔1300平方米。
鴉片戰爭以來,在雲南的紅土地上,由革命先烈、先賢和人民群眾共同譜寫的波瀾壯闊、英勇無畏的革命歷程和光輝史詩,既是對先烈的深切緬懷,也是對今人的殷切希望,展廳分為六大內容:
第一部分 戍疆怒濤、護國首義;第二部分 馬列先驅、雲嶺星火;第三部分 烏蒙轉折、巧渡金沙;第四部分 西南一隅荷重任;第五部分 烽火遍三迤、朝霞滿雲嶺;第六部分 美好藍圖、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