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成語個個「鼎」用

2020-12-23 搜狐網
原文配圖:「子申父己」銅鼎(商朝)。


  與「鼎」有關的成語非常多:大名鼎鼎、人聲鼎沸、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問鼎中原、春秋鼎盛……十個手指頭都數不完。

  這些成語,在舌頭上一翻滾就「蹦」出來了,但其中蘊藏的意思,得咂摸一下才能明白。

  為啥都用「鼎」呢?換個字不成嗎?

  哎,這跟鼎的形態、用途、意義有關,換了還真不成。

  為啥都是「鼎」呢

  你到洛陽博物館瞧瞧古代的鼎,但凡是圓鼎,都是圓肚子、三隻腳。

  方鼎倒是有四隻腳,但不如圓鼎常見——別的不說,現今洛陽人常用的香爐,多半是三足鼎式。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好比鼎的三條腿各立一方,所以叫「三足鼎立」,也叫「三分鼎立」。

  鼎起初是用來煮東西的。數千年前,又大又笨的陶鼎是河洛人的煮飯好幫手。最早使用「人聲鼎沸」這個成語的人八成用鼎燒過水:人群吵鬧的聲音,聽起來就像鼎中的水燒開了咕嘟咕嘟地響。

  商周時期,青銅鼎流行,但青銅很貴、很稀缺,只有貴族才用得上。

  貴族喜歡區分貴賤,用鼎也要定規矩:

  卿、大夫可用五尊鼎,諸侯可用七尊鼎,天子能用九鼎。

  吃飯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鼎一溜兒排開,就跟俄羅斯套娃似的,裡面裝著不同的肉食,這叫「列鼎而食」。宴席上還得敲編鐘奏樂,這叫「鐘鳴鼎食」。

  能夠列鼎而食的都是豪門,不但有錢,而且有權。譬如西晉大臣何曾,乃當時京都洛陽城內有名的人物,據說他一天的飯錢過萬,還老抱怨飯菜不好,沒啥吃的。

  如此鋪張浪費,浸淫著貴族骨子裡的虛榮與矯情,一般的土豪恐怕學不來。

  不是賣「鍋」的

  商周時期的青銅鼎,既是食器,又是祭祀用的一種禮器。

  每逢重大慶典,古人往往要鑄造銅鼎,並在鼎上鐫刻文字作為紀念。洛陽博物館裡有一尊商朝的「子申父己」銅鼎,便是因鼎腹內刻著「子申父己」銘文而得名。

  作為禮器的鼎意義重大,而且大多又大又重,所以後人常用「力能扛(gāng)鼎」形容力大無窮,用「鼎力相助」形容大力幫助,用「大名鼎鼎」形容聲名顯赫。

  傳說,最珍貴的鼎是大禹鑄造的九尊青銅鼎,象徵九州,代表王權。夏商周三代都把這九鼎當成傳國之寶,安放在國都。

  周成王定鼎洛陽,可諸侯不服,老想來搶,這便有了楚莊王問鼎洛陽的故事(詳見本報1月13日、14日C01版)。

  古人認為洛陽乃天下之中,所以定鼎洛陽又叫「定鼎中原」,問鼎洛陽可稱「問鼎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能夠定鼎中原,敢於問鼎中原者,不是政治家就是野心家,那都是奔著雄霸天下去的。

  倘若能夠雄霸天下,說話自然就有分量了,多有分量?「一言九鼎」——一句話頂得過九鼎!

  我說過年給你發獎金你不信,老闆說了你才信,老闆說話對你來說就是一言九鼎。

  這時候你把「鼎」字換成「鍋」字試試:一言九「鍋」,人家準把你當成賣鍋的!

history.sohu.com true 綜合 http://history.sohu.com/20160128/n436159136.shtml report 2083 原文配圖:「子申父己」銅鼎(商朝)。與「鼎」有關的成語非常多:大名鼎鼎、人聲鼎沸、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問鼎中原、春秋鼎盛……十個手指

");}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必學,含鼎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後因用「鳴鐘列鼎」或「鳴鐘食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可作賓語、定語;用於生活。26、匡鼎解頤:《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註:「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後以「匡鼎解頤」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聽。可作賓語;指非常動聽。27、擊鐘鼎食:打鐘列鼎而食。
  • 走進甘肅,這些關於鼎的「愛恨情仇」,你知道嗎?
    「鼎」盛行於商周時期,最早是古人用來做飯的器皿,後來逐漸演變成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為人所重視。商朝後,鼎也作為殘暴的君王用來烹人的器皿,這種專業的刑罰工具令人聞風喪膽。甘肅出土過許多有名的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鼎背後的愛恨情仇。
  • 五道看圖猜成語,圖3有五個捲軸,其中三個蓋了假的印章
    中華成語千千萬,你知道但不一定能猜到,開動你的腦力,五題猜成語的智力題!猜成語1:這幅圖上畫的是一個中國地圖,地圖的左上角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整個地圖是大紅色的,地圖的中間放著一個藍色的鼎,鼎的上方畫了一個問號。猜成語2:這幅圖上畫的是一個牛頭,這個牛頭是白色的,頭上有著一對短小的尖角,它皺著眉頭,張大嘴巴大哭,眼睛裡眼淚不停的流出來。
  • 《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超級有用)
    《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針對5-10歲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心甄選100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半途而廢」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用比喻的方式告訴孩子,如果不積累和鑽研,很難學有所成,甚至之前所做的功夫都白費了。
  • 160個成語故事+640幅漫畫,讓孩子在笑聲中記住這些成語!
    這些「清奇」的成語解說,分分鐘就能讓你get到成語的意境。這套書一共4冊,選取了與新課標推薦高度匹配、傳誦度和知名度都很高的成語160則,每個成語包括:一篇有趣的成語故事+4幅解說的漫畫+成語接龍+追本溯源+知識大爆炸,五個部分,讓孩子全方面掌握成語!比起背誦、默寫,這種以成語故事和大幅插圖讓孩子來學成語的方式,不僅更簡便快捷,也更容易幫孩子建立起學習興趣。
  • 這些常被人用錯的成語,最受高考的偏愛,你認識幾個?
    因為高考語文有一道題目是考成語的,所以攻克常被人用錯的成語就成了高考生必做的準備。可能有人會覺得,背成語有那麼難嗎?其實真的很難啊!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成語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看字面是一個意思,實際上確實另外一層完全相反的意思,讓很多高考生都掉了一大把頭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成語常常被人用錯吧。
  • 戰國3個有趣成語故事,第二個直接導致秦國換王
    鼎最早是用於烹飪的鍋具,後來逐漸變為中國古代的禮器,而關於鼎的故事有很多。今天聊一聊大家最熟悉的三個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舉鼎絕臏都是怎麼起源的。根據《左傳》記載,夏朝開始,大禹把天下歸為九州。九鼎上刻畫了九州的名川大山和珍禽異獸,每尊鼎代表了一個州。這九尊鼎就代表了夏朝的國土,而擁有九鼎的天子就是這九州的主人。問鼎中原「九鼎」在夏商周三朝是真實存在的,到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分封的各個諸侯崛起,如若不是各個諸侯相互制衡,周朝早就不復存在了。
  • 60個常被誤用成語+初中必考148易混成語,用對40個算合格
    60個常被誤用成語+初中必考148易混成語,用對40個算合格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是漢語詞彙的精華!從比較高層次來說,我們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內涵,在當今的社會將它發揚光大。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正確的理解它,使用它。
  • 成語不能亂用,這50個成語很容易用錯對象
    成語是語文學習中使用較頻繁的一種詞語,在語文考試中也會有考查成語意思和用法的題目,不過,成語的使用也是有講究的,用的對能增強句子的美感,然而有好多的成語容易望文生義,用錯地方,句子就有了語病了。今天,小星整理了50個容易用錯的成語,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用錯過吧。
  • 【團】涵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的啟蒙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但是由於要求孩子們掌握的成語數量極多(多達1000個),考察的內容十分廣泛(音、形、義上均可拓展出題目),加上現在的現實、網絡環境喜歡亂用成語,所以成語就成了孩子們語文考試中失分率最高的項目之一。整套書一共30本,涵蓋30個成語故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1700個生字。這套書所有的成語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叫逗逗鎮的地方。
  • 這些奇葩成語,個個畫風清奇,故事辣眼
    慘綠少年赤橙黃綠青藍紫,說起來現在大家最怕的就是一個綠字,再加上一個慘字,聽起來就腦補出了一個慘綠慘綠的故事...可是這個跟倫理劇沒有半毛錢關係,還是個實打實的褒義詞成語出自《幽閒鼓吹》話說唐代宰相的兒子潘孟陽當上了戶部侍郎後,不禁膨脹了起來。
  • 嚮往的生活:劉憲華用三個成語形容黃磊,才說第二個,黃磊就怒了
    這期劉憲華在和劉國梁打桌球的時候,讓劉憲華用三個成語形容劉國梁,劉憲華說的三個成語分別是「大大小小」「一路順風」和「狗急跳牆」,尤其是聽最後一個成語的時候,劉國梁在一旁笑了笑,何炅連忙給劉憲華解釋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知道,劉憲華從小是在加拿大長大的,所以對中文不太熟悉。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針對5-10歲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心甄選100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4本書100個精選成語。做到每個成語都有出處、釋義、故事、插圖、遊戲,多維同步,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形成更深刻、牢固的記憶,幫助孩子對成語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讓成語積累易如反掌。
  • 春秋時期的18個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春秋時期,社會政治動蕩,戰爭兵戎不斷,但是由此也產生了很多風雲人物,軍事、外交、政治、管理上的謀略也是前所未有的被孕育,而成語典故就是那一時期的歷史文化結晶。今天為大家摘選了18個,一起來欣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這18個成語典故就能體會到。
  • 【胡小鬧分享】成語全是四個字的?不一定!這些三個字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成語一般都是四個字的,四個字的成語我們也司空見慣了。不過有些成語卻是三個字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 古今意思差別最大的三個成語,第三個被全國人都用錯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千年來誕生了無數的成語,這些成語也是我們日常講話交流裡不可或缺的部分
  • 100個成語,100個故事+遊戲,讓孩子輕鬆get小學所有成語!
    娃掌握足夠多的成語,不僅能在學業上更遊刃有餘,還能在日常的口頭交際中,秀一把幽默風趣的口才,展現出一定深度的思想,在文化修養上達到一個全新境界。那麼怎麼才能讓娃巧用成語「妙筆生花、口吐蓮花」呢?《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針對5-10歲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心甄選100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
  • 薦書 | 逗逗鎮的成語故事:涵蓋1000個成語、120個典故的啟蒙書
    但是由於要求孩子們掌握的成語數量極多(多達1000個),考察的內容十分廣泛(音、形、義上均可拓展出題目),加上現在的現實、網絡環境喜歡亂用成語,所以成語就成了孩子們語文考試中失分率最高的項目之一。因為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成語,才能記得牢,用得正確。3、好玩的插畫(能吸引孩子),對孩子的成語學習大有裨益。按著這個標準,我們找到了一套這樣的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 成語起名:怎麼用成語結合五行給男寶寶起個吉利的名字
    成語是生活中使用較為廣泛的寓意,不像諺語那般通俗易懂,須知悉典故的寓意後,才能明白其內涵,因此是一種很深刻的詞彙。用成語給男孩起名,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接下來的這篇文章關於男孩用成語起名,能給您提供成語起名的新思路。
  • 三個字的成語?兩個字的成語?開眼了!
    說到成語,大家腦子裡面首先蹦出來的可能是這樣的——大家比較容易脫口而出的應該就是四個字的成語了吧?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還有可能是唐僧。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但卻沒有人規定過成語一定是四個字的。生活中很多詞語你會脫口而出,簡單的用幾個字就能形象地表達出意思,你以為它們是大家口口相傳的俗語,其實它們是正兒八經的成語。 醜八怪出處:源於「揚州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