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滄浪之水》|我發現,委屈自己又對孩子無度才是最可怕的媽

2020-10-10 小溪叮咚

讀完《滄浪之水》|我發現,委屈自己又對孩子無度才是最可怕的媽

最近,我又將《滄浪之水》讀了一遍,這已經是第三遍了。

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上大學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它便一下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心中完全被主人公的沉浮和命運而牽扯著。

後來,又讀過一遍。每次讀都因為自身人生經歷的不斷改變,而能在書中看到不同的東西。

最近再讀,可能是因為自身成為母親的緣故,文中的董柳吸引了我很多的注意力。

01一個寧可委屈自己萬分,也不願讓兒子受丁點兒委屈的媽媽

董柳是書中主人公池大為的妻子,在之前的兩遍閱讀當中,並沒有特別注意她,僅僅是把她作為池大為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配角來看待的。可是,這次看完之後,卻對她有了很深的感觸。

董柳是醫院的一名護士,是池大為在一次交際舞會上認識的。在眾多年輕靚麗又刻意打扮過的護士人群中,素顏的董柳是太普通了。可是,跟其他護士的熱情和用心相比,董柳的淡然和樸實卻讓池大為怦然心動。

交往了幾次之後,董柳的溫柔體貼,滿足於生活現狀,不會逼迫自己去爭去進步,很契合池大為當時的心境,於是兩人便結婚了。

結婚之後的董柳,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除了上班便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池大為身上,每天下班後為丈夫做一頓豐盛的飯菜便成了生活中主要的目標。偶爾逛逛街,只逛不買她也樂此不疲。

可是,董柳的這種對生活的滿足和在生活面前表現出的順從,卻從兒子出生之後突然改變了。

兒子出生了以後,董柳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只要跟孩子有關的,她都時刻保持著高度敏感,小到奶粉、尿不溼、嬰兒搖床等小的物品,大到居住的環境,所選的幼兒園都得是最好的。

並不寬裕的家庭,在這樣不計成本的攀比當中,很快便捉襟見肘。但是,董柳非但沒有因此便降低兒子的生活標準,反而將大人的花銷壓縮到了最低,並且將侷促的生活歸因於丈夫池大為沒有本事,話裡話外的嘲諷,任何一個話題最後都能落腳在這件事情上,甚至向丈夫直言:「你的自尊不值錢」,這與之前那個董柳簡直判若兩人。

後來,池大為利用職務之便給董柳提供了業務上進修的機會,可董柳對這個機會完全不放在心上。對於她來說,丈夫有本事,可以給兒子提供優越的條件,這就足夠了。

兒子的出生,既改變了董柳對丈夫池大為的看法和態度,又影響了她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而決定這種改變的僅僅是兒子的需要而已。對董柳來說,兒子出生之前,丈夫池大為是重要的,兒子出生之後,丈夫被降到了次要位置,兒子才是最重要的,家裡的一切都要服從於兒子的需要。而自始至終,自己的存在和價值都是一片空白。

02將注意力全部傾注在孩子身上的媽媽,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不求進取的形象,會對孩子產生錯誤的榜樣力量

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人從三歲起就開始出現一種認同傾向,即不自覺地模仿身邊的大人,將他看到的大人的種種行為複製出來,並逐漸變為自己的行為方式。這時的行為模仿猶如在一張白紙上畫出的最初印記,深刻而難以抹去。父母或其他撫養人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樂於助人,是否堅持原則,是否自信,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甚至他們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都會決定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方向與道德水準,這種最初的印記往往伴隨一個人終生。」

同學那天跟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一點上進心都沒有,現在孩子在班裡的成績已經淪到中等了,在年級裡的名次更是慘不忍睹,可是,孩子卻一點壓力都沒有,考多少都行。這種佛系的態度,讓我同學簡直要崩潰了。

她跟我訴苦,孩子上小學後,為了孩子自己把所有的興趣愛好都丟了,工作也被放在了孩子的後面,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全心全意地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可現在孩子的成績卻越來越滑坡,「你說,她對得起我嗎?」同學恨恨地問道。

其實,她們家的情況我還是了解的,如果非要說「不思進取」,那也是從媽媽先開始的。我同學從孩子出生後,就全力做起了賢惠好媽媽,無論是孩子的吃穿住行,還是孩子的各種輔導班,都是她的用心所在。陪孩子上輔導班時,自己打打遊戲,追追情感劇,時間便打發了。明明還很年輕,可是已經是一副中年大媽的悠閒鬆散了。

對孩子來說,一個自身積極追求進取的媽媽對自己成長的影響,要遠遠超過於保姆式的媽媽給自己創造的舒適的影響。如果大人自身不求進取,僅僅從語言上要求孩子去成為一個嚴於自律、不斷努力的人,那麼不僅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還會以為大人的言行不一降低在孩子眼中的威信。

◆過於以孩子為中心,容易給孩子創造一種溺愛的成長環境,讓孩子不辨是非

溺愛是一種無原則的放縱撫養方式,在這種背景下成長的人經常處於一種不明是非、唯我獨尊、無法無天的境地,很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和任意衝動的行為習慣。

在《滄浪之水》中,有一次董柳和池大為一起去丁小槐家,大人在客廳裡說話,兩個孩子在屋裡玩,等到出門後董柳卻慪了一肚子氣。原來,她去屋裡喊孩子時,發現自己的孩子趴在地上被丁小槐的兒子當馬騎。

出來後,董柳便訓斥孩子:「一波你怎麼這麼沒有用,你比他還大些,他要騎你,你不會騎他?你怕他?」看孩子委屈著不做聲,董柳更是直接傳授孩子:「一波你也不給我爭口氣,他要騎你,你偏不肯,還要騎你就咬他一口,讓他知道你是老虎,他敢騎老虎?」一波說:「咬人老師會批評的。」

因為把孩子看得重於一切,董柳便看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兒委屈,即使僅僅是兩個小孩子之間的玩鬧遊戲,她也會因為孩子被騎受了委屈而耿耿於懷,甚至直接傳授「咬人」的方法。但是這種不當的教育方式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孩子產生影響,起初可能會讓孩子深感迷茫,在正確和錯誤之間搖擺,但是這樣錯誤的教育方式接受得多了,就會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價值觀。

李玫瑾教授說:「思維方式決定觀念,行為習慣決定性格,當自私與任性成為人的一種心理風格後,人格缺陷就已經形成。具有這種缺陷人格的人,當他成年後獨立地進入社會生活,自然而然地會將他在早年家庭中形成的個人心理風格帶到社會活動中,將各種社會情境視為家庭背景,將他人視為理所應當順從他的家人,一如既往地唯我獨尊、無敬無畏、無規無矩。」

生活中有太多家長看不得孩子受任何委屈,這種無原則的對孩子好,其實是為孩子埋下了一顆荊棘的種子,最終自食其果的仍然是孩子。

◆習慣於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也習慣於以此來控制孩子

在暑期的熱播劇《小歡喜》中,宋倩是三位媽媽當中受爭議最多的一位。

宋倩在辭職之前是春風中學的金牌老師,非常地優秀,可是,為了女兒英子,她毅然辭職了。辭職後的生活便是一切以英子為中心,精心安排她的生活和學習,然後讓女兒按照她的預設軌道往前走。每當英子的想法跟她的相背離時,宋倩都會拿出殺手鐧,「我為了你辭去了春風中學的工作」。

於是,英子便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妥協,可是,隨著妥協的次數越來越多,英子的內心也越來越壓抑。結果便是,宋倩越是想控制,英子便越是想逃離。

父母和孩子之間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有太多的父母缺乏邊界意識,喜歡犧牲自己去服務孩子。這樣做或者會導致孩子無限度地索取,或者會讓父母將自己做出的犧牲作為控制孩子的條件,進而嚴重影響到和孩子的關係。

03如何做才是一個媽媽的正確打開方式?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做什麼樣的人

董卿在生完兒子以後,曾有過一段迷茫的時期。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她雖然收穫了很多母親的快樂,但是同時,孩子吃喝拉撒的瑣碎生活也幾乎佔據了她所有的時間,在這種生活中,她越來越迷失自己。

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她決定重返舞臺。《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便是她回歸之後的重磅力作。這兩檔節目,不僅都贏得了極高的收視率,而且將董卿的事業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點,多年的功底得以璀璨地綻放。

儘管因為工作的忙碌,不能日夜陪伴孩子,給董卿留下了很多遺憾,但是她始終信奉一句話「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做什麼樣的人」。

◆立足於家庭現實的溫情,是一個孩子成長最好的滋養

閻連科出生於河南的農村,特殊的年代加上家中孩子多,大姐又常年生病,家中生活異常拮据。

物質的匱乏,讓閻連科從小便吃了很多苦,還很柔弱的肩上便過早地擔起了生活的重擔。但是,對閻連科的成長影響深遠的卻不是這些生活的艱難,而是在艱難的生活面前父母的堅強,對孩子的關愛,以及兄弟姐妹之間的謙讓、爭相對家中責任的擔當。

親人間的情感滋養成為閻連科成長道路上披荊斬棘的最大動力,甚至在他成名之後,每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心灰意懶之時,他便會回到他成長的那個小村莊,回到他的親人的身邊,待到元氣得到恢復,再重新走出去。

閻連科說:「一個人的成長,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質的吃穿和花費,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愛和慈悲,而是物質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種細雨無聲的溫情與滋潤。這種溫情和給養,讓人的心靈成為未來充滿善與溫情的一顆心。」

◆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生活中,家長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物質條件,奔波忙碌於自己的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而在很多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在浮躁與欲望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偏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似乎孩子的分數和所讀的重點學校就決定了孩子的起跑線,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當人們越來越關注這些外在的成果時,孩子的心靈和基本的情感卻往往被忽略。在家長們看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是否有責任感和同情心、是否博愛、他們能否自製、能否付出、能否與人合作,與孩子的成績和學業上的成功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但是,恰恰是這些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內心幸福指數。

二戰後,一位從集中營倖存的中學校長曾寫信給所有老師提出一個請求,這也是所有家長應該聽到的話:「請幫助我們的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可以製造出學士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心理變態狂,成績優良卻殺人不眨眼。讀、寫、算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重要性。」

小結:早在幾千年前,觸龍就憑藉一句「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說服了趙太后,這句話放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對父母來說依然有效。愛孩子,父母首先要言傳身教做最好的榜樣,給予孩子需要的情感滋養,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因為背後有父母這座堅實的靠山,篤定地前行。

相關焦點

  • 「我就是最偏心媽媽」,生了二胎,才發現一碗水端平是最大的謊言
    "我就是最偏心的媽媽",生了二胎,才發現一碗水端平是最大的謊言在網絡上就有一位寶媽回想之後,說出了"我就是最偏心的媽媽"這句話,寶媽和丈夫都是高素質的文化人,同樣,在懷著二寶時,也下過決心去告訴自己不能偏心。
  • 【4月-年經貼】滄浪之水
    又是一年,還在爬丘,理解力的積累沒趕上記憶力的衰退,面對生活和自己,總還是一臉大寫的懵B。雖說大河向東流,最煩年少強說愁。但作為儀式感不可或缺的部分,年經文總還是要擺上一篇,畢竟我還是那個矯情的boy。種種跡象表明,我這一歲實際上成長了不少。比如說我也步入了已婚人士的行列,並成功的在婚後迅速的吃成了技術上的胖子。
  • 中國「最乾淨的水」,素有滄浪之譽的水源,被稱為「中國水都」
    中國「最乾淨的水」, 素有滄浪之譽的水源,被稱為「中國水都」,現在我國發展很快,出現了這麼引人注目的問題,就是環境保護,並且能感受到我們周圍的環境變化,空氣越來越差,霧霾越來越多,水也越來越混合,味道也越來越好,朋友們,哪裡的情況也一樣吧?
  • 「我媽怕我娶了你,受委屈」女子攤上「媽寶男」直言:這婚不結了
    現實社會中,媽寶男這一類形象的人,經常遭到我們的吐槽,確實有它存在的理由。遇到這些男人不可怕,最可怕的還是和這些人結婚,那才是婚姻的噩夢。在他們的心目中,母親的地位永遠是第一的,但是媳婦是可以再娶的。如果不慎嫁給了這些媽寶男,母親能夠拎得清還好。
  • 「有了老二,才發現二胎一碗水是最大的謊言,我就是偏心的媽媽」
    很多家庭選擇生二胎,大都是喜歡孩子,想個孩子有個伴。很多爸媽打算生二胎的時候,都會在心裡暗暗發誓,等老二出來的時候,我一定一碗水端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爸媽。但是等老二出生後,很多爸媽發現事實和想像總歸不一樣。很多媽媽更會無奈的說,二胎家庭一碗水端平是最大的謊言。
  • 孩子受委屈,媽媽衝進園長室。其實,孩子真正的委屈才開始
    他每次回來就會劈頭蓋臉的打爹傷媽,摔東西。直到拿到錢才會離去。他的父母對親戚透露,說他們特別後悔,孩子成長的路上,他們就像是「護身符」一樣的存在,誰要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就恨不得去拼命,甚至是被老師批評,他們都會衝到學校,後來老師們都不敢再批評自己的兒子。兒子的成長路上,就沒有受到過任何委屈和艱辛。
  • 《隱秘的角落》之誰才是最可怕的人?看著看著發現自己太單純了
    張東升的可怕,還體現在在殺完兩人後不慌不忙的表演和瞞天過海後陽臺上的愉快起舞,在被三個小朋友寫信警告時,沒有慌亂,而是立馬通過拓印、筆跡對比確認了是朱朝陽所為。三個小朋友中最早彰顯「壞小孩」特質的是嚴良,畢竟嚴良的出場方式是偷東西、扒車、阻撓朱朝陽報警、勒索張東升30萬元,可隨著劇情發展,發現嚴良其實是三個小孩中最直接的孩子,他勒索30萬的出發點是給普普的弟弟欣欣治病,在偷鋼筆和勞動換取報酬時選擇了勞動。三個小孩的警告信,透露的是滿滿的孩子氣,和張東升初次對峙時,給人的感覺還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十分單純。
  • 「老婆,都是我媽的錯,你別和我離婚」甩鍋男比媽寶男更可怕
    結果,燕子回來之後,發現孩子嚴重積食。她抱著孩子責問趙伽一怎麼回事,趙伽一卻說:「不關我的事情,我剛在打遊戲,孩子餓了我媽就幫忙衝奶粉了。所以,她主動和趙伽一提出了離婚,想要帶著孩子遠離這個「是非之地」。而讓燕子沒有想到的是,面臨離婚這樣的事情,趙伽一都沒有反思他自己的錯誤,他甚至還對燕子說:「老婆,都是我媽的錯,你別和我離婚。你看這樣行不?我們不離婚,我讓我媽搬走!」燕子對趙伽一真是心寒了,她不清楚趙伽一心裡在想什麼。
  • 育「篤行自勝」的滄浪學子 滄浪教育集團展示班會課魅力
    本報訊(通訊員 張筱穎)近日,蘇州市滄浪教育集團舉辦了2020年「做『一清如水』教師 育『篤行自勝』學子」班會課設計展示活動。活動於11月拉開帷幕,集團成員校班主任們積極響應「主題班會設計展示」活動,在大家的精心構思、巧心設計、細心打磨下,一份份立意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班會課方案逐漸成形。
  • 老公是個寶媽男,事事都要聽他媽的,真的是太可怕了
    寶媽男,什麼事情都要聽他媽媽的,完全沒有主見,自理能力也比較差。如果一個女人找到一個寶媽男,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大家想一下你跟你的男朋友一起出去吃飯的時候,他都要無時無刻的講著:我媽媽說我媽媽說。經常把媽媽掛在嘴邊,不管去到哪裡都要跟媽媽報備,有時候給女朋友買個東西都要經過媽媽的同意。你說可怕不可怕?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小麗和她老公是相親認識的。
  • 寶媽產後抑鬱大哭:「是不是只有我沒了,你才知道我不是矯情?」
    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為了生兒育女一個弱不禁風的女生,能承受身體上的不適、看著自己的身材一點點消逝她們無怨無悔,只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當寶寶出生之後,那個弱不禁風的小女生不再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鋼鐵般的女人」。
  • 走過滄浪橋
    夜色中的滄浪橋我一眼望見滄浪橋時,似驚鴻一瞥,墜入夢境。滄浪橋位於重慶市濯水古鎮。此刻,它靜靜地橫臥在阿蓬江上,木質橋身,重簷歇頂,形如波浪起伏,狀若龍行鳳舞。它並不高聳,卻雄偉壯觀。新廊橋依然叫「滄浪」,集廊、塔、亭、閣於一體,橫跨濯水古鎮內河、阿蓬江和蒲花河,被評為「世界第一風雨廊橋」。耳畔,響起古老的吟唱之音:「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廊橋之所以叫滄浪,莫不是與濯水的「濯」字相呼應?滄浪,這蒼青色的水呀,濯我纓,濯我足,更濯我心,濯我民情。
  •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別讓自己成為討厭的大人
    讀完一遍,讓木寶自己再讀一遍。木寶一邊抽泣一邊讀,居然一次性成功。木爸說:「你看,我們會讀的,我們只是隔太久忘記了。」木寶抬臉看著我,眼角還掛著淚水。我猛然一震,這不是小時候的我嗎?我什麼時候變成了我媽的樣子?
  • 月薪3000塊,給孩子買雙鞋卻要1000多,父母的窮精緻到底多可怕?
    文 /嘻嘻媽媽說,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父母可以說是天底下最愛孩子的人了,總想要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孩子。愛孩子沒有毛病,但父母們是否會考慮家庭的實際情況呢?有些家長因為愛子無度,反而容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影響孩子成長。
  • 心理學:當孩子遭受委屈時,最需要媽媽的是什麼?
    暑假開始了,我的最愛是看連續劇,追劇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媽媽開會,石頭在媽媽辦公室等媽媽,無意間看到媽媽在唯品會上給自己買了好多褲子。這時媽媽開會回來了,說:「餓了吧,走,吃飯去。」石頭說:「媽,你給我買那麼多褲子做什麼?」媽媽說:「往後你在公共場合穿衣服要保守,免得給壞人機會。」女兒石頭非常生氣說:「媽,我穿的裙子過膝蓋,也不透,能保護自己。媽,為什麼我每次遇到問題,你和其他媽媽不一樣,從來不問我的感受,的委屈,就知道指責我。」
  • 婚姻中,「媽寶男」和「媽寶女」誰更可怕?這幾位男人說了大實話
    我感覺『媽寶女』更可怕,更不能娶!」聽這話,他應該是個有故事的男人啊。那麼,婚姻中,「媽寶男」和「媽寶女」到底誰更可怕呢?以下這幾位男人說了大實話。同事小王:「媽寶男」只是軟弱,「媽寶女」做事「更狠」小王,就是開頭說「媽寶女」可怕的那位同事。
  • 永遠不要跟你媽講道理
    或許,大多數人覺得最怕的是母親大人,怕媽的嘮叨,怕媽認為只有你錯,衝撞母威的,怕媽罵到你懷疑人生…… 而旁邊哪位父親大人,陪襯的,媽踢一腳,附和一下,才適當發揮站在孩子對立面。 所以,大多數的家庭,母親是強勢那頭,父親都是沉默寡言,母親與孩子的衝突是最多的。
  • 生完孩子,媽媽成了最「壞」的人?寶媽委屈:關鍵時候你們在哪?
    :我怎麼會害自己的孩子?好像所有人都覺得她不會帶孩子,對孩子不夠好,無處訴說委屈的她,在朋友圈訴苦:我怎麼可能害孩子自己的孩子呢?過程會很累,寶媽的內心卻始終充滿著愛,這是自己用半條命換回的孩子。,覺得寶媽是故意不讓孩子跟自己接觸,挑撥祖孫之間的關係。
  • 生完孩子的第三天,發現丈夫一直在玩遊戲,我委屈地哭了起來
    我想這些女明星的家境應該好多絕大多數女人,她們尚且如此,所以女人生孩子所遭的罪依靠外在物質條件是無法替代的,我一直覺得女人生孩子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偉大的,她們之所以願意生,絕大多數是為愛的自願付出,對她們來說,生孩子沒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丈夫的漠不關心。
  • 「媽,我才是您兒子,為什麼要把房子給姐姐?」「她比你孝順」
    女兒願意對父母好,那是她們有孝心,做父母的,心裡應該有桿秤,哪個孩子對自己好?心裡要打個草稿,不能讓這個對自己好的孩子寒了心,總有些不明智的父母,讓有出息的女兒無條件的去貼補兒子,這種做法,只會讓兒子越來越沒出息,女兒越來越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