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到了某個年紀,過生日便成了一種心結——這似乎是大自然不移的定律。左手年華,右手倒影,汪半壁唱著歲月給他更深的迷惘,春天裡聽這句覺得應景至極。又是一年,還在爬丘,理解力的積累沒趕上記憶力的衰退,面對生活和自己,總還是一臉大寫的懵B。雖說大河向東流,最煩年少強說愁。但作為儀式感不可或缺的部分,年經文總還是要擺上一篇,畢竟我還是那個矯情的boy。
種種跡象表明,我這一歲實際上成長了不少。比如說我也步入了已婚人士的行列,並成功的在婚後迅速的吃成了技術上的胖子。我也終於成功的告別了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日子,有了辦公桌,過上了朝九晚五有食堂的幸福生活。雖然沒能給愚人節獻禮,但第一篇小說總還是寫了出來,也算心願已了,相比之下,口碑和閱讀量雙撲街的事實反而沒那麼重要。每日一發攢夠了一千發,這個為了每月一千字文而開的號也苟延殘喘到了現在,雖然越來越沒人看,但也不會說關就關。這些事兒想想,還是有些許的滿足。
按說並沒有什麼可抱怨。可我內心時常因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惴惴不安,又因未來的被確定性感到無聊至極。卡在這個時空的關口上,四顧茫然,荷戟彷徨。後來想想,所謂適者生存,並不單單指的是能夠在逆境中死磕,而是一種全天候的適應能力。忙的四腳朝天,猶能細嗅薔薇;冷落閒置之中,也能蓄勢待發。想想同儕之中,並不乏這類強人,我真是羨慕嫉妒,望塵莫及。雖然作為一團行走的負能量,我對正能量這個詞有著本能的膈應,總想繞著走。但我還是羨慕那些小夥伴,每天怎麼都能過的那麼陽光燦爛,積極向上。
三年前找工作的時候,其實清楚地知道選擇的是一條極其漫長的成長曲線。道阻且長,多喝雞湯,心理建設一直在路上。可真正的體驗也確實更難,更擰巴,比如每次參加同學聚會都感覺在被花式補刀。然而慶幸的是,幾個回合下來,突然發現自己的定力已經悄悄變強。前幾天讀我行年報,又學了好幾個新詞,「爬坡過坎」,「行穩致遠」,「久久為功」,覺得用的真好。你看,企業文化就是在這麼潛移默化的感染著我們,呢。
那麼就踏踏實實的吧。但也不能再用戰略上的踏實,掩蓋戰術上的懶惰。能做的事情,還有更多。另外我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可以不再寫這種叨叨叨的自我催眠的話,而是找到一些信念,沉默而孔武有力。
最後要點下題。前些天,正好重刷了一遍我國當代著名的現實主義驚悚小說《滄浪之水》。六年以前,真本書間接地幫我重裝了一回三觀,時過境遷再讀,仍然覺得細節處讓人寒毛倒豎。或許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那麼一些東西,傻X呵呵地戳在那裡,生活也不止有遠方的田野,主要還是眼前的苟且。滄浪之水,逝者如斯夫,它會滋潤一切,使萬物生長,又終將一切帶走。而我還是相信那句話,真正地成功只有一種,就是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去好好過完一生。
再邁一步,繼續按照這個方向,低頭趕路。
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感謝各位的一路相伴,願新的一歲,一切安好。
2016/4/10
劃拉於陶然亭
唉,還是請你們有空的時候戳一戳這篇小說吧,我又看了幾回,覺得真的不是特別爛
【3月】論我是如何在老蜀人寫小說的
這是一個有馬的帳號!熱烈期盼回復與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