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奶粉問題頻出,越來越多的新媽媽選擇母乳餵養,催乳師也應運而生。記者近期隨機採訪了10位哺乳期媽媽,其中6位表示找過催乳師或有過找催乳師的想法。然而,記者在醫院採訪時發現,因為催乳而吃盡苦頭的新媽媽不少。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催乳市場魚龍混雜不可輕信,寶寶才是最好的催乳師。
個案 乳房揉得淤青奶水卻沒催出
剛剛成為母親的譚女士最近不得不又要面臨手術,而寶寶以後可能都喝不到母乳了。原來,譚女士生完寶寶6天後因為乳房脹痛得厲害,在網上請來一位上門服務的「催乳師」。但催乳師的粗魯手法讓她疼痛難忍,乳房上還出現大面積淤青。她趕緊到醫院尋求幫助,經診斷,譚女士的乳腺管已被揉斷,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記者見到了前來治療的羅女士。她告訴記者,由於乳頭較短,產後第一天,她便請了催乳師上門催乳。之後,她又花2000元辦了10次催乳卡,寶寶卻一直不會吮吸。而催乳公司則表示,只負責催奶不負責餵奶。羅女士只好將母乳拔出來用奶瓶給寶寶喝。「短短兩個月裡,我請了3個催乳師,患了兩次乳腺炎,花了五六千塊錢。」羅女士後悔不已,直到最近她才在醫生的幫助下,讓寶寶擺脫了奶瓶,主動吮吸母乳。
調查 多數催乳師只有「按摩證」
昨日,記者在淘寶寶貝搜索中輸入「催乳師」,彈出了一千多個連結,價格在每次300元至500元不等。之後,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和多家淘寶店家的客服交流,當問及催乳師是否有從業資格證時,客服大多避而不談,只是說三次後無效可以全額退款,再三追問下,個別客服才回復「都有勞動局頒發的『按摩證』」。
據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產後康復科主管護師易文琴介紹,真正意義上的催乳師,應當是通過催乳技術即中醫推拿手法,為產婦解決產後無乳、乳少等症狀的專業護理人員。她提醒,這個行業市場空間很大,但缺乏專業機構的規範和管理,許多催乳師並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所持的大多是有關部門發放的「按摩證」。
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護士長陳紅也表示,目前催乳行業魚龍混雜,有的保姆、月嫂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連穴位都找不準就說可以通過疏通經絡、打通穴道按摩催乳,他們用大力、蠻力揉搓、推擠乳房,致使產後原本嬌嫩的乳房組織受損,導致乳房嚴重腫脹疼痛,為之後反覆發生乳腺炎埋下了隱患。
提醒 乳汁是寶寶吸出來的
「其實,很多新媽媽不是真正的少奶,是臆想的少奶。此時,如果產婦及家人自認為奶少就開始使用配方奶,減少了寶寶對母乳的渴求和對乳房的刺激,就自然減少了產奶。」陳紅表示,一些單純的手法催乳主要是起通乳作用,這點寶寶通過吮吸也可以做得到。因此媽媽們不要感覺奶少就直接找催乳師,而應該去正規的醫院找專家進行全面評估,找出問題所在,幫助媽媽理清母乳餵養問題、給予正確指導,然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寶寶才是最好的催乳師。」陳紅特別提醒媽媽們,乳汁是寶寶吸出來的,不是吃著發奶的食物發出來,更不是催乳師催出來的。讓嬰兒頻繁吸吮是幫助媽媽產奶的最好方法,是寶寶給自己造糧食的過程。
小貼士
產後前三天少吃發奶食物
陳紅建議,產婦在生產後的兩三天內若乳房出現腫脹,可以讓家人按摩,用打圈的手法從內向外輕揉,也可以用熱水敷,用吸奶器幫助吸奶,並且儘量吸盡。「進行專業催乳後,同樣要鼓勵寶寶勤吸吮。」陳紅強調,生產後前三天切不能食用豬腳湯、鯽魚湯這類發奶食物,否則,過度的發奶、乳腺堵塞容易引起乳腺管發炎、結塊,這時即便按摩出乳,也不能再給嬰兒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