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發生意最好的日子來了

2020-12-22 上觀

這兩天最忙的地方該是理髮店,解放日報·上觀記者,拜訪了魔都三家風格迥異的理髮店,拍下了理髮師們應對年關的鏡頭,也聽了不少他們的心裡話。

 


 

80後的張偉是一家預約制理髮店的髮型師,晚上9點他坐在店裡的休息室吃著外賣晚餐,一臉疲憊,做這一行十多年了,張偉說自己老了。對於自己的頭勢不清爽,他是這樣解釋的:「有客人說,一般剪頭髮比較貴的、或者比較厲害的髮型師,通常自己頭髮比較亂。」

 

 

聽說大年夜晚上10點下班,張偉自言自語「不會吧」,又去問了一下,確定是下午4點。「如果這時還有客人,剪剪頭、吹吹頭髮沒有關係,如果燙染的話可能不行,大年夜麼,一年忙到頭了,總歸想與家人吃吃飯喝喝酒,團圓一下。」他覺得,4點還是晚了,大年夜最好不要上班!「年夜飯做不了,只能負責吃了。」

 

Allen說,這輪值牌忙得好久沒翻了。

 

拆個染色膏也是費時間的。

 

提供給客人的儲物箱幾乎全滿了。

 

店裡各髮型師的座位不固定,一開門先給自己預約的客人搶位置,如果沒位置,就站在其他客人身後等,示意這個位置他訂了。張偉的同事Allen說:「人多的時候,客人都站著等,如果是燙髮,我們只有在通道間加些小椅子和鏡子。」農曆廿七、廿八、廿九超級忙,許多客人都是拖拖拖,到最後實在不行才來,「這個時候基本不約男客人了,沒時間剪頭髮,一個燙染的客人在位置上要坐5個小時,單單燙髮也要3個小時,昨天一個客人等了我3個多小時才燙上,加上做頭,賽過8小時上班時間。」當然,髮型師也會見縫插針合理安排,最多可以同時服務5、6個客人,平時21點下班,而這三天肯定要熬到凌晨2點。

 

髮型師一邊回著客人的預約微信,一邊搶位。

 

通道間臨時加上小椅子和鏡子。

 

夜深了,看著一旁坐到椅子上的助理睡著了。張偉感嘆忙碌的日子,能賺錢肯定是越忙越好,但是在過年的時候,回家的想法會衝淡很多賺錢的欲望。

 

客人們坐在沙發上等候。

 

髮型師抽口電子菸提提神。

 


 

也是80後,王林香今年84歲了。51歲退休後,就拎著工具走街串巷理髮。「這個生意要看天吃飯,下雨沒有辦法只能在家搓搓麻將。」老太笑著說,麻將跟理髮沒得比,一個藏進袋袋,一個往外拿。

 

王林香的簡易剃頭攤。

 

街面有點不平,椅子用磚頭墊一下。

 

王林香的百寶箱,每天從彭浦新村趕去老地方擺攤。她在這個老地方出攤,已近20年。

 

過年前人多,一天多的話10來個人,剃頭刮鬍子。雖然來這裡的人不挑剔,但老太說:「我不是三腳貓,在這裡剃好以後,跟店裡一樣的質量。」王林香認為自己是個講究的人,「我自己的頭花錢叫人家剃。」

兒子女兒不肯學手藝,老太也不肯教,蠻苦的,以前要受氣的。雖然賺得不多,但過年發發壓歲錢足夠了。

 

王林香預備零錢找頭。

 

正月十五後,王林香再出攤,老顧客看到這面鏡子就知道她來了。

 


 

姜大元的「美美」美發廳即將動遷,這可能是他和家人最後一個忙碌的年關。沒有留戀,姜大元也把過年比成過關。

 

還沒有搬走的居民時不時來看看,想見縫插針。

 

姜大元說,上世紀70、80、90年代,剃頭師傅吃香,過年總要晚下班,特別是最後三天(從農曆廿八開始到除夕夜),肯定要延後兩三個小時。剃頭師傅就怕過年,人家是過年他們是過關。生意忙時吃飯時間都沒有,以前規矩大,飯碗剛剛拿上,如果有客人來了馬上放下。「兩點鐘吃午飯是家常便飯。」所以剃頭師傅最嚴重的職業病就是胃病。

那時候,年夜飯只有等到下班回去吃了,不過也是隨便扒兩口趕緊睡覺,第二天初一也還要加班。人家來家裡拜年了,他們還在床上睡覺。這三天很多人是等開門的,排隊的除了人,還有籃子和磚頭,開門後店裡就發牌子維持秩序。宋大姐是老顧客,爺爺奶奶和父母,一直到她幾代人都來這裡理髮,印象中過年前一直是賓客盈門。以前沒有女理髮師,來了總歸要等的。上午來,排到下午5點還不一定燙得到。接接絨線、撿撿菜、嘎嘎訕胡來消磨等的時光。

 

又有客人上門了。

 

客人們能做的只有等。

 

傳統燙髮的木頭夾子還保留著。

 

姜大元的兒媳婦人稱「妹妹」師傅,回頭客有浦東的,還有松江的,女客都是衝著她來的。「美美」美發廳還堅持傳統燙髮方式,木頭夾子燙好還要用大捲髮筒定型,燙一個頭不超過百元,過年也不漲價,來客紛紛要求姜大元找個門面繼續做下去。

 

要節約時間,客人自當傳遞手。

 

大號捲髮筒令人想起周星馳電影裡的「包租婆」。

 

這個頭燙得好不好,就看出了門別人問不問,哪裡燙的哪裡吹的,很多老顧客,過年還是離不開「美美」的。

 

不過,姜大元說,這幾年年味淡了,大年夜關門也是一年比一年早,倒是可以回家吃上年夜飯了,很滿足的。

 


攝影報導:蔣迪雯

編輯郵箱:mirror95228@qq.com

相關焦點

  • 嬰幼兒理髮店不以理髮為主 胎毛筆是生意重點
    據了解,嬰幼兒理發生意難做,利潤幾乎為零,而其周邊定製產品——胎毛筆、手足印、臍帶印章等,成套下來要上千元。    專業兒童理髮只要5分鐘     位於湘春路的金童印記嬰幼兒專業理髮店,約10平方米,左邊擺放著兩臺玩具車,是寶寶理髮時的坐騎。製成的胎毛筆、手足印有序地陳列在小店的另一邊。
  • 為招攬「生意」,竟給來家中賭博的人提供免費理髮...
    為招攬「生意」,竟給來家中賭博的人提供免費理髮…… 2020-12-10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雄路邊理髮攤生意紅火 物價上漲白領省錢(圖)
    中新網9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低價行動理髮攤越來越多,以往顧客多是老人,最近不少上班族也光顧。業者每月收入新臺幣五到六萬元,比大學畢業生掙得還多。  六十五歲王先生每半個月就到高雄市前鎮區崗山仔公園旁的理髮攤理一次髮,他說,一般家庭理髮店收費二百元,這裡只要八十元;即使加上掏耳朵、修臉,也只要一百元,實在很實惠。
  • 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你理髮了嗎
    今天是三八節,更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你理髮了嗎?有一個習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剪頭髮,要出了正月才能剪頭,這麼長時間沒有剪頭髮,頭髮都好長好長了,難受著忍到這個總算能理髮的日子。總算熬過了寒冷的冬天,盼到了春天的回歸,就連鳥兒都嘰嘰喳喳非常的開心,暖和的天氣總算來了,總算可以飽飽的吃上幾頓蟲子了。我們更要勤勞,為著能夠吃上好吃的,買上自己喜歡的東西,開始快馬加鞭行動啦!
  • 趣談理髮:「正月不剃頭」,啥意思?「思舊」被訛傳為「死舅」!
    他說:我就不信邪,專門帶我外甥來理髮,每年都是如此,感覺活得一天比一天好,所以專門挑這個時候帶外甥來理髮,給我帶來一年的好運氣。 還遇到過另外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一個小夥子正在理髮,一個中年人進門就給他一巴掌,怒罵道:你特麼是要剋死勞資嗎?還專門挑這個日子來理髮,什麼意思?
  • 這群「80後」理髮師 每月免費上門為老人理髮
    2月20日一大早,湖州安吉縣康復中心就熱鬧開了,因為當天又是免費理髮的日子,需要理髮的老年人早早地洗好頭髮,在活動室內排隊等候。而這樣的免費剪髮活動,每個月都會在康復中心開展。錢來英老人說,「現在好了,他們每個月來,我每個月都能來修剪,人看上去也更精神了。」據了解,安吉縣康復中心內有100多名老人,他們大部分都是年紀比較大或者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子女又不在身邊。自從有了理髮師上門免費理髮的活動後,老人們理髮方便多了。這些理髮師來自安吉縣城卡賓髮型工作室,都是「80後」。
  • 正月理髮死舅舅?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首席記者 姬娜實習生劉嘉穎楊青)我國大多數地方流傳著「正月裡不理髮」的習俗,理由是「正月裡理髮死舅舅」。
  • 十元快剪店扎堆等理髮 老闆:二月二一天理了300多人
    農曆二月二了,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按習俗要理髮。3月8日。四川成都一家商場中有一個十元快剪,不洗頭、不染髮、不燙髮,不辦卡、不推銷,男女老幼剪髮統統十元,因為是二月二今天排隊等待剪髮的人格外多。辭舊迎新,憑藉龍抬頭的吉祥日子,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小孩子剃頭,鴻運當頭、福星高照,祈求給自家小孩帶來好運。店門口,豎有一個剪髮售票機,理髮前,可以通過掃碼完成付款,不一下就會吐出一張紙質小票,上面有一個號碼,叫號即可進店理髮。因為二月二加上快剪非常便宜,已經是當天晚上的九點了,還有幾十人在排隊等待理髮。
  • 無論颳風下雨,這位小夥雷打不動在杭州東河公園免費給老人理髮,他...
    他說,這個小夥子在美容店上班,每天早上8點前在杭州東河公園裡為老人免費理髮,風雨無阻,為老人理完髮後,再去上班打卡。網友@阿貴表示,這幾天杭州溫度驟降,這個小夥子起個大早給老人免費理髮實屬不易,而且已經堅持大半年了,不像那種為了給美髮店招徠生意才做的公益。
  • 理髮店Tony老師不在的日子,想他
    宅在家近30天,除了把大家憋成大廚以外,也把很多人逼成了「Tony老師」——自己動手在家理髮。幾天前,何昭已經忍不了鏡子裡的自己,拿起了家裡塵封已久的電推理髮器,對自己的腦袋下手了。剪掉正面的頭髮不算挑戰,最困難的,是後腦勺。
  • 袁隆平在海南生病,長沙一位理髮師,為何乘坐飛機前去為他理髮
    在醫院中的日子裡,他的生活節奏幾乎被打亂了,頭髮也在不知不覺中長了不少,為此袁老每天都念叨:「小曹怎麼還不來給我剪髮咯?」。小曹是誰?袁隆平口中的「小曹」其實並不小,如今也已經年過半百,但是在袁老的眼裡,她依然還是一個孩子。小曹的職業是一名理髮師,她不是高級理髮店的「託尼老師」,也不是世界頂尖的髮型設計者,相反,小曹只是千千萬萬理髮師中的一員。
  • 十元快剪店二月二顧客扎堆等理髮,老闆:一天理了300多人
    十元快剪店二月二顧客扎堆等理髮,老闆:一天理了300多人 2019-03-11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溫嶺太平公益理髮屋:暖心從頭開始
    溫嶺太平公益理髮屋:暖心從頭開始來源:台州日報發布時間:2020-12-17 09:16:26 作者: 張鮮紅理髮師林叢君正在為社區老人理髮。「哇,裝修得真漂亮,新配了理髮椅,還有專門的洗頭床。」馬大媽一進門,就發出驚嘆聲。
  • 不能出門理髮的日子,這裡有一批專屬TONY免費「營業」……
    畢竟,如果理髮店再不開門,全國男生就要進入流星花園狀態了。疫情過後,「自理」一詞也將有了新解釋......#在家理髮大賽#加入了熱搜,垃圾袋有了新用法甚至有人擔心,剪刀、推子的命運,會不會像口罩、洗手液、消毒液、雙黃連一樣賣脫銷.....
  • 港媒:在北京理髮,先電話預約
    香港《南華早報》2月27日文章,原題:冠狀病毒:店面臨時關閉,顧客敬而遠之,中國美髮沙龍和理髮店的日子不好過想在北京理髮?你可能得等等。眼下,即便想在中國剪個頭髮也成為一項挑戰,目前大多數理髮店都被臨時關閉,以避免在病毒暴發期間的人群聚集。
  • 北京0成本房租10元理髮年利潤600萬你的生意侵犯了誰的利益
    北京0成本房租10元理髮年利潤600萬的理髮店一定要先想好你的生意侵犯了誰的利益,你的敵人究竟是誰?一我公司附近有一個10元剪髮,我發現後,想帶同事去理髮。結果每次去都是一堆人等。今天提前派人去拿號,等到我的時候下去。中途跟理髮師聊。他們公司主要跟物美等大超市合作。
  • 江蘇蘇州過年「老三篇」:理髮、泡澡、大掃除
    中新社蘇州二月八日電 題:蘇州過年「老三篇」:理髮泡澡大掃除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農曆大年三十,古城蘇州沉浸在一派濃濃的辭舊迎新的春節氣氛裡,而大部分蘇州市民仍沿襲「理髮泡澡大掃除,乾乾淨淨過大年」的傳統習俗,把一年的陳舊洗去,預示來年一片新光景、新氣象、新天地。
  • 臘月農村理髮店為什麼那麼忙?
    現在正是臘月,如今去農村理髮店看的話,就會發現生意還是挺好的,距離過年越近會越忙,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臘月農村理髮店為什麼那麼忙?其實農村理髮店在平時是不忙的,可能一天也就是一兩個人過來理髮都有可能的,不過一旦到了臘月的時候,很多的農民都會過來理髮,至於說原因老農覺得主要有這些。
  • 專業理髮店每個月賺錢可觀,日子快樂幸福讓人羨慕!
    我和這個朋友認識3年多了,閒暇時間我喜歡去他店裡玩,經常倆人一起聊天,他老家是甘肅天水的,做理髮行業7年多了,目前離婚了,一個人過,以前老婆紅杏出牆,被他多次發現,實在接受不了,就離婚了。因此他也鬱悶了一段時間,關了門,一個人在家裡喝悶酒,一年多時間以後,自己終於從痛苦中走了出來,前妻去了其它城市,他現在一個人繼續開著30多平方的理髮店,理髮的人很多,我每次過去玩,他總是忙個不停。
  • 大二男生開"理髮店"走紅網絡 生意火到需提前預約
    在多個網絡平臺熱傳的視頻中,一名身高高挑的帥氣小夥子,正在熟練地給同齡小夥子理髮。只見他抖動理髮圍布,迅速地將圍布放到同學身前,然後拿起梳子、剪刀,全神貫注地開始理髮。他手法嫻熟,設備專業,且理髮技巧多樣,對於燙染也不在話下。劉進國  25日早上8時許,記者聯繫上視頻中理髮的男生——海口經濟學院漢語播音(空乘方向)專業在讀大二學生劉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