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藥市]「藥都」亳州中藥飲片產業亂象調查

2020-12-20 中藥材天地網

【天地網訊】

  

  編者按:素有「中華藥都」之稱的亳州,中藥材年交易額可達220億元,約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5。其中,中藥材飲片年生產能力35萬~40萬噸,約佔全國的30%。通過GMP認證的飲片加工企業達75家,獲得生產許可證的88家,另有100多家在建或已建成的企業在等待許可認證。

  但光鮮的外衣之下卻暗含諸多隱憂。多年以來,亳州的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在近日安徽食藥監局組織對亳州市13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進行的飛行檢查中發現,一些企業不僅生產假冒中藥飲片,還出租《藥品生產許可證》。是誰在透支「藥都」信譽?

  記者 曹學平 亳州報導

  素有「中華藥都」之稱的安徽亳州,又面臨一場整治風暴。

  在安徽省食藥監局最近組織的一次對亳州市13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進行的飛行檢查中發現,這些企業存在認證車間外生產、不按照標準對原藥材或成品進行全項檢驗,個別企業還涉嫌生產假冒中藥飲片、出租《藥品生產許可證》,目前,已有3家藥企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證書被收回。

  實際上,這並不是亳州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第一次被大面積查出問題。繼2014年11月4日的飛行檢查之後,11月16日,該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中藥飲片市場綜合整治工作。

  亳州中藥飲片企業問題叢生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產業亂象

  整治風暴

  正規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在價格上根本不是安徽千億藥業有限公司之類企業的競爭對手,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而慘烈的價格戰使正規企業面臨著運營成本高、利潤薄的尷尬局面,也可能導致部分正規企業鋌而走險。

  實際上,這並不是上述部分亳州市中藥飲片企業2014年第一次被查處。

  數據顯示,2012年,亳州市中藥產業產值近400億元,其中中藥材種植35億元,醫藥製造業133億元,中藥商貿物流230億元。

  亳州市藥發局、市經濟研究中心、市發改委共同承擔的《亳州中藥產業宏觀形勢分析與展望》中,對亳州藥企發展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2003年以前,亳州市中藥產業發展處於起步階段,比較發達的是商貿物流和種植,中藥工業處於萌芽狀態,仍以手工作坊為主。

  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醫藥製造業實現增加值30.65億元,僅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8.1%,佔全國藥業工業增加值的0.02%。2012年,全市銷售額超億元的藥業企業只有35家。也就是說,全市一半的規模企業銷售額在億元以下。營業收入最高的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公司,也只有12億元。

  下篇:中藥材有標準難監管 硫磺燻蒸殘留隱患待解
$pager$

  在亳州的近300家藥業工業企業中,絕大多數仍然是產業層次較低的飲片加工業,僅有成藥企業11家,常年生產的只有7家,且7家成藥企業兼有飲片加工生產。雖然近幾年亳州市中成藥收入年均增長67.7%,但直至2012年,全市中成藥銷售收入也不過7.2億元,佔全市醫藥製造業生產總值的5.4%,佔全國不到0.5%。

  除產業層次較低之外,亳州生產的藥品市場競爭力也較弱。到2012年,全市僅有兩個藥品單品銷售額過億元,其中之一為普藥。而全國,單品銷售過億元的品種多達100多個,過10億元的品種有14個。亳州的這種藥品競爭力顯然與其「中華藥都」地位不匹配。

  「多、小、散、亂」局面背後是慘烈的價格戰。本報記者在當地採訪時發現,安徽千億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普通食品靈芝花果茶(40克罐裝)一罐批發價為6元。而事實上,靈芝是不能作為普通食品的原科的,該產品實為套用食品生產許可證違規生產的「中藥飲片」。而在「千草藥業」展示廳,該公司中藥飲片靈芝(50克罐裝)批發對外報價才6.7元一罐。

  而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信息顯示,安徽千億藥業有限公司既無藥品生產資質也未通過中藥飲片生產GMP認證。

  亳州當地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一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通過GMP認證大約需要投入3000萬元以上,日常運營成本也不低。飲片在通過GMP認證與未通過GMP認證的車間生產,成本有數倍的差別;同時,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僅對中藥生產從原料到成品的檢測一項,就需要投入幾十萬元檢測設備。現在家種靈芝在藥市交易價大約是40元一公斤,50克裝中藥飲片靈芝光原料成本就有2元,再加上切損、包裝、折舊和日常運營成本,正規企業一罐6.7元的批發價很難有利潤。

  上述人士說,在這種情況下,正規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在價格上根本不是安徽千億藥業有限公司之類企業的競爭對手,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而慘烈的價格戰使正規企業面臨著運營成本高、利潤薄的尷尬局面,也可能導致部分正規企業鋌而走險。

  事實上,中藥飲片行業這種「多、小、散、亂」局面也非亳州所獨有,而是整個行業痼疾。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中藥飲片及生產設備協同創新聯盟發布的《2013中國中藥飲片產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12月,我國取得中藥飲片GMP資格認證的企業有1580家。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納入統計範圍的中藥飲片加工企業有662家,大多是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此外,根據公開披露的資料,康美藥業作為本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其2013年整個中藥產品的營業收入佔中藥飲片行業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僅為8%,如果刨除康美藥業中藥材及中成藥部分的收入,比重將會更低。

  此前欲登陸創業板的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招股說明書也稱,目前階段,中藥飲片行業「小而散」的市場競爭結構並未改變,很多規模小、規範程度較低的企業與大型現代化企業同時並存,這部分企業處於較低競爭層次,受成本、質量因素的影響,產品的銷售價格通常是其市場競爭力的主導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競爭環境。
$pager$

  問題叢生

  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交易最為活躍的中藥材流通市場坐落於安徽亳州,年交易額可達220億元,約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5. 該市已形成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飲片加工產業集群,年生產能力35萬~40萬噸,約佔全國的30%。目前,通過GMP認證的飲片加工企業達75家,獲得生產許可證的88家,另有100多家企業在建或已建成,等待許可認證。

  據業內人士介紹,中藥飲片是中藥材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製方法,經過加工炮製後可直接用於臨床的中藥。

  2014年11月19日,安徽省食藥監局通知指出,2014年11月4日至8日,省局組織檢查組對安徽省泰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康輝藥業有限公司、亳州市遠光中藥飲片廠進行了飛行檢查。

  此次檢查發現,安徽省泰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廠區內辦公樓南側建築物(非認證車間)3間約750平方米庫房,涉嫌出租《藥品生產許可證》和生產假冒安徽國鑫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的中藥飲片;安徽康輝藥業有限公司「原料庫」存放有標識為亳州千草藥業有限公司的中藥飲片約200件、大量未使用的標註為亳州千草藥業有限公司的包裝標籤、包裝袋及篩分機一臺,涉嫌生產假冒亳州千草藥業有限公司中藥飲片;亳州市遠光中藥飲片廠二車間倉庫內存放的大量中藥飲片,企業現場不能提供上述中藥飲片原藥材購進記錄、檢驗記錄和批記錄等,涉嫌貼牌生產中藥飲片。

  目前,安徽省食藥監局已要求亳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收回這3家企業的藥品GMP證書,並對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涉嫌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據本報記者了解,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此次共對亳州市13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進行了飛行檢查,除上述3家企業外,其他天馬(安徽)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市豪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其他9家違反藥品GMP規定的企業,已責成亳州市藥監局約談其主要負責人,督促其限期整改。

  實際上,這並不是上述部分亳州市中藥飲片企業2014年第一次被查處。

  據安徽省食藥監局藥品生產日常監督檢查信息通告顯示,2014年1月20日,安徽泰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中藥飲片被責令停產;3月21日,該公司未通過恢復生產檢查,又被責令限期整改。8月20日,天馬(安徽)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在檢查後被責令整改,並已立案處理;8月21日,安徽省食藥監局又對該公司進行舉報核查,發現在廠區外存放已包裝成品飲片,移交市局查處。8月20日,亳州市豪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也在檢查後被責令整改並已立案處理。
$pager$

  資料

  中藥飲片存在的問題屢被曝光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製方法,經過加工炮製後的,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藥。不過,近幾年來,中藥飲片存在的問題頻頻被曝光。

  2012年9月8日,安徽國鑫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維濤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並在藥材中摻假等問題。

  2013年10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通報深圳2家零售藥店和1家醫療機構經營使用的7批紅花、延胡索,在抽驗中發現存在染色問題。

  2014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根據全國中藥飲片的抽驗結果,發現標識為亳州市浙江錢江(譙城)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鉤藤、麥冬、紅花、沉香、白芍、通草等6個品種8個批次的產品不合格。

  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地處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南部新區,總投資15億元,計劃建設中藥材及飲片交易市場、中藥養生保健品交易市場等交易市場,並配套建設會展中心、中藥材電子交易平臺,不過中藥城內商戶無證批發零售中藥飲片是一種普遍現象。

  中藥飲片企業問題叢生的背後折射的是亳州中藥產業「多、小、散、亂」亂象。

  事實上,多年來,該市中藥飲片企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問題叢生。

  2013年,亳州市主要領導曾在相關會議上公開表示,「我市藥品藥材生產經營還存在不少問題,有的還非常突出:從藥材交易看,以次充好、染色增重、違規炮製、摻假售假的現象時有發生;從藥品加工看,非法加工、掛靠貼牌、出租證照、無證經營的問題仍然存在;從產業管理看,還存在管理缺失、責任不落實、機制不健全、執法不嚴格、監督不到位、處罰不到位等問題。尤其是制假售假的地點更加分散隱蔽,手段更加多樣複雜。」
$pager$

  據安徽省食藥監局藥化生產監管處藥品生產日常監督檢查信息顯示,亳州市長生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因廠區外非法生產中藥飲片,且涉嫌假冒外企業飲片,被收回企業《藥品GMP證書》,並移交市局立案查處。亳州市國苑中藥材飲片有限公司因廠區外非法生產中藥飲片,且涉嫌出借包材及生產場所,被收回企業《藥品GMP證書》,並移交市局立案查處。

  2014年8月13日至14日,國家藥監總局聯合地方監管部門對浙江錢江(譙城)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原安徽亳州市雙華中藥飲片廠)開展飛行檢查,發現該企業在廠區外非法生產中藥飲片,生產現場環境惡劣,衛生條件極差,藥材飲片存放混亂,上述行為已嚴重違反《藥品管理法》及藥品GMP等法律法規。安徽省食藥監局已收回該企業《藥品GMP證書》,並要求亳州市局對此案進行立案查處,涉嫌犯罪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早在2012年,亳州中藥飲片染色事件更是震驚全國。國家藥監局曾通報稱,在我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區和主要集散地安徽,藥監部門查獲一批違法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其中,8家嚴重違規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被責令停產整頓,6家企業被收回GMP證書,並對其中12家企業立案調查。事實上,這12家企業全部來自亳州。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頒發的《關於加強中藥飲片監督管理的通知》(國食藥監安[2011]25號文)規定:批發零售中藥飲片必須持有《藥品經營許可證》及《藥品GSP證書》(GSP即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

  但據本報記者在當地採訪發現,亳州康美中藥城內商戶無證批發零售中藥飲片是一種普遍現象。

  亳州康美中藥城是康美藥業斥資15億元打造的國際現代化中藥材專業市場。記者注意到,位於中藥城主入口的「康美人生」用品專營店在銷售康美藥業生產的中藥飲片「靈芝」,但工商登記資料顯示,該專營店為個體戶經營,並沒有藥品經營資質。

  安徽省食藥監局領導曾公開表示,亳州中藥材市場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每一次整治後又會死灰復燃。少數企業和個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鋌而走險,使得中藥材、中藥飲片摻雜使假、染色增重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中藥飲片企業問題叢生的背後折射的是亳州中藥產業「多、小、散、亂」亂象。

  相關文章

  中藥飲片市場亂象叢生 質量問題癥結何在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聚力打造千億藥都 2019年亳州藥市開市儀式在康美(亳州)中藥城舉行
    2019年亳州藥市開市儀式現場  2月22日,農曆正月十八,2019年亳州市藥市開市儀式在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舉行,這是康美藥業自2010年進駐亳州以來,連續第8年舉辦藥市開市儀式。  亳州市委書記汪一光宣布藥市開市  開市儀式上,亳州市委書記汪一光宣布藥市開市。
  • 提檔升級,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讓每份商品安全放心
    亳州自商湯建都至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亳州醫藥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藥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藥商雲集,藥棧林立,藥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藥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藥都」。「小黃城外芍藥花,十裡五裡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
  • 存質量安全風險和隱患 亳州一中藥飲片公司被暫停生產
    亳州,是華佗故裡,享有「中華藥都」的美譽。在亳州這片土地上,坐落著大大小小的飲片廠,他們經營得紅紅火火,為無數人提供了創業與就業的機會。這是亳州的驕傲,但總有些企業喜歡自砸門面。近日,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暫停亳州廣源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通告。
  • 8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亳州金芍堂再上「黑榜」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8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通告顯示,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標示為亳州金芍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生產的8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不合格企業有:江蘇福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亳州金芍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國市盛輝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廣東美泰製藥有限公司、四川原上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武山縣醫藥公司中藥飲片廠等企業。不合格項目為人參農藥殘留量。
  • 「全民創業」下的亳州藥市迎來發展的美好春天
    「藥不到亳州不齊,藥不過亳州不靈」,這是多年來流傳的俗語。伴隨著「以藥興市,以藥興業,以藥富民,全民創業」的號角聲,亳州這個經歷多年風雨洗禮的中華藥都脫胎換骨,再度煥發勃勃生機,迎來發展的春天。  以藥富民  譙城區十八裡鎮羊廟村的村民任守華從事中藥材種植多年,家裡2畝地種的都是藥材,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今年我種的是夏枯球,這種藥材半年一收,在市面上一般可以賣到13塊錢1公斤,而一畝地可以收100多公斤,這樣一年的收入大約在2500到2800元,比種糧食強多了。」
  • 亳州中藥飲片集中整治開始了!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中藥飲片監督管理,提升中藥飲片質量水平,市市場監管局從2月16日起至12月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中藥飲片集中整治,進一步規範全市中藥飲片生產、流通秩序,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用中藥飲片監管。
  • 亳州中藥飲片企業參與大氣汙染治理 加速安裝除塵設施
    原標題:加速安裝除塵設施 共同呵護亳州藍天日前,市環保委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的緊急通知》。10月18日,記者隨市環保局檢查人員檢查時發現,一些企業積極響應環保要求,加快安裝除塵設施,但有一些企業安裝工作進展緩慢。
  • 姚強率省局工作專班赴亳州開展服務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
    12月3日-4日,省局副局長姚強同志率省局工作專班赴亳州市開展服務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併到部分企業調研。12月3日下午,姚強一行與亳州市政府領導就中藥飲片信息化追溯等工作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工作推進情況,聽取亳州市政府的意見建議,以及企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新生代中藥飲片「破壁」增長
    傳統中藥飲片質量問題頻發    因「黃麴黴毒素」超標,又有9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而這其中還包括行業「大戶」同仁堂。上周五,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稱CFD A)發布通告,標示為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企業生產的中藥飲片登上質量「黑榜」。
  • 【中部崛起勢正勁:安徽篇】安徽亳州全力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
    從耳熟能詳的華佗故裡,到聞名全國的「藥材之鄉」,再到中成藥入選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近年來,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的安徽省亳州市,依託道地藥材主產區、飲片加工核心區和藥材集散地的比較優勢,發揮資源整合集聚的「乘數效應」,正在全力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
  •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中藥專業和藥學專業很受考生歡迎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安徽省亳州市,2003年升格更名為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佔地面積560畝,總建築面積近23.2萬平方米。亳州是全國四大藥都之首,中藥和旅遊是亳州的支柱產業,城市發展的還不錯 亳職在市區,做學校門口的2路公交可以到市中心,出門比較方便 學校發展也不錯。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將始終堅持「辦學以人為本、育人以德為本 」的教育理念,走「特色辦校、規模創校、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產業富校、就業興校」可持續發展之路。
  • 「中部崛起勢正勁·安徽篇」安徽亳州全力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
    新華網合肥9月15日電(李東標)從耳熟能詳的華佗故裡,到聞名全國的「藥材之鄉」,再到中成藥入選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近年來,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的安徽省亳州市,依託道地藥材主產區、飲片加工核心區和藥材集散地的比較優勢,發揮資源整合集聚的「乘數效應」,正在全力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9月14日拍攝的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外景。
  • 藥都安徽亳州,芍花、菊花不僅是中藥材,更是遊人喜愛的觀賞花卉
    亳州有著聖賢故裡和「藥都」美譽,也是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亳州的歷史文化名人很多,大家都知道的有曹操,還有神醫華佗。華佗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醫之一,他一生行醫,在民間有著良好的聲譽。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亳州也是非常繁榮的藥材之鄉,在明、清時期就是全國四大藥都之一,不僅民眾紛紛種植中草藥,而且街市藥商雲集,藥棧林立。
  • 食藥監總局通告35批次中藥飲片杜仲不合格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通告,標示為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生產的35批次中藥飲片杜仲不合格。
  • 安徽食藥監約談6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中安在線訊 日前,省食藥監局集體約談6家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中藥飲片企業法人代表和質量負責人,面對面給企業把「脈」會「診」,要求強化企業法律和責任意識,保證飲片生產質量安全。  近期,省食藥監局部署開展了全省中藥飲片生產銷售票據可追溯專項檢查,發現亳州市豪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宣城市神農國藥有限公司、安徽益生源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市譙城區萬事祥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方氏製藥有限公司和安徽亳州浙皖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此次被集體約談的正是這6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 26批次中藥飲片被檢不合格 20家藥企被立案調查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1日訊 (記者吳曉薇)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悉,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標示為安徽滬昆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生產的26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中國經濟網記者通過了解發現,就在今年5月,也曾有53家藥企因中藥飲片中的白礬不合格被立案調查,不合格項目包括銨鹽、性狀、含量測定。
  • 亳州學院中藥學院「藥燃彩童夢」實踐團獲表彰
    9月14日下午,亳州學院團委在勤政樓第一會議室召開2020暑期「三下鄉」表彰大會。中藥學院「藥燃彩童夢」實踐團在此次活動中成績斐然獲得表彰。此次匯報,中藥學院「藥燃彩童夢」實踐團榮獲「優秀團隊」、指導教師閆攀榮獲「優秀指導老師」、何興坤同學榮獲「先進個人
  • 布子中藥飲片 規範提升產業
    與此同時,政府不斷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及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也為中藥飲片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條件。從《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的陸續出臺,到最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部分)》收錄所有常用中藥飲片,國家對促進中藥飲片產業發展一直不遺餘力。
  • 食藥監總局:34家企業生產的39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12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總局關於39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2017年第206號)》。據通告,標示為江西百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34家企業生產的39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 中藥飲片頻現質量問題 為何仍銷售火爆
    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藥飲片是目前不佔「藥佔比」指標考核的藥品,銷售額可以得到較快增長,各中藥企業都加大對中藥飲片市場的布局。頻上「黑榜」近一個月,食藥監總局公布了包括中藥飲片、藥品和藥品包裝材料在內的不合格產品共106批次,而中藥飲片共98批次,佔比超92%。