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關注 全智星教育 為未來而學
近日眾多媒體包括官媒針對北京某機構舉辦的「量子波動速讀」比賽項目,及引申出來的對於「蒙眼讀書、耳朵認字」等能力和現象,進行了大量的報導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回想曾經的全腦教育界的領導品牌——腦立方教育集團,就是被一篇所謂的「揭幕」報導開始,多年建立的全國各分中心體系漸次關閉停轉,能繼續生存下來的,也只是少數運營能力和專業技術實力強大的機構,且多數更名易幟,不再沿用腦立方品牌。
>>>
拓展閱讀【點擊帶下劃線標題】:
|科學家揭示人體輝光、經絡與能量場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我們——「綠江春鵬」高校新科學聯盟的科學家和學者們,是錢學森所倡導的人體科學研究的繼往開來者,我們為全腦教育提供著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撐,我們是全腦行業真正的朋友和堅強後盾!是狂風暴雨中的中流砥柱,鐵肩擔道義,妙手挽狂瀾,我們為人類增進對自然及人類自身的理解,勇盜天火,造福蒼生!」
都是蒙眼讀書惹的禍(精減版)
「綠江春鵬」新科學研究聯盟 科學哲學博士 姜琬
新京報繼去年8月23日以文章「蒙眼辨色、腦屏成像?兒童培訓別整這麼『玄』」批腦立方,從而與11月23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寫的「『蒙眼識字』屢禁不止 這場騙局蒙住了誰的眼」的文章配合有關部門對貴陽雲巖「妙慧好記星」進行圍剿之事不謀而合,正好形成對「全腦開發」的南北夾擊、前後呼應之勢後,該報今年6月17日又以「額頭吸鐵勺、蒙眼辨顏色重現江湖 記者暗訪揭穿『全腦開發』騙局」為題高標出世,再發了一篇匠心獨具精心布局、狠如匕首準如投槍的文章,引得無數有關無關的世人注目。據知道內幕的人士透露,此文的作者是新京報一位資深的記者,他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全腦培訓機構學習,但孩子通過培訓之後,並未達到機構所宣傳的效果,特別是他對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練後表現出的「超能力」產生了高度的懷疑,使他暗下決心,要一探究竟,弄清事實真相,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的出世。客觀地說,他對事實的真相已經非常接近了,但最後的冒險一躍,卻使他與真相失之交臂,而得出了完全錯誤的結論。蒙眼讀書既是全腦開發培訓的核心項目,也是它的致命要害,如果這一個概念被證偽,那由其演化出的其他相關能力,就失去了依據,什麼神奇的倒背如流的記憶力、不用眼看就能讀書的能力、幾天讓孩子成為詩人的神話等等,就不攻自破了。
我們姑且先不討論這樣的邏輯在事實層面是否成立,就作者的敏銳目光和推理能力,讓讀者不得不刮目相看;而作者採取的以農村包圍城市、以攻破外圍而直搗龍門而精心布局的攻防策略,更著實讓懂他的人不得不佩服。然而,作者雖然已高調霸氣地宣布了一個我們將會在後面證實是錯誤的結論,但他仍無法抹掉一個事實:他讓我們知道仍然存在著一些家長,他們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孩子的超能力是真實的,機構的培訓是有效的,從而百折不回地和自己孩子一起地奔向那作者無法理解的目標。我們再為大家提供多一點的事實大家可以自己猜測一下。早在2006年,河南寧壽縣農民馬承傑挑戰小報記者司馬南事件時,蒙眼讀書的概念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央視走近科學欄目與司馬南一起聯袂揭秘打假,對馬承傑和他訓練的孩子們圍追堵截,最後給這位文化不高的農民戴上了央視組織評選的「2007年中國十大偽科學事件」桂冠而使之聲名狼藉!然而十多年過去之後,有人卻發現,這位偽科學的代表並沒有顏面失盡、窮愁潦倒而落魄不堪,反而是衣冠楚楚容顏光鮮,儼然已是十多年前讓他敗走麥城的央視另一檔健康欄目的專家顧問了,他現在的真實身份是「北京超悅人教育集團」董事長,聽說他最近又在進軍房地產市場了。吃瓜群眾可能已驚得合不上嘴巴這是怎麼回事兒?這不科學呀?可呵,如果有人告訴你,他遇到了貴人,你相信嗎?你可能會想,一個搞偽科學的騙子遇到的貴人,那不會是個更大的騙子吧?吃瓜群眾可能想錯了。他遇到的貴人,當然是能夠改變他命運的人。但是如果說到那位貴人,權位之高,你可能做夢也想不到。你可能接著會問,那這些高官為什麼會幫他?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高官們知道他不是騙子,像蒙眼讀書這類事情是真實的,是事實。你接下來肯定會這麼間:那高官們為什麼不對公眾宣布這些其實是事實呢?你想得真天真,高官們知道的很多事實,是不想讓你這樣的吃瓜群眾知道的,蒙眼讀書就是其中之ー!在中國,曾涉足過「右腦開發」、「間腦開發」、「松果體開發」「超感開發」的機構,10多年下來應該不下1萬家,曾接觸過這類培訓的孩子應該不下10萬。事實勝於雄辯,無論官方媒體和那些專家怎麼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了解事實真相的家長,畢竟不是少數,這不是少數的人都知道,蒙眼書其實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稀罕事兒,他是可以通過並不艱苦的訓練達到的。所以這十多年來全腦開發就如壓在大石頭下的樹苗,只要有機會總是會破土而出。在全腦教育的圈子裡,蒙眼識字真的是普遍現象,不少孩子訓練半天就能做到。而在這個圈子裡司空見慣、輕而易舉地達成的事實,卻很難為圈外人知、為圈外人道。其實即使有某些個別的專家或者媒體人知道這樣的事實,他們也不敢站出來說真話,因為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說真話往往會付出代價,從眾則相對安全。若非利益相關,誰願意去趟那趟渾水呢?對於那些違背生活常識、違背科學原理的事情,誰敢為之出頭?普通大眾的口水就能將你淹沒!
其實不要說普通人,就是像我這樣以科學哲學為專業研究領域、熟悉人體科學成果的學者,剛從網上見識到蒙眼讀書的時候,也是難以相信的。人體科學研究圈子裡的一位著名專家、原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先生,就根據自己多年專業的研究經驗,對於鑑別真假人體科學實驗,有過這樣的經驗之談:那些聲稱毫不費力,在極短時間內就辨認出被遮擋的字樣的,肯定是虛假的。李先生出此言辭的根據,其實在人體科學研究的圈子裡,是眾所周知的。我自己在長期的兒童潛能開發及人體科學的研究中,也驗證了這些規律,即使已經訓練出較強功能的孩子,在日常訓練中,要辨認出密封於紙包內的字條上的字或詞組,是極為費力並耗時的,比如孩子們辨認第一張字條,往往要花費幾十分鐘。當第一張辨認出來之後,緊接著辨認第二張,就相對容易了,但也需要五到十分鐘,第三張時間會更短,往往一兩分鐘就辨認出來了。但是他們整個半天,平均也就能辨認三到五張字條,就已經累到不行!有一次我訓練的一位名叫彤彤的小女孩,在幾十分鐘之內竟然連續正確地辨認了7張字條,讓大家都興奮不已,這是我從事這項研究以來唯一的一次,所以特別地印象深刻。這些強功能的孩子,一整上午平均也就能辨認不超過10個漢字。具有如此可靠的經驗,試想當網上所展示出一個孩子蒙著眼晴,兩三分鐘之內竟然能夠辨認並流暢地讀出上千個漢字,怎能不讓像我這樣實際地從事這種專業研究的人充滿懷疑呢?但懷疑是一回事,探究則是另一回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應該具有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科學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求實精神。如果沒有求實釋神,科學將亳無價值,失去自己的生命!這對我來說不是什麼難事,我讓我訓練出的兩位功能兒童,子瑋和西溪兩兄妹來做實驗,他倆具有透視和意念致動的能力。我讓他們戴上眼罩,詳細的查看了眼罩四周對光線的密封狀況,然後讓他倆嘗試辨認各種兒童認圖識字卡片。兩孩子只通過了幾分鐘的適應期,基本上能輕而易舉的辨認出來,然後讓西溪直接讀書,沒有任何問題,就像網上孩子們所展示的,她可以亳不困難地直接的讀書!這個發現讓我感到異常驚喜萬分,我已經敏感地意識到,這種新的訓練方法對兒童潛能開發的意義。功能孩子通過透視辨認密封試樣的時候,是在特殊意識狀態下(功能態),其腦屏幕中直接閃出字形,從而使孩子們夠認出字來。孩子們描述說,字形閃現的時間極為短暫,只有零點幾秒。而這一規律也為雲南大學人體科學研究室的科學家們所證實,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們用進口的寬譜光信號探測儀器監測到,孩子們透視認字時,當認出字的瞬間,手心會出現持續時間僅為1秒左右的負向光信號脈衝。這1秒鐘是極為珍貴的,它對以科學手段研究人體透視認字意義極為重大。為了解決孩子們用手指和身體其他部位辨認密封字樣的訓練效率的問題,我曾讓孩子們當認出一個字後,不要像過去那樣,因興奮歡呼而脫離狀態,而是要保留認字的狀態,並且儘可能地將這種狀態的持續時間延長,也就是將原來僅為1秒的時間窗口儘可能地擴展,我要求孩子們在擴展時還需記住這種特殊的意識狀態,使能夠自控、自如地進出,以擴展訓練的有效性。然而現在,在人體科學探索當中,一個極難解決的難題,竟然在商業性的「間腦開發」中,始料未及地被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對於我這樣的研究者來說,其驚喜程度可想而知:從一上午能辨認不到10個漢字,到一下可以蒙眼讀出上萬個字的文本,這樣的對比是多麼地讓人震撼!但是如此強烈的對比,又讓我意識到有點什麼不對,手指認字與蒙眼讀書是相同的或者同一類功能嗎?如果是的話,他們表現出來的效果為何具有如此大的差異?為了進行對比,我通過當小學班主任的朋友介紹了幾個很有靈性的孩子用全腦培訓機構蒙眼訓練的方法對他們進行訓練,他們的家長也很願意讓我對他們進行「全腦開發」。通過不多幾次訓練,這幾個孩子都具有了蒙眼讀書的能力,然後我按照原先做科學研究時使用的方法,讓他們辨認密封於紙包中的字條,這一下,他們感到非常困難,兩個小時也辨認不出來。這讓我對這兩種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現在從現象上看至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具有真實透視能力的孩子能夠較輕易的做到蒙眼讀書,而僅通過蒙眼辨色、蒙眼讀書訓練的孩子,卻很難做到手指認字。所以一些較明智的全腦機構的老師,也明確地區分了蒙眼讀書與透視的能力,他們知道透視是更難做到的。而且通過全腦使用兒童識字卡的訓練方法我們知道,還有另外一種訓練透視的能力,即不再密封,而直接從背面辨認識字卡。這種方法比蒙眼讀書難,而比透視密封的試樣容易。而我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用手指辨認試樣時,當試樣不進行密封,而是直接放入黑布袋裡,讓孩子的手臂直接伸進黑布袋裡,用手指直接接觸書寫於紙面的文字,比之手指只接觸到被另紙包裹密封的試樣外面,更容易辨認出。這些實驗使我對於孩子們的非眼視覺(ESP原意為超感官知覺)能力的表現規律有了較深入的認識。不幸的是,類似這些本應得到深入探討和研究的現象及其表現規律,卻成了記者們輕率否定蒙眼讀書的理由:在多篇所謂揭秘打假的文章當中,人們能夠讀到,當記者把識字卡背面對著孩子時,或者在孩子眼罩前再擋上報紙時,孩子就無法辨認字卡或讀書的情況,記者們就簡單根據這樣一些表現而輕率地判定孩子蒙眼認字讀書其實是在偷看。如果我們相信記者們並非對孩子們進行有意構陷的話,那他們就是陷入了邏輯陷阱而不自知!當我發現「蒙眼讀書」與「手指識字」其實是差異非常大的功能時,我曾用微信和電話與著名人體科學研究前輩、國際超心理學會會員、旅美華人科學家沈峒老師進行了探討,我指出了兩種功能在訓練難易和時間、功能的使用和表現等多方面的巨大差異,從而得出結論,這是兩種不同的功能。但我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這兩者之間不是沒有聯繫的:蒙眼讀書能力再往深處訓練,就可以達到手指識字的程度。而具有蒙眼讀書基礎的孩子,比一個不具有這種能力的孩子,在訓練上更為輕鬆和容易,訓練花費時間更短,兩者之間正好構成了訓練和功能表現上循序漸進的階梯。沈峒老師對我的探索作出了肯定但仍叮囑我說,在正式進行科學實驗的時候,試樣一定要進行密封,而孩子們則不用蒙眼。對此,我能體會到一位老科學家對於科學實驗的嚴謹態度。有關蒙眼訓練的問題,我也曾與著名的人體科學研究前輩,雲南大學物理系的教授羅新、朱念麟等老師進行過交流和探討,他們對其都是持否定的態度。朱念麟老師笑著對我說:這樣的方法只能讓孩子們玩玩而已!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雲南大學人體科學研究室是獲得國家項目經費支持的國內著名的人體科學研究基地,他們在特異功能研究,特別是少年兒童潛能開發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積累了很多非常寶貴的經驗,以至於聲名遠播海外。1990年8月,日本BBS電視臺曾專門挑選6名少年兒童,由專人帶隊和照料,組成了「超能力訪華團」,到雲南大學進行訪問學習。電視臺的攝影師從訪華團的策劃到整個過程結束進行了全程跟拍。當訪華團到雲南大學後,應日本方面的要求,雲大人體科學研究室的專家們對這些孩子進了特異功能的誘發訓練,通過四天半的學習訓練,6個孩子當中有4個孩子初步具有了ESP功能,能正確地用手指辨認文字和圖形。而其中一個孩子更具備了PK意念致動的能力,用意念撥動了機械手錶!紀錄片在BBS電視臺一經放映,就產生了熱烈的反響,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後在BBS電視臺及著名的東京電視臺NH KTV上多次播放,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雲南大學人體科學研究室也因此在國內外廣為人知。某功事件之後,中國大地上,蓬勃發展的氣功熱被打壓下去,人體科學研究也走入低谷,國家不再核發有關建制中的研究組織和民間研究社團的執照,也不再向有關項目投入資金及進行政策支持,就連原國家為專門研究人體特異功能而成立的國防科工委507研究所,也在其最後一任所長何宏先生莫名其妙的努力下,成功轉型為航天員提供身體監測及營養膳食保障的專業研究所。從此,體制內的人體科學研究便壽終正寢了。而雲南大學人體科學研究室的幾位專家,卻在始終堅持著既不被體制重視,也不被社會理解的艱苦探索。朱念麟、羅新、張一方等科學家幾十年如一日地進行著自發的、純粹付出的人體科學研究,並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仍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還有四川的毛有光教授、吳邦惠教授,中國地質大學的沈今川教授,他們在人體科學研究上,矢志不渝,不退初心。他們是中國人體科學研究的中流砥柱,我相信歷史一定會銘記下這些光輝的名字。但朱念麟、羅新教授等專家,為什麼會幹脆地否定蒙眼識字呢?大家如果有興趣可看一看都市時報記者陳舒揚2012年寫的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有點長:《在昆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多年投入心力在別的科學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問題上,試圖尋找「超自然」現象存在的證據》。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要進行一次成功的、沒有明顯漏洞、經得住檢驗的人體科學實驗是多麼的困難。和普通科學實驗不同,人體不同於那些沒有生命的物理對象,只要實驗條件不變,實驗便能重複進行。人體科學更多的涉及到人的意念,人的精神狀態,他們是時刻在改變,並與環境中的相關因素發生著交互影響,所以人體科學的實驗,往往難以預期、難以重複。這就使外界對於人體科學實驗,更多的是質疑和否定,甚至是嘲諷和謾罵。在密封試樣的情況下都有那麼多的質疑和嘲諷,更別說帶著個四面漏光的眼罩,在科學家的眼裡,那當然只能是玩兒一玩!ESP是一種超越人的常規生理能力的特異功能,特異功能的使用是需要耗費遠超過人的日常生理狀態的身體和精神能量的。而這些能量的調動,功能狀態的進入,都與人的意念、情緒、環境等多種因素相關。周圍的環境、情態、甚至周圍的人的意念和情緒等都會對功能的發揮產生直接的影響。我的一位每天都直接將手伸進黑布袋裡用手指感應直接讀書ー小時、具有極強功能的學生,當他在接受一位我們的同行檢驗時,竟然半個小時時間裡一個字都認不出。我們不難理解,一個孩子在記者、官員甚至是執法人員相當嚴肅的質問和檢驗中,除非是具有罪犯般的心理素質,他們的那些需要用鼓勵和讚賞才能激發出來的脆弱功能,早已被嚇跑到九霄雲外去了!大家明白了ESP功能的這些規律,對前面那些作為現象的問題會有新的認識。但可能仍不免想不通為什麼當家長一質問孩子,那些孩子立即承認自己是偷看的呢?其實這種現象大都發生在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孩子身上。原因很簡單,就是孩子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偷看的,更準確地說,剛被開啟出這種能力的孩子,他們弄不明白自己是怎麼認出字來的。即使孩子年齡小,可過去的經驗和常識都告訴他們,不用眼睛是不能看見東西的,那現在又確實看到了,那些第一次具有這種奇怪經驗、年齡又比較小的孩子,就是以為自己是用眼晴看到的。我曾訓練過一個當時已經五年級的孩子手指認字的能力,他一上午可以完全正確無誤地透視認出五組二字詞組,但當他媽媽問他是怎麼認出的時,他想了想,回答說是猜的。如果在法庭上,一個輕信口供的法官,一定會因此釀成冤假錯案的。試想漢字有上千個常用二字詞組,要連續五次都猜對的機率只有1/1045,那不是不可能,但卻是一個極小概率事件,然而卻是在我們訓練中每天都發生的事情。用概率,用偶然猜中等說法顯然是難以解釋得通的。我還曾訓練過一個孩子,當他看到一起訓練的周圍幾個孩子已經訓練出蒙眼識字的能力,而自己卻認不出時,就對自己家長哭鬧著說,那些同學全是偷看的。而當他自己也被訓練出這種能力的時候,他並沒有顯出高興,反而哭鬧得更厲害了,他哭著質問自己的家長我為什麼看得見?我為什麼真的看得見?!雖然這可能是一個被家長寵壞孩子的個案,但我們不難想像,一種全新的、明顯違背過去經驗的奇怪體驗,可能讓孩子的內心陷入了某種迷茫,有些孩子不能理解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同樣是這個ESP,就讓日本著名兒童教育專家七田真為之夢魂縈繞、抱恨終身。七田真是享有世界性聲譽的著名兒童教育專家,他最為突出的貢獻是重新發現了現在各全腦培訓機構中作為重要賣點的「照相記憶」及「波動速讀」兩項驚人的能力。我們說他是重新發現,是因為這些能力在東方,特別是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早已存在著。所謂照相記憶是一種可以將圖像、文字、書本以及生活場景以視覺記憶表象的形式,存儲於長期記憶中。天生的照相記憶在人群中極為罕見,心理學上僅以個案形式有所報導,被稱為「遺覺像」( eidetic image)。但心理學家們很快發現,在兒童中有高達5%的比例,會偶然出現這種能力。七田真的功績在於創造出了可以後天人為地在適齡兒童中,以相當大比例開發這種能力的有效方法,將之用於幼兒教育中,培養天才兒童。七田真的另一個偉大的貢獻在於復現了原先在古代傳說當中オ具有的以直接感應的形式接收書本信息、被他稱之為「波動速讀」的能力。他同樣找到了訓練開發這種能力的較有效的方法。波動速讀雖名稱上說是讀,其實是不需要用眼睛看書的,直接通過用手快速地翻動書本,書中內容在孩子頭腦當中,以類似放電影的形式被快速地為意識所感知。現在國內全腦機構訓練波動速讀,比其創始人七田真更先進和有效,因為其訓練速度和效率,已經遠超七田真了。孩子們往往是蒙著眼晴進行練習,一本從未讀過的書籍,他們能很快地感知到書的作者和出版社的名字,書中人物的名字、相關時間和地點等準確信息,這說明波動速讀能力確實是存在而非虛假的。訓練有素的孩子們在拿著書波動速讀幾分鐘之後,往往能以兩三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時間滔滔不絕地複述出書中大致內容甚至某些細節。波動速讀這種神奇的讀書方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廣為人知,現在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也都漸為人們所知並受到重視。而在奇葩中國,由於世界第一的龐大人口的存在,一方面,各社會培訓機構,在逐利的動機驅動下,在數量驚人的少年兒童中,將這種能力訓練到極致,出現了遠超日本七田真水平的各種神奇現象,如「波動定格」、「跨語言波讀」、「無字天書」等;另ー方面,在中國又具有最大數量的對這些神奇現象沒有機會親眼見證而一無所知的廣大人民群眾。而好事者就遊走在這相互對立的兩大堆人群之中一一就在這幾天,微信圈中就在流行著多則否定波動速讀並嘲笑那些相信波動速讀之人的文章。客觀地說,文章揭露無良培訓機構關于波動速讀的那些虛假宣傳、誇張宣傳確實是必要的,但要因此全面否定波動速讀這種能力的存在,則顯得無知。我實在不想花時間去為這種人答疑解惑,幫他們擴展眼界,提高他們的智商。因為總有好事者為搏出位,一有機會就迫不及待地向公眾展示自己井蛙夏蟲的孤陋寡聞和鼠目寸光。就讓這種人來充當社會的潤滑劑也未嘗不是好事。讓我們言歸正傳。具有以上兩大貢獻的七田真,在他被翻譯介紹到中國來的著作之中,時刻提到了一個名詞ES P,他顯然將之作為自己教育探索的最後的、最高的目標,因為他認為,這是讓孩子們開啟了連通宇宙智慧的能力。但七田真實際上從來沒有在ESP訓練上有過真正的突破,他採用了西方超心理學界為檢驗ESP能力而設計的所謂ESP卡。從其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七田真在訓練中,讓孩子們從無差別的卡片背面透視,去辨認區分印於卡片正面的5種圖形,當孩子們已大約70%~80%的機率正確地認出這些圖形,七田真就認為他們已被訓練出了ESP能力。這個標準如果放到中國人體科學研究的專家面前,就只能是「玩一玩而已」。就七田真的自述,出生於中國的他曾經接觸了解西藏的密宗,密宗是以「深奧智慧、廣大方便」而著稱的佛教修行法門,在其中保存了最為神奇的神秘修行方法,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成果。密宗中有關「伏藏」和「虹化」兩大神奇現象,讓西方科學界倍感驚奇而百思不得其解。但顯然七田真沒有機會長期深入西藏密宗寺院或閉關修道中心去學習,他也不太可能以「清淨髮心」和「堅固誓言」去獲得密宗大師的信任,得到真實傳承。僅得皮毛的他,僅以「曼陀羅卡」引入兒童教育中,便成就了他世界性的聲譽。密宗之奇,由此可見一斑!但是七天真沒有達到的理想,卻在中國被遍地開花的全腦機構部分地達到了。這要感謝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臺灣的幾位將超感開發培訓項目引入國內的開拓者,因為他們把蒙眼訓練的方法與七田真的照相記憶和波動速讀結合起來,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所謂「間腦開發」、「松果體開發」技術體系。他們所用的名稱,不管多麼的缺乏科學依據和牽強附會,但效果確實神奇。在日本,七田教育機構開發一名6歲以下兒童的照相記憶或波動速讀的能力,一般需要3~6個月的時間,而現在國內的全腦機構裡,平均僅需要一到兩周時間便能成。而這一巨大飛躍的秘密,就在於「蒙眼讀書」。蒙眼讀書這一訓練方法,雖然看似是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臺灣等地引入,但其實它的發源地就是在中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處於氣功熱的時候,人體科學研究的吹鼓手、著名作家柯雲路和明鏡功傳人梁光祥合作,他們就是用蒙眼訓練的方法,訓練出幾十名孩子可以戴著眼罩直接讀書,他們當時在北京某大飯店,請了一些名人當場觀摩驗證,這種方法的訓練效果得到了證實。但當時在國內這一方法共未受到重視,因為國內高水平的人體科學研究當中,有大量孩子可以直接透視密封試樣,這樣的能力遠超於蒙眼讀書,所以這一訓練方法及其表現出來的效果,在人體科學家們看來是不入流的,只是雕蟲小技。國內的人體科學衰微之後,國外的一些研究者是把這一技術引到國外並發揚光大,最後又通過與教育培訓項目相結合,用市場化的開發技術回傳進入國內。這真是牆裡開花牆外香啊!蒙眼訓練方法帶來了超感ESP訓練的捷徑,使過去如鯉魚躍龍門般的透視認字能力能通過更迂迴也更平緩的道路達至,而ESP能力是其他所有超能力的基礎,當孩子被訓練出了較深的ESP能力之後,其他如照相記憶、波動速讀能力就能自然而然地獲得,在訓練時間和效果上產生的巨大飛躍,這就使得過去必須花費長時間進行的艱苦訓練,變得輕而易舉。但能否真正掌握這套訓練方法,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這時就成了全腦機構的生死關。不幸的是,大量以掙錢為目的的全腦培訓機構,幾乎沒有人真正去學習鑽研其中的規律,紮實地掌握過硬的技術,他們往往是略知道皮毛,就急著開門做生意,想快點扎進掙快錢、牟暴利的潮流中,過把癮就死。有了蒙眼訓練這一有效的方法,孩子們普遍都能夠達到蒙眼分辨顏色,在全腦教育界被稱為開發出了高感(HSP),其實高感HSP與超感ESP這兩個概念,在超心理學研究當中並沒有什麼區別別。而在國內的全腦教育裡,這兩個詞彙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在全腦教育的話語體系裡,高感HSP基本上就是指的能夠蒙上眼罩辨別顏色、認字,而蒙眼直接讀書,已被視為較高的能力;而超感ESP則特指更高的透視認字的能力。其實對這些能力表現出規律的認識告訴我們,它們是一系列連續的能力。一般說只要能夠蒙眼正確地辨別顏色,繼續訓練必然就能夠達到蒙眼讀書的水平,通過更為艱苦的訓練,可能達到透視認字的能力。可惜的是國內全腦機構,普遍的狀況是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鑽研了解規律,而技術則不過關,所以很多機構能夠訓練出孩子蒙眼辨色,便已經滿足,能夠招生賺錢了。而說到蒙眼訓練對人體科學研究的意義,我們得從人體科學中人體潛能的開發歷史說起。
中國的人體科學研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能夠取得眾多,重大成果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國可以找到大量的特異功能人,這些功能人,有些是天生的,但在那個開始解放思想的時代才被大量地發現發掘出來;而更多的則是通過後天訓練開發出來的。1979 年,武漢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謝毓瑜,對自己的兒子謝朝暉進行誘發,使其產生了特異功能;1980 年初北京大學陳守良、賀慕嚴等人,在對70 多名 10多歲左右的少年兒童(小學生)進行的實驗中發現,經過一定的心理誘發和適當訓練,能使相當比例(約40%〜60%左右)的少年兒童,具有「耳朵認字」的特異感知功能。他們認為在一定年齡的少年兒童當中,這種功能實際上是處於一種潛在狀態的生理功能。這一個重大的發現,不僅進一步肯定了人體特異功能的真實性,同時指出了其普遍性,這件事情的意義是巨大的。這表明人類對於自身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多的沒有被認識的潛在功能的觀念開始被很人們接受,對人的生存和生活質量有直接影響的人類潛 在功能被開發出來,必將引發人類作為物種 的進步,改善我們在自然中的生存能力,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這也是中國人體科學研 究對人類科學發展、對人類未來前途最重大的貢獻!但是在人體科學研究中,特別是在青少年兒童潛能開發實踐中,有個較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那就是被後天開發誘 導出來的孩子的功能往往脆弱而不穩定。雲南大學朱念麟老師的兒童潛能開發實踐表明,在普通適齡兒童當中,平均大約有 40% 的孩子潛能可以通過朱老師的「三表一卡 法」地成功地開發出來。但是面對另外那些沒有被開發出來的孩子,科學家們卻無能為力。而原先人體科字中的通過直接透視訓練練出的能力,還存在一個問題。試想在氣氛較為輕鬆的日常訓練裡,孩子們每次透視第一張字條,總要花上幾十分,甚至一兩個小時,那麼當有相關的陌生專家,或者名人、記者在場,讓被孩子們進行演示檢測的時候,由子任務的艱巨、現場的氣氛嚴肅、參與人員各自不同的意念等,使得孩子們的功能受到巨大的幹擾,以至很多時候,他們花很長時間也不能透正確透視認出一個字來,導致實驗失敗。這種情況在過去曾一再地發生。這些普遍現象的存在,使得外界對孩子們的能力,對科字家們的工作都產生了高度的懷疑。而好事者、自作聰明者,更是火上澆油、譏諷謾罵。這似乎是人體科學研究者們擺脫不了的宿命。不同於透視密封的試樣,蒙眼讀書的方法可以立刻進入狀傑,較為穩定地展示出不直接依賴肉眼感覺功能而感應獲得並辨識視覺圖像的能力。不再像過去的一上午僅能夠透視出十幾個字來,蒙眼訓練的方法,一個小時的訓練可以辨認讀出成千上萬的文字,它的有效訓練量非常的大,遠超過去的人體科字傳統訓練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找到了一條循序漸進地開發孩子強大超能力的方法,就像在平地與高臺之間,搭上了連續的階梯,讓普通孩子在訓練中能夠一步一步地上升。在我們新科學的研究基地,未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兒童,幾乎百分之百能被訓練出蒙眼讀書的能力。而我們通過短暫的深化訓練,就能讓孩子直接透視密封試樣,進而很快發展出意念致動(PK,psychokinetic)的超級能力。再往上訓練就能進入高維時空,連結宇宙智慧,進行信息交流。獲得趨利避害,心想事成的能力。
推薦閱讀【點擊帶下劃線標題】:
|解讀腦潛能開發核心課程【過目不忘】
|父母必讀:了解新科學-全腦教育
關於我們
40年前,唐雨「耳朵識字」事件,拉開了中國腦潛能科學研究的序幕。
1979年3月11日,這一天的中國四川日報,發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報導:在四川省大足縣,人們發現了一個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12歲的少年唐雨,他竟能「用耳朵辨認文字、鑑別顏色」。報導在社會上引了強烈的反響,很多人懷疑報導的真實性。這種正常的懷疑進而在學術層面引發了關於這類現象的激烈爭論。在中國,有關特異功能是否存在的爭論很快超越了關於事實和科學的範圍,而被敏感地涉及到了意識形態,並一直延續至今。
但無論怎樣,這件事被賦予了一種象徵性的意義:被認為是中國人體科學研究開端的標誌。
中國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敏感地意識到,人體科學(Somatic Science) 將引發一場21世紀的科學革命,他認為這會是一場比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革命更偉大的科學革命。在錢學森的倡導下,在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張震寰、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等領導人的積極肯定和支持下,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掀起了一場人體科學的研究熱潮,這是一場意義極為重大、在後來引起廣泛國際性影響的重大事件,它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其研究範圍被錢學森確定為:研究人體的功能,保護人體的功能,並進一步發展人體潛在功能,發揮人的潛力。」
這曾是一個被體制顧慮和限制、遭到各界懷疑和嘲諷的新生事物,一場萌芽狀態的新科學運動,像南美叢林的一隻微不足道的蝴蝶,煽動了幾下翅膀,但它引起的效應,卻可能帶來大西洋海面上一場激烈的風暴。人體科學的視野突破了傳統的自然觀和科學觀,讓人類重新審視自然和我們自己,它可能最終會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
一大批具有遠見卓識的科技工作者,為人體科學的探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們——「綠江春鵬」高校新科學研究聯盟的科學家和學者們,正是這一偉大事業的繼往開來者,我們以無悔的執著、生命的熱情繼續著這段薪火相傳,前僕後繼的壯美行程。這不但是關於真相、事實、認知和理論的單純思考,而且必然涉及到我們關於世界觀念的巨大變革,引發了我們對於物質、意識及其關係這一宏大主題的重新思考,是一項關於實相、真理和人類終極關切的恢宏事業。
今天人體科學腦潛能項目的研究發展,迎來了歷史的契機。全腦教育為人體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普及型的應用、廣泛的社會實踐為人體科學金字塔拓寬了底部,夯實了基礎。人體科學為全腦教育提供著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撐,而全腦教育反過來,給人體科學帶來了永續推進的動力。
——「綠江春鵬」新科學研究聯盟 宣
為 未 來 而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