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丨佛山「石灣公仔」:一部濃縮的中國民俗文化百科全書

2020-12-18 鄉愁裡的中國

文丨張月(方塘傳媒《鄉愁裡的中國》編輯)

物質有價,文化無價。原身是一堆泥土的陶器在陶藝人的妙手匠心中生出靈氣,價值可達上百萬。收藏家看重它名家手筆,造型美觀意蘊深長,藝術學家看重它融貫中西美學,氣質高雅打動人心,歷史學者則看重它取材於生活,一人一物都被打上時代的烙印。

《明詩綜》中有「石灣瓦,甲天下」的說法,據「河宕貝丘遺址」的考古證明,在石灣,五千多年前當地居民就開始制陶,現佛山的陶瓷產量可達全國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並且遠銷至世界八十多個國家。

陶器不是某一地區人民的發明,它為人類共有。在一萬多年以前,陶器就已經出現在中國。石灣窯是南中國窯燒的代表,因其地理位置毗鄰佛山,水路交通較為方便,因而成為廣東陶瓷生產的中心。

01.從石灣陶器到「石灣公仔」

石灣在唐、宋時期是對外交通樞紐,主要產品有青瓷,白瓷和青白瓷,到了明代,石灣開始燒制施釉陶器,並且對名窯產品進行仿中有創的生產,在這個時代,佛山成為全國四大鎮(景德、佛山、朱仙、漢口)之一。

在石灣陶器二十四行中,公仔行也榜上有名被稱為古玩行,「石灣公仔」日漸興盛。

近代鴉片戰爭失敗,港口被迫對外開放,洋貨進入給石灣陶瓷帶來災難性打擊,從事陶業者迅速減少。抗日戰爭時期,陶瓷廠更是全部關閉。直至新中國成立,陶瓷藝人才逐漸開始燒製作品,改革開放的春風使石灣陶瓷發展更加迅速。

「石灣公仔」有三絕,一是瓦脊公仔,作為屋脊上面及其兩頭的裝飾構件,現多演變為桌面人物公仔;二是動物碌胎毛技法,即用細小的鐘表發條來在素胎,或施過釉的陶器表面上勾勒出動物細緻的羽毛;三是微塑公仔,它是山公盆景的簡稱,也是石灣特有的一門藝術。

山公盆景是在盆景中加上山公亭宇,因此其中的人物、飛禽走獸、亭臺樓閣都是微型的,微塑的山公雖小,但可從小中見大,就山公人物來說,言行舉止與五官神情十分逼真,一個火柴盒裡可以裝下150以上個山公人物,且千人千面各不相同。

石灣藝術陶品是從日用品和建築陶器的基礎上形成的,它誕生在民間,成長在民間,表現出原汁原味的嶺南風情。陶塑作品靈感多來源於生活,陶塑匠師都是從人民中來,他們熟悉自己塑造的對象,又擁有嫻熟的技藝,靈活運用著貼塑、捏塑、捺塑和刀塑的技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中人物就被鑄造出來,選取的人物也大多是親切樸實的,有街頭木匠,拍蚊子撓痒痒的一派街頭景象,各類觀音羅漢也無騰雲駕霧,笑態可掬仿佛隔壁鄰居。

「石灣公仔」題材造型豐富,多取自歷史小說、神話傳奇、民間故事、舞臺形象等等,粵劇在造型上對陶塑影響甚深,傳統陶藝家多是取材於此,到了新一代,取材就更為豐富大膽,在創作態度上追求更多的自我情緒表達。

木心藝社的創始人趙淋在剛畢業時做出來的一系類公仔都充斥著圓、肥、浮雲等物象,他解釋說,因為當時正處焦慮迷茫期,本該沉在水底,卻像易受驚嚇的河豚一樣浮在水面上。「筆墨當隨時代」是他對自己作品創作的總結,情隨境轉,物隨情變。

02.泥沙水火見奇珍

陶和瓷都是火和土煅燒之後的藝術品,不同的是瓷器的胎料是瓷土,陶器的胎料則是普通的黏土,但其成分基本相同,所以在石灣人物陶塑中也搭配著使用瓷泥。

「石灣公仔」原料取材於當地,日久天長,當地陶泥和崗沙逐漸衰竭,且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到現在石灣陶藝所用陶土是將本地沙與東莞灰白土混合而成。知名陶藝家陳渭巖曾用景德鎮的瓷土和釉彩燒制了一批人物瓷塑,效果遠比用陶土差,作品失去了活靈活現感。

石灣人物陶塑之美重在神韻,眼中神情,姿態的生活場景化,令這些陶塑產品栩栩如生,業內方家林明體稱它具有「以形傳神的意蘊美、寓巧於拙的藝術美、百姿千態的生活美、渾厚凝重的科學美」,是「立體的嶺南風情畫」。

傳統的「石灣公仔」人物形象,千人千面,傳神是其特點。「石灣公仔」藝術傳神原因在於,藝人們在真實生活中進行觀察,將萃取到的元素與傳統文化中學到的融會貫通,還在於藝術工作者之間相通的一點,堅持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形象思維創作法,堅持能夠打動人的才是好作品。

釉給陶器增添了色彩,也增強了藝術感染力。石灣窯千年來使用生火殘留的稻草灰、桑枝灰和松柴灰,作為釉基,著色劑以河道裡的淤泥為主,石灣窯變釉是石灣釉彩的一大特色,在高溫的窯內,器物表面的釉色發生化學反應而呈現出奇幻的色彩,在凝結之後,又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色彩變化,這種奇妙變化可以用「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來形容。

03.濃縮的中國民俗文化百科全書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石灣公仔」一直作為平民藝術品,大多數銷往海外,它濃厚的鄉土生活氣息吸引了國外的收藏家,一些名家作品在19世紀時外國博物館就開始收藏。

千百年的沉澱使「石灣公仔」形成了穩定且獨具特點的藝術風格,它內涵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讓它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2006年,「石灣公仔」技藝等六個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佛山個性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中,傳統陶文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2006年為亞洲藝術節開幕式完成的紀念性雕塑《亞洲藝術之門》是中國最大的城市陶塑,整個燒制過程中耗費的人力物力,打破了五百年窯火不絕的陶瓷古董南風古灶史上的記錄。

南風古灶被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以其為中心,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區已達400畝,為打造「南國陶瓷」的城市文化品牌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傳承人的問題上,「石灣公仔」要相對樂觀很多。自其誕生到現在,湧現的優秀人才一波接一波。石灣陶藝在一步步的發展中逐漸脫離實用性,向藝術靠近,成為表現藝術的一種載體,這可能是它沒有被時代丟棄的原因。

給人以美的享受是「石灣公仔」的價值之一,但讓它能夠成功申為非遺的決定性因素是,它像百科全書一樣把每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習慣、風俗信仰、社會百態記錄下來。

石灣陶塑最先出現在新石器晚期,人們為生存做出各種嘗試,在燒泥土時發生了奇蹟,一種藝術萌芽。

陶塑最先作為日常用的碗碟使用。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統治時代,除了日用品,另外增添觀賞藝術品、陪葬品這兩個功能。在新的時代,陶塑開始出現在建築、藝術、衛生陶瓷領域。

它隨社會變化而變化,在動蕩的時代尤其明顯。如清朝末年,石灣陶藝家陳渭巖創作出了《巴夏禮夜壺》,以英國侵略軍頭目巴夏禮為原型,有力地表達出了對侵略者的藐視與強烈的愛國情懷。

「石灣公仔」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吸收外界多元化的元素,它與美術、音樂與舞蹈一樣,都是表達創作者態度和個性的一種方式。且歷來由民窯生產,不受官窯條條框框的規矩約束,創作者可以盡情將新元素擴充到它的體系中去,就像陶藝家劉澤棉說的,藝術沒有獨門秘方,傳承就是不斷豐富。

相關焦點

  • 佛山旅遊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網旅遊推薦
    」北帝誕、鄉飲酒禮、春秋諭祭等影響深遠的民俗文化活動。5、順德菜(世界美食之都)眾所周知,自古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的民間諺語,鳳城指的就是順德,《舌尖上的中國》的多個美食都出自順德,之後另外一部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又對鳳城美食做了更詳細的介紹。佛山順德在201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美食之都」,這是繼成都之後中國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 民窯出身的石灣公仔有多值錢?這個論壇為你揭秘
    佛山人幾乎家家都有石灣公仔。但你熟悉的石灣公仔究竟有多大的收藏價值?10月19日,2019佛山陶藝建陶設計周的重磅活動之一——「盛世收藏——石灣陶藝收藏新趨勢」論壇,將會為你揭開答案。
  • 最貴石灣窯公仔拍賣價格高達28萬,石灣公仔是啥,值得收藏嗎
    除了廣彩瓷、潮州瓷,廣東地區的佛山陶瓷也是很有名的,尤其是在明清時期,佛山地區的石灣窯是比較知名的民窯。石灣窯早期以仿鈞窯為主,擅仿鈞窯藍、玫瑰紫、翠毛釉等,但是釉色雜質非常多,胎土也比較差,整體比較粗糙,難登大雅之堂,所以石灣窯僅僅是在廣東地區比較知名,廣東之外,很少聽到。
  • 石灣陶藝家美國行學到了什麼
    作為首個「中美雕塑園」的發起者、身兼美國國際雕塑基金會主席一職,吳信坤將中國的雕塑藝術帶入西方,位於堪薩斯的中美雕塑園已經成為中美雕塑藝術展示的窗口。而在雕塑界登上藝術巔峰的吳信坤在俯身回到故土佛山後,一直建言佛山這個重要的藝術陶瓷、建築陶瓷產區,完全可以率國內之先,建第一個雕塑園。
  • 佛山萌娃鬧秋色!5歲孩子玩起舞龍、舞獅、大頭佛
    5歲的孩子演繹佛山這些傳統技藝,別有一番風味!12月8日上午,一年一度的「萌娃鬧秋,嶺南悅色」幼兒版秋色活動在佛山機關幼兒園精彩上演。活動圍繞佛山深厚嶺南文化,濃縮了佛山秋色的幡旗羅傘、公仔樂淘淘、十番鬧秋,金龍狂舞、嶺南佳果、瓊花幻影、刻剪美好等表演形式,集非遺展示、巡遊表演於一體。精彩的演出贏得場上孩子們陣陣熱烈的掌聲。佛山秋色是國家級非遺項目,佛山市機關幼兒園於2018年5月獲得佛山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授予「佛山傳統文化秋色傳承基地」的稱號。
  • 佛山萌娃鬧秋色!5歲孩子玩起舞龍、舞獅、大頭佛!
    5歲的孩子演繹佛山這些傳統技藝,別有一番風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8日上午,一年一度的「萌娃鬧秋,嶺南悅色」幼兒版秋色活動在佛山機關幼兒園精彩上演。活動圍繞佛山深厚嶺南文化,濃縮了佛山秋色的幡旗羅傘、公仔樂淘淘、十番鬧秋,金龍狂舞、嶺南佳果、瓊花幻影、刻剪美好等表演形式,集非遺展示、巡遊表演於一體。精彩的演出贏得場上孩子們陣陣熱烈的掌聲。佛山秋色是國家級非遺項目,佛山市機關幼兒園於2018年5月獲得佛山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授予「佛山傳統文化秋色傳承基地」的稱號。
  • 潘柏林:泥土是會呼吸的,守住石灣陶藝精神
    2019佛山(禪城)陶藝建陶設計周來啦! 本次設計周於10月19日到24日在中國佛山(石灣)陶瓷設計創意谷舉行,以「設計助推智造」為主題,文化、會展、商貿、旅遊、美食等多方面融合,陶瓷+科技+創新,高端峰會大咖雲集。
  •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潘柏林:為石灣陶開新路傳後人
    「這個公仔的眼睛要再調整一下,衣服褶皺的處理要再動態一點,石灣陶塑最講究神韻。」昨日下午,在禪城區柏林藝術館的創作室裡,潘柏林指導徒弟完成石灣陶塑作品。從不懂陶藝的門外漢自學陶藝,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佛山·大城工匠,多年來,潘柏林孜孜不倦,廣採博收,藝師百家,自成一格。憑著對石灣陶的熱愛,他將傳統石灣公仔中神仙道佛題材進行生活化、通俗化的拓展;他開啟新工藝、新材料、新思維的創新,引領陶藝創作潮流;他創立藝術研究院,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傳授。45年,創作作品無數,他的雙手從不曾停止。
  • 佛山啟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月活動 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未來一個月,佛山將通過舉行文博及非遺講座、精品展覽、非遺體驗等30多場精彩活動,讓市民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當天,來自北京、廣州、佛山等地文化部門及博物館的專家學者、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佛山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成果。
  • 多圖+視頻|金龍狂舞、十番鬧秋……佛山萌娃出秋色啦
    佛山這群萌娃們為你奉上一場精彩的秋色演出啦!12月8日,佛山市機關幼兒園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萌娃鬧秋,嶺南悅色」幼兒版秋色巡演活動。活動深深根植於佛山嶺南文化,濃縮了佛山秋色的幡旗羅傘、金龍狂舞、十番鬧秋、大頭佛、公仔樂陶陶等表演內容,集非遺文化展示和巡遊表演於一體,展示了嶺南文化教育滲透於幼兒教育的優秀成果。舞龍獅、大頭佛、公仔樂陶陶……佛山萌娃版秋色巡演來啦!
  • 推陳出新成一派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梅文鼎逝世
    10月19日17:25,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梅文鼎走完了一生,享年80歲。10月20日,中國美術界、收藏界等各界人士紛紛緬懷、哀悼,字裡行間難掩悲痛。他們表示,梅文鼎的離去是石灣陶藝界的巨大損失,也是佛山文藝界的巨大損失。
  • 佛山再增3位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佛山有3人上榜。 至此,省級非遺項目48項,省級非遺傳承人58人;國家級非遺項目14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5人(現存10人)。
  • 佛山陶藝界盛事連連
    本月底,佛山陶藝界又將迎來一次空前的盛事:「第四屆中國(石灣)陶藝文化節暨南風古灶500年慶典」將於2006年12月27日至2007年1月2日召開,同時還將舉行南風古灶500年慶典、佛山同慶公仔博物館落成、石灣陶師祖廟開光典禮等活動,全國傳統陶藝創新大賽市長獎也將見分曉。
  • 遊玩參觀好去處,來佛山禪城,參觀南風古灶,走進陶文化
    陶瓷文化歷史悠久,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精美的陶器其製作工藝也是相當複雜的,我們都知道最出名的就是景德鎮的陶瓷了,然而,今天呢,小編想跟大家聊的不是景德鎮哦,而是在佛山的一個燒陶製陶的地方——南風古灶。帶你走進陶文化。南風古灶位於佛山市禪城區,在著名的南國陶都石灣。在景區內集合了許多諸如剪紙,舞獅等民間藝術精粹,以及在這裡還可以看到許多的傳統工藝。
  • 佛山禪城深挖傳統文化資源 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在區發改部門牽頭統籌下,各鎮街以創建一批、培養一批、發展一批思路,不斷加快特色小鎮建設,目前,(佛山市)禪城區特色小鎮創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擁有省級以上特色小鎮2個,分別是禪城陶谷小鎮(石灣—南莊)、廣東省「網際網路+」小鎮;市級以上特色小鎮3個,分別是佛山建陶小鎮、佛山陶谷小鎮、佛山綠能裝備小鎮;其中禪城陶谷小鎮(石灣—南莊)正在努力申報創建國家級特色小鎮典型案例。
  • 鄉愁裡的廣東——感受嶺南獨特的陶藝瑰寶,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很多人都說一些建築的風格似乎沉澱了一個歷史的積澱,很多風情也是擁有著獨特的美麗韻味兒,今天小編想為大家介紹位於廣東佛山石灣,具有南國陶都之稱的一個地方,它一定是以中國最傳統的藝術瑰寶,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過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陶藝,而今天在廣東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看石灣的陶藝,幾乎是聞名於世界的石灣公仔又叫做石灣藝術陶瓷
  • 佛山醒獅綻放時代風採
    什麼原因讓佛山醒獅技藝從民俗活動一躍成為國際體育競技,不僅市民、企業熱捧,佛山也樂於對外推廣呢?非遺學博士、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嶺南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謝中元多年研究佛山醒獅文化。民國前中期,佛山醒獅道具生產的成行成市,從側面佐證了醒獅之風盛行。學術界普遍認為佛山是醒獅起源地。中山大學民俗學專家葉春生曾談到,佛山是嶺南醒獅最核心的分布地之一,「嶺南舞獅,以佛山為最有名……嶺南獅頭的製作,也是以佛山為最著名」。發展 醒獅競技走向規模化規範化中國近現代史的時代變革,對民俗文化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佛山醒獅也不例外。
  • 「中國謎語村」民俗體驗區開街 弘揚傳承非遺文化
    中新網宜昌1月1日電 (董曉斌 張發智 龔磊)「我們的夢想是把更多非遺項目『吸收』進來,打造一個『民俗文化博物館』,讓更多人認識民俗文化、傳承民俗文化。」湖北宜都市國通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華1日在「中國謎語村」青林寺村說道。
  • 旅遊攻略:廣東佛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佛山必去的旅遊景點推薦!
    今天小軒要帶大家去的地方是廣東佛山!佛山,廣東省地級市,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是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佛都市圈」、「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