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 Instagram 的工程師眼中,emoji 是新的世界語

2021-02-15 愛範兒

我的問題是,對語言文字執著的偏愛。學的專業是英語文學,以滿架的書為豪,將現代語言大師視作偶像。於是我不允許自己給女朋友發一條簡訊,用太陽鏡背後微笑的臉告訴她:我在享受一個美好的下午。

這是《紐約時報》作者、Twitter 話癆 Mike Isaac 不無矯情的自白。不過稍微自相矛盾的是,作為一個對語言有偏執的人,他也承認自己常常在 twitter 上的對話中使用 emoji,而且他在 Twitter 上的暱稱根本就是一個顏文字: ಠ_ಠ。

這或許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emoji 正在網絡上成為一種跨越地域和人種的語言。在 Emojitracker 上,我們可以看到 emoji 使用在 Twitter 上使用的實時增長:數字每秒鐘都在跳動。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有 16 個表情在 Twitter 上的累計使用超過 1 億次,位居榜首的哭笑臉😂的使用超過 7 億多次。

作為視覺主導的圖片分享社區,Instagram 對 emoji 有格外的偏愛。Instagram 從一開a始就支持在評論和文字說明中使用 emoji。上周,Instagram 進行了一次更新,用戶可以用單獨的 emoji 作為標籤。標籤是 Instagram 上組織信息的主要方式,這意味著在 Instagram 工程師的眼中, emoji 離成為一種真正的語言又近了一步。它不僅可以用於表達模糊的情感,還有能力概括相對確切的信息。

Fusion 的作者統計了在一周不到的時間裡 Instagram 上排名前十的 emoji 標籤,以愛心為標籤的條目已經超過 23 萬條,而且使用排名前十的 emoji 標籤都比較積極正面。

Instagram 的這一更新與 emoji 在 Instagram 上受歡迎程度不無關係。Instagram 的工程師 Thomas Dimson 繪製出了 emoji 在 Instagram 上的使用頻率圖,橫軸代表時間推移,縱軸代表 emoji 在圖片說明和評論中出現的比例。

可以看到,從 2011 年 iOS 推出 emoji 鍵盤後,用戶在 Instagram 上使用 emoji 的比例直線上升;唯一一次短暫下跌在 2012 年 Instagram Android 版發布時,稍後便恢復了上升趨勢;2013 年多數 Android 設備開始支持 emoji 鍵盤,自此,emoji 的使用率一直保持著陡峭的上升曲線。到今年三月為止,Instagram 裡 40% 的評論或者說明都含有 emoji。

那麼 emoji 能夠多大程度上取代語言詞彙?它的表達準確嗎?通過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方法,Instagram 的工程師對 emoji 進行了語義學分析,用 t-SNE 算法繪製出了一個分布在 100 維空間語義學地圖(semantic map),並壓縮成了二維的平面圖:

在這張圖上,食物集中在左下角,工作相關的 emoji 出現在右上方,面部表情聚集在中央、下方散落著婚姻、家庭、國旗、體育比賽等等。一些關聯表情會成對出現,比如海洋動物和比基尼、鞋子和包包,這種關聯與自然語言的使用很相似,表明人們使用 emoji 並不是完全隨機和情緒化的,而是有明確的所指和關聯。

Fusion 的文章指出,和自然語言一樣,同一個 emoji 可以有不同意義的解讀,比如搜索💉針頭的 emoji 標籤,會出現獻血、注射藥品和紋身的條目。兩個一起跳舞的小人👯最常被用於表達舞蹈的含義,在更廣義上的表達中,會被用來表示「友誼」或者「雙生」。另外,emoji 的語義也會隨著使用習慣發生改變。一個常見的雙手合十的 emoji🙏最初的設定的含義是擊掌慶祝( high five),但是人們越來越多地將它理解成祈禱,比如在尼泊爾地震中許多人使用了這個表情。

另外,Instagram 的數據還表明,emoji 正在取代來自 SMS 時代的網絡用語——lol、xoxo 等網絡用語和 emoji 的使用呈現出反相關趨勢。

Dimson 在博客上寫道,

見證一種新語言的興起,這是一種少有的榮幸。在 Instagram 上,emoji 正在成為一種合理的、幾乎在所有語言中通用的表達。

儘管它還不太成熟:比如茄子🍆的 emoji 就因為性暗示的爭議被 Instagram 適當屏蔽了。

和自然語言一樣,emoji 的使用也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徵。輸入法 SwiftKey 在四月發布的報告中,分析了 10 億個 emoji 在 16 種不同的語言中的使用頻率。他們發現加拿大人對🔫槍枝和💰金錢情有獨鍾,澳大利亞人對酒精和毒品的 emoji 使用頻率比世界平均高出一倍以上,在全世界都最受歡迎的😊笑臉在法國是一個例外,而法國人用💗愛心的比例高得驚人:法國人發的一半的 emoji 都是愛心,是世界平均值的四倍。

當然,人們並不僅僅在 Instagram 和 Twitter 上使用 emoji,主要用於給好友轉帳的社交應用 Venmo 中,1/4 的轉帳對話中包含了 emoji,使用最頻繁的四類 emoji 是🍕食物、🍸酒、🎉派對和🏠房租。

相關焦點

  • 世界語為什麼簡單易學?
    比如,每次有人聽說我會說世界語後總是一臉驚詫的表情,「你居然會說世界語」,這時我感覺似乎逼格頓時高了不知道多少,好像能說世界語確實很了不起一樣。而事實恰好相反,掌握世界語實在是太簡單了,一點都沒什麼了不起的!有圖為證!(翻譯:如果你不能再7天內學完世界語,天將降大災於你,哈哈哈哈!)當然,上面是一句玩笑話(Ŝerco)。
  • 為什麼人造的世界語無法流行?
    1887,在經過了不斷的研究和學習之後,柴門霍夫出版了一部著作,提出了一種人造的新語言,這就是世界語(Esperanto)。世界語在表達能力上和現有的各種自然語言基本上是等價的;此外,為了方便人們學習這門語言,並且能夠廣泛地使用它,世界語被設計得比較容易學習。雖然柴門霍夫有著美好的理想,現在的世界語支持者們也仍然抱著這個期望,但直到今天也只有不到200萬人通曉世界語。
  • emoji表情包的營銷玩法越來越多了
    此次擴充的emoji表情包中多了不少接地氣的圖案,其中不乏「翻白眼」、「中指」等表情黨喜聞樂見的符號,不少人表示「以後再也不用儲存小S的表情包啦」。讓我們回顧一下emoji營銷的成功玩法。去年七月,百威淡啤(Bud Light)就在美國國慶節當天,在自己的官方Twitter帳號發布了一則「emoji表情推文」。僅僅是通過精心排列的禮花、國旗與啤酒符號,百威在Twitter上就完成了一次效果不錯的話題營銷。這樣的傳播方式雖然形式簡單,但內容切合時事,形式也新穎有趣,在發布之後立刻獲得了超過十萬次的轉發和贊。
  • Emoji的時代,今天是世界表情符號日
    但為什麼把世界表情符號日選在7月17日呢?因為日曆 emoji 的日期正是 7 月 17 日,這個日期的由來則是日曆 emoji 原始版本(當時叫 iCal)是在 2002 年 7 月 17 日的 Macworld 大會上發布的。這個想法是由 Emoji 搜尋引擎 Emojipedia 的創始人 Jeremy Burge 提出,並在 2014 年將 7 月 17 日正式確立為世界表情符號日。
  • 2021年將沒有新Emoji表情 為什麼沒有新Emoji表情?
    2021年將沒有新Emoji表情 為什麼沒有新Emoji表情?這也就是說新emoji表情可能要到2022年才能出現在iPhone和Android用戶中。但第13版的 117 個新emoji不會受影響,應該會在2020年晚些時候推出。
  • 繼蘋果,谷歌Android Q也推出了65個新的emoji表情
    繼蘋果,谷歌Android Q也推出了65個新的emoji表情 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17日 消息:今天是世界表情日,蘋果和谷歌紛紛推出了一系列新的emoji 表情符號。
  • 「世界語比英語用處還大」
    雖然不是協會的編制人員,但是繫於對世界語的感情,在接受Hi廣州採訪的時候,對於協會發展所面臨的困難,他很是直截了當,並認為「世界語比英語用處還大」。人物簡介林力源(1944-) 江西南昌人,廣東省世界語協會現任會長。1979年向胡國柱學習世界語,曾在黃石市世界語協會擔任領導工作。
  • 為什麼最有可能通行世界的文字是漢字,而不是拉丁文的世界語
    世界語言千千萬萬,單單是中國的方言,就數不勝數,於是100多年前就有人提起這個問題,為什麼不創造一個能通行世界的語言呢,這樣各國交流就更加便利了。後來真的有人發明這種語言,還得到世界各國名流的推崇,像中國的蔡元培、魯迅、胡愈之、巴金、陳獨秀都曾支持它的推廣,這就是世界語,到現在已經有129年的歷史。
  • 如何撰寫和優化Instagram帳戶信息?
    若是商家帳號,不同的產品要突出自己instagram的個性,突出自己品牌的特徵,可以使用企業徽標或其他熟悉的圖像使用產品或企業logo,背景能體現主題色彩更好,,從視覺色彩上增加印象,便於用戶記住你。
  • 「笑哭」emoji走紅:我哭了,不是笑的
    全球最大輸入法公司Kika在北京最新發布的大數據報告《Emoji,新世界語的崛起》,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Emoji使用行為進行研究,顯示「笑哭」表情符號以21.25%的發送量比例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表情。在社交媒體發達的時代,emoji表情作為第二語言在社交工具上被廣泛使用。
  • 當emoji也成為一種語言,你能翻譯它嗎?
    網友C說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噢~事實上,在現實世界人們早已嘗試過不發文字,只用emoji聊天。去年 9 月,有人就做了個只能用 emoji 聊天的應用 emoji.ly。(點擊查看大圖)當然,它很火,也很燒腦。在開放搶註用戶名的一個月裡,有 7 萬名用戶預約成功。
  • 字在·圖文大賽 全世界說的同一種語言,世界語為什麼沒能普及?
    在1887年就創造了一套「世界語」。發明這套 「世界語」的人並不是語言學家,而是一位波蘭猶太裔的眼科醫生——柴門霍夫。世界語,Esperanto,這個名詞在世界語裡面是「希望者」的意思。從這個詞語就可以看出它的理念有多麼崇高,這個創始人說,他當初創立世界語的原因是,在他小時候生活的城市裡,有俄國人、波蘭人、日耳曼人跟猶太人,大家都講著不同的語言,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糾紛。
  • emoji家族再添新丁:iOS13.2系統將增加新的表情符號
    10月11日消息,據外媒MacRumors報導,蘋果公司在其最新的iOS13.2系統中增加了59個全新的emoji表情,新的表情符號基於 Unicode 12.0 中獲得批准的字符進行製作。預計iOS13.2系統可能會在今年10月下旬或11月初正式推送。
  • 柴門霍夫 世界語的起源
    柴門霍夫 世界語的起源世界語創始人柴門霍夫博士 世界語的起源,是和一個人的傳記不可分離地聯繫在一起的,對於這個人說來,世界語永遠是他唯一和全部的生活目的。這種情況,給你說明了一部分:為什麼我以那麼大的堅持性為這個理想工作,為什麼我不顧一切困難與苦惱,而沒丟開過這個理想,象許多別的在這個範圍內的工作者一樣。我生在波蘭格羅德諾郡的比亞韋斯託克(一八五九年十二月十五日三時)。我出生和度過童年的這個地區,給我以後的一切志願,確定了一個方向。
  • 世界語已推行133年,至今僅1000萬人學過,漢語能代替世界語麼?
    可以想像,當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能與英美等國家相比肩的時候,漢語也會逐漸代替英語的位置,成為新的世界通用語。如此一來,中國孩子就不用從小學習英語了,這一門學科也不會成為部分偏科學生的「攔路虎」,接下來要做的,只是盡全力把漢語推向世界,讓西方人開設漢語課程,考察漢語知識。
  • 「世界語」愛好者聚合肥
    2011年12月25日 01:55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昨日下午,第九屆全國世界語大會在合肥市圖書館召開,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世界語愛好者自費前來參加。
  • 117 個新的 emoji 上線了!還有珍珠奶茶(英文是 milk tea?)
    早~微信群鬥圖你贏了嗎~好消息來報導了117 個新的 emoji 將上線啦!1roll out 「滾出去」→離開此地知識點擴展2roll out → 滾 → 狼狽 → 人生來看看這些新 emoji
  • 世界語硬幣的故事
    1887年7月26日,他以「希望博士」(Doktoro Esperanto)為筆名出版了總結世界語的教科書《第一本書》(Unua Libro),這一天後來成為世界語的創立日,而「Esperanto」則成為世界語的名字。
  • 世界語Esperanto
    世界語Esperanto!作者:國際世界語協會副主席 黃銀寶*在全球7000種語言中,哪種語言最好學?掌握世界語基礎知識所需時間與學習其他外語所需時間之比為1:10,也就是學習其他外語所需時間的十分之一,達到流利交流程度只需要六分之一的時間,達到可用世界語進行文學創作的程度則需四分之一的時間,要達到極其完美的程度,則需要付出學習其他外語相同的時間。也就是說:世界語的難度不到英語等其它外語難度的六分之一。
  • emoji已經哭暈在廁所 世界人民是多有愛
    emoji是日本在無線通信中所使用的視覺情感符號,自蘋果公司發布的iOS 5輸入法中加入了emoji後,這種表情符號開始席捲全球,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所兼容的Unicode編碼採納,普遍應用於各種手機簡訊和社交網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