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定密責任人名單及其定密權限備案

2020-12-19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

對定密責任人名單及其定密權限備案

時間:2017-01-10 15:53作者:來源: 點擊量:

職權編碼

652700103QT00600

職權名稱

項目

對定密責任人名單及其定密權限備案

子項

辦理數量

公開範圍

部門內部公開

實施對象

法人

實施依據

【規章】《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國家保密局令2014年第1號,2014年3月9日國家保密局公布,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條:機關、單位應當在本機關、本單位內部公布定密責任人名單及其定密權限,並報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責任事項

【規章】《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國家保密局令2014年第1號,2014年3月9日國家保密局公布,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條:機關、單位應當在本機關、本單位內部公布定密責任人名單及其定密權限,並報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追責情形

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行政職責,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機關及相關工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責任:1.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受理的;

2.沒有按照規定審查程序審查並出具意見的;

3.沒有對審查通過的涉密信息系統按照要求複測的;

4.審查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5.審查中違反廉政規定的;

6.違反其他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為。

承辦機構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國家保密局

責任主體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國家保密局

收費(徵收)依據和標準

【關閉文章】

相關焦點

  • 保密微課堂|定密責任人的職責
    這一職責要求定密責任人對承辦人擬定密級、保密期限、知悉範圍所依據的保密事項範圍規定是否正確、定密是否準確、做出的國家秘密標誌是否規範進行審查,符合規定、標註規範的,予以批准,並在其載體上簽署批准意見。二是「對本機關、本單位尚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做出是否變更或者解除的決定」。
  • 科技部印發《國家科學技術秘密定密管理辦法》規範定密行為
    本辦法所稱定密,是指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科學技術秘密的單位(以下簡稱機關、單位)依法確定、變更和解除國家科學技術秘密的活動。第三條機關、單位定密以及定密責任人的確定、定密授權、備案和監督等工作,適用本辦法。
  • 定密權及其相關概念
    定密權限,是指具有定密權的法定主體或其他責任主體(定密責任人),在行使定密權時 所能夠確定、變更、解除國家秘密事項的最高密級和最大範圍,即特指定密權行使的有效 邊際。
  • 定密權限設定的利弊分析
    科學、規範和準確定密,始終是保密工作中備受關注、著重研究和力求解決的根本和重點。新修訂保密法通過設定定密權限,明確定密責任,完善定密、解密制度,有效解決定密過多、過濫問題。隨著定密機制改革創新,也出現了定密權限設定和開展定密授權等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結合新法實施10周年的工作實踐,筆者圍繞定密權限設置進行利弊分析,對基層定密工作面臨的困惑和問題進行探討,以尋求創新定密改革更加科學化的方法思路。
  • 我國修法嚴格限定定密權限 防止定密過多過濫
    我國修法嚴格限定定密權限 防止定密過多過濫 法律嚴格限定了定密權限,以有效防止定密過多過濫。  法律規定:確定國家秘密的密級,應當遵守定密權限。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具體的定密權限、授權範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 定密不準或亂定密將受處罰
    保密法修改強化定密責任 定密不準或亂定密將受處罰         本報北京4月26日電(記者崔麗 王亦君)今天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保密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草案新增規定
  • 保密微課堂|準確把握原始定密和派生定密
    準確把握原始定密和派生定密如何區分原始定密和派生定密從目前的法律規定和定密實踐看,區分原始定密和派生定密,關鍵是看某一具體事項作為國家秘密是否為初次產生、之前是否已經被定過密。一般而言,「需要定密的」派生定密情形主要包括:(1)派生事項與已定密事項完全一致的。例如,全文轉發已定密公文。(2)派生事項與已定密事項密點或者主要內容一致的。例如,轉發已定密公文、資料的密點或者主要內容,摘錄(引用)已定密公文、資料的密點或者主要內容等。(3)派生事項系對已定密事項密點或者主要內容進行概括總結、編輯整合、具體細化的。
  • 天宏中專定密管理制度
    本規定所稱的「定密工作」是指:各部門、中心依照保密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和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範圍的規定,將在公務活動中產生的符合國家秘密條件的重要事項或信息,履行法定程序,及時準確地確定為國家秘密,並確定其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對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變更密級、變更保密期限或者解密工作的總稱。
  • 不同級別單位享有不同的密級認定權限
    問題分析   省級國家機關有權限自行認定採購項目為涉密項目   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國家秘密是指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範圍人員知悉的事項
  • 解放軍部隊追查丟失秘密文件暴露隨意定密現象
    少數機關幹部認為,把自己所分管工作的文件密級定得高一點,便於工作落實。有的實打實地說,有些文件到底該不該定密、定什麼密級,自己心裡也沒底,參照以往怎麼標就怎麼標。更有個別機關幹部認為,低密高定,甚至不該標密的也標了,終歸是小心無大錯,總比在自己手中造成洩密隱患強。  對少數機關幹部的錯誤認識,史志強帶頭訴起了苦:「機關隨意降低定密門檻,增加了保管涉密文件的負擔。
  • 定密權行使須遵循六大原則
    任何機關、單位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權限內行使定密權,不得濫用、惰用和越權使用定密權。  2.定密權的分配原則。新保密法從行政層級和密級兩方面對定密權進行了限定。縣、鄉級機關、單位沒有定密權,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機關沒有絕密級定密權但是擁有機密級和秘密級定密權,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擁有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定密權。  3.定密權的延伸原則。
  • 轉發、引用、彙編涉密文件把好「定密」關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轉發、引用、彙編涉密文件不按規定定密,甚至擅自抹掉密級標誌的違規案例不勝枚舉,給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損害的同時,也使自己的前途蒙上了陰影。&nbsp&nbsp&nbsp&nbsp案例1:轉發涉密文件不按規定定密。
  • 文件定密「寧多勿少」不可取
    內容:最近,一些部門、單位辦公室同志反映:收到的定密文件突然增多。然而,這些定密文件其實並無秘密可言,諸如領導一般性講話文稿、工作信息簡報;甚至將本來就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活動方案等定密。
  • 堵住轉發、引用、彙編涉密文件不按規定定密的漏洞(二)
    發生上述案件,一方面是源頭沒有把好關,不知道應該定密、不知道如何定密、不能按規定定密,使文件流轉的下一環節無法正確履行保密程序;另一方面是信息公開保密審查不嚴格,不遵循「誰公開,誰審查」、事前審查和依法審查原則。
  • 國家保密局:縮小秘密範圍 杜絕"拍腦袋"定密
    □國家保密局法規室在保密工作中,定密是一項源頭性工作。只有先把密定準了,才能做到既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又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和信息資源合理利用,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 突破人工智慧定密關鍵技術
    軍事經濟學院專家團隊集智攻關突破人工智慧定密關鍵技術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喻華剛 李楠責任編輯:湯傳飛2017-03-21 09:03
  • 國家秘密保密期擬不超30年 定密權力上收防過濫
    問題1 定密標準不明確一些常委會委員和部門提出,國家秘密的範圍比較寬泛、定密標準不明確,不便於掌握執行。考慮到秘密事項應當區分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商業秘密,草案對「什麼是國家秘密」作出了明確規定。問題2 定密過多過亂目前,我國存在著定密過多、過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